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1
通過對《給老師的建議》一書的學習,確實獲益良多。我準備把在書中學到的理論運用到新學期的教學中去,在工作和學習中爭取不斷的進步。
《給老師的建議》是很早以前,我還在師專附小的時候,學校統(tǒng)一購置,統(tǒng)一發(fā)放的。說實話,當時看見這本書的時候,完全沒有去翻開看看的欲望。書很厚,綠色的外殼,沒有繁冗的裝飾,封面印了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黑白像,一看就知道是一本理論性很強的書,或許是當時的'我并沒有對教育真正“開竅”,一本書一擺就是許多年。也許是“緣分”到了,去年書柜時又把它翻了出來,粗略一讀,方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
在《給老師的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非常明確的提到老師的教育素養(yǎng)總結(jié)為三個素養(yǎng):一是老師對所教學科的深化認識,二是掌握扎實的心理學知識,懂得兒童研究的方法,三是老師的語言修養(yǎng)。
記得才參加工作時,有位老老師對我說:“要給學生一瓢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碑敃r對這句話一知半解,教書多年后,才理解這句話說的不正是老師對所教學科的深化認識嗎?而蘇老師提出的教學大綱的知識應(yīng)當是老師知識視野中的起碼的入門知識,是滄海一粟,廣博的知識還應(yīng)從教學之外的書籍來。閱讀,應(yīng)當成為老師的一種需求,而非業(yè)余好。書中列舉了一位歷史老師說他用一輩子來準備一節(jié)課的例子,正是在向我們說明要當好一位老師,功夫應(yīng)該是下在平時的。
從事教育,因年齡的關(guān)系,我已經(jīng)和學生有了很大的間隔 ,我總是習慣性的用成人的思維去考慮孩子的問題,有時總不能明白孩子的喜怒哀樂從何而來。當想幫助他們理解一些看似很簡單,但對他們來說很困難的知識時,無從下手。問題的癥結(jié)就在于我并沒有用兒童的思維和心理去研究問題。有時,看一些優(yōu)秀的老師上課,總是驚嘆他們四兩撥千斤的“神功”,精心去考慮,原來是他們獨具的兒童視角使他們更能明白孩子們終究需要。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做一個孩子喜歡的老師,一定是要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讀懂孩子的“晴表”,孩子認可了你,對于你教授的學科就有了喜歡的根底。
語文,教授的是我們的母語。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內(nèi)涵豐富,不但是人們?nèi)粘=涣鞯墓ぞ撸俏幕瘋鞒械母。語文老師假如能凝練自己的語言,用準確而富有詩意的語言教育教學,學生一定會在一種美的享受中獲得更有效的知識積累。
老師的“教育素養(yǎng)”決定了你將成為什么樣的老師。你是什么樣的老師決定了你的學生能獲得多少“核心素養(yǎng)”,而“核心素養(yǎng)”決定了學生的知識底色。
這本書給我的啟示太多太多,但是我從每個建議中發(fā)現(xiàn),遵守教育規(guī)律,遵守兒童成長過程中學習才能、思維才能等的開展規(guī)律,用心對待孩子,用心對待教育事業(yè),我們也可以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具有重要影響意義的人。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2
《給教師的建議》是很早以前,我還在師專附小的時候,學校統(tǒng)一購買,統(tǒng)一發(fā)放的。說實話,當時看見這本書的時候,完全沒有去翻開看看的欲望。書很厚,綠色的外殼,沒有繁冗的裝飾,封面印了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黑白像,一看就知道是一本理論性很強的書,或許是當時的我并沒有對教育真正“開竅”,一本書一擺就是許多年。也許是“緣分”到了,去年整理書柜時又把它翻了出來,粗略一讀,方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
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非常明確的.提到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總結(jié)為三個素養(yǎng):一是教師對所教學科的深刻認識,二是掌握扎實的心理學知識,懂得兒童研究的方法,三是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
記得才參加工作時,有位老教師對我說:“要給學生一瓢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當時對這句話一知半解,教書多年后,才理解這句話說的不正是教師對所教學科的深刻認識嗎?而蘇老師提出的教學大綱的知識應(yīng)當是教師知識視野中的起碼的入門知識,是滄海一粟,廣博的知識還應(yīng)從教學之外的書籍來。閱讀,應(yīng)當成為老師的一種專業(yè)需求,而非業(yè)余愛好。書中列舉了一位歷史老師說他用一輩子來準備一節(jié)課的例子,正是在向我們說明要當好一位教師,功夫應(yīng)該是下在平時的。
從事小學教育,因年齡的關(guān)系,我已經(jīng)和學生有了很大的距離,我總是習慣性的用成人的思維去思考孩子的問題,有時總不能明白孩子的喜怒哀樂從何而來。當想幫助他們理解一些看似很簡單,但對他們來說很困難的知識時,無從下手。問題的癥結(jié)就在于我并沒有用兒童的思維和心理去研究問題。有時,看一些優(yōu)秀的老師上課,總是驚嘆他們四兩撥千斤的“神功”,精心去思考,原來是他們獨具的兒童視角使他們更能明白孩子們究竟需要什么。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做一個孩子喜歡的老師,一定是要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讀懂孩子的“晴雨表”,孩子認可了你,對于你教授的學科就有了喜愛的基礎(chǔ)。
語文,教授的是我們的母語。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內(nèi)涵豐富,不但是人們?nèi)粘=涣鞯墓ぞ,更是文化傳承的根基。語文教師如果能凝練自己的語言,用準確而富有詩意的語言教育教學,學生一定會在一種美的享受中獲得更有效的知識積累。
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決定了你將成為什么樣的教師。你是什么樣的教師決定了你的學生能獲得多少“核心素養(yǎng)”,而“核心素養(yǎng)”決定了學生的知識底色。
這本書給我的啟示太多太多,但是我從每個建議中發(fā)現(xiàn),遵守教育規(guī)律,遵守兒童成長過程中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的發(fā)展規(guī)律,用心對待孩子,用心對待教育事業(yè),我們也能夠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具有重要影響意義的人。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3
《給教師的推薦》一書是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為了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專門為中小學教師寫的教育經(jīng)典叢書。盡管這天的教育形勢與蘇霍姆林斯基寫書的年代相比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那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這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我們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就像與教師應(yīng)對面一樣,針對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獲和體驗。
翻開書,一百條推薦之首便是作者在反復(fù)的教導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首先就要我們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一樣的個體,在學校里,教師不就應(yīng)“一視同仁”,尤其是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lǐng)域――腦力勞動的領(lǐng)域里,對兒童要個別對待。
作者打了一個最形象的比喻:讓所有剛剛?cè)雽W的7歲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盡,有的孩子卻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必須要提20桶,那么這就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兒童的腦力勞動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這樣各不相同的。讀到這我不禁想到一個一向困繞我的問題:為什么在我所教授的學生中會有明顯的優(yōu)差生等級?
為什么同時教授,有的學生能夠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學生卻什么也學不會,此刻我最后明白原先我沒有在備課中思考到孩子們的差異性,沒有周密的思考到每一個學生在上課時將要做什么,沒有因人而異,為他們挑選適合他們學習的資料,使他們?nèi)〉靡稽c小小的成就。原先就因為我這種欠缺思考的備課,使我的課堂中產(chǎn)生了很多的無效勞動,而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吧。正是蘇霍姆林斯基首條解決了我初為人師的困惑。
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教師,的確發(fā)現(xiàn)時間總是不夠用,每一天。
作者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推薦:那就是讀書,每一天不間斷的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鼓勵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在熱烈而緊張的勞動中抽出時間來逐漸地,一步步的積累精神財富,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他教育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要學習教育同行們的優(yōu)秀經(jīng)驗,取得他們的優(yōu)秀信念,深入思考優(yōu)秀教師的經(jīng)驗,將有助于我們看到:在自我的實際工作中,要取得某種結(jié)果,都取決于哪些因素。
讀到這些推薦,突然很懊惱自我的消極,一向抱怨工作太忙,時間太少,而忽略了學習,忽略了讀書,忽略了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chǔ)知識,只是滄海一粟這一簡單的道理。以前雄心壯志的想過,要完善自我,但是現(xiàn)實的工作卻成了我頹廢最好的理由。為什么不能在閑暇之余讀讀手邊的.書,為什么不能在沒有課的時候多去聽聽同行們的經(jīng)驗,為什么不能在晚上清閑的時候?qū)憣懸惶斓慕虒W日記,想想,時間真如流水就這樣荒廢了。
書是知識的源泉,聰明的殿堂!它會給人氣力,讀書能夠改變?nèi)松。讀完了《給教師的推薦》,我不時地反思自我,提醒自我要把這些寶貴的經(jīng)驗轉(zhuǎn)化成自我的工作方法,應(yīng)用在自我的教學實踐中。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應(yīng)當主動地去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我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fā)展,才能提高自我的素質(zhì),這是作為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4
偶然從書店的角落中看到由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著的《給教師的建議》。扉頁上寫著: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利用這2個星期的假期細細的閱讀一番,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通過假期中對這本書的閱讀與學習,它讓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感觸,在此談?wù)勎业摹?它是20世紀蘇聯(lián)教育經(jīng)典書籍之一,雖成舊,卻給了我深刻的回憶。
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一共談了一百條建議,涉及到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并給出實例來加深真實感,更能引起我的共鳴。書中的理論為我,對可能遇到的困難提出建議和措施,讀了以后增加了信心。
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
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zhì)領(lǐng)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yīng)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yīng)當在自己所教學的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根底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根底知識,應(yīng)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guān)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
"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yǎng)。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書中提到這個問題就是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點燃智慧的火花。因為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根底。
聯(lián)系教學中,一再地強調(diào)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關(guān)鍵;再聯(lián)系生活中的自己,何嘗不是興趣產(chǎn)生動力。
通過對《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的學習,確實獲益良多。我準備把在書中學到的理論運用到新學期的教學中去,在工作和學習中爭取不斷的進步。
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對于我們大學生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正如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缺乏也”。所以,讀書吧,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談了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好似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
對。∵@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zhì)領(lǐng)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yīng)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guān)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于和藹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nèi)省,既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jié)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jīng)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說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假設(shè)干年以后,“教科書在你眼里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5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弊x書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母乳,讀書可以修身、可以養(yǎng)性。
所有的老師都知道,一二年級是小學時期打好基礎(chǔ)的重要階段。如何幫學生打好基礎(chǔ),是我一直以來不斷探索的問題。在讀過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時,困擾我許久的問題終于得以解決!
如何打好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
分解基礎(chǔ)知識,遵循記憶規(guī)律,減少學生負擔。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充分利用童年時期靈活、敏感的記憶”,“不使學生負擔過重”。他舉的例子是怎樣教學生記最基本的2500個詞。他把這些詞語分配到每日學3個,抄在本子上并記住。這個方法對我的生字教學有很重要的啟發(fā)。我馬上把這種方法應(yīng)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具體作法是:每天一課生字,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去指導書寫,課堂上多余的時間去練寫,若能在放學前默寫書空,則發(fā)送獎勵卡片。當然還要隨機抽查,“輪番轟炸”,遵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規(guī)律,把大塊的任務(wù)分化到平時。這樣把整本書的書寫任務(wù)分解到每一天,學生輕松快樂地完成了學習任務(wù)。
在輕松環(huán)境中習得。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輕松快樂的'課堂環(huán)境。在這點上他舉的例子是讓學生自我檢查記憶,默寫詞語的方法。有時我會把課堂上需要掌握的字詞出示在大屏幕,給一分鐘時間記憶,再給三分鐘時間默寫。默寫之后進行自我對照評價,同桌幫忙分析出錯原因,緊接著進行第二次計時默寫。在這樣一個輕松的氛圍中,孩子在毫無聽寫壓力的環(huán)境中完成了識記要求。老師適時“缺席”,反而更有益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不依賴老師,也不受老師的制約和影響,可謂一舉兩得!
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教師要勤讀書,多讀書,會讀書,學以致用,使我們的明天比今天更有智慧,更有眼界,更有力量!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6
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的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干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
要的領(lǐng)域--腦力勞動的領(lǐng)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
我們不妨打個比喻:讓所有剛剛?cè)雽W的7歲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例如去提水,一個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個孩子卻能提來20桶。如果你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夠20桶,那么這就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說不定還會躺到醫(yī)院里去。兒童從事腦力勞動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這樣各不相同的。一個學生對教材感知、理解、識記的快,在記憶中保持的長久而牢固;而另一個學生的腦力勞動進行的就完全不同:對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識在記憶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雖然到后來(這是很常見的事),正是后一個學生在學習上、在智力發(fā)展上,比最初學習較好的那個學生取得了大的多的成就?梢园呀虒W和教育的所有規(guī)律性都機械地運用到他身上的那種抽象的學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對所有學生都一律適用的在學習上取得成就的先決條件。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能否保護和培養(yǎng)每一個學生的自尊感,取決于教師對這個學生在學習上的'個人成績的看法。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任何一門學科的任何教學大綱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圍的知識,而沒有包含活生生的兒童。不同的兒童要達到這個知識的水平和范圍,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在一年級時就已經(jīng)能完全獨立地讀出和解出應(yīng)用題,而另外一些孩子直到二年級末甚至三年級末才能做到這一點。教師應(yīng)當善于確定:要通過怎樣的途徑,要經(jīng)歷什么樣的阻礙和困難,才能引導兒童接近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水平,以及怎樣才能在每一個學生的腦力勞動中具體地實現(xiàn)教學大綱的要求。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shù)就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就是說,在學習中,無論就腦力勞動的內(nèi)容(作業(yè)的性質(zhì)),還是就所需的時間來說,都應(yīng)當采取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有經(jīng)驗的教師,在一節(jié)課上給一個學生布置2、3道甚至4道應(yīng)用題,而給另一個學生只布置1道。這個學生做的是比較復(fù)雜的應(yīng)用題,而另一個學生做的則是比較簡單的。這個學生在完成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作業(yè)(例如寫作文),另一個學生則在學習文藝作品的片斷。
在這種做法下,所有的學生都在前進--有的人快一點,另一些人慢一些。兒童完成作業(yè)而得到評分時,從評分中看見了自己的勞動和努力,學習給他帶來了精神上的滿足和有所發(fā)現(xiàn)的歡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關(guān)心與相互信任相結(jié)合。學生就不會把教師單純地看成嚴厲的監(jiān)督者,也不會把評分當成一種棍棒。他可以坦率地對教師說:某某地方我沒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會做。他的良心是純潔的,他不可能去抄襲別人的作業(yè)或者考試時搞夾帶。他想樹立起自己的尊嚴。
在學習中取得成就,--這一點,形象地說,乃是通往兒童心靈中點燃著“想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的那個角落的一條蹊徑。教師要愛護這條蹊徑和這點火花。
我有一個朋友伊·格·特卡琴柯,他是一位優(yōu)秀的數(shù)學教師。他談到自己備課的情況時說:“我周密地考慮每一個學生在上課時將做些什么。我給所有的學生都挑選出這樣的作業(yè),使他能在作業(yè)中取得成就。如果學生沒有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前進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這堂課對他來說就是白費了。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
讓我們看看帕夫雷什中學教師阿·格·阿里辛柯和姆·阿·雷薩克的數(shù)學課吧。在解答應(yīng)用題的時候(而解題占用上課的90%的時間),他們所教的班好像分成了好幾個組。在第一組里,是學習最好的兒童,他們無需任何幫助就能很容易地解出任何應(yīng)用題;其中還有一、兩個學生能夠即席口頭解答,不需要做書面作業(yè):教師剛剛讀完條件,學生就舉手要求回答。對這一部分學生來說,除了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題目外,教師還要挑選一些超過大綱要求的習題:應(yīng)當給這些學生的智慧以力所能及的、但并不輕松的、要求緊張地動腦的工作;有時候,需要給學生布置這樣的習題,使他不能獨立地解答出來,但是教師給予的幫助只能是以稍加指點和提示為限。
第二組里是一些勤奮努力的學生,他們能很好地完成作業(yè),是和進行一定程度的緊張的腦力勞動、探求和克服困難分不開的。教師們常說,這-部分學生是靠付出勞動和用功學習而取勝的,他們能順利地學習,是因為他們勤奮用功和堅持不懈。
第三組學生,能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完成中等難度的習題,但是對復(fù)雜的習題則有時解答不出。在他們做作業(yè)的過程中,對這些學生的幫助要有高度的教育技巧。
第四組學生對應(yīng)用題的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他們在一節(jié)課上所能完成的作業(yè),要比第二組、第三組學生所做的少一半到2/3。但是教師無論如何不要催促他們。
第五組是個別的學生,他們完全沒有能力應(yīng)付中等難度的習題。教師要為他們專門另選一些題目,始終只能指望他們在一節(jié)課上有所進步,哪怕一點點進步也好。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7
這是一本大家公認的教育經(jīng)典,因此如何解讀這本書就成了一個經(jīng)典難題。更讓我覺得困難的是,我始終無法認可這本書在教育中的經(jīng)典價值,盡管它講了不少有效的教育策略,也充分地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智慧,也不缺少作者對教育的奉獻精神與濃濃愛意。但在我的眼中,始終覺得這本書還是淺了一些,盡管有不少的有用的教學方法,但這些方法過于有用,讓讀者簡單模仿就可以了,而不必去深入地思考這些教學方法有用性的原因何在。
當你翻看《給教師的建議》的目錄,就會發(fā)現(xiàn)閱讀這本書的困難,因為全書只是作者教學經(jīng)驗文集的匯編;甚至可以給出一個粗淺的結(jié)論,在作者之后的一百年里,會很難發(fā)現(xiàn)有比這樣的經(jīng)驗文集更為全面而又有用的文集。所以,這本書為我們提供遠不只是一些有用的方法,而是透徹理解教育過程的原始資料。
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能否保護和培養(yǎng)每一個學生的自尊感,取決于教師對這個學生在學習上的個人成績的看法。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shù)就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在學習中取得成就,--這一點,形象地說,乃是通往兒童心靈中點燃著“想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的那個角落的一條蹊徑。教師要愛護這條蹊徑和這點火花。
如果教師關(guān)于把學生引進一種力所能及的、向他們預(yù)示著并且使他們得到成功的腦力勞動中去,就連那些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也能多么勤奮地、專心致志地學習啊!這些學生在緊張的勞動中顯示他們那積極活動的精神,他們變得跟以前完全兩樣了,因為他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作業(yè)上。
要精心呵護孩子“想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我相信每一孩子都是想學好的,再調(diào)皮的學生,在他的心靈深處都是渴望成為一個好孩子的。這學期,有一個插班生叫邱友煊的孩子讓所有任科教師頭疼不已,上課坐不住,老是影響前后左右的同學學習。可是他也有認真聽課,認真寫作業(yè)的時候。每當他覺得自己表現(xiàn)的不錯的時候,下課時就會到我身邊來問我:“老師,我今天上課不錯吧?你能不能跟我媽媽說我今天在學校很乖?”他也想學好呀!
“有些教師常抱怨說,兒童在上課時調(diào)皮,做小動作……這些話總使我困惑莫解!蔽乙渤B牭竭@樣的話,但我自己盡量注意不說這樣的話。因為我始終認為學生上課不愿聽,那是因為我的課不夠精彩。有些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學生非常專注地看著你,那是因為你的話語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了。所以我們要思考地就是怎么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而不是抱怨學生不聽課。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8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更能夠深切地感受到這句話的含義。有南師大組織孔起英主編的《給教師的101條建議》系列叢書中的在這本書《美術(shù)教育》,這本書將給教師的建議:分成了基本理念、活動設(shè)計、實施操作、材料運用、領(lǐng)域滲透、家庭教育和發(fā)展評價七個篇來逐一向我們展現(xiàn)。這里面既有幼兒美術(shù)教育的理論知識還有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疑惑不解甚至還有如何幫助幼兒家長解決幼兒美術(shù)教育中的疑惑。從這本書中,我有三點認識:
1、給教師的建議意味著一種理論的高度;
2、給教師的建議意味著一種實踐的積淀;
3、給教師的建議意味著一種心靈的交融。
在基本理念篇中,我仿佛又一次回到大學,回到課堂,從新拿起我的理論課本,美術(shù)教育的的特點、美術(shù)活動的原則、繪畫的特點還有繪畫的目標原則等等。在日常的美術(shù)教育過程中,很多理論的知識時間一長就會有些模糊,而這次的讀書又讓我鞏固眼了這些寶貴的知識。有的老師可能會認為面向時間的讀物與理論關(guān)系不大,甚至與理論無關(guān),但是實踐都是以理論作為指導的,只有理論結(jié)合實踐才能解決美術(shù)教育過程中的現(xiàn)實問題。
在這本書中,除了理論知道的再一次提高,對我影響頗深的是實踐地積淀。關(guān)于美術(shù)教育中的實踐問題,本書中也有很多地介紹比如不同年齡班的學生美術(shù)欣賞活動的設(shè)計要點,不但詳細地予以介紹還附上舉例分析,在看了書中的設(shè)計要點以后結(jié)合心中的那些不明白的地方,閱讀后面的案例,就很清楚明白了。這本書向我們介紹了很多在比如:怎樣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怎樣讓學生大膽地畫畫?還有如何讓學生既習得技能有不影響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等等。這些問題在我們的美術(shù)教育過程,常常會跳出來困擾我們年輕教師,而這本書就通過前人的經(jīng)驗幫助我們解決了這些棘手的問題。如同一位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我們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找到捷徑,通過這些實踐的積淀,幫助我更快地成長起來。
教師要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態(tài)度與家長相處。教師要主動、積極地幫助家長不斷地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面對孩子美術(shù)活動中的問題,很多家長會有不同的疑惑,作為家長大部分的時,他們會向教師尋求幫助。面對家長的疑惑,作為年輕教師的我們很多時候自己也搞不清楚,這樣,我們在家長心目中的形象就會有所折扣。在這本書中,就在美術(shù)活動中家長可能存在的問題也給我們比較詳細的建議。如何正確對待社會上組織的繪畫競賽活動或繪畫考級等等。這些問題都是一般家庭中都會存在的,也是我們教師應(yīng)該了解的,我們可以在這本書的幫助下,更快地了解到這些知識,使我們在與家長交流的時候,更加地自信。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yīng)該有一桶水。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做為年輕教師的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教師只有再度做為學生,拿起書本,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tài)度,比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省悟人生——起點上的終點思考。
“ 一個人在思考自己人生方向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又實用的方法——由終點開始思考。譬如說人生七十,因此,你可以先想好70歲想干什么,達到什么程度,正在干什么,身邊會有什么人……當這些明確時,你就知道50歲的時候自己應(yīng)該在哪里,已經(jīng)完成了些什么;在推想40歲、30歲以至于今天。”這是李老師文章中的話。如今的我當然已經(jīng)明白并深切知道自己的一生和學生緊緊連在了一起,和教育脫離不了關(guān)系?墒俏以20歲的時候就沒想過30歲的`樣子,在做什么,到什么程度,和什么人在一起。更沒有想過40、50歲甚至再往后的日子。今年我30歲,我會不由自主想一些東西:教學的,教育的等等,會想幾天后的,幾個月后的我在做什么,和什么人在一起。當然就會想今后更遠的日子和自己的人生。我想要什么,我該做什么,我正在做什么,開始了思考不就是一個好現(xiàn)象嗎?
醒悟自己——不要像一般人一樣生活
“不要像一般人一樣生活,否則你只能成為一般的人” 是啊,人與人的區(qū)別就是脖子以上的區(qū)別,也就是想法決定活法,活法決定結(jié)果。如果我們和一般的人一樣生活,一樣工作,一樣的追求,一樣的思維方式,一樣的朝九晚五,一樣的春種秋收,你憑什么可以成為不同一般的人!這就像是工廠流水線,同的流水線上生產(chǎn)出來的產(chǎn)品會有什么樣的不同。合格的都是相同的,不合格的都是次品。我想可以和別人有些不同,不一定是標新立異,有一個點與別人不同,有自己的特點就可以。往往能給你意外的收獲。我的“自留地”是什么?如何耕種這塊地?很多問題隨著思緒的流動而明晰起來,那樣的我是什么樣子的?人生因為這樣的思索變得神圣而另人向往!
醒悟教學——一切的教育都應(yīng)該從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入手。
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方式的改革: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突出了學生的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這些理念不都是在極力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趨力。只有學生真正動起來的課堂,才是以學生為主人的教學。當孩子的眼睛晶亮,雙手揮舞,情不自禁時這不就是最高境界的課堂嗎?當學生正襟危坐,紋絲不動時,當學生千啟而不發(fā)時,我們是不是要自我反。簩W生愿意學嗎?學生學得開心嗎?
醒悟教育——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分寬容,如此而已。
作者在楔子部分的第二句話用簡單客觀的事實和樸實明白的語言道明了教育的幾個利好原則:長者的身教;民主的成長氛圍,彌漫其間的真愛,寬容。他說“我的長輩親友沒人懂教育,但正是不懂教育的他們,卻以勤勞,善良,寬厚的品格無聲的熏陶了我,為我奠定了做人的基礎(chǔ),讓我能夠自由自在的生長。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分寬容,如此而已。盡管我們也曾喊過,教育要有愛心,但是我深深地被這個文本背景下教育是“一腔真愛”感動而且共鳴;我們也認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養(yǎng)成能力的最好途徑之一是讓學生體驗知識生成的過程,但我們可能會忽略為學生的體驗創(chuàng)造輕松安全自由的環(huán)境,并用寬容錯誤的博大的愛心允許和用言傳身教引導體驗中的失誤和偏差!短短的三句開篇語深深的打動我,也因為他讓我想起我們這一代人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經(jīng)歷!懊篮萌诵缘乃茉欤⒉恍枰裁锤叱慕逃址,融洽的氛圍、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寬容、仁愛,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長的最適宜的土壤。失去了它們,任何教育都將是徒勞的!笔堑,人性是一個人有別于其他人的根本,人性的善,就像太陽的熱,他會溶解人心中的冰點。而孩子們美好人性的塑造不需要任何的教育,他們只需要接收周圍成人們發(fā)射傳遞來的善良、寬容、仁愛等美好的信息。他們需要的是榜樣與模仿,榜樣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因此作為我們教師——孩子們心中最崇拜的人,孩子所生長“土壤”的創(chuàng)造者與耕耘者。我們的人性如何?我們善良、民主、寬容、仁愛過嗎?相信我們曾經(jīng)努力過,就是不知道堅持過多久?回想一下我們孩提時代,都是善良的,單純的,勇敢的,仁愛的,可是自己都不明白什么時候變的世故、狹小,自私起來。其實孩子們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一個微笑,一息贊許,一個眼神,一個撫摸,一個擁抱。讓我們平時對孩子們多些贊美與鼓勵,少些批評與指責;多些尊重與理解,少些挖苦與抱怨。這些對于我們來說不算多,也不算難,就像李老師說的“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 難的是簡單的事情重復(fù)做,重復(fù)的事情快樂做。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9
《給老師的推薦》一書是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為理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專門為中小學老師寫的教育經(jīng)典叢書。盡管這天的教育形勢與蘇霍姆林斯基寫書的年代相比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那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這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我們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就像與老師應(yīng)對面一樣,針對老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獲和體驗。
翻開書,一百條推薦之首便是作者在反復(fù)的教誨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首先就要我們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一樣的個體,在學校里,老師不就應(yīng)“一視同仁”,尤其是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lǐng)域――腦力勞動的領(lǐng)域里,對兒童要個別對待。 作者打了一個最形象的比喻:讓所有剛剛?cè)雽W的7歲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盡,有的孩子卻能提20多桶,但是假如你要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必需要提20桶,那么這就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兒童的腦力勞動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這樣各不一樣的'。讀到這我不禁想到一個一向困繞我的問題:為什么在我所教授的學生中會有明顯的優(yōu)差生等級?
為什么同時教授,有的學生可以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學生卻什么也學不會,此刻我最后明白原先我沒有在備課中考慮到孩子們的差異性,沒有周密的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在上課時將要做什么,沒有因人而異,為他們挑選合適他們學習的資料,使他們獲得一點小小的成就。原先就因為我這種欠缺考慮的備課,使我的課堂中產(chǎn)生了很多的無效勞動,而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吧。正是蘇霍姆林斯基首條解決了我初為人師的困惑。
在讀到“老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老師,確實發(fā)現(xiàn)時間總是不夠用,每一天。 作者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推薦:那就是讀書,每一天不連續(xù)的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鼓勵剛參加工作的年輕老師在熱烈而緊張的勞動中抽出時間來逐漸地,一步步的積累精神財富,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他教育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要學習教育同行們的優(yōu)秀經(jīng)歷,獲得他們的優(yōu)秀信念,深化考慮優(yōu)秀老師的經(jīng)歷,將有助于我們看到:在自我的實際工作中,要獲得某種結(jié)果,都取決于哪些因素。 讀到這些推薦,突然很懊惱自我的,一向抱怨工作太忙,時間太少,而忽略了學習,忽略了讀書,忽略了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根底知識,只是滄海一粟這一簡單的道理。以前雄心壯志的想過,要完善自我,但是現(xiàn)實的工作卻成了我頹廢最好的理由。為什么不能在閑暇之余讀讀手邊的書,為什么不能在沒有課的時候多去聽聽同行們的經(jīng)歷,為什么不能在晚上清閑的時候?qū)憣懸惶斓慕虒W日記,想想,時間真如流水就這樣荒廢了。
書是知識的源泉,聰明的殿堂!它會給人氣力,讀書可以改變?nèi)松。讀完了《給老師的推薦》,我不時地反思自我,提醒自我要把這些珍貴的經(jīng)歷轉(zhuǎn)化成自我的工作方法,應(yīng)用在自我的教學理論中。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老師,應(yīng)當主動地去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我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開展,才能進步自我的素質(zhì),這是作為一個‘真正的老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10
那天說到:小學四年級左右有一個分水嶺,學生之間的差距在此時拉開。有些學生永遠地落后了。
為什么?我所想到的一個重要因素:
1、事實上,從四五年級開始,才真正開始展開對知識的學習,此前進行的,都是為學習知識做準備的“前知識”的學習和訓練:拼音、識字、書寫、閱讀、思考力、專注力、紀律及自律……
蘇霍姆林斯基用另一套語言表達了類似觀點。他的表述是:到了中年級(前蘇聯(lián)的4~8年級)和高年級(9~10年級),就出現(xiàn)學業(yè)落后、成績不良的現(xiàn)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注:前蘇聯(lián)的小學指1~3年級),沒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識的“地基”的基礎(chǔ)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里,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比如,他舉例:在語言里,有20xx到2500個寫法正確的字,它們是知識、讀寫能力的“骨架”。……這些東西,是學生到了四年級以后掌握知識的工具。這類“地基性知識”,他還舉例了一些基本運算,比如千數(shù)以內(nèi)的最常使用的加減乘除的運算題,等等。
關(guān)鍵是,對這些“前知識”,不僅僅是要求掌握,還要求牢牢掌握,不僅僅要求牢牢掌握,還要求無需運用“意識”地掌握——下意識,對,對它們的掌握要進入無需反應(yīng)的下意識狀態(tài)。只有這樣,你才能無障礙進入下一個階段對知識本身的學習中。而很多學生所達到的,僅僅是“掌握”,距離“掌握到下意識狀態(tài)”還差一段距離,正是這一段距離,造成了這些學生對下一個階段學習的無能為力。
2、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心性。這一點,我暫時沒有看到蘇霍姆林斯基提及。我相信他在后面的篇幅里會提及——以不同的語言方式。因為這個因素是如此重要。
老天賦予了人類兒童早期一個讓人驚嘆的能力:無需注意力、無需努力即可學習。兒童早期,具備一種全方位學習的能力,就像海綿一樣,他可以一邊玩這個,一邊把那個也學了,他可以同時學習四五種甚至七八種語言,如果你同時在他耳邊灌輸它們。隨著長大,這種能力逐步喪失,漸漸,人類需要運用注意力來學習了。這大概也是因為知識發(fā)生了,而知識是復(fù)雜的'系統(tǒng),需要甄別、整理和歸類。
我猜測,這個改變發(fā)生的關(guān)鍵時間點便是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這時候,一個孩子要再運用老天給他的本能、無需努力地去學習已經(jīng)不可能。這時候,人的抽象運思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開始比較明確地發(fā)生。而這時候,那些沒有養(yǎng)成良好心性而只憑本能學習的兒童,便不可避免地落后了。
3、思維力。這里的差別是無需回避的,是事實上存在的。這之間的差別可以有一個全網(wǎng)高速公路、鐵路系統(tǒng)和一條鄉(xiāng)間小路之間的差別那么大。這里給胎教早教留下了很大的空間。但這個領(lǐng)域過于神秘,我尚未深入研究,不敢多言。
對智力或思維力落后的孩子,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到了一些經(jīng)他實踐覺得非常有效的方法。
他有一段話,值得思考:“必須識記的材料越復(fù)雜,必須保持在記憶力的概括、結(jié)論、規(guī)則越多,學習過程的‘智力背景’就應(yīng)當越廣闊。換句話說,學生要能牢固第識記公式、規(guī)則、結(jié)論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須閱讀和思考過許多并不需要識記的材料!痹谔K霍姆林斯基那里,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后者是前者的智力背景。
這時,對于那些落后的、智力尚未打開的兒童,他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他說,“30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信,對于這類兒童,正是前面說過的‘第二套教學大綱’能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边@套教學大綱能讓這些兒童的大腦產(chǎn)生一種驚奇!坝皿@奇、贊嘆可以治療大腦兩半神經(jīng)細胞的萎縮、惰性和虛弱!
我想起我的表姐、一位高中語文老師對她那些來自貧困山區(qū)的、智力顯得相當沉滯的高中學生所做的工作:她給他們看《蠟筆小新》之類的動畫片。而她發(fā)現(xiàn)這十分有效:智力的沉滯,似乎松動了。她發(fā)現(xiàn),這些來自信息閉塞的深山、頭腦幾乎沒有經(jīng)過像樣訓練的小孩,跟城里小孩所需要的,是十分不同的東西。
我不認為她找到了最好的辦法,但她似乎做對了一些事情。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11
《給教師的建議》是很早以前,我還在師專附小的時候,學校統(tǒng)一購置,統(tǒng)一發(fā)放的。說實話,當時看見這本書的時候,完全沒有去翻開看看的欲望。書很厚,綠色的外殼,沒有繁冗的裝飾,封面印了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黑白像,一看就知道是一本理論性很強的書,或許是當時的我并沒有對教育真正“開竅”,一本書一擺就是許多年。也許是“緣分”到了,去年書柜時又把它翻了出來,粗略一讀,方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
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非常明確的提到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總結(jié)為三個素養(yǎng):一是教師對所教學科的深刻認識,二是掌握扎實的心理學知識,懂得兒童研究的方法,三是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
記得才參加工作時,有位老教師對我說:“要給學生一瓢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碑敃r對這句話一知半解,教書多年后,才理解這句話說的不正是教師對所教學科的深刻認識嗎?而蘇老師提出的教學大綱的知識應(yīng)當是教師知識視野中的起碼的入門知識,是滄海一粟,廣博的知識還應(yīng)從教學之外的書籍來。閱讀,應(yīng)當成為老師的一種專業(yè)需求,而非業(yè)余愛好。書中列舉了一位歷史老師說他用一輩子來準備一節(jié)課的例子,正是在向我們說明要當好一位教師,功夫應(yīng)該是下在平時的。
從事小學教育,因年齡的關(guān)系,我已經(jīng)和學生有了很大的距離,我總是習慣性的用成人的思維去思考孩子的問題,有時總不能明白孩子的喜怒哀樂從何而來。當想幫助他們理解一些看似很簡單,但對他們來說很困難的知識時,無從下手。問題的癥結(jié)就在于我并沒有用兒童的思維和心理去研究問題。有時,看一些優(yōu)秀的老師上課,總是驚嘆他們四兩撥千斤的“神功”,精心去思考,原來是他們獨具的兒童視角使他們更能明白孩子們究竟需要什么。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做一個孩子喜歡的老師,一定是要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讀懂孩子的“晴雨表”,孩子認可了你,對于你教授的學科就有了喜愛的根底。
語文,教授的是我們的母語。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內(nèi)涵豐富,不但是人們?nèi)粘=涣鞯墓ぞ,更是文化傳承的根基。語文教師如果能凝練自己的語言,用準確而富有詩意的語言教育教學,學生一定會在一種美的享受中獲得更有效的知識積累。
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決定了你將成為什么樣的教師。你是什么樣的教師決定了你的`學生能獲得多少“核心素養(yǎng)”,而“核心素養(yǎng)”決定了學生的知識底色。
這本書給我的啟示太多太多,但是我從每個建議中發(fā)現(xiàn),遵守教育規(guī)律,遵守兒童成長過程中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的開展規(guī)律,用心對待孩子,用心對待教育事業(yè),我們也能夠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具有重要影響意義的人。
有句說得好:“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辈诲e,確實是這樣。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凈,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冽,沁人心脾。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本給人啟迪,發(fā)人深思的好書。
自從參加工作室之后,才想起該給自己充充電了,于是就從《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開始吧!在書中,這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理論家,為廣闊教師們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他精煉的語言、閃光的思想,既使我開闊了眼界,更引我深入地思考。
從書中,我領(lǐng)悟到:教育重在師生間的相互信賴,而信賴取決于平等的溝通。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小學生雖然小,但也要尊重他們。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教師應(yīng)該學會“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對孩子傾注全部熱情,和孩子平等相處,給他們親切感、平安感和信賴感。愛孩子,就要把自己當作孩子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用心靈來溝通心靈,用感情來贏得感情。我想:當老師們能真正做到這一點,孩子們能對我們說真心話、悄悄話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就已經(jīng)成功了。
蘇霍姆林斯基還提出:“為什么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xiàn)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對那些“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困生,我們應(yīng)該多一份關(guān)愛,多灑一些陽光。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么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答復(fù),記黑板上的資料,而要設(shè)法使他們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jīng)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jié)課上,在腦力勞動之中哪怕獲得一點進步也好。是啊!學困生是老師們最頭疼的,讀了這本書,我仿佛頓時豁然開朗,知道開學后去怎么去對待我們班的這些“無可救藥”的孩子們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教師的任務(wù),就是要善于在每個學生身上發(fā)現(xiàn)他的天賦和才能,為他們提供開展的條件,竭力做到使每個學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從而感到快樂,從中樹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差,自己也有優(yōu)點。對小學生,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者,特別需要的不是失敗,而是別人的肯定,老師的賞識和成功的體驗,通過這些,才能促使他們產(chǎn)生一種內(nèi)驅(qū)力,促使他們成就動機的開展,促使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看到自己潛在的力量和優(yōu)點,從而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
書中的每一條建議都值得我們?nèi)ニ伎己蛯嵺`。今后我還會繼續(xù)學習這本書中優(yōu)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讓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12
有句名言說得好:“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辈诲e,的確是這樣。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凈,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冽,沁人心脾。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一本給人啟迪,發(fā)人深思的好書。
自從參加名師工作室之后,才想起該給自己充充電了,于是就從《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開始吧!在書中,這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理論家,為廣大教師們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他精煉的語言、閃光的思想,既使我開闊了眼界,更引我深入地思考。
從書中,我領(lǐng)悟到:教育重在師生間的相互信賴,而信賴取決于民主平等的溝通。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小學生雖然小,但也要尊重他們。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教師應(yīng)該學會“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對孩子傾注全部熱情,和孩子平等相處,給他們親切感、安全感和信賴感。愛孩子,就要把自己當作孩子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用心靈來溝通心靈,用感情來贏得感情。我想:當老師們能真正做到這一點,孩子們能對我們說真心話、悄悄話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就已經(jīng)成功了。
蘇霍姆林斯基還提出:“為什么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xiàn)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對那些“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困生,我們應(yīng)該多一份關(guān)愛,多灑一些陽光。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么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資料,而要設(shè)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jīng)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jié)課上,在腦力勞動之中哪怕獲得一點進步也好。是。W困生是老師們最頭疼的,讀了這本書,我仿佛頓時豁然開朗,知道開學后去怎么去對待我們班的這些“無可救藥”的孩子們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教師的任務(wù),就是要善于在每個學生身上發(fā)現(xiàn)他的天賦和才能,為他們提供發(fā)展的條件,竭力做到使每個學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從而感到快樂,從中樹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差,自己也有優(yōu)點。對小學生,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者,特別需要的不是失敗,而是別人的肯定,老師的賞識和成功的體驗,通過這些,才能促使他們產(chǎn)生一種內(nèi)驅(qū)力,促使他們成就動機的發(fā)展,促使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看到自己潛在的力量和優(yōu)點,從而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
書中的每一條建議都值得我們?nèi)ニ伎己蛯嵺`。今后我還會繼續(xù)學習這本書中優(yōu)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讓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13
《學記》中說“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辈恢挥X,登上講臺已近二十年。教材越來越熟悉了,說話也越來越溜了,經(jīng)常是打開課本就可以侃侃而談,教育教學工作到了平淡帶些許厭倦期。在工作室潘老師的推薦下,帶著教而知困的疑惑,假期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
翻開書卷,熟悉之感撲面而來。書中內(nèi)容真實、質(zhì)樸,沒有華麗的詞句,沒有轟轟烈烈的案例,沒有讓人費解的說教。隔空隔世而來的蘇先生像一位慈祥的老者,他講的正是我們的故事,他描述的正是我們的學生,他拿起的就是我們的教材,他討論的就是我們的`課堂。對我有啟發(fā)的地方實在太多,現(xiàn)就教師個人成長方面談一點兒我的體會。
體會一:“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源泉。他自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jīng)記了32年。教學日記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一個重要的途徑。我們每日看似平凡、單調(diào)、瑣碎、重復(fù)的工作中,就蘊藏著某些重要的教育現(xiàn)象或教育規(guī)律。如果我們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善于積累和反思,那我們就能慢慢學會處理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只有傾注了教師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自己的個性,教學才最有效。
體會二:世界上沒有好的教育方法,只有適合的教育方式
蘇霍姆林斯基在第一個建議中提到,“我們作用于學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師的話語、周圍世界的美和藝術(shù)的美……”
古人有一種說法:“樂人易,動人難!币簿褪钦f,讓人開心容易,要想感動人很難。其實我覺得,樂人和動人是語言的兩種不同風格,幽默的極致也能動人,例如蕭紅的《祖父的園子》,當你讀到:“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但不是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著:‘下雨啰!下雨啰!’”在捧腹大笑的同時,你的心里能不一陣波瀾起伏嗎?
我想,一個語言貧乏單調(diào)、枯燥無味的教師吸引的學生恐怕也很有限。作為教師,我覺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應(yīng)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無論我們采用的是哪一種風格,只要能吸引學生就是成功的語言,教育的方法千萬種,教師課堂語言的魅力也是引起學生的共鳴的好方法。
體會三:讀書,讀書,再讀書,把讀書變成教師的精神需要
在這本書中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們講了一個老教師上的一節(jié)公開課的事。區(qū)培訓班的學員、區(qū)教育局視導員都來聽課。課上的非常出色。聽課的教師們和視導員本來打算寫點記錄,可是聽得入了迷,竟連做記錄也忘記了。有老師問上課的老師這節(jié)課準備了多長時間,他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而這節(jié)課的現(xiàn)場準備只有15分鐘。怎樣進行這樣的準備呢?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的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把讀書變成教師的精神需要。”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而在當前如此頭緒繁多的工作面前,我們又難以靜下心來讀書。在學校里課多、作業(yè)多、材料多;在家又要照顧孩子,又要做家務(wù),不能讀書的理由太多。更多的時候我就是逼迫自己坐下來讀幾頁書。一是為了學習知識,二是為學生和自己的孩子做個榜樣。
學校大力提倡學生多讀書,我們老師更應(yīng)該做榜樣,在忙碌中擠時間捧起書本!試想,你只是單純要求學生去看書,而自己卻對書中內(nèi)容一無所知,課堂上如何向?qū)W生傳授知識?如何和學生討論?如何與學生并進?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一個源頭,它充滿著善意、真誠與靈氣,它記述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忠誠與執(zhí)著。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閱讀都有新的收獲與體驗。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14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弊x書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母乳,讀書可以修身、可以養(yǎng)性。
所有的教師都知道,一二年級是小學時期打好根底的重要階段。如何幫學生打好根底,是我一直以來不斷探究的問題。在讀過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時,困擾我許久的問題終于得以解決!
如何打好學生的知識根底?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充分利用童年時期靈敏、敏感的記憶”,“不使學生負擔過重”。他舉的例子是怎樣教學生記最根本的2500個詞。他把這些詞語分配到每日學3個,抄在本子上并記住。這個方法對我的生字教學有很重要的啟發(fā)。我馬上把這種方法應(yīng)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詳細作法是:每天一課生字,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去指導書寫,課堂上多余的時間去練寫,假設(shè)能在放學前默寫書空,那么發(fā)送獎勵卡片。當然還要隨機抽查,“輪番轟炸”,遵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規(guī)律,把大塊的任務(wù)分化到平時。這樣把整本書的書寫任務(wù)分解到每一天,學生輕松快樂地完成了學習任務(wù)。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輕松快樂的課堂環(huán)境。在這點上他舉的例子是讓學生自我檢查記憶,默寫詞語的方法。有時我會把課堂上需要掌握的字詞出示在大屏幕,給一分鐘時間記憶,再給三分鐘時間默寫。默寫之后進展自我對照評價,同桌幫助分析出錯原因,緊接著進展第二次計時默寫。在這樣一個輕松的氣氛中,孩子在毫無聽寫壓力的環(huán)境中完成了識記要求。教師適時“缺席”,反而更有益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不依賴教師,也不受教師的制約和影響,可謂一舉兩得!
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教師要勤讀書,多讀書,會讀書,學以致用,使我們的明天比今天更有智慧,更有眼界,更有力量!
《給教師的建議》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全書有一百條。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它讓我明白了原來學生這樣教,會存在那些缺乏。那樣教,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問題。讀后我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我為大師給我指引教學方向心中沖動萬分,同時,為自己過去的想法及一些做法而慚愧。
第一個感受:愛學生。面對四五十個有著不同思想的孩子時,煩心的事就接踵而至。今兒張三和李四打架,明兒王五不寫作業(yè),后天家長說某某學生打了他的孩子……日復(fù)一日,一年又一年,沒有一天消停過。漸漸地剛剛參加工作時的雄心壯志、耐性漸漸隱退,我甚至有時也疑心自己是否能勝任教師這個職業(yè)?越來越覺得不會教書?僧斘议喿x了《給教師的建議》后,卻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裟妨炙够槍處煹睦Щ蠛筒唤猓孟笈c教師面對面地交流一樣,他的文章中使我懂得了:教師的職業(yè)就是要研究人,長期不斷地深化人的精神世界。
世界上沒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年。我們教師就是要做到使這個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世界上沒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年。我們教師就是要做到使這個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妙的、仁慈的人性的東西不受到壓抑、傷害和扼殺。因此,每一個決心獻身于教育的人,應(yīng)當容忍兒童的弱點,缺點,甚至不良的嗜好。假設(shè)對這些弱點仔細地觀察和思索,不僅用腦子,而且心靈去認識它們,那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弱點是無關(guān)緊要的,是每個孩子年齡階段所表現(xiàn)出應(yīng)有的特征時,你會為自己生氣、憤怒和加以懲罰的行為感到可笑。我們要理解兒童的行為,懂得兒童是一個經(jīng)常在變化著的人。教師的心胸要寬廣,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給每一學生,在自己的心中應(yīng)當有每個學生的歡樂和苦惱。參與學生的活動,讓學生感覺教師是他們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懂得這些對我有很大的啟發(fā),我?guī)е@種對孩子的熱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前途不再迷茫,師生關(guān)系比以前更融洽。第二感受:尊重每位學生的特異性。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高瞻遠矚,很明智地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諧開展,這種和諧開展的前提又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和諧的教育——這就是發(fā)現(xiàn)深藏在每一個學生內(nèi)心的財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個人在他的天賦所及的一切領(lǐng)域中最充分地表現(xiàn)自己!闭缥闹刑岬降恼Z文教師尼娜彼特羅芙娜的學生米哈伊爾一樣。盡管米哈伊爾在平時上課中讓尼娜彼特羅芙娜氣得臉色發(fā)白、雙手顫抖,但當這個“兩分生”——米哈伊爾很瀟灑地為她修理好電視機后,尼娜彼特羅芙娜感到非常的難受,甚至是久久地坐著,哭著……尼娜彼特羅芙娜深深地感到自責:我們做教師的人,怎么會沒有覺察,在我們認為無可救藥的懶漢和毫無希望的“兩分生”身上,在他們的心靈和雙手里,還蘊藏著天才呢……這一事例不禁促發(fā)我深思:既然是在學校的“兩分生”,還能很快成為一個技術(shù)很高的電視機修理工,我們在今后的教育對學生的評價中是否應(yīng)該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其實,在我們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總會遇到這樣的學生。如我班的黃涵同學,在學習上我用盡各種方法,都是“盲人點燈,白費蠟”,很是懊惱。但是我想到要尊重孩子的差異,同時也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于是,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她是我班最會掃地的學生,學習上她沒有什么造就,但她將來準會是個優(yōu)秀的保潔員。還有新轉(zhuǎn)入的林梓儀,她剛轉(zhuǎn)到我們班時我發(fā)現(xiàn)他語文根底差,上課不能專心聽講,但是,她媽媽說她在家很會做家務(wù)事,不要小看,她可是的家里的能手。
與此同時,蘇霍姆林斯基在本文中也旗幟鮮明地指出:假設(shè)教師和學校言論唯一地根據(jù)分數(shù)來給一個人做出好的或者壞的結(jié)論,那他就不會努力去當一個好人。因為上課、掌握知識、分數(shù)——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個局部,只是許多領(lǐng)域的一個領(lǐng)域。人的心理和智能構(gòu)造的開展程度,事實上無法單純用紙筆工具準確地測量出來。傳統(tǒng)的,主要是對學生認知程度的單項測量,由于無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能以此對學生做出或優(yōu)或劣的斷定?荚嚨男Яκ怯邢薜模荚嚱Y(jié)果——分數(shù)也并不能代表學生全部綜合素質(zhì)的開展程度。教育必須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教師應(yīng)當盡可能地設(shè)計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這應(yīng)該成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識。
第三點:多讀書。我經(jīng)常對家人說,當教師的我很忙,沒有時間干家務(wù)活。對朋友說,當教師很累,整天忙。確實沒有教師不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的,天天是上課、改作業(yè)、備課輔導、談話、開會、理論學習等等,連一分鐘空閑的時間都沒有。這里面除了沒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而覺得時間不夠用外,整天被迫著去做這些事,心累,恐怕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yīng)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簡單的說:“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而沒有主動去做。教師的任務(wù)比較繁重,時間總會在不知不覺中流淌,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談到如何解決時間這個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舉了這么一個例子:一位有三十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了一屆公開課,區(qū)培訓班的學員和區(qū)教育局的指導員都來聽課。課上的非常出色,聽課的教師和指導員本來打算記一些記錄,可是他們聽的入了迷,竟然連記錄都忘記了,就像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一樣。這是多么令人驚嘆。≌n后有一位教師問他:“你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這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我只用了大約15分鐘!币惠呑佣荚趥湔n,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確實,做教師的每天必須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課外輔導……如今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帶著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展呢,書中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連續(xù)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加大閱讀量,多讀書,讀好書,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假設(shè)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是!我們應(yīng)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根底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根底知識,應(yīng)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親密相關(guān)的。教師進展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yīng)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總之,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很多,這本書不是只讀一遍就可以的,它如酒,需要一遍遍細細品讀。
偶然從書店的角落中看到由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著的《給教師的建議》。扉頁上寫著:假設(shè)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利用這2個星期的假期細細的閱讀一番,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通過假期中對這本書的閱讀與學習,它讓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感觸,在此談?wù)勎业。它?0世紀蘇聯(lián)教育經(jīng)典書籍之一,雖成舊,卻給了我深化的回憶。
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理論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一共談了一百條建議,涉及到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并給出實例來加深真實感,更能引起我的共鳴。書中的理論為我指點迷津,對可能遇到的困難提出建議和措施,讀了以后增加了信心。
書中寫到:每天不連續(xù)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假設(shè)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
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zhì)領(lǐng)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yīng)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yīng)當在自己所教學的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根底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根底知識,應(yīng)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進步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親密相關(guān)的。教師進展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
"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yǎng)。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書中提到這個問題就是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點燃智慧的火花。因為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根底。
聯(lián)絡(luò)教學中,一再地強調(diào)進步學生學習興趣是關(guān)鍵;再聯(lián)絡(luò)生活中的自己,何嘗不是興趣產(chǎn)生動力。
通過對《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的學習,確實獲益良多。我準備把在書中學到的理論運用到新學期的教學中去,在工作和學習中爭取不斷的進步。
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睂τ谖覀兇髮W生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正如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缺乏也”。所以,讀書吧,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理論經(jīng)歷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好似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進步程度。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
對!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zhì)領(lǐng)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yīng)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進步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親密相關(guān)的。教師進展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紤],會使我們勇于和藹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nèi)省,既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jié)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jīng)歷,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打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想對自己及教師們說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假設(shè)干年以后,“教科書在你眼里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給教師的建議》是很早以前,我還在師專附小的時候,學校統(tǒng)一購置,統(tǒng)一發(fā)放的。說實話,當時看見這本書的時候,完全沒有去翻開看看的欲望。書很厚,綠色的外殼,沒有繁冗的裝飾,封面印了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黑白像,一看就知道是一本理論性很強的書,或許是當時的我并沒有對教育真正“開竅”,一本書一擺就是許多年。也許是“緣分”到了,去年書柜時又把它翻了出來,粗略一讀,方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
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非常明確的提到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總結(jié)為三個素養(yǎng):一是教師對所教學科的深化認識,二是掌握扎實的心理學知識,懂得兒童研究的方法,三是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
記得才參加工作時,有位老教師對我說:“要給學生一瓢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碑敃r對這句話一知半解,教書多年后,才理解這句話說的不正是教師對所教學科的深化認識嗎?而蘇教師提出的教學大綱的知識應(yīng)當是教師知識視野中的起碼的入門知識,是滄海一粟,廣博的知識還應(yīng)從教學之外的書籍來。閱讀,應(yīng)當成為教師的一種專業(yè)需求,而非業(yè)余愛好。書中列舉了一位歷史教師說他用一輩子來準備一節(jié)課的例子,正是在向我們說明要當好一位教師,功夫應(yīng)該是下在平時的。
從事小學教育,因年齡的關(guān)系,我已經(jīng)和學生有了很大的間隔,我總是習慣性的用成人的思維去考慮孩子的問題,有時總不能明白孩子的喜怒哀樂從何而來。當想幫助他們理解一些看似很簡單,但對他們來說很困難的知識時,無從下手。問題的癥結(jié)就在于我并沒有用兒童的思維和心理去研究問題。有時,看一些優(yōu)秀的教師上課,總是驚嘆他們四兩撥千斤的“神功”,精心去考慮,原來是他們獨具的兒童視角使他們更能明白孩子們終究需要什么。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做一個孩子喜歡的教師,一定是要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讀懂孩子的“晴雨表”,孩子認可了你,對于你教授的學科就有了喜歡的根底。
語文,教授的是我們的母語。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內(nèi)涵豐富,不但是人們?nèi)粘=涣鞯墓ぞ撸俏幕瘋鞒械母。語文教師假設(shè)能凝練自己的語言,用準確而富有詩意的語言教育教學,學生一定會在一種美的享受中獲得更有效的知識積累。
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決定了你將成為什么樣的教師。你是什么樣的教師決定了你的學生能獲得多少“核心素養(yǎng)”,而“核心素養(yǎng)”決定了學生的知識底色。
這本書給我的啟示太多太多,但是我從每個建議中發(fā)現(xiàn),遵守教育規(guī)律,遵守兒童成長過程中學習才能、思維才能等的開展規(guī)律,用心對待孩子,用心對待教育事業(yè),我們也可以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具有重要影響意義的人。
有句說得好:“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辈诲e,確實是這樣。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凈,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冽,沁人心脾。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一本給人啟迪,發(fā)人深思的好書。
自從參加名師工作室之后,才想起該給自己充充電了,于是就從《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開始吧!在書中,這位具有30多年教育理論經(jīng)歷的理論家,為廣闊教師們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他精煉的語言、閃光的思想,既使我開闊了眼界,更引我深化地考慮。從書中,我領(lǐng)悟到:教育重在師生間的互相信賴,而信賴取決于民主平等的溝通。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小學生雖然小,但也要尊重他們。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教師應(yīng)該學會“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對孩子傾注全部熱情,和孩子平等相處,給他們親切感、平安感和信賴感。愛孩子,就要把自己當作孩子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用心靈來溝通心靈,用感情來贏得感情。我想:當教師們能真正做到這一點,孩子們能對我們說真心話、悄悄話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就已經(jīng)成功了。
蘇霍姆林斯基還提出:“為什么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xiàn)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對那些“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困生,我們應(yīng)該多一份關(guān)愛,多灑一些陽光。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么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答復(fù),記黑板上的資料,而要設(shè)法使他們獨立考慮,因為考慮的過程已經(jīng)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jié)課上,在腦力勞動之中哪怕獲得一點進步也好。是!學困生是教師們最頭疼的,讀了這本書,我仿佛頓時豁然開朗,知道開學后去怎么去對待我們班的這些“無可救藥”的孩子們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教師的任務(wù),就是要擅長在每個學生身上發(fā)現(xiàn)他的天賦和才能,為他們提供開展的條件,竭力做到使每個學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從而感到快樂,從中樹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差,自己也有優(yōu)點。對小學生,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者,特別需要的不是失敗,而是別人的肯定,教師的賞識和成功的體驗,通過這些,才能促使他們產(chǎn)生一種內(nèi)驅(qū)力,促使他們成就動機的開展,促使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看到自己潛在的力量和優(yōu)點,從而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
書中的每一條建議都值得我們?nèi)タ紤]和理論。今后我還會繼續(xù)學習這本書中優(yōu)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讓自己的教學才能得到更大的進步。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是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為理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專門為中小學教師寫的教育經(jīng)典叢書。盡管這天的教育形勢與蘇霍姆林斯基寫書的年代相比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那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這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我們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就像與教師應(yīng)對面一樣,針對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獲和體驗。
翻開書,一百條推薦之首便是作者在反復(fù)的教導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首先就要我們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一樣的個體,在學校里,教師不就應(yīng)“一視同仁”,尤其是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lǐng)域――腦力勞動的領(lǐng)域里,對兒童要個別對待。作者打了一個最形象的比喻:讓所有剛剛?cè)雽W的7歲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盡,有的孩子卻能提20多桶,但是假設(shè)你要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必需要提20桶,那么這就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兒童的腦力勞動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這樣各不一樣的。讀到這我不禁想到一個一向困繞我的問題:為什么在我所教授的學生中會有明顯的優(yōu)差生等級?
為什么同時教授,有的學生可以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學生卻什么也學不會,此刻我最后明白原先我沒有在備課中考慮到孩子們的差異性,沒有周密的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在上課時將要做什么,沒有因人而異,為他們挑選適宜他們學習的資料,使他們獲得一點小小的成就。原先就因為我這種欠缺考慮的備課,使我的課堂中產(chǎn)生了很多的無效勞動,而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教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吧。正是蘇霍姆林斯基首條解決了我初為人師的困惑。
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教師,確實發(fā)現(xiàn)時間總是不夠用,每一天。作者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推薦:那就是讀書,每一天不連續(xù)的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鼓勵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在熱烈而緊張的勞動中抽出時間來逐漸地,一步步的積累精神財富,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他教育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要學習教育同行們的優(yōu)秀經(jīng)歷,獲得他們的優(yōu)秀信念,深化考慮優(yōu)秀教師的經(jīng)歷,將有助于我們看到:在自我的實際工作中,要獲得某種結(jié)果,都取決于哪些因素。
讀到這些推薦,突然很懊惱自我的,一向抱怨工作太忙,時間太少,而忽略了學習,忽略了讀書,忽略了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根底知識,只是滄海一粟這一簡單的道理。以前雄心壯志的想過,要完善自我,但是現(xiàn)實的工作卻成了我頹廢最好的理由。為什么不能在閑暇之余讀讀手邊的書,為什么不能在沒有課的時候多去聽聽同行們的經(jīng)歷,為什么不能在晚上清閑的時候?qū)憣懸惶斓慕虒W,想想,時間真如流水就這樣荒廢了。
書是知識的源泉,聰明的殿堂!它會給人氣力,讀書可以改變?nèi)松。讀完了《給教師的建議》,我不時地反思自我,提醒自我要把這些珍貴的經(jīng)歷轉(zhuǎn)化成自我的工作方法,應(yīng)用在自我的教學理論中。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應(yīng)當主動地去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我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開展,才能進步自我的素質(zhì),這是作為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學記》中說“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辈恢挥X,登上講臺已近二十年。教材越來越熟悉了,說話也越來越溜了,經(jīng)常是翻開課本就可以侃侃而談,教育教學工作到了平淡帶些許厭倦期。在工作室潘教師的推薦下,帶著教而知困的疑惑,假期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
翻開書卷,熟悉之感撲面而來。書中內(nèi)容真實、質(zhì)樸,沒有華美的詞句,沒有轟轟烈烈的案例,沒有讓人費解的說教。隔空隔世而來的蘇先生像一位慈祥的老者,他講的正是我們的故事,他描繪的正是我們的學生,他拿起的就是我們的教材,他討論的就是我們的課堂。對我有啟發(fā)的地方實在太多,現(xiàn)就教師個人成長方面談一點兒我的體會。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這些記錄是考慮和創(chuàng)造的源泉。他自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jīng)記了32年。教學日記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一個重要的途徑。我們每日看似平凡、單調(diào)、瑣碎、重復(fù)的工作中,就蘊藏著某些重要的教育現(xiàn)象或教育規(guī)律。假設(shè)我們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擅長積累和反思,那我們就能漸漸學會處理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只有傾注了教師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自己的個性,教學才最有效。
蘇霍姆林斯基在第一個建議中提到,“我們作用于學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師的話語、周圍世界的美和藝術(shù)的美……”古人有一種說法:“樂人易,動人難!币簿褪钦f,讓人開心容易,要想感動人很難。其實我覺得,樂人和動人是語言的兩種不同風格,幽默的極致也能動人,例如蕭紅的《祖父的園子》,當你讀到:“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但不是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著:‘下雨啰!下雨啰!’”在捧腹大笑的同時,你的心里能不一陣波瀾起伏嗎?我想,一個語言貧乏單調(diào)、枯燥無味的教師吸引的學生恐怕也很有限。作為教師,我覺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應(yīng)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無論我們采用的是哪一種風格,只要能吸引學生就是成功的語言,教育的方法千萬種,教師課堂語言的魅力也是引起學生的共鳴的好方法。
在這本書中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們講了一個老教師上的一節(jié)公開課的事。區(qū)培訓班的學員、區(qū)教育局視導員都來聽課。課上的非常出色。聽課的教師們和視導員本來打算寫點記錄,可是聽得入了迷,竟連做記錄也忘記了。有教師問上課的教師這節(jié)課準備了多長時間,他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而這節(jié)課的現(xiàn)場準備只有15分鐘。怎樣進展這樣的準備呢?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的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把讀書變成教師的精神需要!弊x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而在當前如此頭緒繁多的工作面前,我們又難以靜下心來讀書。在學校里課多、作業(yè)多、材料多;在家又要照顧孩子,又要做家務(wù),不能讀書的理由太多。更多的時候我就是逼迫自己坐下來讀幾頁書。一是為了學習知識,二是為學生和自己的孩子做個典范。
學校大力提倡學生多讀書,我們教師更應(yīng)該做典范,在繁忙中擠時間捧起書本!試想,你只是單純要生去看書,而自己卻對書中內(nèi)容一無所知,課堂上如何向?qū)W生傳授知識?如何和學生討論?如何與學生并進?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一個源頭,它充滿著好心、真誠與靈氣,它記述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忠誠與執(zhí)著。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閱讀都有新的收獲與體驗。應(yīng)該說對教育專著,我向來不感興趣,始終認為哪些理論太枯燥、乏味,對我們的實際教育教學,沒有太多的指導意義,然而暑假里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后,改變了我的想法,這位大教育家的思想深深吸引了我,讓我深受觸動。
《給教師的建議》不僅是一部教育理論專著,而且是一部教育理論的百科全書,書中不僅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讀罷此書,大大開闊了我的眼界,進步了我的教育教學的程度。下面就針對書中貫穿的觀點談?wù)勎业目紤]和體會。蘇霍姆林斯基在《談?wù)劷處煹慕逃仞B(yǎng)》一文中提到:一個教師要想不斷地進步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持之以恒地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應(yīng)該成為教師的精神需要。讀到此我開始反思自己,從教幾年來真正讀過的書有幾本?每天不停地忙于備課、上課、修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而閑暇時會抱著電視看個沒完沒了,或悶頭大睡,而哪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寫論文或上公開課時,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鑒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
霍姆林斯基說:假設(shè)一個教師在剛參加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學生的知識的最低供需比例是10:1,那么到他有15年或20年教齡時,只有通過讀書去獲取知識,師生知識供需比例才可能到達20:1,30:1或50:1。教師不讀書,就會越來越不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自己淘汰自己,冷靜下來一想,覺得大師的話非常有道理,從教10于年來,自己每天都在重復(fù)著昨天的故事,面對著知識經(jīng)濟飛速開展的今天,深感自己的“老本‘真的已經(jīng)不夠用了。那么唯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為難境地!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
讓我們牢記大師的建議:書籍是教師的第一至愛。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應(yīng)該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讓我們做一個愛讀書的人吧!
假設(shè)你仔細閱讀《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后,你會發(fā)現(xiàn)蘇霍姆林斯基對閱讀特別看重,他將閱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說:“閱讀應(yīng)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fā)源地!彼說:“一個有思想的人假設(shè)不反復(fù)閱讀自己心愛的書就無法生活!眱和膶W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抑制的障礙就越多,他就應(yīng)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考慮,而考慮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他還強調(diào)指出:可以在閱讀的同時進展考慮,和在考慮的同時進展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yè)上,而沒有學業(yè)的現(xiàn)象,教師的工作就容易了……這樣的句子在整冊書中隨處可見。
那么從大師的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讀了大師的這些建議后,我對班里的同學進展了分析,覺得確實是這樣的。拿到一篇文章后一般可以流利讀下來的同學都是成績比較好的,而等課文學好后也不能流利讀下來的就是學習成績不行的幾位,看來閱讀真的很重要,我想,這對我今后的教學是一種啟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和閱讀才能的培養(yǎng),要多布置閱讀文章的作業(yè),給同學們多講講故事,以此來引導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尤其是對學困生的輔導,將從閱讀方面下手,進展新的嘗試,從“根“上解決他們貧困的原因。閱讀是開啟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第一需要吧!在閱讀的同時可以考慮,在考慮的同時可以閱讀。這將是學生終身受益的法寶。
給教師建議》這本書是我讀過的第一本具有真正意義的教育理論專著,他讓我愛不釋手,讓我不斷地反思和重建自我,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到,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與執(zhí)著,他深愛著每一個學生,他關(guān)心著每一個成長的生命,他與學生朝夕相處,與他們一起活動,一起讀書,一起旅行,理解他們的歡樂和痛苦,關(guān)心他們的成功和失敗。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對象。他曾32年如一日地寫著自己的教育日記,所有所有的一切,帶給我們的不是抱怨與痛苦,而是一種發(fā)自心底的幸福與成功。讀到這些,審視自我,深感渺小,我們間隔蘇霍姆林斯基竟然是那樣的遙遠。是的,愛是教育成功的秘訣,這句話我們不知重復(fù)了多少遍,可是我們餞行的又有多少呢?教育是一種精神活動,也是一種腦力勞動。我想,只有當教育者走進受教育者的心靈的時候,教育的價值才能真正表達出來。
總之,讀《給教師建議》一書,受益良多,其提醒了教育的真諦,其理論和精華只有細細地品位才能感悟和吸收。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有選擇地應(yīng)用到自己的教學理論中,努力進步自己的教學技巧,同時我將聽從霍姆林斯基的建議,每天不連續(xù)的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讓讀書將成為我心靈的自覺。六月份,我靜下心來讀了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這本書令我深深地感到:品一本好書,如同與一位高尚的人在交談。這本書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書中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教育獨到的見解,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仍然具有強烈的指導意義,仍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首先談?wù)劇耙虿氖┙獭钡膯栴}。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常常會面對班里許多令人頭疼的問題:為什么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的學生,教師干脆對他放棄不管呢?很多教師都從學生身上找原因,什么不知道學習了,腦子笨了,家長不配合等等;從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提出問題后,直接了當?shù)貜慕處煹慕嵌茸隼斫忉專哼@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lǐng)域——腦力勞動的領(lǐng)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也就是缺乏“因材施教”。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要“因材施教”,教師就必須對這“個別”“材”進展細致的理解,如學生的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并且要運用到實際課堂中去,為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造能發(fā)揮他們自身才能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
在閱讀過程中,我從蘇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筆調(diào)中讀到了很多的東西,他沒有空洞的理論訓導,而是以提“建議”的形式,將他對教育的認識和體驗與你娓娓道來。
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連續(xù)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他認為:讀書是節(jié)約教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筆記。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我平時不應(yīng)該抱怨時間太少、事情太多。而應(yīng)該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來豐富自己的知識。
其次,“談?wù)剬筮M生的工作”這條建議也對我?guī)椭艽蟆Wx了這本書后,我的觀念轉(zhuǎn)變了,從心底里認可了“后進生是可以轉(zhuǎn)變的”這個道理,只是認為操作起來還是會相當困難。蘇霍姆林斯基給一位后進生編了一本特別的習題集——《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集》,給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閱讀的書籍,都是關(guān)于智力訓練的。也從來沒有給她補過課。后來,這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趕上來了,并成了一名高度純熟的機床調(diào)整技師。蘇霍姆林斯基這樣的教育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實的根底。我也從中得到啟發(fā),對這樣的孩子,我們要注重訓煉他們的思維,開展智力,為他們今后的不斷學習提供動力。
另外,這本書對我觸動最大的是它字里行間洋溢出來的對學生的那種人性化的尊重與熱愛。與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整天對待學生冷冰冰的態(tài)度鮮明的比照,也讓我反思。
《給新教師的建議》是一冊教師成長讀本,由李鎮(zhèn)西編著,西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全書共分四章,第一章,關(guān)于“根本素養(yǎng)”的建議;第二章,關(guān)于“師生關(guān)系”的建議;第三章,關(guān)于“課堂教學”的建議;第四章,關(guān)于“修生養(yǎng)性”的建議。全書系統(tǒng)、全面的闡述了一名新教師應(yīng)該具備的根本素養(yǎng)以及和學生和諧互動、實現(xiàn)角色互換等問題,給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指明了工作方向,規(guī)劃了美妙的前景。很慶幸我能進入一個有著理智和科學指導團隊的學校,在我即將踏入教師崗位的暑假伊始發(fā)給我這本書,讓我能提早在心里預(yù)演了一下將要面臨的工作。
李鎮(zhèn)西在書中序言局部說:“我認為,對一個教師來說,推動其教育事業(yè)開展的應(yīng)該有兩個輪子,一個叫做‘情感’,一個叫做‘考慮’。教育情感使他熱愛孩子,忘我地工作,并從中體驗到奉獻的自豪;教育考慮使他明確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學而理性地設(shè)計、施行自己的教育,同時,不斷地總結(jié)、提煉、升華自己的教育理論!笨梢姡谝院蟮慕逃虒W中,崇高的師德情感和積極學習考慮都將成為我們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的關(guān)鍵。
與以往一味宣揚無私奉獻的論調(diào)不同,李鎮(zhèn)西建議我們不是做一支默默流淚的蠟燭,而是成為一輪燦爛耀眼的太陽。而要到達這個境界,我們就必需要做反思型教師。那么,反思型教師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呢?古人的智慧早已對我們有所指引,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而不習乎?所以,做反思型的教師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省,為人謀而不忠乎?兒童是國家將來的希望,孩子是家庭的寄托,人才是社會前進的根底。“傳道、授業(yè)、解惑”是教師的根本責任,那么我們是否具備“傳道、授業(yè)、解惑”的素質(zhì)呢?俗語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教書育人亦如蓋樓。假設(shè)我們有建筑知識大廈的志向,那么首先我們要保證自己手上有足夠多的知識磚塊。假設(shè)我們沒有胸懷像大海,有怎能帶著學生領(lǐng)略到廣闊之美。假設(shè)我們只是用自己僅有的那么點萬古不變的老知識,囫圇著學生的課堂,那我們是不是就辜負了國家的寄托,家長的叮嚀,社會的期待?
所以,在踏入教師隊伍的時候,我們就要有意識的參照優(yōu)秀的老教師,反思自己的差距和缺乏,查漏補缺,不斷的填補自己的短板。就像書中第一章的內(nèi)容一樣,我們要在不斷學習中追求我們的理想,包括合理安排工作,保證閱讀時間,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局部;在工作中繼續(xù)錘煉教師的根本功;用教育隨筆記錄豐盈而真實的教育生活等。好學為要,我們只有不斷增加自己的學識,對于學生、對于教育,我們才能稱得上盡心盡力了。
二省,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在今后的教學事業(yè)中,伴隨我們一生的朋友,除了教導我們的師長和共同成長的同事,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我們?nèi)、去教育的學生。而我們與這些朋友交往中的“信”,更多的表達在教學理論中。我所理解的教學理論,即為在對學生深度研究的根底上,全身心的投入到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投入到學生關(guān)心當中,認認真真的做好日常事務(wù)!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不是一句空話,“一生奉獻”也不僅僅是一句高聲的宣言。我們在堅守教育這份事業(yè)的同時,更要堅守本書中的教師給我們的真誠建議,言行一致、以身作那么。不僅要有一顆和學生一起成長的心,還要堅守自己對學生的“信”、對家長和學校的“信”,更要堅持自己對社會、對國家的“信”。
三省,傳而不習乎?關(guān)于教學的反思,是作為反思型教師的首要特征。我們應(yīng)該隨時反思:我所傳授給學生的東西,是不是都是經(jīng)過自己反復(fù)考慮、演練確定為真的東西?我的教學準確嗎?即使我所教授的知識是正確的,那么我所教授的知識適宜我的學生的個性特征嗎?即使是適宜的知識,那么我所教授的方式,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嗎?我的備課可以更出色嗎?我的教學可以更精彩嗎?這些問題我能在書中找到一些衡量的標準,比方:制定實在可行的教學目的,精心備好每一堂課,上好第一堂課,怎樣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情緒,把講臺讓給學生等,但更多的衡量標準,需要我們深化到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去,不斷的進展有效反思,才能總結(jié)出來。以上是我讀完《給新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對反思型教師的理解。
在本書中,李鎮(zhèn)西教師也給我們闡述了何謂反思型教師?他認為,反思型教師就是通過考慮、解剖自己日常教育理論而不斷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師。一個真正的反思型教師至少應(yīng)該具備四個“不!保翰煌5乩碚、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考慮。而且,這四點絕不是互相別離的,在反思型教師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停地理論、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考慮完全是融為一體的。其中,考慮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教育理論中,我們的反思主要表達在,可以堅持對教育失誤的反思、對教學實驗的反思、對教育行為的反思、對教育現(xiàn)象的反思以及對教育理論的反思。正是這種“反思”,才是我們成為一個合格教師所必備的精神素養(yǎng)和職業(yè)品質(zhì)。
我曾經(jīng)夢想過很多詳細的教師形象,或端莊儒雅、娓娓道來,或光芒四射、談吐幽默,也夢想著將己的學生對我的評價都是積極向上的。然而終究要以怎樣的姿態(tài)走上那榮耀而神圣的三尺講臺,又將以怎樣的心態(tài)迎接自己一生的事業(yè),我一直在思索,很慶幸我在李鎮(zhèn)西教師的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在反思中成長。
作者在書中提到:“兒童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xiàn)和諧的全面的開展,就是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它們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那么出發(fā),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fā)生分歧!倍潭桃欢卧,屢次出現(xiàn)“一致”“同樣”的字眼,旨在向我們強調(diào)家校形成同步教育的重要性。學校和家庭只有思想同步,行動同步,教育效果才可能同步。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優(yōu)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局部家長在家庭教育觀念和家教做法上存在偏向……家長們對家庭教育認識不到位,使學校教育異常困難。如何轉(zhuǎn)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擺正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協(xié)同學校教育,共同促進學生安康開展,是當前最應(yīng)該解決的問題。
我覺得教師可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來幫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比方可以建立班級微信群、公眾號等,做好方案,分為不同的板塊,專門設(shè)立家校溝通板塊,可在上面用心或轉(zhuǎn)發(fā)一些教育經(jīng)典語錄或案例故事,適時轉(zhuǎn)載一些優(yōu)秀的育兒經(jīng),分享學生在學校的日常學習情景,這些做法無形中都會對家長起到引導作用。
再就是做好家訪工作。教師利用課余時間進展線上或線下的個別家訪,和家長交換意見,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學生進展一致的教育,使家長積極配合教師搞好家庭教育。
另外要定期召開家長培訓會或座談會。指導家長如何搞好家庭教育,樹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并配合學校搞好學校教育,以便更好地發(fā)揮教育功能和作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這些做法主要就是為了要增強家長的責任感,讓家長明白家庭教育對孩子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自身肩負的重大責任,其次要轉(zhuǎn)變家長陳舊的家庭教育觀念和家庭教育方法。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的配合,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只有家校經(jīng)常聯(lián)絡(luò),家長和學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統(tǒng)一思想,教育才能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學校與家長互相溝通、互相聯(lián)絡(luò),保持學校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共同促進孩子們的安康成長。
看過《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之后,帶給我極大的啟發(fā)和深深的感觸,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即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進步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化地考慮。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根底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進步自己的教育程度,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為難境地。械诙䲢l講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么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zhì)才會得到開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可以從圖書、報紙的種種事實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開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歡的那門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絡(luò)。
是啊,作為教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才可能學好!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烏及屋,從而喜歡了你教的這門學科。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在我們的教學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下課后,學生快樂的圍繞著教師身邊,和教師交談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討論著有關(guān)課堂上的問題。當然,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對你這門學科特別感興趣的學生,以致于他們可能因為喜歡這門學科而會把這門學科當成自己將來從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學生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無衷的精神狀態(tài)。
那么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教師一方面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斷學習,進步課堂效率,是學生真正成為"自己的學生",使課堂成為學習知識的樂園。另外蘇霍姆林斯基也給了我們建議:"接近那種無動于衷的頭腦的最可行的途徑就是考慮。
只有靠考慮來喚醒考慮。"教師都要考慮,是什么促使某些學生變成了這個樣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變呢?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讓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要使一個人終于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和規(guī)律性的心情。用認識來鼓舞起人的精神——這就是說,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交融起來,這是給我們提出的第二十三條建議。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每天面對性格各異的學生,總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教育難題。有些時候自己絞盡腦汁去想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由于自己的理論知識程度有限,所以一直都沒有形成較好的解決對策。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書中很多的教育理論和方法給了我啟發(fā),而且書中舉了很多例子,使我一直考慮的問題得到理解決的方法,這也燃起了我對讀書以的熱情。在書中的第28條建議中,提到了勞動的重要性。這里的勞動并不只是指干活,而是指動手操作。有時候教師說了一堂課可能也不及學生動手試一試,理解的扎實。所我們教師要轉(zhuǎn)變觀念,轉(zhuǎn)變角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更多的采用動手操作的形式讓學生更為直接的感受和體會,進步教學的效率。建議中第35條和第36條都是說如何培養(yǎng)學生記憶力。書中提到,學生的思維固然重要,但很多時候?qū)W生是在提取已有的知識經(jīng)歷解決問題。所以,記憶力不管是對成人還是對學生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我們想想那些學習好的學生是不是都是記憶力特別強的呢?但是這種記憶力并不是指的死記硬背。這樣只會把人變成傻瓜。他說:“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而獲取的知識越多,邏輯的認識對學生的情緒領(lǐng)域觸動得越深,那么記憶就越結(jié)實,新的知識在意識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嚴整!痹谶@里,他特別強調(diào)了有理解的記憶。也就是說,在記憶的過程中,不隨意記憶占的成分越大,他可能記憶的東西就越結(jié)實。
其實,書中的每一條建議都值得我們?nèi)タ紤]和理論。今后我還會繼續(xù)去學習這本書中優(yōu)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為己所用,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才能得到更大的進步,從而影響每一個學生。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范文15
偶然從書店的角落中看到由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的《給教師的建議》。扉頁上寫著: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利用這2個星期的假期細細的閱讀一番,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通過假期中對這本書的閱讀與學習,它讓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感觸,在此談?wù)勎业捏w會。
它是20世紀蘇聯(lián)教育經(jīng)典書籍之一,雖成舊,卻給了我深刻的回憶。
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一共談了一百條建議,涉及到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并給出實例來加深真實感,更能引起我的共鳴。書中的理論為我指點迷津,對可能遇到的困難提出建議和措施,讀了以后增加了信心。
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
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zhì)領(lǐng)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yīng)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yīng)當在自己所教學的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chǔ)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chǔ)知識,應(yīng)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guān)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
"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yǎng)。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書中提到這個問題就是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點燃智慧的火花。因為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chǔ)。
聯(lián)系教學中,一再地強調(diào)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關(guān)鍵;再聯(lián)系生活中的自己,何嘗不是興趣產(chǎn)生動力。
通過對《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的學習,確實獲益良多。我準備把在書中學到的理論運用到新學期的教學中去,在工作和學習中爭取不斷的進步。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06-17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8-27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8-17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書筆記03-22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書筆記03-21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書筆記01-24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1-27
讀書筆記給教師的建議01-27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9-30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