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城》讀后感 推薦度:
- 邊城讀后感 推薦度:
- 讀邊城的800字讀后感 推薦度:
- 《邊城》讀書心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邊城的讀后感范文
當(dāng)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邊城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邊城的讀后感范文1
《邊城》是高中時一位好友送與我的,如今再次翻閱起這本書時,從前那段時光便會隱隱綽綽地浮現(xiàn)在眼前。于是,說是作為一項作業(yè),我卻是更愿意將那份友誼,懷抱真心訴諸文字之間。對于《邊城》的評價,沈從文先生說,“我要表現(xiàn)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如先生所言,他從小生長在水邊。于是,他要寫的,是水邊的生活,是村莊蘆葦蕩中的情竇,是邊城里面的,一段往事。
在四川過湖南邊界上,有一座城,邊城茶峒溪邊里,住著一戶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當(dāng)然,還有另一戶人家,這家中有一位父親,兩個男孩子。于是,故事就這樣發(fā)生了。有一天,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小鳥兒唱著歌,蟋蟀哼著曲兒,小草晃著綠腦袋,小花漲著紅臉蛋,流水扭著小蠻腰,構(gòu)筑了如此鮮麗的畫面質(zhì)感,接下來該怎么樣?當(dāng)然姑娘小伙邂逅相識了。然后呢。然后當(dāng)然是愛情。
你以為我煽情亂說的?才不是呢。沈從文老先生還加了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進去,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賽龍舟吃粽子,水邊女孩翠翠此時正心慌焦急地要等待爺爺歸來。恰逢此時老二儺送出現(xiàn)了。很多時候,愛情的發(fā)生,就偏偏倚仗著這“恰逢”二字起頭。剛好你是男子,剛好我是女子,剛好過端午節(jié),剛好我此時心慌意亂小鹿亂撞,剛好你此想一展身手英雄救美。剛好,你此刻,出現(xiàn)了。一切都是剛剛好。天時地利人和。此乃緣也。有了緣,那么一切自然就順了。愛情呦愛情,不來個前奏愛還怎么往情上靠。于是乎,翠翠斷然拒絕了“那輕薄男子”,讓你逞英雄,我偏偏就是不領(lǐng)你的情。
說到這,我回想起我們那個年紀(jì)的小心思,差不多也是如此。下課了樓道里初見心儀的男生,故意捋劉海,遮掩泛紅的臉頰,心里想的是,我在這里快看我快看我,哇,他走過來了,面對著我走過來了。這時,居然能擺出儼然一副陌生人的樣子。其實,擦身而過的那一瞬間,才是真正回味無窮的。而神情無論如何鎮(zhèn)定端莊,都無法抑制十幾歲少男少女們內(nèi)心深處,那對于青澀萌芽的探求與渴望。正所謂,哪個少年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在邊城里,翠翠與儺送便是這般情致。想要,卻害羞于要。然而,在這時候出現(xiàn)了另一個人,儺送的哥哥,天保。而愛情之所以為愛情,恰恰是因為它的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恰恰在于,它的回環(huán)曲折。尤其是情竇初開的第二年端午節(jié)。翠翠與天保的.見面可就沒那么浪漫動人了,在這里作者的描寫是,“這次不見老二卻認識了老大”,寥寥數(shù)筆,卻意無窮。翠翠是想見心上人儺送的,卻碰上了他哥天保。作者僅僅只是用一組詞——“認識了”來敘述他們的相逢,所以過程由讀者天馬行空罷,該死的老天爺肯定沒挑個風(fēng)和日麗的好時光讓他們相遇,肯定也沒有鮮花綠草小鳥高歌,就算天氣再好天保再帥又如何,此時的翠翠已心有所屬了。
他先來的,是儺送先認識翠翠的。有的愛情,也許就在于時間。于是故事開始三角曲折了。男歡女愛的三角故事,很多作家都寫過,在沈從文先生筆下的情竇懵懂卻是富有靈氣的。渡船搖櫓,碧溪邊上,一夜山歌只為心上人唱。小伙唱了一整夜,唱罷,也累了。姑娘卻仍然不知如何進退抉擇。感情的事,緣到了,分未必到。一遲疑,一凝思。就過去了,愛情也就跟著就過去了。誤會矛盾緊接著迎面而來,打的一個措手不及。
小說的高潮部分,節(jié)奏緊密,層層迭起。天保的出走意外死亡儺送的離開爺爺?shù)娜ナ,一浪又一浪,女孩翠翠終于對發(fā)生的一切恍然大悟。生命之初那一點的青澀,剛剛嘗到,就轟然倒塌,生活的變化無常,災(zāi)禍的接踵而至,命運讓一個女孩在瞬間成長為一個堅強的人,末了,作者通過她的言語流露,說出那句“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這是一種老莊式的情懷。歷經(jīng)生活的變數(shù)波折之后,仍然如流水般坦然自得,安詳寧靜,一切如初。沈從文先生對于故土人文氣質(zhì)的關(guān)照,于水的情結(jié),邊城中的墨竹白塔,渡口河岸,民俗人情,在女孩翠翠成長的日子里,緩緩流淌出它的模樣和景致。起筆落筆,一切自然而然地萌芽生長。紛紛躍然紙上,確是人性的自然,健康,優(yōu)美。
邊城的讀后感范文2
冬日夜里,在暖黃的燈光下,再讀《邊城》猶覺靜謐、溫暖。小說以散文化、生活化的語言對邊城風(fēng)景的勾勒、風(fēng)俗的講解、人情的描述娓娓道來,自然而清新,不飾雕琢,靈氣四溢。
作者筆下寫的都是平凡生活中最平凡的人,他們身上都彌散著至真至善的親情,翠翠與儺送的純醇愛情,淳樸自然的鄉(xiāng)情,作者融親情、鄉(xiāng)情、愛情這些人情善美于自然景物的美、邊城風(fēng)俗的美,渾然一體,以清新明麗的色調(diào)浸染出邊城人們最純粹的、最樸實的人性本色,整部作品洋溢著人性之美,構(gòu)成了一副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湘西田園牧歌圖。
聯(lián)系到沈從文先生創(chuàng)作這個作品的時代背景,這種淳樸的人性美和當(dāng)時充斥卑鄙、謊言、銅臭和爾虞我詐的動蕩社會相對比,這里是一塊脫離塵寰、不染塵埃的“世外桃源”。在這里人們充滿了原始的、本能的愛與情,使得湘西小城、酉水岸邊茶峒里的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yīng)得的一分哀樂。由此推想,沈從文先生的心中想必有一個以“人性皆美”為思想基礎(chǔ)建立起來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其實,我們大多數(shù)人何嘗沒有“桃源”情結(jié),無論何時,它都是我們心靈中的一塊凈土、一處樂園、一座邊城,從未遠去,尤其當(dāng)你捧書而讀之時,躲避繁華喧鬧之際。
“白河的源流,從四川邊境而來,從白河上行的小船,春水發(fā)時可以直達川屬的秀山。但屬于湖南邊界的,則茶峒為最后一個水碼頭。”文中所說的達川現(xiàn)在仍然是一個地級市,我的故鄉(xiāng)原本屬于達川地區(qū)管轄,直到95、96年時才從中劃撥調(diào)整出來,邊城的山山水水、人情習(xí)俗與故鄉(xiāng)的一切都是那么相似、相通,因此,心理上尤其感覺到親近、溫暖和融入。故鄉(xiāng)留在記憶深處的總是小時候的影子,那時候山總是青蔥蒼翠、遠淡如黛,小溪小河里的水總是清澈見底,或有些魚子泥鰍。雖然,那時都很窮,吃頓肉、穿件新衣服都很難得,但鄉(xiāng)里鄉(xiāng)鄰之間一團祥和,即便拌幾句嘴轉(zhuǎn)眼間也就沒了蹤影,相互之間的借還幫襯從不記在心中。比如,張家缺米去李家借一碗,李家還時,必是換一個更大的碗,將米堆得需要戴個“帽子”才行,張家卻總是說“哎呀,怎么記不得你借米了呀,沒這回事喲!”,最終得你推我讓老半天,才能勾銷了這事兒。另一件是,小孩子們吃飯沒有多少時間分過桌子,我們總是把飯碗端起來,在母親的笑罵聲中逃出去和小伙伴“聚餐”,我從你碗里扒拉出些蒸豆瓣兒,你從我碗里挑出點肉沫兒,那份香甜耐人咂摸。遇到誰家做了點“大餐”,當(dāng)母親的總是拿上幾個碗早早盛好,孩子們就高興地當(dāng)起了“快遞員”,一溜煙兒地跑到各家,將菜碗或擱桌上,或放案頭……
在我的心里,故鄉(xiāng)的`印象總是停留在那個時刻,故鄉(xiāng)是遙遠的幸福,是淡淡的牽掛。但因諸多原因,近10年我沒再回過故鄉(xiāng),上了年紀(jì)的父親也總喜歡沉浸在追憶過去的歲月中,有時候在微信上和父親聊起故鄉(xiāng)的人與事,總是那么親切、惦記和向往。然而,今年春節(jié)期間和一個做鄉(xiāng)村課題研究的親戚聊起故鄉(xiāng)的一切,我無無力地、驚恐地感覺到記憶中的故鄉(xiāng)終將逝去。
她說,盡管,故鄉(xiāng)農(nóng)村里物質(zhì)生活極大改善,但問題重重。相對于土地拋荒,山地、河流景觀破壞、污染這些嚴(yán)重問題,更重要的是農(nóng)村早已禮崩樂壞,樸素的精神異化嚴(yán)重,人情寡淡,風(fēng)氣遠不如以前純正。她的朋友總結(jié)為“以前要臉現(xiàn)在要錢”。去年春節(jié)她回家半個月,家里收到請柬幾十張,大到婚嫁,小到母豬生仔。以往喜酒只有婚喪嫁娶,現(xiàn)在五花八門,祝壽、剃頭、喬遷,更離譜的是兄弟倆共建一棟房子,分開辦酒席,春天哥哥辦,秋天弟弟辦。今日的故土早已淪為以金錢利益為中心,相互勾心斗角,為利益大打出手,以鄰為敵、丑陋無比的名利場……
鄉(xiāng)愁是詩歌般的惆悵,是夢幻般的篇章。然而,對很多人來說,故鄉(xiāng)已死,鄉(xiāng)愁只有愁沒有鄉(xiāng)。難道這是城鎮(zhèn)化、社會發(fā)展的必然代價嗎?故土路向何方?我不是社會學(xué)者,但我淺陋地認為鄉(xiāng)村建設(shè)不應(yīng)僅僅著眼于建房子,建小區(qū),搞經(jīng)濟,建好鄉(xiāng)村精神家園才能留住我們的根、我們的魂。但愿,邊城很近,故鄉(xiāng)也未曾真正走遠!
邊城的讀后感范文3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返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
這便是沈從文先生筆下《邊城》的第一段描寫,向我們介紹了那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此后,追隨著沈老先生的筆跡,我通過文字細細領(lǐng)略那邊城的美......
《邊城》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凄美動人的感情故事。主人公翠翠是”茶峒”孕育出來的純樸,懵懂、天真的少女,在無意間與二佬撞見便一見傾心。奈何少女心事向來隱秘,不愿對外說破,也從不告訴至親的爺爺。待到該說媒的年紀(jì),爺爺及純樸的鄉(xiāng)人熱心想要攛合翠翠與大佬的婚事。翠翠遲疑不決,用拖延的態(tài)度對付,使得說媒一拖再拖,卻也并未向任何人道出自己的心思。后來不經(jīng)意間大佬二佬得知彼此愛上同一個人便公平競爭。然而天降不幸,大佬在一次外出中溺死于湍急的漩渦中;二佬與翠翠心生隔閡,無法接受大佬的死,便出走桃源,再無音訊,唯留下翠翠一人獨自守望與等待......沈老先生描繪中的翠翠有著一段朦朧但沒有結(jié)局的感情,最后只剩下無窮盡的等待,而這也喻示著翠翠重復(fù)著她母親的感情命運,剩下無窮盡的等待......然而,愛情并非生活的全部,也并不是這本小說的全部。通過沈先生純實清淡的筆調(diào),我們可以領(lǐng)略湘西小鎮(zhèn)上純樸的'風(fēng)土人情,原來單純的生活,以及那如詩如畫般的景致。
在茶峒小城里,有高高的連綿不斷的山脈,有隨意安放的房屋,有寬寬的河流,有窄窄的渡船,有亭亭的白塔以及淳樸憨實的鄉(xiāng)親。
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活一方人”,在極具鄉(xiāng)土氣息的邊城便孕育著純樸憨實的鄉(xiāng)親。翠翠去看龍舟比賽時,當(dāng)?shù)氐娜嗣麜䶮崆橥蛘泻,順(biāo)驮S多吃的。爺爺渡船時常不收鄉(xiāng)親的錢,到處請人喝酒。爺爺去買豬肉時也會因為互相推錢而與屠夫在大街上演有趣的一幕,諸如此類的事情數(shù)不勝數(shù)。也許在他們心中,錢遠遠比不上鄉(xiāng)親的感情重要,在那個如同世外桃源的邊城,鄉(xiāng)親友好相處,互相幫助,男女老少皆笑談生活,他們不被金錢所誘惑,不被功利說迷惑,依舊保持初心,人人心存信任與善良。在他們的信念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比如翠翠爺爺去世時,遠隔一座大山與一條大河的鄉(xiāng)民不計酬勞,不辭勞苦協(xié)助翠翠辦理爺爺后事,甚至?xí)r刻安慰傷心的翠翠。潛移默化中,牽動著他們心弦的已不可能是金錢功利,而是默契無聲的信任與善良。
也許沈先生的確是向我們展現(xiàn)那宛如世外桃源的邊城,向我們展現(xiàn)那淳樸迷人的鄉(xiāng)土風(fēng)情。再回頭看看我們?nèi)缃裆畹纳鐣,不禁有些心寒。每個人都用冷漠武裝自己,對于很多需要伸出援手的人或事都抱有袖手旁觀的態(tài)度,甚至認為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人與人間連存在基本的信任都是奢侈,而層出不窮的報導(dǎo)也在一點一點消耗人們的正能量,如碰瓷、售賣假貨等等,有時我真的想不通,我們生活的社會為什么會變得如此冷漠?我希望社會能一步一步改善,讓人們變得更友好,城市變得更溫暖和諧。人與人之間保持基本的信任,共同建設(shè)美好社會。
細細品讀《邊城》,你會發(fā)現(xiàn),沈老先生的筆調(diào)很平淡,似乎只是娓娓述說一個感人的故事,然而當(dāng)我們再深一步探究時,便會被沈從文先生驚艷的文字所吸引。嗯,是驚艷。只是這里驚艷我們的并非是只浮在表面的華麗詞藻,而是一個個樸實純真又吸引人的華麗文字。
回想起閱讀《邊城》時的心情,追隨文字我會時常感覺憂傷,沉重與壓抑,仿佛有什么東西堵在心頭卻無可奈何,亦會時常被書中活潑的情節(jié)逗笑。文中處處浸潤湘西小鎮(zhèn)的景色,處處是淳厚質(zhì)樸的風(fēng)味人情,字里行間飄散著一種淡淡的詩意以及淡淡的憂傷,如此看來《邊城》的文字雖平凡卻迷人,總是撩動味道心弦。
在小說末尾這樣寫道:”這個人也許永遠回不來了,也許‘明天回來!边@是一個沒有結(jié)局的結(jié)局,帶有些許慶幸,亦帶有遺憾。慶幸是這樣對所有人都好,給人期望與安慰,遺憾的是沒有完美的結(jié)局只剩下遐想,讓我們讀起來未免悲涼與無奈......
邊城的讀后感范文4
第一次與《邊城》親密接觸是在寒假期間,那時并沒有細細咀嚼過它,只是隨便翻翻,然后隨手放在書桌上。
當(dāng)自己再次捧起《邊城》時,覺得千斤重……
美麗的湘西鳳凰——著名作家沈從文的故鄉(xiāng)(沈從文下文稱沈)鳳凰的風(fēng)景是美麗的,山城鳳凰,山水環(huán)抱,靜靜地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shù),長年深翠綠色的細竹,逼人眼目。春天,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人家處必有沽酒;夏天,曬晾在日光耀目的紫花布衣褲,可以作為人家所在的旗幟;秋冬來時,房屋在懸崖上的、濱水的,無不朗朗入目,使人得到的印象是一幅人與自然和睦相處一景象,仿佛回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阡陌交通,怡然自樂的美好世界中,使我不禁有種拋開書本,背上背囊,踏上通往湘西的沖動。
但如此的美麗世界,在作家心里的不是親切、熟悉,而是一種陌生的感覺!敖裉炀鸵脧奈疑L的時候的房子前和頑童時玩的地方走走了,好奇怪,城中認識我的人怕不會到十個人,有好幾位小時在一處的,即見到也不知說什么好了,地方在印象中極熟悉,如今真正看來倒反而十分生疏”。(沈)當(dāng)我閱讀這段文字時,不禁聯(lián)想到魯迅先生曾寫過:“漸近故鄉(xiāng)時,天氣又陰晦了,冷見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空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啊!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xiāng)!”“‘老爺’當(dāng)閏土,他終于恭敬起來,叫道,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jīng)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不禁疑惑起來,為什么兩位大作家會發(fā)出同樣的感觸?明明身在故鄉(xiāng),又為什么心總覺得不是故鄉(xiāng)?眼前人明明是頑童時好伙伴,又為什么現(xiàn)在卻成了陌路人?回想一下,覺得不管是鳳凰還是魯鎮(zhèn),山還是那么的高峻,水還是那么的清澈,人還是那么的勤勞,天還是天,你還是你,我還是我,而變了的是人的心,人的心在頑童時是純潔無暇的,天真的,那時候未看到現(xiàn)實生活的丑陋、無奈,人大了,心也大,看到不僅僅是眼前看到的了。
讀過《邊城》我記憶最深的是結(jié)尾——“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也許‘明天’回來”不知為啥?總覺得它意蓄著什么似的,就像塊磁鐵深深地吸引我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
而我覺得儺送這個人是永遠不會回來了的!
還記得當(dāng)初“日以繼夜”地追著韓國劇《藍色生死戀》,當(dāng)看到結(jié)局的女主角因患癌癥死了,男主角因傷心欲絕,也不想活了,撞車死了,自己卻傻乎乎地哭得像個淚人,也不知道為啥!著名的莎士比亞短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寫的是一對相愛的戀人——羅密歐與朱麗葉,因階級不同,不門當(dāng)不戶對,最終也只能在陰間做對鬼鴛鴦。
回頭再看看我們中國古代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不也是因為父母之命難違,最后雙雙入墳化成蝶,做對蝶夫妻。
看以上對對戀人明明相愛,卻不能日日相守,最后只能悲劇收場,成為千百年來人們心目中永不死的人。所以我認為儺送這個人永遠不回來,我總覺得儺送既然下定了決心出走,說明他的`心已死,即使再多的期望也不能使干渴的大漠變成海洋,心死比身死更恐怖,更殘酷,更悲痛欲絕,它是不留后路的,就像一個精神游子是永無故鄉(xiāng)可回的,就像一條從雪山之巔走下來的河,從它出走之日就再沒有回家的路了。
可能有很多人認為或希望儺送回來,回來跟翠翠結(jié)婚生子,過幸福生活,我覺得這種想法簡直是自欺欺人,這種事情只能在《安徒生童話》里看到,世上會有如此完美、幸福的人生嗎?如果事事美滿,人生沒有挫折,人生就不會多姿多彩,人,活下來干什么?不就是為了探索生命的奧秘嗎?如果我們預(yù)知生活的結(jié)局,生活就不會有什么意義,沒有挫折遺憾的人生,我們就活得像個木頭人。
所以不管是悲慘也好,完美也罷,我們都要走下去,不管我們高不高興,花開花謝,潮起潮落,昨日隨風(fēng)消失,明日迎風(fēng)而來,世界從來不理會任何人。
于是清晨薄霧將未散之時,一個扎烏黑油亮大辮子的姑娘搖著木船從霧氣中穿林過水而來……
邊城的讀后感范文5
《邊城》是中國著名作家沈從文的代表作。如果拋開他是個作家,我對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他對他妻子的愛。
沈先生細膩的情感,在愛情的滋潤下,得以最大程度地發(fā)揮,這本《邊城》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人家都說戀愛中的人是最幸福的,正是這種幸福感給了沈從文創(chuàng)作的靈感,他筆下的《邊城》一書,讓我對純潔的戀愛充滿了向往。
他筆下的主人公翠翠是個船家少女,一次偶然的邂逅,讓翠翠對水手儺送一見鐘情,這和沈從文自己的愛情是何其相似,自己對妻子張兆和也是一見鐘情。
儺送的帥氣英俊很快讓翠翠芳心相許,奈何儺送向來不愛說話,不善言語,加上略微孤僻是阻礙兩人在一起的主要原因。而性格開朗,率性的哥哥天保卻先儺送一步向翠翠提了親。正當(dāng)我以為這將會是一場三角戀的展開時,作者卻讓兩兄弟公平競爭,以唱山歌一決勝負。
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兄弟相殘,彰顯了小鎮(zhèn)純潔美好的風(fēng)土人情。
要說我為什么對這本書印象深刻,因為這本書中的人物讓我心疼。
無論是翠翠、儺送還是天保和翠翠的爺爺,都讓我產(chǎn)生了憐惜之情。正直開朗的哥哥在知道唱歌比不過弟弟的時候,主動退出,成全弟弟和翠翠。雖然自己對翠翠的愛不見得比弟弟少,但正是這種為了維護親情舍棄愛情的精神,就是我們現(xiàn)代人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的。
在如今,有多少子女因為父母阻止自己和感覺相愛的人在一起,選擇離家出走的,在他們眼里愛情高于一切。我這樣說并不意味著贊同為了親情舍棄愛情,只是我們應(yīng)該更加理性的',多方面思考這件事。
老船長翠翠的爺爺也是讓我心疼的人物之一。年邁的爺爺一個人把翠翠拉扯大,還要擔(dān)心她的終身大事,最后心力交瘁離開了翠翠。
這樣的結(jié)果讓我們在心疼翠翠的同時也為她的爺爺感到惋惜:唉!終是帶著遺憾和牽掛離開了人世。
讀著讀著,我開始琢磨,是什么讓兩個本該在一起的男女從此兩不相望,在無盡的等待中度過時光。
兩個人沒在一起究竟是什么促成的,是天保意外死亡,是儺送悄悄的離別,是兩兄弟的父親拒絕聯(lián)姻,還是爺爺?shù)恼`解……這些說不清的痛苦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里。
本該花一樣的年紀(jì),卻要遭受親人的離別,愛人的離去,這讓我們善良純真的翠翠瞬間長成了“大人”。
在苦苦的等待,在無限的期盼下,翠翠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秋天。
作者沒有寫翠翠的結(jié)局,這就給了讀者無限的遐想空間。如果寫了結(jié)局,那也許是儺送回來與翠翠一起過上幸福的生活;也許儺送再也沒出現(xiàn),但小鎮(zhèn)上每天都會出現(xiàn)一個嬌小的身影望著河水的盡頭,眼里閃爍著目光,就這樣望了幾十年。人們不知道這位姑娘為何一直望著那邊,只是會不經(jīng)意地看向那美麗的姑娘,直到那天小鎮(zhèn)少了一個叫翠翠的姑娘。
離開了,不再回來。等待,一切都是等待。其實等待也是一種很美的意境,一種獨特的意境,很美,很詩意。即使儺送不再回來,對翠翠來說,這漫長的等待或許更能貼近彼此的心。
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同為女生的我,為翠翠感到不值。翠翠無疑是個堅強的姑娘,但她又為何不放下過去,重新過日子呢?無盡的等待不僅消耗了她的青春,也在一次次傷害她的心。她對儺送的愛到底是有多深,能讓她一直等著他。
有些人說,緣分天定。盡管有時候結(jié)局并不美好,但我們經(jīng)歷過,便不后悔。
《邊城》這本書讓我對美好純潔的愛情更加憧憬了。也許沈從文先生把自己當(dāng)成了翠翠,幻想著要是自己不能跟妻子張兆和在一起,便也會像翠翠一樣堅守自己的愛情,終身不娶,只為了心中的那份堅守,在愛情的道路上苦苦等待著心里的那個她。
《邊城》所描寫的小鎮(zhèn),有著桃花源般的美景,小鎮(zhèn)民風(fēng)淳樸,景色怡然。這樣的小鎮(zhèn)養(yǎng)出的人,自然會像翠翠一樣純真、善良、美好;像老船長一樣樂于助人、忠厚善良、勤勞堅強。在這個小鎮(zhèn)上,無論是景色,還是人,都是美的。
如詩如畫的邊城,詩意地演繹著人生,詩意地演繹著生活。
書中所示的人性透著美,而翠翠的無限期等待又顯示著不完美。記得沈從文先生說過:美麗總使人憂愁。那這或許也是一種美的境界。
邊城的讀后感范文6
最近有幸拜讀了沈從文先生的《邊城》。說來慚愧,沈先生的傳記20多年前就看了,而他的著作卻沒有讀過。其實也看過一些,就是當(dāng)時覺得平淡就一帶而過。而《邊城》早已知道,就是沒有閱讀而已,現(xiàn)在讀也未必晚。用了大約一星期的時間,隔三岔五地,斷斷續(xù)續(xù)地,直到今天傍晚,俺才讀完了沈從文先生的代表作品——《邊城》。
動機是最近想到湖南去旅游。我喜歡到一個地方去旅游先了解一下當(dāng)?shù)氐淖匀、人文方面的知識,其中包括尋找先賢的足跡。
沈先生是我敬仰的人,印象中他的夫人是蘇州人,相濡以沫了許多年。他這一代敬仰的較多,如:巴金、老舍、葉圣陶、傅雷、冰心、錢鐘書、啟功、季羨林、南懷瑾等等。都屬學(xué)識淵博、虛懷若谷、真誠相待、表里如一、高風(fēng)亮節(jié)的先賢哲人。
《邊城》看一篇是不夠的,這次的心得也是膚淺的,隨意了。俺看到的版本是“語文新課標(biāo)必讀叢書”中的?赡苁且驗閿鄶嗬m(xù)續(xù)的原因,讀完這本小說,俺沒有多深切的感受,只有一點淡淡的哀傷和惋惜!
這本小說沒寫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也沒有大氣磅礴的場面,有的只是普通人的近乎理想化的生活!
沈先生是從湘西走出來的人,代表作就是此《邊城》。從此凡愛好文學(xué)的華人都知道了湘西有個邊城,好像叫鳳凰城吧,有待旅游時考證。文學(xué)的力量和魅力被沈先生優(yōu)美的文字體現(xiàn)出來了。
30年代湘西淳樸的民風(fēng)隨著時代的變化估計現(xiàn)在所存不多了吧。也正因為不存在,所以美好的東西不但令人神往,而且一直縈繞在人的心里。
在篇幅不長的小說里,沈先生將邊城的風(fēng)土人情不疾不徐的娓娓道來。許多描述的自然景觀、風(fēng)俗、人物、心里描寫躍然紙上,使人情不自禁讀下去。字里行間透射著淡淡的鄉(xiāng)意、濃濃的鄉(xiāng)情,無愧他的力作。1933年的寫作至今已有近80年了,我父輩出生時的'作品,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讀著就倍感親切。
翠翠的人物命運像是封建、半封建社會婦女的縮影。其實幸福是沒什么好寫的,只有不幸才能打動讀者的心。
命運是沒有辦法的,不想展開了。
還有一個就是心結(jié)。大老、二老由于同時看上翠翠,改變了人生。一死一離家,美好的理想被現(xiàn)實粉碎,而翠翠也是一個受害者。愛情也是不好說的。
文章到后面寫老船夫想彌補,卻是那么無奈。正如現(xiàn)在一般。許多事都是從不經(jīng)意或誤會開始的,結(jié)束卻以兩敗俱傷收場。我現(xiàn)在的觀點是盡早說明自己的想法,盡量避免誤會,盡量做到未雨綢繆。
主人公翠翠是個苦命兒,從小與外公(書中所稱“爺爺”)相依為命。祖孫倆本是農(nóng)村普普通通的勞動人民,因為一個端午節(jié)去城里看熱鬧,翠翠認識了她的“有緣人”——船總順順家的“二老”儺送。上天就會捉弄人!在“二老”對翠翠一見鐘情后,“大老”天保也對翠翠一見傾心!3年后,翠翠和儺送這對少男少女懵懵懂懂的愛情,因為兩家的誤會很快夭折了!翠翠的外公也帶著很大的遺憾故去了!翠翠在茫然無助、孤苦無依中等待心上人,可“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翠翠前程未卜,令人擔(dān)憂!這個少女的命運令人哀傷,她那夭折的愛情讓人惋惜!
正文和沈從文先生的“題記”前面,有一篇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編輯部的“導(dǎo)讀”,里面有這樣一段評論:
“翠翠愛情的悲劇,并不具有戲劇性,一切尚未發(fā)生就已消失,就像生活中許多失之交臂的事情。爺爺?shù)哪驹G和猶疑,源于沒有‘碾坊’(陪嫁)的自卑和善良人的自尊,而船總順順對爺爺?shù)恼`會,無意中提示了一個深邃的哲學(xué)命題——人在根本上是無法溝通的。翠翠與二老的愛情,某種程度上,就阻隔在了這人與人之間無法溝通的‘空白’中。翠翠與大老、二老沒有展開就倉促結(jié)束的愛情,大老的殞命、二老的出走和爺爺?shù)碾x世,迅速將一個妙齡少女朦朧的幸福夢幻擊碎。小說接近尾聲時,當(dāng)我們隔著靜靜流淌的河水,注視著孤苦無依的翠翠時,我們不禁擔(dān)憂:翠翠的命運,是否也會像河邊的白塔,有一天會坍塌呢?……”
細細品味后,真的有上述評論中的這種感覺!不過,俺還有一個最大的感覺:
《邊城》是俺看過的名著中最純潔、最唯美的作品!那份質(zhì)樸的愛情深深地感染了俺,那近乎理想化的生活和有點兒凄美的故事,將永遠刻在俺心里!
邊城的讀后感范文7
《邊城》所展此刻我們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副畫面:“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能夠計數(shù)!痹谌缃,城鎮(zhèn)的物質(zhì)建設(shè)雖然顯得騰飛發(fā)達,但是在建設(shè)的背后又顯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壞。就像自然環(huán)境,是那樣的污染不堪:樹木被伐、空氣干躁、噪聲不斷、垃圾成堆。這樣的環(huán)境,使人的身心受了嚴(yán)重的壓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農(nóng)村那種清靜、舒暢的生活空間;蛟S這也是《邊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現(xiàn)今的時代中,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顯得是那樣的.陌生和功利。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爭我奪的潮流當(dāng)中。在建筑物空間越來越狹小的同時,人與人的心靈同樣顯得狹窄;在交通便利的這天,人與人來往的途徑是那樣的便捷,但人的溝通卻是那樣的艱難。一道墻,不單是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居住場所,也同時隔絕了人心靈的來往;一扇防盜門,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闖入,但同時也囚牢了與外界的聯(lián)絡(luò)。
而在《邊城》里面讓我們看到的是人的淳樸、勤儉、友善、和平的景象!肮芾磉@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個老人;盍似呤,從二十歲起便守在這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多少年。年紀(jì)雖那么老了,本來應(yīng)當(dāng)休息了,但天不許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夠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從不思索的職務(wù)對于本人的好處,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里活下去!痹趯懙街魅斯浯涞臅r候是:“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鹿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機心后,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蔽恼略趯懙秸乒芩a頭順順時說:“這個大方灑脫的人,事業(yè)雖十分順手,卻因歡喜交朋結(jié)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明白出門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情緒……為人卻那么公正無私……既正直和平,又不愛財”。在說到兩位年青人的時候,又寫得是那樣受人歡迎:“結(jié)實如小公!婪呕磉_,不拘常套小節(jié)……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倍屓朔Q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顯得乖巧、懂事:“有時又與祖父黃狗一同在船上,過渡時與祖父一同動手,船將岸邊,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點,慢點’時,那只黃狗便口銜繩子,最先一躍而上,且儼然懂得如何方為盡職似的,把船繩緊銜著拖船攏岸!
“美麗總是令人憂愁”。《邊城》作者在給我們展現(xiàn)這一幅人與自然相得相融,優(yōu)美和諧圖畫的同時,卻又流露出一副應(yīng)對人生悲涼命運的無奈與困惑的面孔。
本就應(yīng)是圓滿完美的家庭,在母親與父親相聚不得志而前后離世下,翠翠從小就過著與爺爺相依為命的生活,他們的孤單與悲涼時不時的涌流心頭。“黃昏來時,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陽燒成桃花色的薄云”、“聽著渡口飄來那生意人雜亂的聲音,心中有些幾薄薄凄涼!薄ⅰ八谌疹^升起時,感到生活的力量,當(dāng)日頭落下時,又不至思量與日頭同時死去的,是那個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為一只渡船與一只黃狗,唯一的親人便只那個女孩子!逼渲校讓我們看到不幸的是,作為“水鴨子”的大老卻在水中淹死;以歌聲讓翠翠的心飛翔的二老卻離家出走;與翠翠朝暮相處、形影不離的爺爺,又在雷鳴夜晚中悄悄離世……這一切的發(fā)生,猶如一個個巨石壓抑著翠翠幼小的心靈。在《邊城》結(jié)尾,作者想通過二老“也許明天回來”來點燃翠翠心靈的一時期望。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又豈不是給她一種無限的困惑、迷茫。一個從小就遭受人生悲慘命運的心靈,本想尋得一處關(guān)愛、拯救的歸宿,卻一向得不到實現(xiàn)。這也豈不成了許多人的寫照?
【邊城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沈從文邊城讀后感沈從文邊城讀后感10-21
邊城閱讀感悟語文邊城讀后感12-23
邊城有感_邊城讀后感800字5篇05-17
邊城讀后感左右作文大全邊城讀后感高中作文11-28
讀邊城有感_邊城讀后感500字5篇09-25
《邊城》教案03-26
邊城說課稿04-25
反思《邊城》01-28
《邊城》改寫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