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救喜樂》讀后感
假期里,我讀了本非常好看的書,書名叫《營救喜樂》。它是曾獲得美國兒童研究獎、明尼蘇達(dá)大學(xué)艾威?可藍(lán)大獎等多個獎項的美國著名女作家菲琳絲?那勒的作品,這本書是《喜樂與我》三部曲的最終章,曾獲得紐伯瑞兒童文學(xué)金獎等多個獎項。它講述了一個溫暖又感人的故事,小男孩馬提從“壞人”賈德手中營救了一只受虐待的獵狗喜樂,賈德在一次酗酒后受傷摔斷了腿,善良的馬提來到他身邊幫助他,之后小鎮(zhèn)發(fā)生了兇殺案,人們紛紛把矛頭指向了賈德,理性的馬提更相信證據(jù),在喜樂地幫助下,馬提幫賈德洗脫了嫌疑,賈德也在馬提愛與寬容地感召下,勇敢地挺身而出,和喜樂一起營救了落水的女孩,完成了自我救贖。讀完這本書,我手心出汗,感動得不能自已,它給我深深地觸動與啟示,那就是愛與寬容,能給與我們無窮的力量。
全書是圍繞著馬提與喜樂、馬提與賈德展開的,在馬提、賈德和喜樂這個三角形的循環(huán)里,起點是馬提拯救了被賈德虐待的對他有救命之恩的喜樂,過程是馬提用愛與寬容感召了賈德,終點是賈德良知回歸,用自己的付出回報給需要幫助的人。這是一個小男孩與一只小獵犬的牽絆,也是一個堅強善良少年與一個固執(zhí)暴躁的成人之間的戰(zhàn)爭,愛如針,責(zé)任、勇氣如線,引線穿針,還有什么是不能穿透的呢?
賈德是個令小鎮(zhèn)居民都嗤之以鼻的人,他有很多壞毛病,酗酒、虐待動物、蠻橫、不講道理……,這與他從小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guān),作者在文中提到,“他小時候總是被他爸爸用鐵扣皮帶鎖起來打”,所以這是個缺愛的人,性格自卑,一個人孤獨地生活,陽光好像從來照不到他的內(nèi)心。馬提是在一個溫暖家庭里成長起來的孩子,有教他正直做人的爸爸,絮叨溫柔的媽媽,兩個活潑調(diào)皮可愛的妹妹,馬提的世界里充滿了陽光。這樣天壤之別的兩個人有了交集,賈德因為醉酒摔傷了腿,馬提爸爸在感恩節(jié)那天邀請賈德到家里做客,對于從不與人來往的賈德來說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之后馬提又去看望賈德,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他修好了籬笆;這一樁樁的小事慢慢地溫暖了賈德冷漠的心,他聽從勸告為獵犬搭建柵欄,答應(yīng)不再虐待動物。雖然賈德有了一點點的改變,但接下來發(fā)生的兇殺案又使得大家把懷疑的焦點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這時馬提站出來,理智地選擇相信賈德,他勇敢細(xì)心地搜尋證據(jù),在喜樂的幫助下,最終協(xié)助警察找出了真兇,還了賈德一個清白,賈德被感動了,內(nèi)心的暴戾、蠻橫在與小馬提的交往中逐步消失了,他主動營救暴風(fēng)雪中的受困居民,決心做個好人。山洪暴發(fā)了,馬提妹妹不慎掉進(jìn)了水里,危急時刻喜樂勇敢地跳進(jìn)了水里,救起了妹妹,自己卻被洪水沖到了下游,正當(dāng)大家一籌莫展之時,賈德不顧個人安危,冒險營救了喜樂,完成了自身的救贖。
生活中我的身邊雖然沒有賈德這樣的人,但是在新聞中我卻常能聽到類似這樣的事情,比如那些因為家庭原因造成性格上有缺陷的問題少年,如果周圍的人對他們冷漠、漠視,那他們的問題會越來越嚴(yán)重,逐步滑向灰色的邊緣地帶,甚至有些人會走上犯罪的道路。但如果大家伸出援手,不歧視、不輕視,用自己的真誠的愛心去溫暖、幫助這些人走出陰霾,給他們一個改錯的機會,那會是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他們慢慢也會成為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他們也會感知這個世界的美好。
小說中賈德的`變化過程是層層遞進(jìn)的,從冷酷無情到內(nèi)心有所松動再到深受感動、全力回報,這是馬提的功勞,也是愛的功勞,小馬提身上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芒,這是愛和寬容的力量,它照亮了身邊的人,帶領(lǐng)著大家學(xué)會責(zé)任、勇氣。獵犬喜樂是另一個馬提,它忠誠、勇敢,雖曾受過傷害,但是依然保有善良的心,就像文中說的那樣,“一只狗,或者一個人,到底能不能遺忘不愉快的過往,寬恕他人的過錯,我憧憬著未來的某一天,喜樂愿意陪我一起過橋,去賈德家做客”,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我相信這不是愿望,必定會成為現(xiàn)實。有愛在,什么是不能寬恕的呢,給人一個機會,世界會充滿美好的陽光。
文章描寫生動,對話有趣,富有童真,有很好的教育意義,漫漫夏日里,《營救喜樂》深深感動了我,真是一本值得反復(fù)閱讀的好書。
【《營救喜樂》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火星營救讀后感07-03
喜樂與我讀后感06-01
《喜樂與我》讀后感10-02
《生死大營救》讀后感01-04
《喜樂與我》讀后感范文05-16
關(guān)于《營救狗崽》的讀后感04-02
以喜樂與我為題的讀后感04-03
《喜樂與我》讀后感300字10-18
《喜樂與我》讀后感400字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