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精選15篇
作為一名導(dǎo)游,時常需要編寫導(dǎo)游詞,導(dǎo)游詞是導(dǎo)游人員引導(dǎo)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那要怎么寫好導(dǎo)游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1
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本次出行的導(dǎo)游,我叫關(guān)颯寧,就叫我小關(guān)吧!咱們今天去的地方時洛陽龍門石窟。到了目的地之后呢,大家要注意幾點,一是請看好自己的孩子,二是不能私自離開團隊,三是請勿在建筑物上亂涂亂畫,四是請勿亂丟垃圾。
祝大家旅途愉快!
咱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達到目的地了,請大家跟緊隊伍,聽我講解。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后,歷經(jīng)了東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四百余年大規(guī)模營造,東西兩山洞窟龕兩千一百多個,造像九萬七千三百余尊,佛塔三十九座,并有題記、碑碣三千六百多品。
其規(guī)模之宏偉,藝術(shù)造詣之高,令人嘆為觀止,不愧為舉世聞名的藝術(shù)寶庫。最具代表性的窟龕為北魏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藥方洞和唐代的看經(jīng)寺等。題記、碑刻古陽洞著名的“龍門十二品”及唐代的大書法家褚遂良所書“伊闕佛龕之碑”等,都是我國古代書法的珍品。
大家現(xiàn)在自由參觀一個小時,然后車上集合。
。ㄒ粋小時過去了) 游客們,我們馬上就要離開這美麗、雄偉的龍門石窟了,希望大家在來這里參觀,也希望我還能為大家服務(wù)!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2
游客們,
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當你們的小導(dǎo)游,由我來帶領(lǐng)你們游玩龍門石窟。
下面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進入龍門石窟的注意事項。第一不要亂丟垃圾,第二不要在佛像上亂寫亂畫,第三要緊跟隊伍不要掉隊。
現(xiàn)在我們要進入龍門石窟,請大家跟緊我。龍門石窟屬于洛陽著名的5A級景區(qū),它和郭煌莫高窟.大同山崗石窟,共同組成三大石窟藝術(shù)寶庫。
龍門石窟有這樣一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洛陽南郊有一片很大的湖水,人們常常在山上放牧種植,在水里打魚,生活十分平靜。村里有個小孩天天幫媽媽上山放羊,每次放羊他都能聽到地上傳來奇怪的聲音“龍門山開不開”。回到家后他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母親,她母親對她說“要是再聽到這樣的聲音就說開”。第二天他又聽到了這樣的聲音,他就回答“開”。結(jié)果就地動山搖,龍門山一下子從中間斷開了,湖水噴涌而出,一瀉萬里奔向東海,崖壁上出現(xiàn)了密密麻麻的窟窿,窟窿內(nèi)全是石像,那些石像清晰可見,龍門石窟就這樣出現(xiàn)了。
龍門石窟內(nèi)有佛塔80座,佛像10萬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是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最小的佛像只有2厘米,F(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注意安全,2個小時后我們在這里集合。
好了,我們的講解到此結(jié)束了,請大家記住我們在這里度過的快樂時光,再見!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3
游客們,你們好,我是這次龍門石窟的導(dǎo)游,龍門石窟已經(jīng)被列為了《世界遺產(chǎn)名錄》,它建筑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至今已有了1500余年的歷史,現(xiàn)在我就帶領(lǐng)大家去觀賞吧。
龍門石窟的雕刻,精彩絕倫,而且石質(zhì)堅硬、結(jié)構(gòu)緊密,和其他的石頭相對比,它更可以保存許久也不會被破壞?墒,最近去龍門石窟參觀的游客們都隨地亂扔果皮、餅干包裝等等一些生活垃圾,講到這一點,我希望你們要保護龍門石窟的環(huán)境衛(wèi)生。
龍門石窟的佛像更是猶如星星般多,你們看這些佛像已經(jīng)超過了1500余尊,形態(tài)名異,最大的是豐先寺的盧舍那佛像。
龍門石窟的墻壁上有七個洞型大窟,它們代表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等,真是各有各的風(fēng)范。游客們,你們說是嗎?
龍門石窟跟長城一樣,也是古代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建造出來的。那些雕刻師擔(dān)任著給那些神佛和帝王造像的重要任務(wù),那佛像的表情又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有喜悅、慈祥、威嚴、苦痛、嚴肅,各式各樣的表情。它就是一個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奇特博物館一樣!
龍門石窟是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遷都洛陽,那時,他還是沒有忘記把佛教的發(fā)展中心移到洛陽中,立刻招集各地的能工巧匠,做成這氣魄雄偉的龍門石窟。
游客們,你們看,這里的風(fēng)景多么美呀!希望你們有機會再來參觀。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4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洛陽,我是這次洛陽之行的李導(dǎo),接下來就讓我?guī)ьI(lǐng)大家到龍門石窟游玩!
大家看到那座大山了嗎?那就是龍門石窟,它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想必大家都會想起咱們中國唯一一位女皇武則天吧!大家過完橋就能看到大佛了!來吧!
大家看那一座大佛,她就是武則天出二十斤胭脂錢,按照武則天的樣子刻畫的!大家猜一下這尊大佛有多高?對,她有17米高,她的耳朵就有1.8米高,那誰知道這里有多少個窟龕嗎?這里有窟龕!
下面我們來到的地方就是萬佛洞,這個洞窟有一萬多尊小佛像,這些小佛像高只有4厘米,但洞窟中的大佛像的頭被外國人盜走了,非常可惜!
龍門石窟還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洛陽的南郊有一片很大的湖水,人們常常在山上放羊,在湖里打魚,生活十分平靜。村里有幾個孩子們在放羊時常常聽見幾聲奇怪的聲音“開不開”,于是,其中一個孩子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母親對他說:“要是再聽到的話就說開”。第二天,孩子按媽媽說的話回答了一聲,結(jié)果,話音剛落,山就搖起來,龍門山一下子就從中間裂開了,我們的龍門石窟就是這樣來的。
關(guān)于石窟大家如果有問題可以問我,現(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我們五點鐘原地集合,我們不見不散!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5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nèi)⒂^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現(xiàn)在,我將龍門石窟的大致情況向大家做個介紹。
龍門石窟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始開鑿,先后歷經(jīng)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它還是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之一。龍門石窟中有許多的石窟,大大小小。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存大小窟龕兩千八百多塊,佛塔七十余座,造像十萬多尊,碑刻題記兩千八百多塊。有名的石窟有火燒洞、老龍洞、藥方洞、蓮花洞。洞中有慈祥的觀音、高大的佛祖、兇惡的門神、美麗的仙女。
龍門石窟這樣一個偉大的工程,它凝結(jié)了中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6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歡迎各位到我們美麗的古都洛陽觀光旅游?追蜃诱f,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正是懷著這種心情來接待各位朋友的到來的。請允許我代表某某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道一聲大家一路辛苦了。我是咱們這次洛陽之旅的導(dǎo)游,我叫某某,大家叫我小某就可以了。在我身邊的是某師傅,他有多年的駕駛經(jīng)驗,所以大家在行車過程中可以完全放心。在洛陽的這兩天里,將由我和某師傅為大家提供服務(wù)。我們衷心的希望成為大家的朋友,如果在旅行當中大家有什么問題和要求,請盡管提出來,我們會盡全力去解決。我們中國有句俗話“百年修得同船渡”,今天我們能相聚在這個車上,是我們的緣分,希望大家珍惜這點緣分,相互照顧,并請大家配合我的工作和注意車內(nèi)衛(wèi)生。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們的這次旅行圓滿成功!
好了,下面我簡單說一下我們這兩天的行程安排,大家也好作到心中有數(shù)。今天上午我們參觀著名的龍門石窟,中午在真不同用餐,品嘗洛陽水席。然后下午去參觀天下第一古剎,白馬寺。明天,到洛陽神州牡丹園欣賞國色天香的牡丹花,欣賞完之后,結(jié)束我們的洛陽之旅。
洛陽,是中外聞名的歷史名城。她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眾多的文物古跡。為使各位來賓在洛陽期間,能對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古跡有進一步的了解,在乘車去景點參觀的途中,我將洛陽的歷史向大家作一下簡單的介紹:
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的南岸,伊落盆地的北緣。它因地處洛河北岸而得名,意為洛水之陽。根據(jù)考古發(fā)掘和歷史文獻驗證,先后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時間長達1500余年。所以,洛陽是七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天下名都。由于洛陽長期作為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所以許多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都發(fā)生在這里;因此,宋代歷史學(xué)家司馬光說:“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這就是說,洛陽是中國歷史的縮影,如果你想了解5000年的中國,那必須來看洛陽?磥泶蠹医裉焓莵韺Φ胤搅搜!
洛陽有著豐富的文化遺存和名勝古跡,如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龍門石窟、被稱為天下第一名剎的白馬寺等等。洛陽不僅是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而且是舉足輕重的現(xiàn)代化工業(yè)城市。如第一拖拉機廠,軸承廠等一大批全國知名的大企業(yè);還有聞名中外的杜康酒、唐三彩和洛陽水席;還有國色天香的牡丹等。
龍門石窟快要到了,下面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龍門石窟的情況:
大家都知道,我國有四大石刻藝術(shù)寶庫。它們分別為甘肅敦煌得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而另一個呢,就是我們今天要去參觀得龍門石窟了。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13公里處,那里不僅是著名得歷史名勝,而且是自然風(fēng)光很迷人的地方。整個龍門石窟由兩山組成,一山為東山,因古代得時候,山上長有一種含香味得植物而得名。唐代著名大詩人白居易就長眠與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陽居住了18年之久,名號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這座山的山腳下。龍門山色,自古就被喻為洛陽八大景之首,是洛陽地區(qū)最好的風(fēng)景。
而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佳句:“洛都四郊山水之盛,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游之盛,香山首焉!甭暶h揚,近誦尤新。另一座為西山,也是我們今天參觀的主要景點。大多數(shù)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的。相傳東西兩山原本為一座山,大禹治水時,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兩半,于是就成了兩座山,兩座山遠遠望去,就好像一個天然的門闕,中間又有一條伊河自南向北流過,故稱伊闕?芍^兩山對峙,伊水中流。自唐代以來,皇帝被喻為真龍?zhí)熳樱彩桥c皇帝有關(guān)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用龍來命名。比如皇帝穿的衣服叫龍袍,皇帝住的地方叫龍庭等等。那么,位于皇宮龍庭南面的門,就得名龍門了。
各位朋友,龍門石窟是在北魏太和年間,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就在此營建,它不是一個朝代某一個時期興建而成得,而是陸續(xù)開鑿,經(jīng)歷了(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延至北宋等)眾多的朝代,相繼大規(guī)模營建的,前后長達400多年之久。我們在龍門石窟參觀約用1.5到2個小時的時間,在此,我們每分鐘可以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據(jù)統(tǒng)計,兩山現(xiàn)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余塊,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萬尊。洞內(nèi)造像多為唐代河北魏時期開鑿的,其中唐代占三分之二,北魏占三分之一,大家可能會問,朝代不同,我們要怎么區(qū)分哪個朝代得呢?洞窟中雖然都是佛或菩薩,但它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跟當時得世俗相結(jié)合得,唐代呢,有一個眾所周知得審美觀點,就是以肥為美,當時人們認為胖才是美,像唐代得武則天啊,楊貴妃楊玉環(huán)啊,她們都是除了漂亮以為,都有一個共同得特征,就是豐滿。所以,唐代得造像都有圓潤豐滿這樣一個特點。等一下到龍門石窟以后,大家可以找一下,臉龐,肩膀,身材渾厚,圓潤得那種就是唐代典型得造像,而北魏,則以瘦為美,北魏造像的特點是:瘦骨清風(fēng)。所以高高瘦瘦的,很清秀得那種就是北魏的造像。在這里,我已經(jīng)清楚得講過了,所以到了龍門以后呢,我要考一考大家,看看你們能否分得出唐代和北魏得造像。
龍門石窟是我國古代莫北人民智慧得結(jié)晶,藝術(shù)實踐得結(jié)果,堪稱我國雕刻藝術(shù)寶庫,為研究我國古代歷史,文化,佛教,雕刻,服飾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資料,它是佛教流傳到我國后,與中國文化相結(jié)合得典范。那么,成千上萬的佛像是何人所為呢?他們又為什么要雕像造佛呢?事實上,絕大部分得洞窟都是皇帝為自己營造的功德窟。龍門石窟大規(guī)模營建于北魏和唐代,那時佛教興盛,帝王將相們深信“輪回報應(yīng)”,“造佛得佛報”。于是他們不惜花費大量得人力,物力,財力;為自己,父母,親朋好友營造公德窟。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統(tǒng)治者出于政治上得需要,利用佛教從思想意識上統(tǒng)治人民,通過開鑿擴大石窟來宣揚佛教。第三個原因,開鑿石窟得風(fēng)尚是沿襲佛教發(fā)源地之一得古印度而來得。在中國北方,石窟得開鑿路線基本上是沿絲綢之路而來得。這也是佛教傳入中國得一條主要路線。
好了,龍門石窟到了。請大家?guī)献约旱馁F重物品隨我下車,讓我們一起去欣賞雕刻精美,氣勢恢弘的藝術(shù)寶庫吧!在參觀石窟的過程中,我給各位朋友重點講解一下龍門石窟中的幾個主要洞窟。
這是潛溪寺,它是我們進入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石窟。潛溪寺洞高,寬9米多,進深近7米,建于唐代初期(唐高宗初年雕鑿),距今約1300多年的歷史,因在鑿洞時地下有源源不斷流出的溪流而得名。據(jù)說唐代有位叫李潘(pan)的宰相曾在此建過別墅。洞內(nèi)所供主像為阿彌陀佛,佛身高7。38米,端坐于須彌座上,面額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tài)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阿禰陀佛意譯為“無量光”和“無量壽”,《阿禰陀佛經(jīng)》說,他是極樂世界的教主,凡愿往生彼土之人,只要專念他的名字,死時他便會來接引,因此又叫接引佛。一般佛教寺院常與釋迦、藥師佛同供,稱“橫三世佛”。
其兩側(cè)為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特別是南壁的大勢至菩薩,造型豐滿敦厚,豐腴圓潤,雙目俯視,是唐初雕塑藝術(shù)中的佳作。阿禰陀佛和兩側(cè)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圣”,是佛教凈土宗供奉的偶像。洞內(nèi)前側(cè)兩壁各雕一護法天王,高顴大目、體魄雄壯、孔武有力、身披銷甲,是唐代高級武將的形象。踩在腳下的夜叉,也塑造的十分生動傳神。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7
在北魏太和年間(447-499)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就在此營建,它不是一個朝代某一個時期興建而成得,而是陸續(xù)開鑿,經(jīng)歷了眾多得朝代,相繼大規(guī)模營建得。開鑿時間長達400多年之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得歷史了,我們以前可能也看到很多景點,但那些大多都是明清或者后來重建得,而龍門石窟確實從1500年前遺留下來得。現(xiàn)有佛像十萬余尊,佛窟,佛龕2100多個,碑刻題記3600多塊,洞內(nèi)造像多為唐代河北魏時期開鑿得、其中唐代占三分之二,北魏占三分之一,大家可能會問,朝代不同,我們要怎么區(qū)分哪個朝代得呢?洞窟中雖然都是佛或菩薩,但它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跟當時得世俗相結(jié)合得,唐代呢,有一個眾所周知得審美觀點,就是以肥為美,當時人們認為胖才是美,像唐代得武則天啊,楊貴妃楊玉環(huán)啊,她們都是除了漂亮以為,都有一個共同得特征,就是豐滿。所以,唐代得造像都有圓潤豐滿這樣一個特點。等一下到龍門石窟以后,大家可以找一下,臉龐,肩膀,身材渾厚,圓潤得那種就是唐代典型得造像,而北魏,則以瘦為美,北魏造像>得特別是:瘦骨清風(fēng)。所以高高瘦瘦得,很清秀得那種就是北魏得造像。在這里,我已經(jīng)清楚得講過了,所以到了龍門以后呢,我要考一考大家,看看你們能否分得出唐代和北魏得造像。
龍門石窟是中國古代封建政權(quán)凌駕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藝術(shù),由于魏、唐兩代皇室的參與而形成了龍門石窟皇家風(fēng)范的重要特色,許多窟龕或造象的興廢變遷都與當時的政治形勢變化有著密切關(guān)系。
“龍門山色”自古即為洛陽八景之首。北魏以來,這里松柏蒼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為有名。山腳處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蕩漾,唐代時行船往來,穿梭其中。精美的雕像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形成了旖旎蔥蘢,。鐘靈毓秀的龍門山色。伊闕風(fēng)光。中國古代歷史上曾有許多文人墨客,帝王將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賦詩吟誦。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游之勝,香山首焉”的佳句,聲名遠揚,今誦尤新。潛溪寺朋友們,下面我們將參觀龍門石窟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潛溪寺。潛溪寺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內(nèi)造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主像阿彌陀佛居中而坐,身體各部比例勻稱,面容豐滿,胸部隆起,表情靜穆慈祥。兩側(cè)觀世音、大勢至菩薩體軀比例適中,豐滿敦厚,表情溫雅文靜,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藝術(shù)的長足發(fā)展。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圣”,是佛教凈土宗供奉的偶像。
隋唐時代是中國佛教發(fā)展的又一個繁盛期。佛教學(xué)風(fēng)在“破斥南北、禪義均弘”形勢下,南北佛教徒們不斷的交流和互相影響,完成了對以前各種佛教學(xué)說的概括和總結(jié),從而使佛教中國化的趨向更加明顯,也使佛教造像藝術(shù)充滿了清新與活力。因此,在造像藝術(shù)上發(fā)生了不同于北魏時代造像風(fēng)格的變化,潛溪寺中的造像已揭開了盛唐那種豐腴、典雅的造像風(fēng)格的序曲。
賓陽中洞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實行了意義重大、比較徹底的漢化改革,歷史上稱為“孝文改制”。由最高統(tǒng)治者實行的政治上的改革必然對當時皇家貴族發(fā)愿開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一定影響。下面我們將參觀的賓陽中洞的造像風(fēng)格和服飾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反映。
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三座洞窟合稱為賓陽三洞。賓陽三洞因統(tǒng)一規(guī)劃、有計劃開鑿且并排布局而得名。這三座洞窟從公元500年開鑿直到523年停工,歷時長達24年還未完工,史書記載用工多達80多萬。中間的為賓陽中洞,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開鑿。洞中三壁造三世佛,從南向茲依次為過去世燃燈佛、現(xiàn)在世佛釋迦牟尼和未來世佛彌勒佛。
賓陽中洞的窟頂是穹隆形,好像蒙古包的頂部,地面雕刻著大型蓮花,周邊是蓮花花瓣、水波紋和其它裝飾圖案,如同鮮艷美麗的地毯式樣子。這種形式使人很自然聯(lián)想起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8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姓薛,大家就叫我薛導(dǎo)好了。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這座繁華的城市就是素有“十五朝古都之稱”的洛陽,雖然洛陽的牡丹甲天下,但今天我可不是帶大家千里迢迢的來看洛陽的牡丹花,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洛陽最有名的一處名勝古跡,大家猜猜是那里,哈哈!這位游客猜對了,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的就是美麗的龍門石窟,下面我就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吧!
龍門石窟于20xx年11月30日已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它與云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區(qū)南面12公里處,那里風(fēng)景優(yōu)美,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像一座天然大門,簡直無與倫比,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密布于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其中最大的佛像高17.14米呢!最小的卻小得可憐,僅有2厘米長,這些都體現(xiàn)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高的藝術(shù)造詣。
到龍門石窟,奉先寺是一定要去的,它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洞中的佛像個個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tài)圓滿,雖然看著有些可笑,卻極為動人,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shù)感染力,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珍品。
游覽完奉先寺,就可以去賓陽洞,洞內(nèi)有11尊大佛像。佛和菩薩面相清瘦,衣錦紋理周密刻劃,有明顯西域藝術(shù)痕跡。窟頂?shù)裼酗w天,挺健飄逸,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很值得一覽。
參觀過了賓陽洞,就去賓陽洞南邊的萬佛洞看看,洞中刻像豐富,南北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僅一寸,或幾厘米高,計有15000多尊,洞中的佛像姿態(tài)不一,神態(tài)各異,十分傳神……
哦!龍門石窟不知不覺就到了,我也不多說了,請大家下車,跟我一起去細細游覽吧!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9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實驗小學(xué)的導(dǎo)游員,姓丁。大家可以叫我小布丁,今天,我將陪大家共同進入名勝古跡的龍門石窟,希望這一次的講解能讓您有一段深刻的印象。
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qū)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它和敦煌莫窟、大同云崗石窟,共同組成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shù)寶庫。
龍門,在春戰(zhàn)國時期稱“伊闕”,香山(東山)與龍門山(西山)東西對峙,伊水從中流過,形成一座壯麗的門闕。后因處于隋唐帝國之南,又稱龍門。
所謂“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開鑿的洞直,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貯藏食物和東西。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繪動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并作為佛教信徒、僧侶禮佛和修行的場所,卻是在古印度興起佛教后出現(xiàn)的。
由于山林的幽靜、神秘、石窟的冬暖夏涼,依山雕鑿石窟比用磚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現(xiàn)了集建筑、繪畫、雕鑿藝術(shù)之大成的石窟寺。這種石窟寺藝術(shù),隨著僧侶的傳教活動傳入我國的邊疆和內(nèi)地,同我國民族特點和傳統(tǒng)的各種藝術(shù)技法風(fēng)格融合交匯,成為我國的一種特有的雕刻、彩繪工藝。我們今天要看的龍門石窟就是我國眾多寺群中的瑰寶之一。
各位朋友,我們在龍門石窟參觀約用1.5—2小時的時間,在此,我們每分鐘可以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據(jù)1962年龍門文物保管所統(tǒng)計,兩山現(xiàn)存窟龕2100多個。大小造像10萬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題記碑文約2870多塊。造像以北魏(東魏、北齊)、隋、唐為主。北魏約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占百分之六十左右。龍門石窟最大造像為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龍門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有7個大型洞窟。
游客們,今天的游覽就要結(jié)束了,希望這段美好的時光能個您留下美好的回憶。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10
大家都知道,我國有四大石刻藝術(shù)寶庫。它們分別為甘肅敦煌得莫高窟,山西大同得云岡石窟,甘肅天水得麥積山石窟,而另一個呢,就是我們今天要去參觀得龍門石窟了。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13公里處,行車約40分鐘,那里不僅是著名得歷史名勝,而且是自然風(fēng)光很迷人得地方。整個龍門石窟由兩山組成,一山為香山,因古代得時候,山上長有一種含香味得植物而得名。唐代著名大詩人白居易就長眠與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陽居住了18年之久,名號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這座山得山腳下。另一座為西山,也是我們今天參觀得主要景點。大多得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得。相傳兩山本為一座山,大禹治水時,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兩半,于是就成了兩座山,兩座山遠遠望去,就好像一個天然得門闕,中間又有一條伊河自南向北流過,故稱伊闕?芍^兩山對峙,伊水中流。龍門山色,自古就被喻為洛陽八大景之首,是洛陽地區(qū)最好得風(fēng)景區(qū)。自唐代以來,皇帝被喻為真龍?zhí)熳,凡是與皇帝有關(guān)得東西統(tǒng)統(tǒng)用龍來命名。比如皇帝穿得衣服叫龍袍,皇帝住得地方叫龍庭等等。那么,位于皇宮龍庭南面得門,就得名龍門。我們常常說一句話:“外行看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淳包c也是如此,不管多著名得景點,如果你不了解它,不懂得它得背景,歷史,意義,你就看不出個所以然來。甚至沒什么好看得,僅僅只是到此一游而已。但是如果你掌握這些情況以后,你就會覺得你所看得東西是非常有價值得,是值得一看得,所以,在看龍門前,我給大家詳細介紹一個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在北魏太和年間(447-499)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就在此營建,它不是一個朝代某一個時期興建而成得,而是陸續(xù)開鑿,經(jīng)歷了眾多得朝代,相繼大規(guī)模營建得。開鑿時間長達400多年之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得歷史了,我們以前可能也看到很多景點,但那些大多都是明清或者后來重建得,而龍門石窟確實從1500年前遺留下來得,F(xiàn)有佛像十萬余尊,佛窟,佛龕2100多個,碑刻題記3600多塊,洞內(nèi)造像多為唐代河北魏時期開鑿得、其中唐代占三分之二,北魏占三分之一,大家可能會問,朝代不同,我們要怎么區(qū)分哪個朝代得呢?洞窟中雖然都是佛或菩薩,但它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跟當時得世俗相結(jié)合得,唐代呢,有一個眾所周知得審美觀點,就是以肥為美,當時人們認為胖才是美,像唐代得武則天啊,楊貴妃楊玉環(huán)啊,她們都是除了漂亮以為,都有一個共同得特征,就是豐滿。所以,唐代得造像都有圓潤豐滿這樣一個特點。等一下到龍門石窟以后,大家可以找一下,臉龐,肩膀,身材渾厚,圓潤得那種就是唐代典型得造像,而北魏,則以瘦為美,北魏造像得特別是:瘦骨清風(fēng)。所以高高瘦瘦得,很清秀得那種就是北魏得造像。在這里,我已經(jīng)清楚得講過了,所以到了龍門以后呢,我要考一考大家,看看你們能否分得出唐代和北魏得造像。
龍門石窟是我國古代莫北人民智慧得結(jié)晶,藝術(shù)實踐得結(jié)果,堪稱我國雕刻藝術(shù)寶庫,為研究我國古代歷史,文化,佛教,雕刻,服飾提供了極為豐富得資料,它是佛教流傳到我國后,與中國文化相結(jié)合得典范。
那么,千千萬萬佛像是何人所謂呢?他們又為什么要雕像造佛呢?事實上,絕大部分得洞窟都是皇帝為自己營造得功德窟,龍門石窟大規(guī)模營建于北魏和唐代,那時佛教興盛,帝王將相們深信“輪回報應(yīng)”,“造佛得佛報”。于是他們不惜花費大量得人力,物力,財力,為自己,父母,親朋好友營造公德窟,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統(tǒng)治者出于政治上得需要,利用佛教從思想意識上統(tǒng)治人民。通過開鑿擴大石窟來宣揚佛教。第三個原因,開鑿石窟得風(fēng)尚是沿襲佛教發(fā)源地之一得古印度而來得。在中國北方,石窟得開鑿路線基本上是沿絲綢之路而來得。這也是佛教傳入中國得一跳主要路線。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11
龍門石窟可謂西山著名的風(fēng)景名勝。它位于西山風(fēng)景區(qū)終端,北起三清閣,南至達天閣,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褒堥T勝景”以“奇、絕、險、幽”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眾多的名勝之首,在國內(nèi)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大凡到昆明的游客都會來此游覽。故有“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龍門只是白跑一趟西山”之說。
龍門石窟開鑿于公元1781年至1853年,歷時72年,由吳來清、楊汝蘭、楊際泰三人分三階段組織眾多石匠開鑿。
這條石窟,是沿懸崖絕壁由人工一錘一鑿?fù)瓿。它包括石刻、平臺、龍門石坊、石室、楹聯(lián)、神像、天棚、室壁、神案、香爐、燭臺、供品等。其結(jié)構(gòu)布局優(yōu)美,刻工精細,室內(nèi)的魁星、文昌、關(guān)圣皆就石巖鑿成,巧奪天工。登上龍門,在入口處有一圓柱石坊,上書“龍門”二字,并刻有“元寶”,據(jù)說能保佑人發(fā)財發(fā)達,吉祥如意,所以游人都喜歡用手摸一下。入門有一石欄轉(zhuǎn)護的半圓形小月臺,站在月臺眺望,人見上迎天風(fēng),下臨絕壁,五百里滇池?zé)煵ê泼,云蒸霞蔚。湖面白帆點點,鷗飛燕舞。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12
大家好,我是龍輝旅行社的導(dǎo)游楊佳怡,大家可以叫我楊導(dǎo)或者小楊。首先請大家拿出自己的手機記一下我的電話號碼——133338329293,如果走失,請大家一定及時與我聯(lián)系。
今天我們參觀的景點是洛陽龍門石窟。龍門座落在洛陽的南面,這里龍門山對立,伊河水中流,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就雕刻在風(fēng)景秀麗的伊河兩岸。龍門石窟從北魏開始營造,經(jīng)過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延至北宋,累計開鑿約四百余年,現(xiàn)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2800多塊,佛塔70多座,造像近11萬尊,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2000年11月,龍門石窟正式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我主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奉先寺,因為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大、藝術(shù)最精、氣勢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這里的主佛梵名叫“盧舍那”,它的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頭部高4米,兩耳為1.9米高,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佛雕。其面容典雅、眉若新月、雙目含情、笑意微露……她那智慧的雙眼,稍向下俯視,目光恰好和朝拜者仰視目光交匯,可引起人們感情上的震顫。在塑造這尊佛像時,藝術(shù)家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shù)魅力。
盧舍那佛像旁邊的金剛力士雕像也極有特色。他兩眼暴突、怒視前方,兩手握拳,胸上、手上、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豪放,雄健有力,氣勢逼人,那兇猛的樣子你看了一定會害怕三分!
龍門石窟就象一個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大博物館,這里的雕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它既是歷代勞動人民和藝術(shù)家無窮智慧和血汗的結(jié)晶,又是外來文化和我國文化結(jié)合而成的一朵奇葩,F(xiàn)在給大家一個小時的時間進行參觀游覽,請一定愛護文物、不要亂丟垃圾哦!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13
各位旅客們:
大家伙,此刻我們面前的這三座洞窟合成為賓三洞。它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統(tǒng)一規(guī)劃、有計劃開鑿的,因并排布局而得名!百e陽”來源于《堯典》中的“寅賓日出”意為迎接初升的太陽?赡苡械呐笥岩呀(jīng)發(fā)現(xiàn)了,南北二洞和中間的主窟風(fēng)格迥異,截然不一樣,這是怎樣回事呢?原先呀,在開鑿的過程中北魏宮廷突然發(fā)生了內(nèi)亂,打斷了賓陽洞的雕刻工作,所以,北魏皇室經(jīng)營的大型洞窟——賓陽三洞,實際上只完成了一個中洞,而南北兩洞則由以后的隋唐兩朝完成。這三座洞窟開鑿的時光最長,歷時長達24年還未完工,用工多達80多萬。賓陽中洞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開鑿。主尊為此刻世佛釋迦牟尼,在它左邊是過去世燃燈佛,右邊是未來世佛彌勒佛。其實在洞中有兩幅壁畫可謂精美絕倫,就是在洞口內(nèi)壁兩側(cè),原各有一副大型浮雕分別是《皇帝禮佛圖》和《皇后禮佛圖》,展現(xiàn)當時宮廷佛事活動的場面,可惜這兩處浮雕在20世紀30年代被盜走,現(xiàn)分別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shù)博物館。大家請隨我繼續(xù)往前走,再登幾十步臺階就到奉先寺了,舉世聞名的盧舍那大佛就在寺中。奉先寺顧名思義,就是供奉祖先的意思,開鑿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于675年完工,皇后武則
天曾捐脂粉錢兩萬貫用來加速工程的完工。它是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大、藝術(shù)最精、氣勢最磅礴、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石窟。好了,各位游客,此刻呈此刻我們面前的`這尊大佛就是盧舍那大佛了!氨R舍那“是梵文音譯,即光明普照的意思。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為什么不零不整偏偏是17.14米呢?其中暗藏不少玄機:因為7是佛的數(shù)字,天的數(shù)字,佛語有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蔽覀兛,這17。14米,包含了一個10,意十全十美,而14拆開正好是兩個7,再加上第一個7,就有三個7了,擁有三個7的盧舍那大佛就是無限大、無限尊崇,功德圓滿了!
有人把盧舍那大佛比作東方的“蒙娜莉薩”,說她是善良和美貌的化身。的確如此,不信,您看,她的嘴角微微上翹,目光下垂,略作俯視態(tài),兩道彎眉如鉤似月,滿臉的笑意,一派慈眉善目的神韻。每次看到盧舍那大佛的微笑,總會讓人感到如沐春風(fēng),無論您從哪個角度看她,她的目光都會和您有所交流,仿佛智者的詢問,長著的關(guān)切,母親的慈愛!在那里,我們感受到了無限的情親和慈愛,這種由天上到人間,由出世到入世,從虛幻到現(xiàn)實的轉(zhuǎn)變,不正是中國儒家思想在雕塑藝術(shù)上的折射反映嗎?這是藝術(shù)的覺醒,人性的覺醒,中國佛教藝術(shù)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歲月,在唐代最后完成了它的中國化進程,中國佛教藝術(shù)在洛陽龍門奉先寺也到達了一個光輝的頂點,所以,李澤厚先生才會說:盧舍那大佛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shù)的最高典范。在2001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時候,所有的評委都認為是咱們盧舍那大佛的微笑征服了全世界。另外大家看盧舍那兩側(cè)站立的二弟子,左為迦葉,嚴謹莊重,飽經(jīng)風(fēng)霜;右為阿難,聰明溫順,擅長記憶。他們的旁邊分別站立的是菩薩、天王、力士以及供養(yǎng)天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整個奉先寺造像主次分明,比例渾然一體,既注重形式美,又注重準確表達思想資料。奉先寺以其流利的線條,高潮的技藝,玄秘的宗教幻化
為一首壯麗的交響樂章,與自然混合,奪人心魄。好了,各位朋友,參觀了這么雄偉的雕刻,是否也讓你的心靈受之震撼了呢,那么請拿起您手中的相機,留下這份情緒。景區(qū)的主要講解到那里就結(jié)束了,接下來的時光留給大家自由活動,11點鐘我們準時在那里集合。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14
親愛的先生們、女士們、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各位光臨世界文化遺產(chǎn)——龍門石窟。我姓劉,就叫我小劉好了。今天很高興為大家服務(wù),陪同各位欣賞它精致的雕塑藝術(shù)。
龍門石窟是四大石窟之一。它青山綠水,萬象生輝,它是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化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還被授予“全國文明風(fēng)景旅游區(qū)”和“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
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間,古代匠師在隔河相對的香山和龍門山鑿窟建詩,使這里成了舉世聞名的石雕藝術(shù)的寶庫。龍門石窟南北長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題記和碑刻3600余品。
我們先到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奉先寺,它建于唐代,長寬各30米。奉先寺的不平凡,在于中間那尊巨大的盧舍那雕像,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杰作。它總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據(jù)佛經(jīng)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有人評論說,在造這尊佛像時,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了,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shù)魅力。
飽經(jīng)滄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葉,溫順聰慧的小弟子阿難,表情矜持、雍容華貴的菩薩,英武雄健的大王,咄咄逼人的力士與主佛盧舍那一起構(gòu)成了一組極富情態(tài)質(zhì)感的美術(shù)群體形象。奉先寺大型藝術(shù)群雕以其宏大的規(guī)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我國石刻藝術(shù)的巔峰,成為我國石刻藝術(shù)的典范之作,也成為唐朝這一偉大時代的象征。
我們再到龍門石窟中另一個著名的洞窟——賓陽洞。這個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nèi)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釋迦牟尼像,高鼻大眼、體態(tài)端詳,是北魏中期石雕藝術(shù)的杰作。
古陽洞也很出名。它是龍門石窟造像群中開鑿最早、佛像內(nèi)容最豐富、書法藝術(shù)最高的一個洞窟。這里有豐富的造像題記,為人稱道的龍門二十品,其中十九品在古陽洞。
看完古陽洞我們再到藥房洞,藥房洞因窟門刻有諸多唐代藥方而得名,洞門刻有藥方150多種,所涉及藥材在民間都能找到,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時刻藥方,對研究中國醫(yī)藥學(xué)起重要的作用。
龍門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藝術(shù)表現(xiàn),但它也折射出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以及文化時尚。石窟中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shù)、建筑、書法、音樂、服飾、醫(yī)藥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藝術(shù)博物館。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們今天的游覽即將結(jié)束,非常高興和大家共度這美好的時光,對我今天的講解有什么不滿之處,請您批評指正,希望您能把游覽龍門石窟的快樂心情帶回去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謝謝!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15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大家將在我的帶領(lǐng)下,去游覽世界著名的龍門石窟!
一提起河南的洛陽,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名滿天下的牡丹和以雕刻技術(shù)精湛著稱的龍門石窟了,所以,龍門石窟早已成為了洛陽的代名詞!
大家看,這就是龍門石窟了!我們的石窟分布于兩山之崖上。東邊呢,是香山,右邊呢,則是龍門山,而中間的這條河,就是伊河了!正是由于這樣兩山相對,望之若闕的地理位置,所以龍門石窟又被稱為“伊闕”。
在唐朝以前呢,石窟的中心是云岡。但是遷都洛陽之后繼續(xù)開鑿,慢慢的就形成了龐大的石窟群。但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唐代開鑿的。可以說,龍門是石窟寺的中心。
在所有的石窟群中,最著名、也是最大的,就要數(shù)我們面前的這尊盧舍那佛了!它高達17。14米,它居中端坐,雄偉的身軀和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真的是讓人望而生畏!
好了各位游客,關(guān)于龍門石窟的介紹呢,就先到這里了,下面請大家慢慢游賞,半小時之后,我們在這里匯合,謝謝!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精選15篇】相關(guān)文章: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_700字01-21
龍門石窟導(dǎo)游詞3篇01-12
龍門石窟旅游景點導(dǎo)游詞01-27
龍門石窟旅游作文01-13
杭州西湖精選導(dǎo)游詞01-27
瘦西湖導(dǎo)游詞精選01-27
江蘇無錫黿頭渚導(dǎo)游詞精選-江蘇導(dǎo)游詞12-31
北京導(dǎo)游詞的精選范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