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教育的考察報告范文
一、基本情況:
xx年年9月底到10月中旬,按照縣局的安排,潼關教育考察團一行16人在教育局張局長的帶領下先后赴河南省XX市、XX市XX區(qū)、澄城、合陽、韓城、XX市XX縣等縣市進行了為期8天的實地考察。此期間,我們聆聽了兄弟學校的情況介紹,進行了座談,查閱了相關資料,進行了實地參觀等活動。通過考察學習,使我們進一步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更新了觀念,增強了工作的危機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也為我縣中小學教育發(fā)展及我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許多良好的可借鑒經驗。
二、主要收獲
。ㄒ唬、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考察中我們發(fā)現,學校的管理層的素質越高,學校越具有辦學特色,學校的各項工作更能得到長足發(fā)展。我們所考察的八所學校的校長可以說是學者型、專家型的領導,領導層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意識,這是諸所學校在新時期教育教學工作改革浪潮立于不敗之地的取勝法寶。經過與多位校長的交流,認真查閱各種管理資料,實地考察管理運作機制,使我們清楚的認識到做一名現代校長要有“四個一”:
一個清醒靈活的頭腦,能認識社會主流和教育工作改革動向,能在日新月異的改革變化中抓住主要矛盾,堅持以人為本,嫻熟地駕馭學校管理。
一個清晰透徹的思路,能以人為本,調動校內外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能切合當地、本校實際制訂出學校發(fā)展的長遠規(guī)劃,并能將長遠規(guī)劃化解成幾個部分,按照規(guī)劃進行學校建設。
一股敢為人先的勇氣。八所學校的校長都有改革的魄力和開拓進取的精神,在學校管理中獨辟溪徑,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
一套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策略。能夠將學校各種制度進行分析整理歸類,形成聯(lián)合制度管理的合力,充分發(fā)揮制度管理的作用,用好的制度規(guī)范教師的行為,并制定教育教學管理的規(guī)范性文本,以引導學校向著規(guī)范化、科學化方向發(fā)展。
八所學校校長都將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規(guī)范化、科學化、人性化相結合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高,學校發(fā)展迅速。
。ǘ⒔ㄔO高素質、學習型的教師隊伍
首先,八所學校都十分重視教師隊伍建設,都制定了切實可行、極具操作性的教師成長的目標規(guī)劃。學校積極為教師的進步、發(fā)展提供學習的機會,搭建教師展示個人才能的平臺,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煅練教師的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各校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校本研修,專家引領,內部拉練,相互學習,促使教師形成具有科學性的個人教學風格。通過考察我感覺到這八所學校的大多數教師已經具備了六種意識:服務意識、道德意識、發(fā)展意識、民主意識、合作意識、質量意識。
其次,各校根據教師的發(fā)展情況不同程度構建教師成長梯級體系,即:普通教師—骨干教師—校內名師—校外名師。教師在實踐中得到發(fā)展,在相互學習中得到提高,在煅練平臺上找到人生的價值,體驗職業(yè)的幸福感。
再次,各校非常重視對教師的人文關懷,不但在生活、工作中關心教師疾苦、幫助教師渡過難關,而且將教師福利轉化為出外培訓學習,將培訓作為教師的最大福利,著眼于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和學?沙掷m(xù)發(fā)展。其作法是創(chuàng)造性的,眼光長遠,值得借鑒。
。ㄈ、扎扎實實地搞好常規(guī)教學工作
考察的學校中,靈寶一小、后宰門小學采用“合格十特長”模式進行教學運作,其90%以上學生學業(yè)成績合格率都在95%以上;澄城北關中學、合陽中學、合陽城關小學在教學管理中突出“嚴、實、細”特點,尤其是合陽中學的教學常規(guī)管理,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從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嚴格要求教師,把質量細化到教育教學管理的每一個細節(jié),通過抓細節(jié)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1、精心研究,取長補短。所考察的學校教導處對備課的管理十分嚴格,教師備課非常認真。從備課形式上,多采用同級同科集體備課、群策群力設計、教學、采用先備后議或共議后備的形式,擬定教學方案,充分調動了教師參與課堂教學設計的積極性,博眾家之長、去自己之短,匯集于一課,其設計質量遠比個人設計要全面、科學得多。從書寫備課的方式上,一些學校鼓勵教師用活頁備課,備完后共同展示,一部分學校要求教師電子備課,實現資源共享。對于備課的檢查,合陽的城關小學要求節(jié)節(jié)查,由教研組長簽字后方可進班授課。通過以上措施,教師可以提高設計教學方案的能力,能與他人一起合作做課,取長補短,備好課、上好課,提高教學質量。
2、教研工作。教研是教學的第一生產力,在考察的學校中都通過不同形式的教研工作引領教師發(fā)展,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從教學研究的方向看,多數學校傾斜于研究新課程中課堂教學凸現的各種問題,從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有針對性地搞好校內教研工作。有部分學校承擔了國家或省級課題研究,以課題研究為契機,推動教研工作的進行。個別學校在教研工作中銳意創(chuàng)新,例如:XX縣城關小學在教研活動中啟動“雙通工程”即通教材、通教法,并且制定相關方案,對“雙通”情況進行達標測試。合陽城關
小學重視教師每節(jié)課后認真書寫教學反思,每月總結本月工作后寫好月教學隨筆,并且將其納入量化考核內容,宜川城關小學制定了教學常規(guī)的“五導、五多”進行系統(tǒng)研究,并在全校試行,成效顯著,總之,所考察的學校的教研工作都能從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研活動,并能扎扎實實搞好教研工作,經驗值得借鑒。
3、特色教育異彩紛呈。現代的辦學思想中非常重視學生的特長教育,使不同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所考察的學校都能結合地域、學校情況開展特色教育。靈寶一小開展的藝術特色教育,將學生分層次教學,校內常規(guī)教學和周六日的特長培訓提高相結合,有一部分學生在國家、省級器樂大賽中獲獎,成績卓然。后宰門小學開展了剪紙、攝影、秧歌、古詩誦讀等校本課程,將古詩文朗讀與傳統(tǒng)舞蹈結合,創(chuàng)造了新的誦讀形式。澄城北關小學等學校都有校內小報和管樂隊,在平常訓練、遇升國旗、重大節(jié)日、集會慶典中展示學校特色教育成果,西安后宰門小學、合陽城關小學在“陽光體育”中開辟了每天25分鐘中大課間活動,并且組建了學校合唱團、舞蹈團,詩文朗誦班,英語說唱班,讓學生根據本人興趣選擇適宜自己發(fā)展的團體,由學校安排時間進行輔導、訓練。宜川城關小學則結合當地特色開展了陜北大秧歌,剪紙、民歌,宜川胸鼓等校本課程,組建了學校武術隊和體操隊。以上學校在特色教育中都能立足實際,靈活、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校內外資源,將平時訓練和集中展示相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ㄋ模⑸罨抡n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考察的學校中都通過不同方式深化課程改革,積極推進新課程研究,把先進的教育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他們的具體做法是:
1.借鑒經驗。各校都能結合實際,采取“走出去”的辦法,到兄弟縣市學習好的管理經驗,出臺了一系列教師校本培訓的制度,從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等多方面對學校的教學管理進行規(guī)范,制度的建設,為教師參與教研活動提供了航標,使學校校本教研工作得以高質量的開展。
2.注重教研組建設。多數學校制定教研組長工作職責量化評比辦法。從教研組長的教學效果、組織各類比賽、開展教研教改工作等方面進行量化評分,根據考核的分值,對教研組長的工作職責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并設立獎勵制度,這樣極大調動了教研組長的積極性。
。常M織教研活動。學校通過開展了“同一節(jié)課”的教研活動,以各學科典型課例為依托,以同一科目在教學實踐中的共性問題和突出問題為切入點,加強教師之間的專業(yè)切磋。“同一節(jié)課”研討同一教學內容的不同課型,對教師們的教學思想、設計思路、制作技術、整合效果等加以比較分析,課目雖同,在每一位教師的手下卻是各有千秋,上得有聲有色,真正體現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的教學理念。體現了教師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造性和教學的個性化。通過這些教研活動,大部分老師都覺得課改精神在我校得到充分的體現,而且認為“同一節(jié)課”這種教研活動的開展,為老師展現不同的教學風格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臺,增強了教師課改必勝信心,以達到駕馭新課程,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矗扇〖w備課。各學校要求以教研組為單位要進行集體備課,由教研組長牽頭帶領本組教師進行分工備課,將難點分散,實現重點突破。在進行新課之前,首先由負責本課教學設計的教師進行說課,陳述備課思路,進行教材分析,確立重點難點,設計教法學法,詳述教學流程,并著重說明設計的依據與理念;然后本組教師針對課的設計進行集體研討、辯論、修正、完善、補充、力求創(chuàng)新,不落俗套;最后將完善后的教學設計進行集中保存,形成學科資源庫。備課要求做到“三定”,即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fā)言人。備課時個人備課與整體備課相結合,集思廣益,優(yōu)勢互補,資源共享。相關教師根據本班實際及自身素質,在拷貝他人教案或復印優(yōu)秀教案的基礎上設計出富有個性的教學方案。教務處不用整齊劃一的“標準式”教案來要求教師,教師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教學實際的需要,科學有序地將原有教材改變順序,重新組合,對教師教案檢查的重心后移,注重對“課后反思”的檢查,提倡教師以研究者的態(tài)度不斷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時記錄下教學中的閃光點,問題分析,理性反思以及改進措施等。評課做到人人發(fā)言,并對授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評價量分,作為教師發(fā)展性評價的資料。教研組長做好總結性發(fā)言,從教師的教學策略與學生的學習姿態(tài)等方面指出優(yōu)點與不足,并形成書面總結材料。
。担畬嵭袔汀、帶活動。各校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積極開展新課程教學支持活動,促進教師的交流與互助,在互聽互評中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