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哈姆萊特》的教學設計
高中語文《哈姆萊特》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教育目標:
、 認識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
、 體會莎土比亞悲劇的特點。
⑶ 體會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藝術特點。
2、能力培養(yǎng)目標:
、 結(jié)合人物的語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 通過誦讀品味人物詩化的語言。
3、德育滲透目標:
認識作品深刻的社會意義。
4、美育滲透目標:
體味莎土比亞詩化的語言,欣賞其節(jié)奏的跌宕性和音韻的和諧性,以及體味用形象生動的詞語表達的強烈的激。
【學法指導】
1、學習本文應從了解情節(jié)入手,了解悲劇發(fā)生的過程,進一步分析悲劇產(chǎn)生的原因和對兩個家庭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分析課文的主旨。
2、閱讀漢姆萊特的臺詞,理清他心情變化的過程,從而把握人物的思想與性格。
3、結(jié)合人物語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4、人物的語言,是人物的心靈寫照。那種對人物語言簡單的、平面的描寫,只能使人物個性流于程式化,人物形象粗放、蒼白。
5、人的內(nèi)心世界是復雜的,人的個性也是各具特色的。因此,成功的文學作品中的人物語言描寫,就應當是立體的而不是平面的,是動態(tài)的而不應一味是靜態(tài)的,是豐富多彩的而不是簡單劃一的。
6、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認為,在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中,對人物的語言描寫,就非常值得仔細品味。以羅密歐為例,他的語言,時而命令、恐嚇,時而平和親切,時而悲傷暴躁,時而不顧一切,語言的變化,實際上反映了心情的變化。人物性格的多重體現(xiàn),表現(xiàn)在語言的變化上。
7、聯(lián)系我國的一些經(jīng)典著作,也有類似的情況。古代著名文學批評家金圣嘆就曾指出文學作品中間人物性格有兩種對立因素的對照。他以《水滸》為例。指出李逵這一形象,既魯莽,又奸猾,既粗野,又不乏精細?梢娭型夤沤裨谶@一點上是有共同點的。
8、反復誦讀哈姆萊特的臺詞,體會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藝術特點。
莎士比亞詩化的語言,極具感染力。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加以欣賞和品味。
詩化的語言,可從下述特點體會理解:
、 具有強烈的激。
、 典型的修辭特點:排比,比喻。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方法】
1、重點、難點:
⑴ 重點是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結(jié)合人物的語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⑵ 難點是體會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藝術特點。
2、解決辦法:
、 反復朗讀或分角色朗讀,讓學生仔細揣摩。
、 可以指導學生排演節(jié)選部分,讓學生讀出其中蘊含的濃郁的詩情和人物的不同感情。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莎士比亞是世界文學史上杰出的劇作家。教師應簡要介紹莎土比亞的創(chuàng)作活動,然后重點指導學生誦讀,通過誦讀去揣摩品味劇中人物的深摯感情,讀出莎劇特有的濃郁詩情。
有條件的話,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電視等錄像資料,或是利用課余時間排演成戲。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體會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藝術特點。
2、結(jié)合人物的語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二、整體感知
1、莎士比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詩人和戲劇家。創(chuàng)作的大部分是詩劇,主要作品有《李爾王》、《哈姆雷特》、《奧賽羅》、《麥克白》(四大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悲喜劇)、《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喜。侨宋闹髁x文學的杰出代表。
2、莎翁悲劇的特點:
⑴ 必須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結(jié)束。主人公雖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為之奮斗的理想?yún)s勝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劇主人公之死給人以悲壯感,而不是單純的悲哀、悲觀。
⑵ 悲劇的主人公必須是貴族。
、 悲劇人物的行動必須出自他們本人的意志和內(nèi)心,即悲劇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結(jié)局,不能歸咎于客觀原因,而應由自己負責(《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個例外)。
3、全劇劇情:
《哈姆萊特》全劇是以哈姆萊特和克勞狄斯之間你死我活的斗爭為線索展開的。主要劇情是:從老國王哈姆萊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萊特得知了克勞狄斯陰謀殺害兄長、篡奪王位的罪行;哈姆萊特裝瘋,克勞狄斯懷疑哈姆萊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萊特用一出有謀殺情節(jié),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勞狄斯殺害老國王的手段相類似的戲劇,來試探克勞狄斯,以此判斷鬼魂所說的話是否真實;克勞狄斯果然露出了馬腳,心里對哈姆萊特十分忌憚;不明底細的王后喬特魯?shù)抡夜啡R特談話,哈姆萊特誤殺躲在旁邊偷聽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勞狄斯借機立即派他到英國去,并在公文里讓英國國王處死哈姆萊特;哈姆萊特半路上回來了,克勞狄斯已經(jīng)設計好毒計,讓哈姆萊特和波洛涅斯的兒子雷歐提斯比劍。課文節(jié)選的是第五幕第二場(未完),主要情節(jié)是哈姆萊特和雷歐提斯比劍,這是全劇的高潮。劇情發(fā)展到這里,克勞狄斯和哈姆萊特都清楚知道了對方要置自己于死地,他們誰都不能再回避、耽擱,形勢刻不容緩。老辣狠毒的克勞狄斯搶占了先機,安排了看上去萬無一失的比劍的圈套。
三、重點、難點的孝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新課:
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藝術大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他最主要的代表作《哈姆萊特》。(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及其戲劇創(chuàng)作的特點。
3、概述節(jié)選部分緊張的故事情節(jié),明確該劇是悲劇。
悲劇是一部典型的悲劇,其情節(jié)曲折多變。
比劍這一關鍵情節(jié)包含有若干懸念:哈姆萊特是否會答應與雷歐提斯比劍?哈姆萊特能否察覺到雷歐提斯使用的劍有詐?雷歐提斯會不會按照和克勞狄斯事先設計的計劃行事?每一個懸念都關系著克勞狄斯的毒計是否能成功、哈姆萊特能否避免厄運,讀者的心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之中。
在大臣來征詢哈姆萊特是否愿意成全克勞狄斯和雷歐提斯之間的打賭,同雷歐提斯比劍的時候,哈姆萊特正和霍拉旭講到他對雷歐提斯的同情和歉意。對于比劍,他可能把它單純理解為雷歐提斯要向他報仇,為了平息雷歐提斯的憤怒,他毫不遲疑地接受了挑戰(zhàn);衾裾J為他很可能會輸,而他自己心里也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霍拉旭勸告他,讓他不要參加比賽,他卻沒有同意。讀者因為已經(jīng)知道克勞狄斯的毒計,因此心里驟然緊張起來。
接下來是比劍。遵照王后的預先提醒,哈姆萊特誠懇地向雷歐提斯道歉,將自己的過失歸因于瘋狂,求得他的諒解。雷歐提斯表示雖然不能放棄復仇,卻也接受了他的友好的表示。此時,兩人之間的氣氛較為友善,但是危險并沒有解除。
選擇用劍的時候,雷歐提斯根據(jù)事先安排換了一把劍,毫無防備之心的哈姆萊特對此沒有提出異議。讀者對事情的發(fā)展擔心到極點。
比賽開始了,第一回合哈姆萊特擊中了雷歐提斯,國王用毒酒為他祝賀,讓他喝下去,他拒絕了。第二回合仍是哈姆萊特取勝。讀者的心里稍感寬慰。可是風云突變,王后喝下了那杯有毒的酒。接下來事情的發(fā)展急速而混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第三回合里,雷歐提斯刺中了哈姆萊特,哈姆萊特隨即奪過劍來也刺中了他,王后倒地。雷歐提斯倒地,揭穿了克勞狄斯的陰謀。哈姆萊特用有毒的劍刺克勞狄斯,并用毒酒灌他,克勞狄斯死去。這一部分情節(jié)更是變故迭起,波瀾起伏而扣人心弦。
4、提問:本劇人物語言的動作化和性格化是如何表現(xiàn)的?
明確:
、 動作化:
比如,在交手前哈姆萊特向雷歐提斯請求諒解的一番話富有動作性。這段話真摯、懇切,打動人心,而在全劇里他一貫的語言風格是尖刻、譏嘲、不留情面的。之所以有這種變化,是因為哈姆萊特對雷歐提斯的遭遇感同身受,對他產(chǎn)生了由衷的同情。透過這段話語,我們感受到哈姆萊特善良、美好的天性。同時,它對此后劇情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影響:雷歐提斯被他的話感動了,一意要復仇的心猶疑起來,所以第一、第二回合他都無心進攻,延緩了克勞狄斯的毒計的實現(xiàn);第三回合里,雷歐提斯決心擊中哈姆萊特的時候,旁白是可是我的良心卻不贊成我干這件事臨死前,他揭穿了克勞狄斯的陰謀,使得哈姆萊特能抓住最后的時機殺死克勞狄斯。又如,哈姆萊特連續(xù)兩次擊中雷歐提斯后,既有些得意,又對雷歐提斯的狀態(tài)有些納悶,因此脫口說了一句:你怎么說?雷歐提斯被這句話激起了斗志。他對克勞狄斯說:陛下,現(xiàn)在我一定要擊中他了。這句話表明他還不能下定決心殺死哈姆萊特,想從國王那里獲得勇氣。而克勞狄斯對他使用了激將法:我怕你擊不中他。然而雷歐提斯還是遲疑不決。光明正大、毫無猜忌之心的哈姆萊特又一次提醒他:你怎么一點也不起勁?請你使出全身的本領來吧;我怕你在開我的玩笑哩。終于,雷歐提斯冒失地刺出致哈姆萊特死命的一劍。
、 性格化:
哈姆萊特的語言有這樣幾個特點:直率,不加掩飾;喜歡用比喻,喜歡嘲弄人,很多話有一針見血的效果?藙诘宜故莻慣于耍陰謀詭計的人,他包藏著可怕的禍心,卻做出親熱和善的樣子。他的一些語言,如來,哈姆萊特,來,讓我替你們兩人和解和解我們的孩子,定會勝利等都是言不由衷、笑里藏刀的話。
5、提問:如何看待哈姆萊特這一藝術形象?
明確:
課文里,哈姆萊特在思想和行為上有兩點非常引人注目,二是天命思想,一是無所顧忌地同意了克勞狄斯設下的賭局和雷歐提斯比劍。這兩點之間有著二定的聯(lián)系。先看天命思想。在這全劇的最后一幕里,哈姆萊特似乎忽然變成了宿命論的信徒。他說過這些話:無論我們怎樣辛苦圖謀;我們的結(jié)果卻早已有一種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就在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一切都是上天預先注定。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運預先注定的。他如此強調(diào)天命,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其一,對于罪大惡極的克勞狄斯,哈姆萊特沒有信心讓他受到應得的懲罰,而不殃及別的無辜的人,因為此前他曾誤殺大臣波洛涅斯,并間接導致了奧菲莉婭之死。他覺得自己在除惡的時候,同時也在作惡;因此無法擺脫良心上的不安,便把一切歸于天意。其二,哈姆萊特接連遭到巨大的災禍的打擊,先是父王被叔父暗害,母后改嫁給叔父,接著是奧菲莉婭落水身亡,他不明白這些殘酷的事情為什么會發(fā)生,也只好把一切都視為上天注定。
從去英國的途中逃回來的哈姆萊特雖然意識到事情很危急,他必須盡快對克勞狄斯采取行動,可是在腦子里充滿了天命思想的情況下,他似乎無法確定一場周密的復仇計劃,也不能很好地應對克勞狄斯設下的圈套。他對于比賽雖然有不好的預兆,但是他對生命、對世界都不覺得值得珍惜和留戀(一個人既然在離開世界的時候,只能一無所有,那么早早脫身而去,不是更好嗎?隨它去),為父親報仇的念頭也根本被拋到了一邊。所以,對于克勞狄斯和雷歐提斯之間的打賭,即使他本能地意識到其中有陰謀,也不愿去深究,或想辦法拒絕,他毫不遲疑地答應和雷歐提斯比賽,也許是希望一切都盡快結(jié)束。臨死前,他對霍拉旭說:請你暫時犧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這一個冷酷的人間,替我傳述我的故事吧。在哈姆萊特眼里,世界徹底失去了它美好、光明的面目,顯得冷酷、猙獰。能和敵人同歸于盡,對他而言,是一種可以接受的結(jié)局。
關于哈姆萊特,一般認為,憂郁、延宕(猶豫、拖延)是他性格中的兩大特征。以上所講的兩點,其實也可以看作是他憂郁、延宕性格在特殊時刻的一種表現(xiàn)。
6、提問:奧斯里克是一名善于逢迎,說話文縐縐的宮廷大臣,他來詢問哈姆萊特是否愿意和雷歐提斯比劍時,哈姆萊特狠狠地捉弄他一番。這個情節(jié)輕松詼諧,但并不是劇情發(fā)展所必需的,怎么看待這類情節(jié)的存在?
明確:奧斯里克來征詢哈姆萊特的意見時,拘謹守禮,套話連篇,咬文嚼字,而且反應遲鈍,根本意識不到對方對他的嘲諷,哈姆萊特本來就很反感他,因此借機大大捉弄了他一番,制造出不少笑料。其實奧斯里克來哈姆萊特這里的任務幾句話就可以說清楚,作者卻饒有興致地描繪了他自以為文雅知禮實則拘謹呆笨的表現(xiàn),以及哈姆萊特對他的嘲弄。這種情節(jié)是插科打諢性的,具有調(diào)節(jié)欣賞者的情緒、活躍場上氣氛的作用。在中國傳統(tǒng)戲曲里,也有類似的情況。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
《哈姆萊特》教學設計之二
【教材說明】
背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目標,選讀經(jīng)典名著,與文本展開對話,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nèi)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養(yǎng)成獨立思考、質(zhì)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其中必修課程部分的閱讀與鑒賞要求發(fā)展獨立閱讀能力,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地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為此,我們在指導閱讀的時候應引導學生貼近文本,從文本出發(fā)去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意義。而現(xiàn)實是文學經(jīng)典名著是歷經(jīng)時間的考驗而流傳至今的,由于時間和空間的原因必然導致閱讀的難度,我們的學生面對文學經(jīng)典名著時難免有一種畏懼的心理,特別是其中的長篇大作,更讓學生感覺到文本閱讀費時費精力;同時文學經(jīng)典名著在流傳的過程中歷經(jīng)歷代大家的解讀,因此經(jīng)典的背后是極其強勢的解讀言論,這些言論對學生有著很強的震懾力。于是很多學生放棄了對文本的細致閱讀,。而選擇了對強勢的解讀言論的認同,努力在文本與評論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這樣的閱讀既背離了文本,更遠離的學生自己的心靈,與《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發(fā)展的要求相違背。
問題的提出2007年5月9日上午,在高一(3)(4)班上《哈姆萊特》,這是必修(4)第一單元的第四篇課文。這一單元學習中國古代戲曲和中外話劇,話劇的學習任務是把握劇中的主要矛盾沖突,品味富于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初步了解人物形象的意義。
【教學設計】
如下:
〖教學目標
了解哈姆萊特的性格,初步了解人物形象的意義。
〖教學重點
品味哈姆萊特的語言,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
〖教學難點
把握戲劇的復雜的矛盾沖突,了解哈姆萊特的性格。
〖預習作業(yè)
利用五一假期閱讀《哈姆萊特》全劇,寫了一篇關于哈姆萊特的人物評論。
〖教學過程
自讀課,學生交流閱讀心得,評論哈姆萊特形象的意義,教師引導小結(jié)。
在課前檢查預習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學生交上來的作業(yè)中沒有自己的體會,多是借鑒來的有關哈姆萊特性格的經(jīng)典評價,如為了正義而復仇的王子、人文主義的英雄、思考者、憂郁王子敏于思考而懦于行動的人等等。這些結(jié)論顯然超越了學生可能的閱讀高度。在課堂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觀點如出一轍,沒有個性,無須交流;而當我質(zhì)疑他們的觀點時,他們無法為自己的觀點提供可靠的細節(jié)依據(jù)──這意味著:學生并沒有認真閱讀作品,只是了解了故事情節(jié);學生沒有解讀作品的信心和能力,只好借別人的言論來應付作業(yè),而當他們看了那些經(jīng)典評論后,越發(fā)喪失信心,徹底臣服于這些言論,最終造成強勢的解讀言論對學生主體意識的顛覆。
主題的確定經(jīng)過思考,我認識到教師在指導高一學生閱讀文學經(jīng)典名著時,需要細致地引導學生閱讀作品,親近文本,親近自己的心靈,尊重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時要指導學生正確認識閱讀的意義和價值,正確看待別人的解讀言論,避免閱讀個性被強勢的解讀言論所扼殺。
問題的解決認真閱讀《哈姆萊特》后,我決定修改教學設計,2007年5月11日重上這堂課,引導學生貼近文本,貼近自己來閱讀。教學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
了解哈姆萊特的性格,初步了解人物形象的意義。
〖教學重點
品味哈姆萊特的語言,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
〖教學難點
了解哈姆萊特的性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個人都可以對哈姆萊特提出自己的理解,但一千個哈姆萊特還是哈姆萊特,每一種理解都必須以文本為依據(jù)。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聆聽哈姆萊特的心聲,理解哈姆萊特的行為,感受哈姆萊特的形象。
二、利用多媒體播放關于哈姆萊特的對白片斷
。ǔ鲎陨献g經(jīng)典臺詞忠實于原文,人物表現(xiàn)到位),學生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體會人物語言,思考問題:
片斷:哈姆萊特得知母親再婚后的獨白──
問題1、哈姆萊特在這一場變故中失去了什么?他此時會是什么樣心情,他不斷強調(diào)還不到一個月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心理感受?他想到自殺這個詞意味著什么?
片斷:哈姆萊特見到父親亡魂后的獨白──
問題2、哈姆萊特此時最強烈的感受是什么?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這句話該怎樣理解?
片斷:哈姆萊特裝瘋后,叔父利用莪菲利亞來試探他,孤立無援的他關于生存還是毀滅的思考──
問題3、哪些語句是表現(xiàn)了哈姆萊特內(nèi)心的痛苦?是什么讓他又一次思考生存與死亡的問題?這體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片斷:叔叔懺悔時他關于殺與不殺的思考──
問題4、哈姆萊特放棄此時復仇是因為懦弱嗎?
片斷:哈姆萊特在母親房里誤殺大臣波洛涅斯并指責母親的片斷──
問題5、哈姆萊特為什么殺波洛涅斯,他是個拖延行動的人嗎?哈姆萊特對母親是什么感情?
片斷:比劍(高潮及結(jié)局,也是課文內(nèi)容)──
問題6、哈姆萊特接受比劍可以看出他什么樣的性格弱點?他最終與對手同歸于盡,這一結(jié)局哈姆萊特能否避免?
三、討論交流,回答以上問題
要求:
1、換位思考用自己的心去體會人物的心,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受。
2、在語境中理解人物的語言,從哈姆萊特的身份、地位的變化中去體會語言的涵義。
3、將思考得出的結(jié)論和你所借鑒的評論進行對比,看哪些觀點一致那些觀點不一致,為什么?(這個問題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明白閱讀原則: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閱讀理解,重要的是閱讀理解的過程,而不是結(jié)論。)
四、將討論中形成的對哈姆萊特的評價整理成文,要求觀點清晰明確,言之有據(jù),論據(jù)充分
主要觀點如下:
哈姆萊特無非就是一個不幸的青年,陷入了命運的陷阱。
哈姆萊特是個善良的人,有應付問題的心機卻無復仇的計劃,他注定要失敗。
哈姆萊特的憂郁的性格是他的致命弱點。
哈姆萊特曾經(jīng)的優(yōu)越?jīng)Q定他的懦弱,他是一朵溫室里的花。
哈姆萊特長于思考,但絕非懦弱。
哈姆萊特是一介書生,絕非英雄。
哈姆萊特是一個迷信命運的人,這讓他難有作為。
【教學反思】
經(jīng)過對戲劇的鑒賞,對語言的品味以及交流討論,學生逐漸形成了自己對人物性格的評價,或許有些失之偏頗甚至膚淺,但在闡述的過程中大都理直氣壯且言之有據(jù)。由于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同,個性有別,對人物性格的分析的深度和褒貶也就不同,寫出來的文章不再是千文一面,而是各有千秋,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了學生的個性,擺脫了強勢的解讀言論對他們個性的顛覆。但由于課堂上老師在引導的過程中難免會帶出自己的閱讀體會來,所以還不可能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獨立閱讀。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對經(jīng)典名著的導讀采取放羊式的做法,讓學生自己閱讀并參照文學評論來理解作品也是不現(xiàn)實的。尤其是對高一的學生,更需要具體實在的引導,在學生通讀作品,了解情節(jié)的基礎上,教師通過設計思考題等方法引導學生對作品的精華部分尤其是精彩細節(jié)進行細讀鑒賞,有利于學生貼近文本感受體會。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感受,鼓勵學生以自己的經(jīng)驗來理解人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解讀經(jīng)典的自信。哪怕學生的理解并不深刻或全面,但學生只有擁有了自我,理解能力才有成長的空間,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zhì)、培養(yǎng)其個性化閱讀的能力的目標。
【高中語文《哈姆萊特》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庖丁解!方虒W設計02-24
高中語文《荷花淀》教學設計(精選12篇)11-01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高中語文教學之導學案教學初探論文03-19
旋轉(zhuǎn)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jīng)》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