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三百年祭的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甲申三百年祭的讀后感1
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即將勝利之際,郭沫若先生寫了《甲申三百年祭》這篇振聾發(fā)聵的文章,當時受到毛澤東主席的高度評價。時至今日,重讀此文,深有感悟,文章以詳實的歷史資料,深刻分析了李闖王成功與失敗的因果關(guān)系,得出一個結(jié)論:天下興亡,人民說了算。
在中央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這天,我們的廣大黨員都就應重讀此文。共產(chǎn)黨人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持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真正結(jié)束了中國的分裂與割據(jù),實現(xiàn)了國家的統(tǒng)一和民族的獨立,這是歷史的經(jīng)驗。中國共產(chǎn)黨從五十多位熱血青年到八千多萬人的大黨,從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到全國解放的燎原之勢,從幾萬人部隊發(fā)展到打垮國民黨幾百萬的`部隊,建立真正好處上的統(tǒng)一、獨立的新中國,一路走來,都是因為有人民這個強大的靠山。
改革開放三十五年,商品經(jīng)濟帶來了繁榮和發(fā)展,也帶來了負面的東西,一些黨員的理想信念動搖了,一些黨員在金錢美女面前倒下了,這些人的心中,人民群眾變成了模糊的概念,這就是我們這天面臨的危險。就和當年的李闖王面臨的危險一樣,看得見的敵人容易對付,看不見的思想上的頹廢更加可怕。
中央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是時候,精神懈怠、潛力不足、脫離群眾險、消極腐敗,四大危險正地威脅著我們的黨,如果共產(chǎn)黨人不實現(xiàn)自我約束,就不能持續(xù)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就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就不能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大業(yè)。
我們欣喜地看到,黨中央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不是走形式,不是隔靴搔癢,而是要動真,從河北省的民主生活會匯報我們看到了成效,公車、公房、“吃空餉”的問題,不是這天才發(fā)生的,也不是昨日才發(fā)生的,為什么這么多年沒有解決?是沒有認真,沒有人要求認真,因為查處這些問題不是難題,不是做不到,而是思想在作怪。而這些違規(guī)用公車、占公房、“吃空餉”的人,是普通老百姓嗎,必須不是。這些正是老百姓最不滿意的地方,最引起老百姓反感的地方。
李闖王失敗了,郭沫若先生的文章告訴我們,他的失敗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我們的成功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但我們要保證我們永遠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我們才能保證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甲申三百年祭的讀后感2
十七年不能算是短促的歲月,但只看見他今天在削籍大臣,明天在大辟疆吏,弄得大家都手足無所措。對于老百姓呢?雖然屢次在下《罪己詔》,申說愛民,但都是口惠而實不至!睹魇贰放u他"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劇失措"(《流賊傳》)。這個論斷確是一點也不苛刻的。
自然崇禎的運氣也實在太壞,承萬歷、天啟之后做了皇帝,內(nèi)部已腐敗不堪,東北的邊患又已經(jīng)養(yǎng)成,而在這上面更加以年年歲歲差不多遍地都是旱災、蝗災。二年四月二十六日,有馬懋才《備陳大饑疏》,把當時陜西的災情敘述得甚為詳細,就是現(xiàn)在讀起來,都覺得有點令人不寒而栗:"臣鄉(xiāng)延安府,自去歲一年無雨,草木枯焦。九月間,民爭采山間蓬草而食。其粒類糠皮,其味苦而澀。食之,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諸樹惟榆皮差善,雜他樹皮以為食,亦可稍緩其死。
迨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其山中石塊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輒飽,不數(shù)日則腹脹下墜而死。
民有不甘于食石而死者,始相聚為盜,而一二稍有積貯之民遂為所劫,而搶掠無遺矣。
最可憫者,如安塞城西有冀城之處,每日必棄一二嬰兒于其中。有號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糞土者。至次晨,所棄之子已無一生,而又有棄子者矣。
更可異者,童稚輩及獨行者,一出城外便無蹤跡。后見門外之人,炊人骨以為薪,煮人肉以為食,始知前之人皆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免數(shù)日后面目赤腫,內(nèi)發(fā)燥熱而死矣。于是死者枕藉,臭氣熏天,縣城外掘數(shù)坑,每坑可容數(shù)百人,用以掩其遺骸。臣來之時已滿三坑有余,而數(shù)里以外不及掩者,又不知其幾許矣。……有司束于功令之嚴,不得不嚴為催科。僅存之遺黎,止有一逃耳。此處逃之于彼,彼處復逃之于此。轉(zhuǎn)相逃則轉(zhuǎn)相為盜,此盜之所以遍秦中也。
甲申三百年祭的讀后感3
饑荒誠然是嚴重,但也并不是沒有方法救濟。饑荒之極,流而為盜,可知在一方面有不甘餓死、鋌而走險的人,而在另一方面也有不能餓死、足有誨盜的物資積蓄著。假使政治是休明的,那么挹彼注此,損有余以補不足,盡可以用人力來和天災抗衡,然而卻是"有司束于功令之嚴,不得不嚴為催科".這一句話已經(jīng)足夠說明:無論是饑荒或盜賊,事實上都是政治所促成的。
這層在崇禎帝自己也很明白,十年閏四月大旱,久祈不雨時的《罪己詔》上又說得多么的痛切呀:"……張官設(shè)吏,原為治國安民。今出仕專為身謀,居官有同貿(mào)易。催錢糧先比火耗,完正額又欲羨余。甚至已經(jīng)蠲免,亦悖旨私征;才議繕修,(輒)乘機自潤;蛘儋I不給價值,或驛路詭名轎抬;虿钆蓜t賣富殊貧,或理讞則以直為枉。阿堵違心,則敲樸任意。囊橐既富,則好慝可容。撫按之薦劾失真,要津之毀譽倒置。又如勛戚不知厭足,縱貪橫了京畿。鄉(xiāng)宦滅棄防維,肆侵凌于閭里。納無賴為爪牙,受奸民之投獻。不肖官吏,畏勢而曲承。積惡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誰能安枕!"(《明季北略》卷十三)
這雖不是崇禎帝自己的手筆,但總是經(jīng)過他認可后的文章,而且只有在他的名義下才敢于有這樣的文章。文章的確是很好的。但對于當時政治的腐敗認識得既已如此明了,為什么不加以徹底的改革呢?要說是沒有人想出辦法來吧,其實就在這下《罪己詔》的前一年(崇禎九年),早就有一位武生提出了一項相當合理的辦法,然而卻遭了大學士們的反對,便寢而不行了!睹骷颈甭浴肪硎d有《錢士升論李琎搜括之議》,便是這件事情:"四月,武生李琎奏致治在足國,請搜括臣宰助餉。
【甲申三百年祭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新年祭節(jié)日常識06-25
小年祭灶習俗作文01-26
唐詩三百首的讀后感08-13
小年祭灶祝福語01-25
夏洛的網(wǎng)讀后感三百字01-27
紅樓夢三百字的讀后感01-05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01-05
《唐詩宋詞三百首》讀后感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