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魚餛飩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快來參考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木魚餛飩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木魚餛飩讀后感1
一看題目,人們心里一定犯起了猜疑:天底下還有木魚餛飩?那是一種什么樣的餛飩?等我讀完了文章,才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
“篤,篤,篤,”夜深人靜,巷子里又傳來清脆的木魚聲,是那么的神秘,令人遐思。這到底是誰敲起的?是吃齋念經的和尚,還是為人報曉的僧侶?不,都不是。原來是一位賣餛飩的老人所為。他“披著寬布大衣,戴著氈帽,推著一輛老舊的攤車,正搖搖擺擺地從巷子那邊走來!比撕軐こ,賣餛飩的攤子也很尋常,可木魚的聲音便不尋常了。老人選擇木魚作為賣餛飩的訊號有著獨特的匠心,“讓清醒著的人可以聽到他的叫喚,卻不至于中斷熟睡者的美夢。”多么可親、可敬的老人!
老人用心良苦,為他人著想,這是多么的可敬!這和那些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的小商小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人雖然是在做生意,但更多的是給人帶來了方便,木魚聲也是那么的準時,“天天都在凌晨的時候敲響,即便在風雨來臨也不間斷!别Q飩給夜里勞作的人們以溫飽,而老人的品德則凈化了人們的心靈。木魚和餛飩本無聯(lián)系,可是,它們卻融合在一起,演繹著生活的美……
木魚餛飩讀后感2
幸福是什么,恐怕每一個的定義都不一樣。乞丐說,能吃上一頓飽飯是幸福的;工人說,能及時領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報酬是幸福的;農民說,能有一個好收成是幸福的;醫(yī)生說,能讓每一位患者從疾病中走出來是幸福的;老師說,能讓每一個孩子超越自己,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是幸福的。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能找到一些共同因素,即幸福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追求,一種拼搏,一種超越。
林清玄的文章讀得不少,但常讀常新,常讀常令人感動,正如《木魚餛飩》,誰能想到一個街頭賣餛飩的老人,懷揣一顆友善、博愛的仁慈之心!耙驗樗纳庠谏钜,實在想不出一種可以讓遠近都聽聞而不至于吵醒熟睡人們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賣粽子的人大聲叫嚷,是他覺得有失尊嚴而有所不為的,最后他選擇了木魚——讓清醒者可以聽到他的叫喚,卻不至于中斷了熟睡者的美夢!
什么是幸福?我想,經常幸福著他人,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很多時候,我們的煩惱不是源自我們的遭遇,而是源于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學習的知識可能會折舊,但養(yǎng)成的心理素質卻伴隨人的一生。誠然,我們的幸福不是源于我們的機遇,而是來自我們對未來的追求與超越,不過,這種追求和超越要飽含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無論成功也罷,失敗也罷,只要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老人是我們社會角落里一個平凡的人,他在臨沂街一帶賣了三十年餛飩,已經成為那一帶夜生活里人盡皆知的人,他固然對自己親手烹調后小心翼翼裝在鐵盒的餛飩很有信心,他用木魚聲傳遞的餛飩也成為那一帶的金字招牌。木魚在他,在吃餛飩的人來說,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如今的人們,浮躁不安,常常爬上這山望那山,殊不知,這山看見那山高。極少有人,立足現(xiàn)狀,奮發(fā)進取,超越自我。
俗話說,干一行怨一行。如果我們不能靜下心來,不能安于現(xiàn)狀,總是見異思遷,想入非非,我們就會活得很累很累,乃至荒廢學業(yè),影響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最終無所作為,瀕臨失業(yè)的邊緣。做學生的,大多羨慕干個體,尤其是少數(shù)女同學,喜歡美容師,我就教過一個孩子,只要上課,她都帶一本美容雜志翻不不停。然當她畢業(yè),才干了兩年不到,其中學徒半年,跟別人打下手一年多,就再也不肯干,后來到一家私企當工人,聽說是生產電子設備。起初的癡迷、狂熱,此時已蕩然無存。有時談到這個話題,她都不好意思,偶爾說一句:“兒時的我們不懂事,總以為這個很賺錢!笔獠恢@個行當很辛苦,盡管不要求起早,但每天晚上,不到十一二點鐘是不會打烊的。而且,沒有固定假期,沒日沒夜地做,顧客多了,想要休息都辦不到,最終腰酸背痛脖子疼。
如是說,并非美容師這個職業(yè)就沒有幸福感,而是我們懷有怎樣的心態(tài)。如果我們能像賣餛飩的老人,“親手烹調”,小心翼翼入盒,然后滿懷信心地一遍遍叫賣,堅信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賣掉,我想,這不是一種痛苦,反倒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因為,他可以給饑餓的人帶去美食,可以給嚴寒的人送去溫暖。他幸福著別人,也幸福著自己。
對于作者,曾經的老主顧,老人已經忘卻,這并不妨礙作者對老人的無限懷念和依戀,相反,老人的博愛之心,友善之舉則一輩子刻在人們心田,就像一壺美酒,時間越久越香醇。身為人師,我每一年都要遇到形形色色的孩子,我常常告誡自己,我不期望所有孩子都感激我,敬若神靈。但我不希望孩子對我恨之入骨,哪怕一個,僅有的一個。
幸福著他人,是我們最大的幸福,這是我讀完《木魚餛飩》后最大感觸。它也更加堅定我的教育之路: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木魚餛飩讀后感3
木魚是別致的。那“篤篤”的輕響,似乎只有在佛門清靜之地,才能存活。
餛飩對于木魚來說,也是別致的。它過多地屬于了嘈雜,只有在人聲鼎沸、繁華鬧市才有它的棲身之所。
餛飩和木魚是不能共存的,那些六根清靜、看破一切的出家人,哪會讓一只餛飩進入他們的眼里?
但是,在林清玄的筆下,它們只為一個永恒主題而存在。
夜色茫茫,一段段木魚聲卻從巷口傳來。賣餛飩的老人推著攤車,手中木魚“嘀嘀篤篤”地響著。風雨中,那沉重有力的聲音透過風雨穿透了無眠之人的耳膜。
萬物皆需生存,老人卻用一顆心讓自己、他人生存得更好。
木魚聲聲,為了饑餓無眠者聽清他的叫喚;木魚聲聲,為了熟睡之人繼續(xù)他們的美夢。像這樣的聲音,便是一顆佛心。
何謂佛?與人為善者就是佛。
在這被欲望充斥的世界,太多的不安、恐懼四處橫流。人們?yōu)榱俗约旱墓γ踔翆⒁活w善心、佛心拋在了腦后。想想在閑暇片刻,自己的一覺好夢,突然被路邊激昂的音樂擾亂。想想在家中品茶之余,那平靜的茶水卻被一陣喧囂的叫賣溢出杯外……我們的耳朵塞滿的是噪聲,我們的瞳孔里布滿的是炫目的色彩,生活督促著我們追求,卻忽視了我們的存在。
但在林清玄的筆下,一種清歡,一種慈悲,讓我們感受到了佛的存在。
老人便是一尊佛,他為的是他人的舒心,為的是自己的快樂,那聲聲的木魚就是美,就是一顆佛心,比那些所謂的出家更重要。
就這樣《木魚餛飩》結束了。合上書,耳朵里沒有那“篤篤”的響聲,仍只剩嘈雜,但一股難言的溫馨卻溢滿了心頭。
木魚餛飩讀后感4
林清玄,我并不陌生。讀過他的許多文章,見過照片,清而不玄。飄逸的長發(fā),歷經滄桑的面孔,清新而毫無玄異之感。
也許與他信仰佛教有關,他的文章里總能讀出一種清新灑脫、毫無雜念之感,正如《木魚餛飩》,木魚僅是一種打擊樂器,卻被賣餛飩的人當作深夜召喚老顧客的工具。木魚那清新、悠揚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在小巷里回蕩,對于熟睡的人毫無影響,對于深夜工作的人則是溫馨的信號。老人持續(xù)三十年以這種方式做生意,作者并不在意他是否記得自己,只是在意老人的堅持和善良的心。
文中在描寫木魚聲時,清雅脫俗,宛如人也能聽見木魚聲時近時遠,時而朦朧時而清新。那一聲聲敲擊聲,有時覺得音量很小,但有時又覺得猛得敲擊了你的大腦,給你警示,既而又變得虛無飄渺了。木魚聲如此,文章語言亦如此,無華麗辭藻,自然淡雅,但讀過之后又仿佛被猛然點醒,忽然明白了什么,卻又不明白什么。總之,能讀出哪種超凡脫俗,像佛教中遠離俗世的感覺:淡泊、寧靜、幽深。
我很喜歡這樣的作品,總是在最后似懂非懂,感覺悟到了什么,卻又說不出什么。我想,等我再多多接觸林清玄的作品,應該可以理解了吧。我是斷然寫不出這樣的文章,也不會淡泊寧靜到這種境界。有句話: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我向這個目標邁進,努力著,一直在路上走著。
所以說,對于《木魚餛飩》,我是不完全懂的,但品出些味兒了。我想,我只要一直在路上,就有懂的那一天。
【木魚餛飩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林清玄《木魚餛飩》有感12-17
餛飩大會作文05-27
煎餛飩的做法和步驟06-30
家鄉(xiāng)的餛飩作文(6篇)04-19
家鄉(xiāng)的餛飩作文6篇04-19
包小餛飩作文800字01-04
包餛飩作文300字6篇05-06
第一次包餛飩作文05-20
我學會了包餛飩作文7篇01-20
餛飩作文500字錦集6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