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rèn)識,既受到藝術(shù)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shù)觀點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鵲橋仙·七夕
蘇軾〔宋代〕
緱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學(xué)癡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fēng)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fēng)雨散、飄然何處?
譯文
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不像牛郎織女要下凡人間。皎潔的月光中停下吹鳳簫,擺一擺手告別人間去成仙。聽說黃河竹筏能直上銀河,一路上還挾帶著天風(fēng)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緣分,分別后誰知道各自向何方?
注釋
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fēng)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緱(gōu)山:在今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在緱山成仙的王子喬。云渺(miǎo):高遠貌。癡(chī)牛騃(ái)女:指牛郎織女。在這里不僅限于指牛郎織女,而是代指癡迷于俗世的蕓蕓眾生。鳳簫聲:王子喬吹笙時喜歡模仿鳳的叫聲。時人:當(dāng)時看到王子喬登仙而去的人們。槎(chá):竹筏。銀河:天河。尚(shàng):還。前緣:前世的因緣。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題為七夕,是寫與友人陳令舉在七夕夜分別之事。
上片落筆先寫陳令舉之風(fēng)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緱氏山頭的王子晉在風(fēng)簫聲聲的新月之夜,沒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飄然而去。與友人在七夕夜分別,詞人自然想到牛郎織女,但陳令舉不像他們那樣癡心于兒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來到銀河之中,當(dāng)他回到人間時,就挾帶著天上的天風(fēng)海雨。接著他評價二人的友誼能夠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緣,當(dāng)天風(fēng)海雨飄飄散去之后,友人也將隨風(fēng)飄去。
寫送別,一般人都會徒增傷感,而詞人卻是豪氣縱橫,馳騁想象,遨游天界銀河,如陸游所說“曲終覺天風(fēng)海雨逼人”。一般寫七夕銀河,總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類的柔情凄景,而詞人筆下那天風(fēng)海雨之勢,正顯露了他不凡的氣魄與胸襟,這種逼人的天風(fēng)海雨,便是他豪放詞風(fēng)形象性的說明。
賞析二
“緱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學(xué)癡牛騃女”贊美王子喬仙心超遠,若有若無,不去學(xué)習(xí)牛郎織女身陷情網(wǎng),作繭自縛!傍P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承接前文,刻畫王子喬超凡脫俗的形象。王子喬吹簫奏鳳凰之鳴,揮手告別時人,乘鶴而去,令人羨慕。王子喬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棄仙位陷于情網(wǎng)的織女形成強烈的對比,表現(xiàn)出詞人渴望像王子喬一樣能夠遺世獨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詞人對陳令舉離別情思的開導(dǎo)之語。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fēng)海雨”借用晉人遇仙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沖破銀浪泛舟而行!跋喾暌蛔硎乔熬,風(fēng)雨散、飄然何處”寫歡樂的地方很少,很快就面臨離別!跋喾暌蛔硎乔熬墶保瑢懽约汉陀讶说南嗑,“風(fēng)雨散、飄然何處”,寫朋友分別之后各自離去。“一醉是前緣”,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蘊含無限的感慨之情。
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借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diào)上用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fēng),讀來深感詞人的超凡脫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態(tài)。
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創(chuàng)作背景
熙寧七年(1074年),詞人和陳令舉坐船游玩,一邊喝酒,一邊快樂的暢談,然而相聚總是要分離的,為了表達對陳令舉的依依不舍,詞人便寫下這首詞送給他。
作品鑒賞
文學(xué)賞析
“緱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學(xué)癡牛騃女”贊美王子喬仙心超遠,若有若無,不去學(xué)習(xí)牛郎織女身陷情網(wǎng),作繭自縛!傍P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承接前文,刻畫王子喬超凡脫俗的形象。王子喬吹簫奏鳳凰之鳴,揮手告別時人,乘鶴而去,令人羨慕。王子喬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棄仙位陷于情網(wǎng)的織女形成強烈的對比,表現(xiàn)出詞人渴望像王子喬一樣能夠遺世獨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詞人對陳令舉離別情思的開導(dǎo)之語。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fēng)海雨”借用晉人遇仙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沖破銀浪泛舟而行!跋喾暌蛔硎乔熬,風(fēng)雨散、飄然何處”寫歡樂的地方很少,很快就面臨離別!跋喾暌蛔硎乔熬墶,寫自己和友人的相聚,“風(fēng)雨散、飄然何處”,寫朋友分別之后各自離去。“一醉是前緣”,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蘊含無限的感慨之情。
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借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diào)上用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fēng),讀來深感詞人的超凡脫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態(tài)。
名家點評
南宋詩人陸游《渭南文集》:昔人作七夕詩,率不免有珠櫳綺梳惜別之意,唯東坡此篇,居然是星漢上語,歌之曲終,覺天風(fēng)海雨逼人。
現(xiàn)代文學(xué)家姜書閣《論蘇軾詞的源和流》:這里沒有兒女惜別之意,飄然高舉,高情連云,用星漢上語放懷歌唱,真有“天風(fēng)海雨逼人”之勢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宋代文學(xué)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04-15
鵲橋仙·七夕原文賞析及翻譯04-24
秦觀《鵲橋仙》原文翻譯賞析12-06
秦觀《鵲橋仙》原文翻譯及賞析07-26
秦觀鵲橋仙原文翻譯及賞析10-26
鵲橋仙·碧梧初出原文翻譯及賞析02-24
鵲橋仙·待月原文翻譯及賞析07-17
鵲橋仙·碧梧初出原文翻譯及賞析04-17
秦觀 鵲橋仙原文翻譯以及賞析08-04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6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