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教學設計與反思
傷仲永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案背景】
《傷仲永》是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五篇課文,是這一冊的第一篇文言文。這個單元安排的是以“成長”為主題,通過了解課文中人物的成長歷程,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成長中的苦與樂,得與失,成與敗。
【教學課題】
《傷仲永》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寫的一篇借事說理的議論文,作者講述了方仲永由一個“神童”變成一個普通人的經(jīng)歷,并由此引發(fā)議論,“一個人能否成才,與天資有關,更與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學習有關”這一道理。
【教材分析】
《傷仲永》是一篇說理文言文,它的特點是借事說理,借仲永故事來闡明作者的觀點。說理的同時還蘊含了作者深厚的情感。
一、達成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生字的讀音、難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概括文中的故事,學習寓理于事的寫作方法。
3、了解古漢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
4、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閱讀、釋義,以養(yǎng)成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誦讀法、導讀法、討論法、質(zhì)疑法。
2、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能夠閱讀、釋義,以養(yǎng)成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人的知識才能不是一成不變的,后天的勤奮起決定性作用。讓學生認識到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學習。
二、教學重點
理解本文方仲永從天資過人到泯然眾人矣的原因。
三、教學難點
文章的立意
四、教學方法設想:
一 、 布置自讀,要求:憑借工具書和課文注釋逐字逐句讀懂課文,同時記下疑問,準備在老師教讀時提出。自讀在課內(nèi)進行。
二、 試改變教師逐句串講的傳統(tǒng)教法,在學生認真自讀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
從抓字、詞、句入手,逐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務使學生對文章的思想內(nèi)
容和人物形象獲得完整、鮮明的印象。
三 、“以提問與指點代替多講”,減輕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自讀淺
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課時:2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網(wǎng)上搜集類似文中成長過程的事例,在教學中穿插融入。
2、制作ppt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結(jié)合注釋,初步了解文章內(nèi)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自讀課)
一、設置話題,導入新課 二、介紹作者
三、 學生自讀課文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設置話題,導入新課
什么是天才。浚▽W生回答)是啊,“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一個人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成為順應時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
不學習,哪怕你是一個神童,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銷蝕成一個庸才、甚至蠢材。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傷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
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二、介紹作者:
百度搜索,查相關資料。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世稱“臨川先生”,北宋
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晚年封為荊國公,故稱“王荊公”,謚號"文"。著有《王
臨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 韓愈柳宗元 蘇洵 蘇軾 蘇 轍歐陽修曾鞏 王安石 三、 學生自讀課文
。ㄒ ) 解題。
1、板書課題:傷仲永,“傷”字是什么意思?
2、布置學生看本文注釋,了解文章出處。
。ǘ┳灾鲗W習
1、聽讀課文,注意字音、語氣、停頓。
2、自由朗讀課文,結(jié)合字典,正字、正音。
3、譯讀課文
對照注釋及工具書,理解課文大意,圈點勾畫不理解的地方,小組討論,師做適當
點撥。
重點識記下列詞語:
1、解釋加點字詞的意思。
世隸耕() 未嘗識書具()即書詩四句() ...
自為其名()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
不能稱前時之聞( )受之天也( ) 卒之為眾人( ) ...
固眾人( ) 得為眾人而已也( ) ...
2、明確詞類活用。
、 父異焉( ) ② 邑人奇之( ) ..
、 父利其然也( )④ 賓客其父( ) ...
、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 .
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組內(nèi)合作探究,自己翻譯文章,不懂的地方,班內(nèi)解決,再不會的,老師講解。
四、試著背誦課文第一段
1、自由背誦
2、指名背誦,師生共評
3、齊背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課文中重點字詞及含義。
2、理清故事脈絡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學生復述課文內(nèi)容,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1、題目中的“傷”字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傷?
2、第一段為什么特別交代方仲永“世隸耕” ?
3、 五歲時的方仲永表現(xiàn)出了怎樣的才能?在文中勾畫語句。提示字義:書、為、意、一、可觀。
4、邑人和父親是怎樣對待方仲永的?讀課文,勾畫語句。提示字義:稍稍、賓客、利、日、泯然。
5、方仲永的變化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找出文中的語句朗讀。
三、合作探究 精講點撥
1、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一、“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
學”。
二、方仲永“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沒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2、最后一段的議論講了什么道理?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強調(diào)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3、本文為什么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時的情形?
一是說明“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與后文“泯然眾人矣”形成強烈對比。
二是點明“泯然眾人”的原因是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
意在以方仲永為反面的例子,說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余聞之也久”這句話在本文敘事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敘事采用了見聞錄的方式,第一段是“聞”,第二段是先“見”后“聞”。
這種見聞錄的方式給人以真切真實之感。
5、怎樣認識“受之天”與“受之人”的關系?參考: 。
作者所說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資;“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
作者認為,二者之間,后者更為重要,即后天教育對一個人是否成才是至關重要的,
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
6、歸納主題
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展示,師作補充。(可結(jié)合學生的成長經(jīng)歷談,讓學生認識到,
學習知識,聰明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勤奮努力更重要。)
四、當堂檢測
1、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其”各指代什么?
忽啼求之() 借旁近與之() 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余聞之也久()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
2、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兩項是( )
A、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隸:屬于)
B、父利其然也(利:認為有利)
C、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環(huán)謁:四處奔跑)
D、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收:聚、團結(jié) )
E、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嘗:曾經(jīng))
F、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受:忍受)
3、刻畫出方仲永父親貪圖小利而愚昧無知的句子是:
4、方仲永命運變化的關鍵因素是三個字:五、擴展遷移
1、什么是天才?怎樣成為天才?
2、說說你所知道的有關“天才與勤奮”的名言警句或古人勤學的故事!
課件展示名人名言和古人勤學故事事例。古希臘演說家得摩斯梯尼的故事。見。
篇二:傷仲永 公開課教案
23、傷仲永 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掌握有關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加強文言文的朗讀訓練,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
2、過程和方法:指導學生準確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讀懂故事,并能復述故事,感悟故事。通過充分的活動,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問題,積累知識。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準確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故事所蘊含的道理,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天資和后天學習的關系。
教學重點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2、認識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1、抓住本文借事說理的特點,弄清材料與觀點的關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2、注意本文詳略得當?shù)膶懛,揣摩精當(shù)恼Z言。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上課前我先講一個小故事,大家聽了后,要說出這個小故事是從哪個成語里講出來的,也可以給這個小故事加個小標題----
話說,南朝梁時,南京有個叫江淹的人,他從小天資非凡,才思敏捷,6歲就能寫詩。盡管他家境貧寒,但他勤奮讀書,辛勤寫作,年輕時就擅長詩賦,享譽文壇。可是,當他官至光祿大夫時,他的才華就慢慢衰退了,不如從前了,寫出的詩文平淡無奇。到了晚年更糟糕,他才思枯竭,寫來的詩文竟沒有一句佳句。人們說他的才思盡了。 1
學生:江郎才盡。
教師:對。ń處煱鍟敖刹疟M”4個字)不過這節(jié)課我們學的不是“江郎才盡”的故事,而是一個“方郎才盡”小文章。(教師板書“方郎才盡”4個字)
二、解題:
教師板書課題,并提問:傷仲永的“傷”是什么意思?
學生看課后注解①,回答:悲傷,為??惋惜
教師問:作者為誰惋惜?為什么惋惜?
學生答:為方仲永惋惜,為他從一個神童變成一個普通人而惋惜。 (教師板書:神童----普通人)
三、作者介紹:(打出課件)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曾封為荊國公,世稱荊公。卒謚文。現(xiàn)存有《臨川先生文集》、《臨川集拾遺》等。
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四、讀準字音:(打出課件)
lìpān yè yì
隸 扳 環(huán)謁 邑
gài chèn yānmǐn
丐稱 焉 泯
五、理解一字多義:(打出課件)
忽啼求之:它,指書寫工具,代詞
借旁近與之:他,指仲永,代詞
不能稱前時之聞:的,助詞
余聞之也久:這件事。指仲永父“不使學”、“環(huán)謁于邑人”, 泯之為眾人:語氣助詞,不譯
環(huán)謁于邑人:到,介詞
于舅家見之:在,介詞
2
公開課授課老師:歐陽龍貴
授課地點:連州市北山中學
授課班級:七年級(4)班
【傷仲永教學設計與反思】相關文章:
《傷仲永》語文教案03-20
最新《貓》教學設計與反思03-20
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11篇)01-23
《塑料》教學設計反思(精選10篇)05-10
《祖父、后園和我》教學設計與反思06-15
博弈教學設計反思(通用10篇)04-11
我設計的風車教學反思(通用6篇)06-08
《開會啦》教學設計及反思(通用5篇)07-09
《春望》教學設計及教后反思(精選13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