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韓王普為相》閱讀理解答案譯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趙韓王普①為相。太祖即位之初,數(shù)出微行,或過功臣之家,不可測。一日大雪,向夜,叩趙普門。普亟出,惶懼迎拜,問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著,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來見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時也。愿聞成算所向②。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問其故,普曰:太原當(dāng)西北二邊,使一舉而下,則二邊之患,我獨當(dāng)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試卿爾。遂定下江南之議。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問曰:自唐季以來,數(shù)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建長久計,其道如何?普曰:鎮(zhèn)節(jié)太重,君弱臣強而已。惟稍奪其權(quán),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語未畢,上曰:卿勿復(fù)言,吾已諭矣。上因晚朝,與故人石守信、王審琦等飲,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駒之過隙,所為富貴,不過多積金帛,厚自娛樂,使子孫無貧乏爾。汝曹何不釋去兵權(quán),擇好田宅,重為子孫久遠(yuǎn)之業(yè),多置歌兒舞女,日飲酒相歡,以終其天年。君臣之間,兩無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謂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稱疾,請解兵權(quán)。上許之,皆以散官就第,賜賚甚厚,諸功臣皆以善終。
趙韓王事太祖時,有臣立功,當(dāng)遷官。上素嫌其人,不與。普堅以為請,曰:刑以懲罪,賞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賞者,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豈得以喜怒專之。上怒甚,起,普亦隨之。上入宮,普立于宮門,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復(fù)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壞裂投地,普顏色自若,徐拾奏歸補綴,明日復(fù)進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稱職。
趙韓王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議,才歸第,則亟合戶,啟篋取一書而讀之,有終日者,雖家人不測也。及翌日出,則是事決矣。后普薨,家人始開篋見之,則《論語》二十篇也。太宗③欲相普,或譖之曰:普,山東學(xué)究,惟能讀《論語》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實不知書,但能讀《論語》,佐藝祖④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輔陛下。上意釋然,卒相之。
。ㄟx自《言行龜鑒》,有改動)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趙普被任命為宰相,晉封為韓王。②成算所向:以后的打算。③太宗,指宋太宗趙光義,繼宋太祖趙匡胤后為帝。④藝祖:指一朝開國的帝王。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祖即位之初,數(shù)出微行 微行:帝王或尊者隱藏自己的身份換裝出行
B.為國家建長久計,其道如何 道:道義
C.卿勿復(fù)言,吾已諭矣 諭:明白
D.上素嫌其人,不與 與:贊成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啟篋取一書而讀之 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B.上因晚朝 肉袒負(fù)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C.豈得以喜怒專之 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D.則《論語》二十篇也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7.《續(xù)資治通鑒·宋紀(jì)》中評價趙普以天下事為己任,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體現(xiàn)這一點的是(3分)
、俸尾还昧,以俟削平諸國 ②稍奪其權(quán),制其錢谷
、劬贾g,兩無猜嫌 ④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
⑤徐拾奏歸補綴,明日復(fù)進之 ⑥及翌日出,則是事決矣
A.①④⑤ B.②⑨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宋太祖剛剛即位之時經(jīng)常微服私訪,有時經(jīng)過功臣的家門但不進去。不過有一次卻雪夜訪趙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來試探他。
B.趙普指出將領(lǐng)的權(quán)力太大導(dǎo)致君弱臣強,這是戰(zhàn)爭不斷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釋兵權(quán),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終。
C.趙普向太祖推薦人選,并不受太祖好惡的影響。他認(rèn)為懲罪賞功足古今公理,事實證明他推薦的人選果然是合格的。
D.面對別人的誣陷,趙普承認(rèn)自己讀書不多,僅憑半部《論語》輔佐先帝.宋太宗明白這是他的自謙,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終繼續(xù)任他為相。
【《趙韓王普為相》閱讀理解答案譯文】相關(guān)文章:
“趙韓王普為相”閱讀答案03-08
趙韓王普為相閱讀答案及翻譯03-10
“趙韓王為相”閱讀答案閱讀理解答案翻譯06-11
“趙韓王普為相”閱讀答案和原文翻譯06-12
《趙韓王普為相》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解析06-15
趙韓王普為相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題03-09
趙普閱讀理解附答案04-03
趙普閱讀理解答案12-09
《宋史·趙普傳》的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