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滑輪》評課稿(通用9篇)
文字像精靈,只要你用好它,它就會產(chǎn)生讓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無論我們說話還是作文,都要運用好文字。只要你能準確靈活的用好它,它就會讓你的語言煥發(fā)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滑輪》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滑輪》評課稿 篇1
一、復習提問
1.杠桿有哪三種?各有什么特點?舉例說明。
2.剪鐵用的剪刀和鑷子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 學生回答。
教師出示實物并進行演示,并畫出這兩個杠桿的示意圖。要求學生正確畫出它們的力臂,講清道理,說明結(jié)論。 剪鐵用剪刀和鑷子兩杠桿示意圖如圖所示。
畫出力臂。
二、新課引入
教師先舉一個滑輪的實例,再要求學生舉滑輪的例子,根據(jù)使用時滑輪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即按定滑輪和動滑輪分類)。
學生舉例。 提問它們的特點是什么,由此給出定義:滑輪是一個周邊有槽、并可以繞軸轉(zhuǎn)動的輪子。
教師給出滑輪的分類。
滑輪有兩種:定滑輪和動滑輪。使用時滑輪的位置固定不變的叫做定滑輪,使用時滑輪的位置跟被拉動的物體一起運動的叫做動滑輪。
討論特點。
再舉些滑輪實例,可連接錄像。 學生觀看錄像。
1 .定滑輪 觀察定滑輪。定滑輪工作時,它的軸固定不動。
舉例:如旗桿頂部的裝置為定滑輪。
提問:使用定滑輪有什么特點? 觀察定滑輪工作的狀態(tài),軸是固定不動的。
演示實驗:
① 稱量鉤碼的重力;
、 演示如圖所示的實驗,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物體上升,拉力的方向改變,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特點是 G = F 。使用定滑輪吊起物體時,可以改變力的作用方向,達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觀察實驗:
學生通過教師的演示得出使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作用方向,定滑輪不能省力。
提問: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那么能否省距離?能否省功? 學生思考
按照下圖進行演示。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 s 與物體上升高度 h 相等,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離。由此得出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功。
觀察實驗,得出結(jié)論:
、 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 s 與物體上升高度 h 相等,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離。
、 由 W = Fs得出 W 與提升物體所需的功Gh相等,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功。
2 .動滑輪
(1) 教師邊講邊演示動滑輪提升重物。
要求學生討論分析,此時提起重物使用的滑輪與剛才演示實驗使用的定滑輪有何不同點?
教師在學生討論后小結(jié):動滑輪工作時,軸和重物一起移動。另外用力方向也不同,用定滑輪時拉力方向是向下的,使用動滑輪提升重物時拉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 提問:使用動滑輪有什么好處?動滑輪中繩的拉力和做功情況怎樣? 學生討論。
(3) 組織學生實驗,按課本實驗探究,參照下圖進行實驗。
由于研究定滑輪時教師已演示過實驗,學生可以自己設(shè)計出實驗步驟。說明:重物用 2 個鉤碼表示,有利于分析數(shù)據(jù)。用彈簧秤測出鉤碼重。讀取彈簧秤的示數(shù)時,跨過動滑輪的兩條繩要豎直、平行。
(4) 總結(jié):
使用動滑輪提升鉤碼,彈簧秤的示數(shù)約是鉤碼重的二分之一。
兩根繩子吊著重物和滑輪,這兩根繩子的力之和約等于鉤碼的重力,符合平衡力的原理。
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s是物體上升高度 H 的 2 倍。
使用動滑輪不能省功。說明:在提升鉤碼的過程中也把動滑輪提升起來了,當鉤碼重遠大于動滑輪重時,動滑輪才可忽略不計,從而得出使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的結(jié)論。 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
、 使用動滑輪提升鉤碼,彈簧秤的示數(shù)約是鉤碼重的二分之一。
、 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s是物體上升高度 H 的 2 倍。而使用動滑輪雖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但可以省一半力。使用動滑輪不能省功。
三、課堂小結(jié)
認識定滑輪、動滑輪。
反思:
1、 本節(jié)課教學思路清晰,重難點突出,教學節(jié)奏合理,張馳有度。
2、 通過學生動手實驗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實驗探究的熱情與積極性。
3、 通過講學稿對學生的課前預習進行有效的引導,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生的效率和效果。
《滑輪》評課稿 篇2
本節(jié)課從教學內(nèi)容來看,知識容量相對不是很大,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但作為一門探究性學習為主的科學課,更注重的是科學探究過程。所以本人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 和認知特點,積極展開探究性教學,讓學生基本能夠利用教師提供的實驗材料準確的操作實驗,并能夠得出準確的數(shù)據(jù)。也讓全體學生能夠參與活動,體現(xiàn)了教育要 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使全班同學都能夠?qū)W到知識,提高了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雖然耗時多,顯得慢,但本人認為值得的。
從 教學過程來看,在研究“滑輪特點”實驗中,對定滑輪探究時,可以改變拉力的方向就是不一定要豎直向下,這對研究力的關(guān)系影響不大,但在動滑輪試驗中拉力的 方向必須是豎直的,否則會影響實驗,本人在教學過程中強調(diào)注意方向,但不深入探究原因,因為這與后面杠桿力臂大小有關(guān)。在研究“動滑輪是否省力”的實驗 中,當重物只為一個鉤碼時,重物的'重量最好也算上動滑輪的重量,尤其是那種鐵質(zhì)的動滑輪,不然會產(chǎn)生較大的實驗誤差而誤導學生。在這個實驗中,鉤碼數(shù)越 多,直觀認識中的省力效果越明顯。
在教學的最后本人利用“我們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定滑輪,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動滑輪”結(jié)束,即是對本課教學的總結(jié),也是為下節(jié)課做的鋪墊,我認為不能走過場,應讓學生在充分討論思考的基礎(chǔ)上進行交流。
從 課堂教學的時效性來看,滑輪在生活實際應用比較廣泛、普及。教學中聯(lián)系生活的問題很多,學生也愿意思考,思維活躍。教師應在課堂中多引導他們聯(lián)系生活實 際。學生有生活經(jīng)驗,有了理論基礎(chǔ)以后,愿意解決實際問題,而實際問題又有助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在課堂中應引導:學生提問、學生回答、學生講解、學生結(jié) 論。引入競爭機制、獎勵機制,也有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
從自身素質(zhì)角度來看,本人還需要加強教學基本功,提高自身教學素質(zhì)。在教學中自己還有很多缺點存在,教學形式還不完善,要不斷學習,克服問題。板書形式、語言藝術(shù)、教學儀態(tài)、思維結(jié)構(gòu)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再一步提高。既完善自己,又要做好學生的表率。
另外,在這節(jié)課中要使用彈簧測力計。教師課前應好好檢查一下彈簧測力計能否正常使用,不然將極大影響課堂學生實驗活動的開展。
《滑輪》評課稿 篇3
教學滑輪這一課的時候,我在課上發(fā)現(xiàn)許多的問題。我進行很長時間的思考,我想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下面的問題——多鼓勵我的學生。學生的`在活動研究的過程出現(xiàn)許多的問題,有很多的我沒有預料的到的。比如象滑輪的輪槽穿線,使用測力計方法等。我想出現(xiàn)這些的問題,主要是學生的沒有接觸過,動手的能力不好。一開始學生出現(xiàn)這些問題是可以理解的,在這個的時候,老師應該多加的給予鼓勵,這樣學生就會有興趣和信心的進行進行探究活動。但是我當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我演示了一遍之后,還是沒有學會方法,我非常的生氣,進而訓斥了幾個學生。然而這一訓斥的后果出現(xiàn)了,學生對于活動就比較的懶散了,沒有興趣進行操作及探究。
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老師我應該注意自己的教學心態(tài),在心態(tài)上進行磨練自己。從而更好的進行學習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的積極的興趣。對于學生在活動和探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應該予以諒解和鼓勵,這才是比較正確的處理方式。教學和學習,就是學生在錯誤中,在失誤中進行探究,進行學習知識和技能,進行積累經(jīng)驗,進行磨練學習心態(tài),進行提高學習興趣的。
我想學生在學習中,一些簡單問題和事項,他們不會操作或者是不知道,還是因為他們有個別的同學沒有認真去聽。因此我想在學習中,我要再引導學生進行聽的方面進行想法設(shè)法的進行引導。
《滑輪》評課稿 篇4
滑輪這節(jié)課的是一節(jié)實驗探究為主的課型。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需要組織,指導學生的進行活動探究。指導學習探究定,動滑輪及滑輪組的作用。在進行活動的時候,本以為給予演示一遍,動定滑輪及滑輪組的組裝方式,學生就會和能夠進行組裝。因此動定滑輪組裝講的比較簡單。但是在學生的操作的過程中,還是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總是裝不上滑輪。在操作的過程中,還是發(fā)現(xiàn)部分的學生的彈簧秤的使用不夠熟練的等問題。現(xiàn)在講問題及措施總結(jié)如下
1、學生組裝滑輪的問題。
學生在進行操作的時候,在進行組裝器材的時候,要費很大的功夫和時間。在向滑輪進行穿線時候,學生總是不能夠?qū)⒕放入滑輪的槽內(nèi)。這是由于塑料制作的滑輪質(zhì)量太小,導致學生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不能夠很好的實施操作。當時在課堂上在指導的時候,我就直接的給學生講解:只要在滑輪的勾上掛上一個鉤碼,進行配重,就能夠比較容易的將線穿進滑輪的溝槽里。并且現(xiàn)場演示給學生進行觀察比較。現(xiàn)在想來,這個操作難點是否放給學生進行解決,不是更好嗎。在學生想法解決的過程中,既讓他們進行動腦思考,又進行動手操作,而且會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這一點在給演示學生進行操作的時候,不要進行強調(diào)方便的方法,而是演示總是裝不上,問學生有什么辦法,這樣學生進行動腦思考并且試著進行操作實驗,最終找出合適方便的方法。雖然這樣會使用較多的時間,但是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
2.學生在使用測力計的時候,操作錯誤。
他們沒有將測力計的勾套到繩子的圈中,而是拴在提勾上。這樣測力計當沒有示數(shù)。有1-2個小組的在進行測量的時候,出現(xiàn)這樣的測力計的使用錯誤。這樣的操作錯誤,讓我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qū)е聦W生會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呢。因此在學習斜面的時候已經(jīng)復習了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在學習蘋果為什么會落地的時候?qū)W習了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并且學生進行操作。然而學生還是出現(xiàn)了這樣令人大跌眼鏡的錯誤,實在讓人不可思議。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到底出現(xiàn)什么問題呢,F(xiàn)在想來,在上課的過程中,還是老師少講,學生多進行探究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充分的進行操作,在操作過程中進行總結(jié),這樣學生親身經(jīng)歷的總結(jié)的知識就會根深蒂固了。
3.學生小組在進行合作的時候,少數(shù)學生不進行合作。
或者是合作分配不合理。比如說,四個人一個小組,兩個實驗,他們就兩個人做這個,另外兩個人做另一個,別人做的時候,他在玩,不參與到活動之中。這個方面的問題在某些小組還是存在的。我現(xiàn)在想來這些不參與到活動中的學生,很大一部分是學困生。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探究的習慣,和探究欲望。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思考。還有的小組實驗總是被一到二的學生把持著,不讓其他的同學參與。我想在學生的合作的要求還有進一步的強調(diào)。
《滑輪》評課稿 篇5
本節(jié)課在教學組織上采用邊實驗邊學習的教學模式,按照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guī)律,讓學生動說手操作、嘗試體驗,在分析思考、對比總結(jié)。引導學生畫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杠桿示意圖,通過對比分析,準確把握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1、這節(jié)課基本達到預設(shè)教學目標,重點突出,在課堂上充分讓學生動手實驗,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2、在處理如何讓學生較方便的測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和拉力移動的距離s時,我經(jīng)過一番思考,在鐵架臺上貼上有刻線的`紙條,給學生探究提供了方便,也使學生的測量結(jié)果較用刻度尺去比著測量提高了準確度,這樣的處理提高了本節(jié)課的課堂學習效率。這也讓物體會到其實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去鉆研,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改變,都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大的方便。
3、課堂節(jié)奏的把握基本較合理,如果學生實驗再緊湊一些,會給分析實驗結(jié)果留出更充裕的時間。
4、在做探究實驗前應先讓學生設(shè)計實驗記錄表格,對幫助學生明確實驗目,明確實驗操作步驟會更有幫助。
5、在對動滑輪提升重物的實驗中,對拉力F的方向如不沿豎直方向去拉,力的大小變化情況沒有明確讓學生實驗,并且在分析動滑輪實質(zhì)時,也未作為一個知識點點明,可放在下一節(jié)課中進行拓展。
《滑輪》評課稿 篇6
《我的滑輪》是大象版科學四下《生活中的機械》單元的第四課。由于教材安排的內(nèi)容多,特別是組裝滑輪組的難度大,所以,我們把本節(jié)內(nèi)容分成兩課時來完成,并對實驗材料進行了調(diào)整,對實驗記錄表重新進行了設(shè)計,降低難度,有利于學生完成探究目標。本課力圖體現(xiàn)“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課程理念,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jīng)歷“問題——猜想——驗證——總結(jié)”的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發(fā)現(xiàn)定滑輪、動滑輪的作用,從而明白生活中人們用定滑輪、動滑輪提升重物和道理。
1、按照教材上選擇的材料,讓學生做提升鉤碼的游戲活動時,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去擺弄回形針,也不知道怎樣利用回形針來固定線軸來提升鉤碼,很多同學就是把鉤碼系在線上,直接繞過鐵架臺的支架拉鉤碼,根本無法達到通過游戲讓學生體驗用定滑輪、動滑輪提升鉤碼的目的。教學中我對游戲活動的材料進行了調(diào)整,不要回形針、線軸,只給學生提供輪子、線、鉤碼、玩具。通過教學發(fā)現(xiàn):學生很輕松地設(shè)計出了多種提升鉤碼的.方法,很好地達成了教學預設(shè)的目標。
2、本課是一節(jié)既有趣味性,又充滿挑戰(zhàn)性的課。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上,完成教學目標,教學中我對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進行了精心設(shè)計。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想的辦法多?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驗驗證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實驗驗證滑輪是否省力,這個環(huán)節(jié)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為了讓學生很順利地完成探究任務,教學時讓學生先討論思考實驗方案,并進行交流,實現(xiàn)資源共享,然后分組進行實驗。使學生先“動腦”后“動手”,所學生的思維活動與操作活動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很好地達成教學目標;課的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分析定滑輪、動滑輪的優(yōu)點和缺點,從而提出新的探究問題,能不能組裝一個滑輪,既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呢?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教室,不把下課的鈴聲當做教學的終點,促使學生在課外繼續(xù)進行探究活動。
3、通過對這節(jié)課的教學,使我深深體會到:對于每一課的教學內(nèi)容,執(zhí)教者要反復研讀,認真理解教材,明確教學內(nèi)容在本冊、本單元的地位和作用,明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好教學的設(shè)計理念和思路。在正確地把握教材的基礎(chǔ)上,可以靈活地處理教學內(nèi)容,甚至可以改變教材的結(jié)構(gòu)和順序。另外,對實驗材料要精心選取,使其具結(jié)構(gòu)性和科學性,真正體現(xiàn)“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滑輪》評課稿 篇7
本課將研究“滑輪”這一新的簡單機械,通過教學,研究定滑輪、動滑輪工作時是否改變用力的方向、是否省力兩個特征。此課教學,同樣應讓同學分組動手操作,可將原來機械實驗盒中的有關(guān)器材作為分組實驗資料供同學使用。
1、在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的實驗中,一邊掛著鉤碼當重物,一邊掛上鉤碼當所用的力。有同學會認為定滑輪費力,因為要用三個鉤碼的力才干提起兩個鉤碼的重物,教師應對此予以引導,可在兩邊各掛兩個,重物在上,用力在下,說明使用均等的力,也能使重物堅持在一定位置上,從而使兩邊的力量達到均衡狀態(tài),說明定滑輪即不省力也不費力。(假如算上摩擦因素,那還是有些些費力的)
2、在研究“動滑輪是否省力”的實驗中,當重物只為一個鉤碼時,重物的重量最好也算上動滑輪的重量,尤其是那種鐵質(zhì)的動滑輪,不然會發(fā)生較大的實驗誤差而誤導同學。在這個實驗中,鉤碼數(shù)越多,直觀認識中的省力效果越明顯,甚至有同學在匯報時,能發(fā)現(xiàn)用了一個動滑輪后,一般能省上一半的力,予以肯定。
3、此課實驗,包括6、7課實驗,均需要使用彈簧測力計,因此,教師課前應好好檢查一下彈簧秤能否正常使用,不然將極大影響課堂同學實驗活動的開展。我在課前準備彈簧秤時,發(fā)現(xiàn)20多個彈簧秤居然只有兩三個能正常使用,其他的都因螺母松動而導致彈簧脫離,不得不一一拆開進行修復,花了一個中午的'時間。還好極早準備極早發(fā)現(xiàn),不然上課時就只能做演示實驗了。這次經(jīng)歷也提醒我,上課所需的資料應提前準備,并進行細致檢查,以免誤事。
4、最后一個考慮“我們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定滑輪,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動滑輪?”即是對本課教學的總結(jié),也是為下節(jié)課做的鋪墊,不能走過場,應讓同學在充沛討論考慮的基礎(chǔ)上進行交流。
《滑輪》評課稿 篇8
《科學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和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
靜下心來想一想,隨著學生提問積極性的提高,老師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我們科學老師不能只“教教本”,還要學會“用教本教”,不能只“備教本”,還要“備學生”,這需要老師花費更多的時間研究教材,思考在課堂上可能會出現(xiàn)的各種意外,包括學生提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老師的知識面還要進一步拓寬,教師不能做“一桶水”,而應該是水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要求我們教師終生學習。只是老師一個人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我在鼓勵學生提問的同時還應該鼓勵學生解決問題,學生在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后并嘗試解決問題,能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提高提問的興趣和質(zhì)量,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過程,我在今后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僬n堂問題盡量當場由師生討論后解決,解決不了的布置學生課后了解,找到答案后展示給學生,并對善于提問和積極解決問題的學生予以表彰,提高學生提問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诠膭顚W生寫科學日記和科學小論文,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感受到科學的神奇和魅力,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對于學生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我課后請教了其他科學老師,才豁然開朗,原來動滑輪在受力時會滾動,力臂大小會隨之調(diào)整,所以不會出現(xiàn)像兩人提水時用力不均的情況,當然這是在不計繩子的摩擦力的情況下,嘿,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
《滑輪》評課稿 篇9
學生在學習過滑輪以后,在知道滑輪有定滑輪和動滑輪,并了解了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性質(zhì)和作用以后的一個拓展,在學習這節(jié)課之前,學生已經(jīng)知道滑輪分為定滑輪和動滑輪兩種,并且還知道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力,但是它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可以省力但是不能改變力的方向。在這個基礎(chǔ)上我們這節(jié)課來研究使用定滑輪和動滑輪在物體移動的距離和繩索移動距離之間的關(guān)系,這個關(guān)系容易被人們忽視,所以研究起來也不是那么容易看得很清楚,所以我在上課之前精心設(shè)計了實驗器材,在一個直板上標出刻度,并用橡皮筋作為做記號用的材料,因為橡皮筋是可以移動的。用這個作為初始點,這樣看的數(shù)據(jù)比較準確。
從課堂教學上來看學生基本能夠利用教師提供的實驗材料準確的操作實驗,并能夠得出準確的`數(shù)據(jù)。這節(jié)課全體學生能夠參與活動,體現(xiàn)了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使全班同學都能夠?qū)W到知識。提高了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但是,在這節(jié)課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師在指導講解過程中還有不到位的地方,有時有些急噪,有的問題還沒有講的很清楚。所以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操作上的失誤。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要多加注意,使課堂教學更加完美。
【《滑輪》評課稿】相關(guān)文章:
復習課評課稿10-11
教師是怎樣評課的及評課稿04-23
《亡羊補牢》的評課稿06-24
趙州橋的評課稿06-25
《麻雀》的評課稿08-13
景陽岡的評課稿08-24
Holidays評課稿06-05
《電壓》評課稿06-14
《aoe》評課稿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