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譯
在日常過程學(xué)習(xí)中,我們總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要一起來學(xué)習(xí)文言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鄭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作品介紹】
“鄭伯克段于鄢”是春秋開篇的第一則故事,除了說明多行不義必自斃之外還講說了兄弟的悌,以及后面潁考叔勸君,莊公掘地見母表現(xiàn)出的孝及君臣之義,是孝悌故事中的經(jīng)典。古文觀止收錄了《左傳》版本并加附表題為“多行不義必自斃”,標(biāo)題取自于文中莊公之語也。后《史記》在鄭亦記錄了《春秋》中的這個事件。
【故事概要】
魯隱公元年即魯國隱公的第一年。其中唯一一件戰(zhàn)爭的事情就是這個鄭伯克段于鄢。鄭伯就是鄭莊公,而這個段就是他的弟弟共叔段。莊公姑息養(yǎng)奸,縱容其弟,其弟驕縱欲奪王位,后莊公使機(jī)打敗共叔段。莊公怨其母,并將母親遷于穎地。后來自己也后悔了,又有穎考叔規(guī)勸,母子有重歸于好。
【原文】
《鄭伯克段于鄢》
出處:《左傳》
初①,鄭武公娶于申②,日武姜③。生莊公及共叔段④。莊公寤生⑤,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⑥。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⑦,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⑧。公曰:“制,巖邑也⑨,虢叔死焉⑩,倫邑唯命⑾!闭埦,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⒀:“都,城過百雉⒁,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⒂;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⒃!惫唬骸敖嫌,焉辟害⒄?”對曰:“姜氏何厭之有⒅?不如早為之所⒆,無使滋蔓。蔓,難圖也⒇”。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21),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22)。公于呂曰(23):“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24)。?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惫唬骸盁o庸(25),將自及!贝笫逵质召E以為己邑,至于廩延(26)。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惫唬骸安涣x不昵(27)”,厚將崩!
大叔完聚(28),繕甲兵,具卒乘(29),將襲鄭。夫人將啟之(30)。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31)。京叛大叔段。段人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潁(34),而誓之日:“不及黃泉,無相見也(35)!奔榷谥。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36),聞之,有獻(xiàn)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37)。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君之羲(38)。請以遺之(39)!惫唬骸盃栍心高z,繄我獨(dú)無(40)!”穎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41),遂而相見(42),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43):“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44)!”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45)!”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46):“穎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47)!对姟吩唬骸⒆硬粎T,永錫爾類(48)!涫侵^乎?”
【注釋】
(1)初:當(dāng)初,從前。故事開頭時用語。(2)鄭武公:春秋時諸侯國鄭國(在今河南新鄭)國君,姓姬,名掘突,武為謚號。申:諸侯國名,在今河南南陽,姜姓。(3)武姜:武謚鄭武公謚號,姜謚娘家姓。(4)莊公:即鄭莊公。共(gōng)叔段:共是國名,叔為兄弟排行居后,段是名。(5)窹(wù)生:逆生,倒生,即難產(chǎn)。(6)惡(wù):不喜歡。(7)亟(qì):多次屢次。(8)制:鄭國邑名,在今河南滎陽縣虎牢關(guān)。(9)巖邑:險要地城邑。(10)虢(guó)叔:東虢國國君。(11)佗:同“他”。唯命:“唯命是從”地省略。(12)京:鄭國邑名,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南。(13)祭(zhài)仲:鄭國大夫,字足。(14)雉:古時建筑計量單位,長三丈,高一丈。(15)參:同“三”。國:國都。(16)堪:經(jīng)受得起。(17)焉:哪里。辟:同“避”。(18)何厭之有:有何厭。厭:滿足。(19)所:安置,處理。(20)圖:課,治。(21)斃:仆倒,倒下去。(22)鄙:邊境上得邑。貳于己:同時屬于莊公和自己。(23)公子呂:鄭國大夫,字子封。(24)若之何:對他怎么辦。(25)庸:用。(26)廩延:鄭國邑名,在今河南延津北。(27)昵:親近。(28)完:修繕。聚:積聚。(29)繕:修整。甲:鎧甲。兵:武器。具:備齊。卒:步兵。乘(shèng):兵車。(30)夫人:指武姜。啟之:為他打開城門。(31)帥:率領(lǐng)。乘:一車四馬為一乘。車一乘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32)鄢:鄭國邑名,在陵境內(nèi).(33)五月辛丑:五月二十三日.古人記日用天干和地支搭配.(34)城穎西北。(35)黃泉:黃土下的泉水。這里指墓穴。(36)穎考叔:鄭國大夫。穎谷:鄭國邑名,在今河南登封西南。封人:管理邊界的官。(37)舍肉:把肉放在旁邊不吃。(38)羲:調(diào)和五味做成的帶汁的肉。(39)遺(wéi):贈送。(40)繄(yì):語氣助詞。沒有實義。(41)闕:同“掘”,挖。(42)隧:地道。這里的意思是挖隧道。(43)賦:指作詩。(44)融融:快樂自得的樣子。(45)泄泄(yì):快樂舒暢的樣子。(46)君子:作者地托!蹲髠鳌纷髡叱S眠@種方式發(fā)表評論。(47)施(yì):延及,擴(kuò)展。(48)這兩句詩出自《詩·大雅·既醉》。匱:窮盡。錫:同“賜”,給予。
【白話翻譯】
當(dāng)初,鄭武公娶了申國國君的女兒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莊公和公叔段。莊公腳在前倒生下來,使姜氏受了驚嚇?biāo)匀∶小P生’,武姜因此討厭莊公。武姜玉愛共叔段,想立他為太子多次向武公請求,武公都沒有答應(yīng)。等到莊公當(dāng)上了鄭國國君武姜為共敘段請求把制作為他的封邑。莊又說“制是個險要的城邑,從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別的地方,我都答應(yīng)。”武姜又為共叔段請求京邑,莊公就計共叔段住在那里,稱他為“京城太叔”。
祭仲說“都城超過了三百丈,就會成為國家的禍害。按先王的規(guī)定,大的都城面積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超過九分之一,F(xiàn)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違反了先王的制度,這會使您受不了!鼻f公回答說;“姜氏要這么做我怎能避開這禍害呢?”祭仲說道:“姜氏有什么可滿足呢?不如早些處置共叔段,不讓他的勢力蔓延。如果蔓延開來,就難對付了。蔓延開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況是您習(xí)卜受寵的兄弟呢?”莊公說‘干多了不仁義的事情,必定會自取滅亡,您暫且等著看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邊和北邊的邊邑也同時歸他管轄。公子呂說‘一個國家不能容納兩個君王,您打算怎么辦?如果您想把國家交給大叔,就請允許我去事奉他;如果不給,就請陳掉他,不要使百姓產(chǎn)生二心!鼻f公說;“用不著,他會自食其果。太叔又把雙方共管的邊邑收歸自己,一直把邑地擴(kuò)大到了廩延。公子呂說;“可以動手了。他占多了地方就會得到百姓擁護(hù)!鼻f公說“做事不仁義就不會有人親近,地方再大也會崩潰。”
太叔修造城地,聚集百姓,修整鎧甲和武器.準(zhǔn)備好了步兵和戰(zhàn)車,將要偷襲鄭國國都。武姜打算為他打開城門作內(nèi)應(yīng)。莊公得知了太叔偷襲的日期,說;‘可以動手了!”于是,他命令公子呂率領(lǐng)二百輛戰(zhàn)車去攻打京邑。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莊公又攻打鄢。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國。
于是莊公把武姜安置到城穎,并向她發(fā)誓說:“不到地下黃泉,水遠(yuǎn)不再見面!笔潞螅趾蠡谶@么說。
考叔當(dāng)時是穎谷管理疆界的官員,他聽說了這件事,就送了些禮物給莊公。莊公請他吃飯,他卻把肉放在一旁不吃。莊公問他為什么,穎考叔回答說:“我家中有母親,我的飯食她都吃過,就是從未吃過君王的肉羹,后允許我拿去送給她!鼻f公說“你有母親可以送東西給她,唯獨(dú)我沒有!”穎考叔說“我冒昧問一下這話是什么意思?”莊公把事情的緣由告訴了他,并說自己很后悔。穎考叔說;“君王何必?fù)?dān)憂呢?如果掘地見水,打成地道去見面,誰能說這不是黃泉相見?”莊公聽從了項考叔的話,照著做了。莊公進(jìn)入地道,賦詩說:‘隧道當(dāng)中,心中快樂融和!”武姜走出隧道,賦詩說;‘隧道之外,心中快樂舒暢!”于是。母于關(guān)系又與從前一樣了。
君子說;“穎考叔真是個孝子。愛自己的母親,還擴(kuò)大影響了鄭莊公!对姟ご笱拧ぜ茸怼氛f‘孝子德行無窮個永久能分給同類!蟾耪f的就是這樣的事吧!”
【讀解】
這是一個流傳甚廣、十分典型的兄弟相爭的故事。
人們常用“親如兄弟”來形容親情的深厚,也用“親兄弟,明算帳”來說明親情和利益沖突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憑自己的生活體驗深知,親情在很多時候是脆弱的,在利益的驅(qū)使之下,親情遠(yuǎn)遠(yuǎn)不足以化解由利益導(dǎo)致的矛盾沖突。
當(dāng)然,兄弟相爭,并非完全沒有是非曲直,并非完全沒有正義、真理的存在。比如,鄭莊公與共叔段的權(quán)位之爭,按傳統(tǒng)觀念,長子是王位天然的繼承者,是“天理”,不容有違背。這樣,鄭莊公就代表了合理的、正當(dāng)?shù)囊环,而共叔段奪取王位的圖謀,便是不合理的、不正當(dāng)?shù)摹?/p>
代表合理的、正義的一方,往往充滿“正氣”,可以慷慨陳辭。鳴鼓攻之,可以穩(wěn)坐如山,居高臨下,所以鄭莊公才可以自豪地、以先知的口吻說:“多行不義,必自斃。”
拋開這個故事不論,‘多行不義,必自斃”也算是一條普遍真理,正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樣。幾乎可以說,古往今來,凡是作惡的人,搞陰謀詭計的人,違法亂紀(jì)的人,都沒有好下場,最終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是,如果坐著等待結(jié)果的到來,等待作惡者“自斃”,顯然是愚蠢的,無異于自己坐以待斃,很可能讓作惡者占盡了風(fēng)光好處。我們要相信毛主席說過的:“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例。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彼裕c其坐以待斃,不如起而對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這么說來,以惡抗惡,以暴力抗惡,以陰謀詭計對陰謀詭計,在一定范圍內(nèi)便是合理的事。真理、道義總得以某種方式來加以捍衛(wèi),對真理、道義的信念,總不能替代實際有效的行動,就好比強(qiáng)盜闖進(jìn)我們家里,是不可能憑借善良的愿望和對正義的信念來阻止強(qiáng)盜的搶劫的。唯有拿起武器,同強(qiáng)盜搏斗,把強(qiáng)盜趕出家門去,才是用行動來維護(hù)自己的信念,因而真理、正義才可能得到證明,得到捍衛(wèi)。更多文言文學(xué)習(xí)文章敬請關(guān)注“詩詞網(wǎng)文言文閱讀”的古文觀止欄目。
儒家傳統(tǒng)一直是主張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在內(nèi)心承認(rèn)的真理,在思想和言論中確信原則,必須用實際行動來加以體現(xiàn),讓真理、原則變成行動的指南。如果能做到這樣,不溢、惡行、陰謀等等,就既不是可怕的猛獸,也不是不可戰(zhàn)勝和征服的。關(guān)鍵不在對方,而在自己是否能挺身而出,以及如何挺身而出,從而讓東風(fēng)壓倒西風(fēng)。
【文言知識】
一詞多義
1、克①鄭伯克段于鄢(戰(zhàn)勝)②克勤克儉(能夠)
2、制①為之請制(地名)②今京不制(制度)③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制度)④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規(guī)模)
3、度①今京不度,非制也(合乎法度)②度,然后知長短(計算量)③項王自度不得脫(推測,估計)④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限度)
詞類活用
1、驚姜氏(使動用法,使······驚嚇)
2、今京不度,非制也(名詞作動詞,合乎法度)
3、隧而相見(名詞作動詞,挖地道)
判斷句
1.制,巖邑也
2.都城不過百雉,國之害也
3.蔓,難圖也
4.稱鄭伯,譏失教也
5.不言出奔,難之也
6.潁考叔,純孝也
7.今京不度,非制也
省略句
1.佗邑唯命
2.中五之一
3.請以遺之
4.請京,使居之
5.無庸,將自及
賓語前置
1.姜氏何厭之有?
2.敢問何謂也?
3.君何患焉?
4.其是之謂乎
狀語后置
1.鄭武公娶于申
2.遂置姜氏于城潁
3.有獻(xiàn)于公
4.鄭伯克段于鄢
5.亟請于武公
作者簡介
左丘明,生卒年不詳,一說復(fù)姓左丘,名明;一說單姓左,名丘明。長期以來由于先秦及漢代文獻(xiàn)對左傳作者左丘明的記載非常有限,歷代學(xué)者對左丘明的姓名、時代、籍貫、官職及著作一直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尚無定論。
春秋末期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思想家、散文家。曾任魯國史官,相傳為解析《春秋》而作《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又作《國語》,作《國語》時已雙目失明,兩書記錄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原始資料。由于史料詳實,文筆生動,引起了古今中外學(xué)者的愛好和研討。被譽(yù)為“文宗史圣”、“經(jīng)臣史祖”,孔子、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君子”。歷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jīng)師;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賢。歷來學(xué)者對他的時代、籍貫、官職及著作都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尚無定論。
左丘明是中國傳統(tǒng)史學(xué)的創(chuàng)始人。史學(xué)界推左丘明為中國史學(xué)的開山鼻祖。被譽(yù)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當(dāng)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鄭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譯】相關(guān)文章:
鄭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譯08-10
鄭伯克段于鄢原文翻譯及賞析07-31
鄭伯克段于鄢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01-21
鄭伯克段于鄢的原文閱讀及翻譯譯文05-26
鄭伯克段于鄢原文及賞析01-05
鄭伯克段于鄢文言文翻譯及注解02-28
鄭伯克段于鄢中的特殊句式06-02
《鄭伯克段于鄢》鑒賞及譯文注釋詩詞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