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大鼠原文以及譯文賞析
大鼠
萬歷間①,宮中有鼠,大與貓等,為害甚劇。遍求民間佳貓捕制之,輒被啖食。適異國來貢獅貓,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闔②其扉,潛窺之。貓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見貓,怒奔之。貓避登幾④上,鼠亦登,貓則躍下。如此往復(fù),不啻⑤百次。眾咸謂貓怯,以為是無能為者。既而鼠跳擲漸遲,碩腹似喘,蹲地上少休。貓即疾下,爪掬頂毛,口龁⑥首領(lǐng),輾轉(zhuǎn)爭持,貓聲嗚嗚,鼠聲啾啾。啟扉急視,則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貓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則歸,彼歸則復(fù),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劍,何異鼠乎!
(選自蒲松齡《聊齋志異》)
【注釋】①萬歷: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 ②闔(hé):關(guān)閉。 ③逡(qūn)巡:從容,不慌不忙。 ④幾:凳椅。 ⑤啻(chì):僅;止。 ⑥龁(hé):咬。
問題一:
【1】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每句標一處。(2分)
(1)為害甚劇
。2)蹲地上少休
【2】寫出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4分)
。ǎ保┐笈c貓等 (2)眾咸謂貓怯
(3)適異國來貢獅貓 (4)既而鼠跳擲漸遲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4分)
。1)以為是無能為者。
。2)然后知貓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4】通過這則故事,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參考答案
【1】(1)為害/甚劇
(2)蹲地上/少休
【2】①等同②都 ③恰逢、適逢④ 遲鈍、遲緩
【3】1)這些老鼠認為這是一只沒有什么能力的貓。(“是”為1分,句子通順1分)
。2)然后才知道貓的躲避,不是因為貓膽怯,而是等待老鼠們的懈怠啊。(“惰”1分,句子通順1分)
【4】克敵制勝必須避其銳氣,運用智力;如果單憑匹夫之勇,那就無異于笨拙的大鼠。(“惡勢力不會猖狂多久,正義必定會取得勝利”亦可)
問題二:
1.解釋下列加粗詞語在句中的意思。(2分)
為害甚。ǎ摳Q之()
2.文中劃線部分沒有標點符號。請用“/”線標出需要加標點符號的位置。(2分)
既而鼠跳躑漸遲碩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3.請用自己的語言說說獅貓最初為什么只是躲避大鼠而不還擊。(3分)
4.故事的題目是《大鼠》,你從大鼠的故事中獲得了什么啟示?(3分)
參考答案:
1、(1)非常、極(2)觀察
2、既而鼠跳躑漸遲,碩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3、獅貓要令大鼠疲于奔命,待它動作遲鈍,有利自己出擊。這是一計策,在等待機會。
4、說明有勇無謀必會招致失敗的道理(如果單憑匹夫之勇,那就無異于笨拙的大鼠。)
問題三:
1.給文中畫浪線的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三處)
貓 蹲 良 久 鼠 逡 巡 自 穴 中 出 見 貓 怒 奔 之。
2.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詞。
。1)遍求民間佳貓捕制之,輒被啖食 ()
(2)適異國來貢獅貓 ()
。3)眾咸謂貓怯,以為是無能為者 ()
(4)既而鼠跳擲漸遲 ()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句子:然后知貓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翻譯:
4. 以下計策中,與文中貓所用的計策相類似的是( )
A.釜底抽薪B.走為上計C.欲擒故縱D.調(diào)虎離山E.聲東擊西
參考答案
1、貓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見貓/怒奔之。
2、(1)總是 (2)正巧(恰逢)(3)都(全) (4)緩慢(遲緩)
3、看到這情況以后,才知道貓(原先)的躲避,并不是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跳竄后)的疲乏。
4、C
翻譯
明朝萬歷年間,皇宮中有老鼠,大小和貓差不多,為害極為嚴重。(皇家)從民間找遍了好貓捕捉老鼠,都被老鼠吃掉了。恰好有外國進貢來的獅貓,渾身毛色雪白。把獅貓投入(有)老鼠的屋子,關(guān)上窗戶,偷偷觀察。貓蹲在地上很長時間,老鼠從洞中出來巡視,見到貓之后憤怒奔跑。貓避開跳到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貓就跳下來。如此往復(fù),不少于一百多次。大家都說貓膽怯,以為是沒有能為的貓。過了一段時間,老鼠跳躍動作漸漸遲緩,肥碩的肚皮看上去有些氣喘,蹲在地上稍稍休息。貓隨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頭頂毛,口咬住老鼠脖子,輾轉(zhuǎn)往復(fù)爭斗,貓嗚嗚的叫,老鼠啾啾的呻吟。急忙打開窗戶查看,老鼠腦袋已經(jīng)嚼碎了。大家這才明白,獅貓開始時躲避大鼠,并不是害怕,而是等待它疲乏松懈!「敵人出擊我便退回,敵人退下我又出來」,獅貓使用的就是這種智謀呀。 唉!那種不用 智謀,單憑個人血氣的小勇的人,和這只大鼠有什麼不同呢?
【大鼠原文以及譯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師說》原文以及譯文賞析06-15
《破陣子》原文以及譯文賞析07-23
浣溪沙的譯文以及賞析06-13
《齊桓晉文之事》原文以及譯文賞析10-12
楊萬里《秋山》原文、譯文以及賞析06-06
素書原文以及譯文04-13
水調(diào)歌頭原文以及譯文 黃庭堅06-04
閨怨原文以及賞析10-21
浣溪沙原文、譯文及賞析07-31
《草》原文譯文賞析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