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海中學 唐為榮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教育也由應試教育轉變?yōu)樗刭|教育。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交際能力成為評價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因而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注意。課堂提問是課堂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形式,如何做好這個工作,促進課堂交際化,培養(yǎng)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
提問從其形式和作用來分,可分為對舊知識的復習提問和對新知識的理解、鞏固、提問。無論那一種,都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活動,是其他形式無法代替的教學活動。它常常是教師先提出問題,要求或引導學生做出反應或回答,再通過相應的對話和交流,得出答案。提問的作用在于:
1、通過學生的反饋,檢查學生掌握情況,弄清上一節(jié)課的效果,確定新授內容的廣度和深度。
2、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利用自己已經掌握和了解的信息,主動的展開聯(lián)想,積極思維,從而得出答案。
3、提問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4、提問對有些同學可以起到鼓勵作用增強師生情感,使他們鼓起學習的興趣。
但長期以來,許多英語教師對英語課堂提問缺泛必要的研究和探索,常使提問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有問有答:從實際上看,缺乏檢查和思考,形同虛設。尤其在高中階段,課堂信息量增加,許多教師只顧及課的速度,而忽視提問的存在,導致課堂提問步驟減,形成了“有多有少”現(xiàn)象。具體來說,多的方面有:好學生回答的多,簡單的問答多,教師直截給答案的多;少的方面有:成績偏中下的學生回答少,思考分析的學生少。這樣長期以往,致使學生不積極思考,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形成課堂氣氛死板,學生上課不敢主動發(fā)言的格局。
針對這些情況,教師應加強對提問的研究。搞清提問在課堂中重要的、決不可少的地位和作用。本人就此提出一些看法與各位同仁共勉。
一、復習提問
通常情況下,一些老師只是舊事重提。機械的把上一節(jié)課講過的知識拿出來,重新來過學生也是機械的回答。沒有任何實在的意義。事實上,對講授過的知識進行復習提問,是每一節(jié)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既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東扯西拉。它有它的既定意義。一方面,檢查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發(fā)現(xiàn)錯誤或模糊不清時,及時糾正;另一方面,為新知識的講解鋪平道路,使新舊知識緊密的、有機的結合起來。給學生打開探求知新知識的思路。這種提問時,老師應注意“四個方面”:一忌不假思索的機械回答,老師在課上過多的提一些如:“對不對”、“是不是”、“行不行”等問題;二忌先點名,后提問題;三忌不分難易,不看內容;四忌借提問時實行對學生處罰。教師提出的問題要經過反復思考,不重復、不離奇,緊貼在新舊知識的緊密聯(lián)系上,縮小新舊知識之間的裂痕。提問時,教師一定要把每個問題向學生交代清楚,使全班同學處在積極思維的狀態(tài)下。然后叫一個學生回答,要求別的學生注意他的回答,并提出自己的意見。教師對反饋意見要及時進行調控,做出正確反應。
二、關于新授知識的提問
這個環(huán)節(jié)在新授課中非常重要?梢栽O想一下,如果飯菜中沒有鹽,就會使食者泛味。一堂課中要是沒有提問,同樣道理,它會使聽者昏昏欲睡。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教師首先應認真鉆研書本上的東西,把握好各課的知識要點,同時又要兼顧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的問題既要無知性錯誤、無歧義性答案;又要做到難易適當、有趣。從而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從中有所得。這樣我們的問題要符合這樣的幾個特征:
1、問題的科學性與活躍性
所有問題得設計必須是符合大綱。教師在對全文充分掌握的基礎上,設計出相應問題。這些問題必須非常嚴謹,既不能有絲毫模糊錯誤的成分,同時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符合中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使每個學生都能有言可發(fā),從而達到訓練口語的目的。
我們都知道提問是雙邊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雙邊活動是衡量一堂課的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所以光有科學性,還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每一個問題還必須是針對學生的興趣。眾所周知,興趣能使許多難的東西變的易懂好學。尤其是學生在學一門新的學科時,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蔽覈鴤ゴ蟮乃枷爰铱鬃右苍鴮Υ擞兴峒。他認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一方面,學生希望一堂課能緊緊的抓住自己,這就要求老師提的問題要有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能輕松掌握所學內容;另一方面,教學中的實踐也告訴我們:好的問題不僅能激起學生的興趣,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而且能巧妙的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開啟學生思考的門戶。興趣一旦養(yǎng)成,學生就會集中注意力一主動的去學習,從而達到“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境地。
2、問題的藝術性和全面性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母林斯基說過,學生的注意力就像一只極易受驚的小鳥,當你走進時,它馬上會飛走;當你抓住它并把它關起來時,以后就別想再聽優(yōu)美的歌喉。成功的教師一般都十分注重方法和技巧,以強化學生的認知。在我們的高中教學中,應少一些比較低幼級的問題,如上文提到的“對不對”、“是不是”、“行不行”等問題,多一些理解性問題、能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問題。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礎上,盡量的變換一些方式來提問題;使所提問題盡量貼近學生,以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引導他們積極思維。同時班級都是一個整體,問題必須面對全體同學,允許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見解,因為他們的認知水平存在差距。如SEFC教材中Smoking這一課,為了鼓勵學生多說,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What bad result do you know from your own areas? Do we need smoking when we are talking to others?這樣的問題人人都能上口,課堂氣氛活躍,效果好。
3、問題的思想性和啟發(fā)性
英語教學要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就要像其它學科一樣,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因為只有思想健康向上,才能進一步促進學習。那么如何貫穿思想教育了?提高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好的提問能幫組學生樹立正確思想,使其明白為誰學。從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SEFC教材中Marx一文,我們可提出這樣的問題:Why did Marx learn Russia very hard?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許多學生都能深受教育。
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正確思想的同時,學生的思考能力也能得到提到。而思考能力對學生至關重要?鬃诱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币粋人如果不善于思考,是不可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所以好的問題能使學生活躍,能使他們積極思維。如上一個提問,學生就會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開動腦筋,主動的去查找一些東西,使他們感到一種要學習的渴望,從而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