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演義》讀后感900字范文
以前朋友問我:項羽和劉邦誰是英雄?我也不稍加思索,就以項羽是英雄回答了他的問題。接著朋友笑了,我也笑了。那是在還沒有讀過《劉邦演義》之前的事。
今年寒假,閑著無聊,就到圖書館借了幾本古書,包括《劉邦演義》,我也確實想認識一下我印象中的“英雄”是怎樣的。
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豪氣沖天,這么一個英雄好漢卻在烏江邊上自刎,真不明白他為什么“自毀前程”。記得李清照曾贊道:生當作人杰,死亦為人杰。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實在是可惜啊。
借來的書很厚,要細細品讀,然而在逐步深入故事情節(jié)之后,我原先腦子里那固有的想法卻慢慢在動搖,歷史了解的越多,我以前的那種無知與淺薄也隨即被否定了。
項羽是天生神力。看到他力扛巨鼎與勇斗蛟龍時,我顯得有些激動;看到他在敵陣前驍勇無人能敵,我更是欣喜了。然而,要成為一個英雄,空有武力是不夠的,還要有敏捷的思維、明智的抉擇能力,但這些卻是項羽所不能擁有的。在鴻門宴上,他不聽范增的勸告,失去了一次成王成帝的機會,以致有了以后的千古遺憾。在劉邦對他和范增使用反間計時,他也未能理清頭緒,把給他出謀劃策、平天下的亞父給氣走了。這就是項羽失敗的轉(zhuǎn)折點。而后,在烏江那里時,他本可以逃回江東,重整旗鼓。但他又再一次錯誤的選擇了自殺!難道他不知道一個英雄要能屈能伸么?
劉邦是用心在利用身邊的人才,包括張良、韓信和蕭何。而項羽卻是用武力征服手下,一場戰(zhàn)斗過后他往往會選擇屠城。殺了百姓,失了民心,這也就是他輸給了劉邦的`主要原因。
一直以來,我都對劉邦有成見,認為他不該凌駕于項羽只上,而事實上,是我的感性認識錯了。沒有劉邦,就不會有漢家王朝的建立,當時的局勢、政權(quán)也會猶如一盤散沙。為了事業(yè),他有時會選擇放棄,毅然從馬車上拋下他的兒女;為了顧全大局,他有時也會選擇妥協(xié),給韓信封了王,或許這就是大丈夫不拘小節(jié)的作風吧。劉邦從一個泗水亭的亭長到國君,攀上這權(quán)利高峰也實在是不容易。他在用人方面尤其值得后人學習。劉邦乃真英雄也。
我終于明白朋友為什么“笑”了,事情的對與錯總會有定論,關(guān)鍵在于你是否有試著去揭曉迷團!秳钛萘x》讓我從錯誤的想法中掙拖出來,讀書使人明智,這句話果然是對的。
因此,書非借不能讀,書還是多讀些為妙!
【《劉邦演義》讀后感900字】相關(guān)文章:
《劉邦演義》讀后感12-27
《劉邦演義》讀后感范文11-23
讀《劉邦演義》有感12-02
劉邦的故事09-21
贊劉邦的詩句03-22
漢高祖劉邦07-29
劉邦人物簡介11-30
劉邦與酒的故事12-26
劉邦其人作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