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放寒假前學校大會上校長的發(fā)言稿
老師們,同志們:
彈指一揮間,我們又迎來了2012年,我們即將一起度過一個嶄新的歲月。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我代表學校向全體教職員工表示最誠摯的祝福,并給大家拜個早年!
今天的會上,我們只做三件事情,一是我簡單回顧本學期學校的主要工作,并和大家一起觀看一部德國電影。關于本學期的各項考評數(shù)據(jù)(包括績效工資)在明春開學的第一次教師會上(正月初九上午九點整)正式公布并接受查詢。而是經(jīng)審組公布學校經(jīng)費審查情況。三是工會宣布并小結本學期工會開展活動的情況。
下面我簡要回顧本學期的主要工作:
1、以人為本,營造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嚴格考核,兌現(xiàn)獎懲進一步內(nèi)化為學校的文化。
2、創(chuàng)特色學校總體規(guī)劃已經(jīng)形成,為明年整體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
3、充分發(fā)揚民主,積極引導輿論,研究制訂了符合我校實際的績效工資分配方案。(教育部文件精神)
4、教育質(zhì)量大幅上升:中考上線人數(shù)、學科竟賽、湖北名校錄取人數(shù)、運動會成績等
5、學校內(nèi)涵式發(fā)展成效明顯:校園文化建設成績突出、辦學條件改善步伐加快、教師培訓力度加大,教師素質(zhì)明顯提高等
學校獲得的獎勵和榮譽達三十多項。市內(nèi)外多所學校慕名前來參觀學習。
當然我們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比如教育質(zhì)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教師素質(zhì)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辦學條件還有待進一步改善等。
下面,我要和大家一起觀看的電影,名字叫《浪潮》。德國拍攝,最近在互連網(wǎng)上熱播。這部電影的情節(jié)并不復雜,但震撼人心。
電影是根據(jù)真實的事件改變的,在20世紀60年代,是自由主義泛濫的時期,吸毒,酗酒,暴力,對性的狂熱等占據(jù)人們的思想,根本沒有什么人能懂得什么是獨裁,什么是曾經(jīng)風靡的法西斯。可是有一個美國高中老師(賴納.文格爾),在國家意志活動周里要和學生講述關于獨裁的內(nèi)容,可學生們對此幾乎沒有多少興趣,于是這個老師開始了“偉大”卻恐怖的嘗試,他首先在班級中確立基本的紀律,包括發(fā)言要起立,需要有固定的座位,不得隨意說話等等;而后向?qū)W生灌輸在集體中才有自身價值的思想,成立了一個名為“浪潮”的組織,這個組織有強烈的排他的傾向,但在這個組織內(nèi)部,采取的卻是一律平等的做法;接下來事情的發(fā)展出乎了這個老師自己的預料,學生們對這個集體主義的組織產(chǎn)生了幾乎宗教般狂熱的興趣,他們穿統(tǒng)一的服裝,在校園里他們黨同伐異,他們還設計統(tǒng)一的徽章和標記,把標記張貼在商業(yè)區(qū)的每一個角落,在學校中他們互相保護,連相互打招呼也有固定的手勢,他們崇拜著這個講授獨裁主義的老師,老師對社會不公的批判讓他們熱血沸騰,于是就有更多的人加入了他們的組織,他們就這樣輕易地放棄了自由……只為了這個并不“嶄新”甚至是“腐朽”的“浪潮”。于是有一天,他們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集會……狂野的交響在這一刻達到了最高的頂點,他們宣稱他們要用“浪潮”用紀律,用“集體主義”改造這個被自由主義扼殺的美國,用集體主義的浪潮淹沒這個罪惡的國家,只有在這個組織里,才如同生活在方舟中一樣免于災難?墒蔷驮谶@個時候,一切的狂熱都戛然而止……這個老師宣布,其實他們的偶像不存在也就是一個平凡的人,他們在短暫而又漫長的五天中,險些成為了優(yōu)秀的納粹,在自由主義的世界中,人們的思想還是那樣容易遭到控制,并被一個打著集體代言人招牌的家伙不知不覺地利用。
電影把發(fā)生在美國的真實事件藝術地搬到了納粹曾經(jīng)的繁盛之地德國,電影的'結局也并不像現(xiàn)實中那樣完美,當老師告訴學生這一切都是假的,他們險些成為狂熱的犧牲品的時候,犧牲真的發(fā)生了,篤信“浪潮”的一個學生竟然吞槍自盡……
紀律、集體與獨裁、納粹的關系問題不是我今天要大家看電影的目的,我的目的是要大家從這個事件的變化過程中,審視我們的教育方法,或許會給我們很多的啟示。
電影是根據(jù)1967年發(fā)生在美國加州一所中學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但是,在美真實事件里,那位美國老師是以出現(xiàn)告密風潮而結束教學實驗。而在電影《浪潮》里,編導設計了一個瘋狂的場景:深陷極權主義泥潭的學生不能自拔在開槍打傷同學后吞搶自盡。
這并不是一部教育電影,編導的意圖并不是想就教育改革發(fā)表見解;而是通過一個加工過的真實的校園故事告訴人們:別看法西斯主義已經(jīng)過去半個多世紀了,但其實只要有合適的土壤,極權專制可能死灰復燃。
但作為教育者,我無論如何都會由這部電影想到教育。姑且剝離其教育內(nèi)容不說,僅就教育手段而言,體驗教育無疑是最具魅力也最具效果的教育,也就是最好的教育。賴納之所以最后把學生們成功地變成了法西斯主義的信徒,是因為他采用了“體驗式教法”,即盡可能讓學生參與!賴納很巧妙也很自然地設置了逼真的情景,或者說他把教育生活化了,讓孩子們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角色。這對我們來說,不無啟示:最成功的教育莫過于讓學生參與、體驗、實踐、生活……
我們經(jīng)常說,教育是蒼白的,特別是學校教育,什么“學校的五天,抵不過家庭或社會的兩天”云云;其實,學校教育或者說教師的教育效果是絕不可低估的:無論正面還是負面,教育者的一言一行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我們無法預想甚至無法控制的——如果說最開始,賴納還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是在組織學生做“教育實驗”,那么到了最后,他已經(jīng)很難讓學生從這個“實驗”中走出來了,尤其是最后蒂姆拔出槍的時候,賴納完全無法制止他的瘋狂了。所以我們要謹慎地對待我們在學生面前的言行。每當想到我們的教育就是這樣的“可怕”,我們就應該對自己的職業(yè)有一種如履薄冰般的顫顫驚驚。教育者的一言一行怎樣不知不覺改變著天真無邪的孩子?這對我們來說,現(xiàn)在居然成了難解之謎!因為這個謎,我必須極端謹慎地對待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談舉止,甚至每一個細微的表情。
電影從極權主義產(chǎn)生的角度,展示紀律和集體的力量,特別是在扼殺個性、絞殺自由方面的浪潮般的能量。我們當然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紀律和集體都是可怕的,是應該拋棄的。但是,這部電影的確提醒我們思考:紀律、集體的界限在在哪里?如何才能讓紀律和集體不成為個性發(fā)展和思想自由的屠宰者?我認為,在一個團隊中,在一個社會中,紀律是需要的,集體意識也不可缺少,但不可越過一個界限,那就是對人的尊重!紀律和集體都是為某種秩序而存在的,而秩序之所以有必要,恰恰在于它是一個社會有序和諧的保證,是每一個人能夠享受平等和自由的條件。
如果我們有興趣去仔細思考這個哲學問題,那恐怕是我們看這部電影的又一個收獲。
【初中放寒假前學校大會上校長的發(fā)言稿】相關文章:
小學放寒假前校長寄語11-03
小學放寒假前校長寄語10-12
放寒假前校長講話稿11-02
小學放寒假前校長給學生的寄語范文09-09
放寒假前校長講話稿(精選6篇)12-23
寒假前初中家長會校長發(fā)言稿12-23
校長表彰大會上的發(fā)言稿02-24
中考備考大會上的校長發(fā)言稿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