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嵩山作》原文及翻譯賞析
《歸嵩山作》原文及翻譯賞析1
作品介紹
《歸嵩山作》的作者是王維,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26卷第61首。這首詩是作者辭官歸隱嵩山途中所作,通過描寫途中所見景色抒寫了作者細微復雜的心情。全詩質樸清新,自然天成。尤其是中間兩聯(lián),三四句移情于物,意象疏朗,五六句寄情于景,感情濃郁。詩人隨意寫來,不見斧鑿之跡,卻得精巧蘊藉之妙。
原文
歸嵩山作
作者:唐·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注釋
嵩山:古稱中岳。在今河南省封縣北,因其居于五岳之中而高,又稱嵩高。
清川:清清的流水。川:河川。
帶:映帶。
。翰菽窘诲e曰薄。
去:行走。
閑閑:從容自得的樣子。
暮禽:傍晚的鳥兒。
相與:相互作伴。
臨:當著。
古渡:指古時的渡口遺址。
迢遞:遙遠的樣子。遞:形容遙遠。
且:將要。閉關:佛家閉門靜修。這里有閉門謝客之意。
韻譯
清澈溪流兩岸林木枝茂葉繁,
我乘著車馬安閑地歸隱嵩山。
流水有意與我同去永不回返,
暮鳥有心跟我一起倦飛知還。
荒涼的城郭緊挨著古老渡口,
夕陽的余輝映著經秋的重山。
遠遠地來到嵩山下安家落戶,
決心歸隱謝絕來客把門閉關。
意譯
清澈的河川圍繞著一片草木叢生的長長的沼澤地,歸去的車馬就從這里緩緩前行了。流水好像懂得我的心意,緩緩地流淌著,陪我前行;黃昏中鳥兒飛回草木茂盛的沼澤,伴我一道回家棲息;臎龅某浅嘏R靠著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暉灑滿了秋天的山林。隱居的家在高高的嵩山下,如今回來了,就關上門吧。
詩句解析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帶”,圍繞!氨 ,草木叢生之地。首句化自陸機《君子有所思行》:“曲池何湛湛,清川帶華薄!鼻宄旱暮哟▏@著一片草木叢生的長長的沼澤地,歸去的車馬就從這里緩緩前行了。
詩人寫歸山,卻是從川寫起。車馬“閑閑”,顯出詩人從容的心情,似乎這次的歸隱,是他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景象。詩人并不是被逼出走,落荒而逃,也不是憤然離去。正是這種從容的心境,才使詩人在出發(fā)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河水長流、草木繁生的平和清靜之景。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流水好像懂得“我”的心意,緩緩地流淌著,陪“我”前行;黃昏中鳥兒飛回草木茂盛的沼澤,伴“我”一道回家棲息!傲魉薄ⅰ澳呵荨倍急粩M人化了,仿佛它們也有人的感情:怕詩人路上孤單,與詩人結伴同歸。
有流水和鳥兒的陪伴,詩人悠然自得。但歸途漫漫,仍不免孤單。漸漸地,他的心緒開始低沉,這時的他看到: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荒涼的城池臨靠著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暉灑滿了秋天的山林。詩人緩緩而行,沿著清川,經過荒城、古渡,在夕陽西下時來到了秋意濃濃的嵩山。歸途中會遇到很多東西,詩人獨獨選擇了荒城、古渡、落日、秋山這些充滿凄涼色彩的景物。一切景語皆情語,當歸隱之地嵩山漸漸就在眼前,詩人心中開始生出一股抑制不住的悲涼。
雖然決意歸隱,但終究是失望而歸,失落而歸;仡櫷蹙S前三十多年的經歷,并不得意。雖少年得志,卻屢經曲折;人近中年,卻青春賦閑。曾經的豪情壯志,如今的黯然收場,不能不叫人心生悲涼。王維之前也曾在詩里勸慰友人孟浩然歸居田園:“以此為長策,勸君歸舊廬。醉歌田舍酒,笑讀古人書。好是一生事,無勞獻子虛!保ā端兔狭鶜w襄陽》)但對于王維這樣一個想象著“濟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爾一男兒”(《不遇詠》)的人而言,再怎么平抑心情,也無法全然超脫地面對這次的歸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迢遞”,形容山高遠的樣子!伴]關”,閉門。隱居的家在高高的嵩山下,如今回來了,就關上門吧。閉門既是謝客,更是要讓自己靜心獨處,不問世事。詩人的情緒在這時又趨向平和,他說服自己,相信著嵩山將能還給他一片寧靜的內心。
事實上,王維隱居嵩山的時間并不長。次年,他即在張九齡的薦舉下出任右拾遺,結束了這次短暫的隱居生活。
賞析
寫歸隱后的閑居生活,王維是唐代第一等高手。他擅長寫景,更善于寫情,寫恬靜的閑適之情。詩中只“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兩句,就把這種境界寫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寫作者辭官歸隱途中所見的景色和心情。嵩山,古稱“中岳”,在今河南登封縣北!扒宕◣чL薄,車馬去閑閑!笔茁(lián)描寫歸隱出發(fā)時的情景,扣題目中的“歸”字。清澈的河川環(huán)繞著一片長長的草木叢生的草澤地,離歸的車馬緩緩前進,顯得那樣從容不迫。這里所寫望中景色和車馬動態(tài),都反映出詩人歸山出發(fā)時一種安詳閑適的心境。
中間四句進一步描摹歸隱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與還”承“長薄”,這兩句又由“車馬去閑閑”直接發(fā)展而來。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擬人化了,仿佛它們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鳥兒飛回林木茂盛的長薄中去棲息,它們好像在和詩人結伴而歸。兩句表面上是寫“水”和“鳥”有情,其實還是寫作者自己有情:一是體現(xiàn)詩人歸山開始時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歸隱的堅決態(tài)度;“暮禽”句包含“鳥倦飛而知還”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隱的原因是對現(xiàn)實政治的失望厭倦。所以此聯(lián)也不是泛泛的寫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边@一聯(lián)運用的還是寓情于景的手法。兩句十個字,寫了四種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構成了一幅具有季節(jié)、時間、地點特征而又色彩鮮明的圖畫:荒涼的城池臨靠著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暉灑滿了蕭颯的秋山。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圖,是詩人在歸隱途中所看到的充滿黯淡凄涼色彩的景物,對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詩人感情上的波折變化,襯托出作者越接近歸隱地就越發(fā)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薄疤鲞f”是形容山高遠的樣子,對山勢作了簡練而又形象的描寫!搬愿摺,即嵩山。前句交待歸隱的地點,點出題目中的“嵩山”二字!皻w來”,寫明歸山過程的終結,點出題目中的“歸”字!伴]關”,不僅指關門的動作,而且含有閉門謝客的意思。后句寫歸隱后的心情,表示要與世隔絕,不再過問社會人事,最終點明辭官歸隱的宗旨,這時感情又趨向沖淡平和。
整首詩寫得很有層次。隨著詩人的筆端,既可領略歸山途中的景色移換,也可隱約觸摸到作者感情的細微變化:由安詳從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靜澹泊。說明作者對辭官歸隱既有閑適自得,積極向往的一面,也有憤激不平,無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詩人隨意寫來,不加雕琢,可是寫得真切生動,含蓄雋永,不見斧鑿的痕跡,卻又有精巧蘊藉之妙。沈德潛說:“寫人情物性,每在有意無意間!狈交卣f:“不求工而未嘗不工!闭莱隽诉@首詩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點。
作者介紹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mójié),人稱詩佛,名字合之為維摩詰,維摩詰乃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以潔凈、沒有染污而著稱的人?梢娡蹙S的名字中已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他的詩句被蘇軾稱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的兩大詩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常健、祖詠、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王維和孟浩然,也稱為“王孟”。
繁體對照
卷126_61歸嵩山作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歸嵩山作》原文及翻譯賞析2
古詩簡介
《》是所寫的一首。此通過描寫作者辭官歸隱途中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恬靜淡泊的閑適心情。
翻譯/譯文
清澈的川水環(huán)繞一片草木,駕車徐徐而去從容悠閑。
好像對我充滿了情意,傍晚的兒隨我一同回還。
荒涼的城池靠著古老渡口,的灑滿金色秋。
在遙遠又高峻的腳下,閉上門謝絕世俗度過晚年。
注釋
嵩山:五岳之一,稱中岳,地處河南省登封市面。
清川:清清的,當指伊水及其支流。清:一作“晴”。川:河川。帶:圍繞,映帶。。翰菽緟采,草木交錯曰薄。
去:。閑閑:從容的樣子。
暮禽:傍晚的鳥兒。禽:一作“”。相與:相互作伴。
荒城:按嵩山附近如登封等縣,屢有興廢,荒城當為廢縣。臨:當著,靠著。古渡:指古時的渡口遺址。
迢遞:遙遠的樣子。遞:形容遙遠。嵩高:嵩山別稱嵩高山。
且:將要。閉關:佛家閉門靜修。這里有閉戶不與人來往之意。閉:一作“掩”。
賞析/鑒賞
此詩描寫了詩人辭官歸隱途中所見的景色和安詳閑適的心情。
“清川帶長薄,車去閑閑!笔茁(lián)描寫詩人歸隱嵩山的情景。清澈的水流環(huán)繞著綿延不絕、草木叢生的林地,詩人的車悠閑地行進,描繪出一派從容自在的景象。詩人浮宦一生,終于可以辭官歸隱,得以享受山林之趣,心情是安詳閑適的!伴e閑”一詞既刻出車徐徐前行的從容,又很好地表現(xiàn)了詩人閑適自得的心情。頷聯(lián)緊承“清川帶長薄”一句而來,進一步描摹途中景色。河中水流潺潺,仿佛也似人一般有情意,跟隨在詩人左右;林中暮鳥歸棲,也好像在和詩人一起結伴而還。此處移情及景,把流水和暮禽擬人化,生動活潑。另外也體現(xiàn)出詩人對山林的.親切和歸隱的怡然自得之情。詩人的辭官歸隱正如暮禽的倦歸一樣,此時的詩人超然世外,寄情山林,可謂景中有情,意蘊深遠。
中間四句進一步描摹歸隱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與還”承“長薄”,這兩句又由“車馬去閑閑”直接發(fā)展而來。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擬人化了,仿佛它們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鳥兒飛回林木茂盛的長薄中去棲息,它們好像在和詩人結伴而歸。兩句表面上是寫“水”和“鳥”有情,其實還是寫作者自己有情:一是體現(xiàn)詩人歸山開始時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傲魉本浔扔饕蝗ゲ环档囊馑迹硎咀约簹w隱的堅決態(tài)度;“暮禽”句包含“鳥倦飛而知還”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隱的原因是對現(xiàn)實政治的失望厭倦。所以此聯(lián)也不是泛泛的,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边@一聯(lián)運用的還是的手法。兩句十個字,寫了四種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構成了一幅具有季節(jié)、、地點特征而又色彩鮮明的圖畫:荒涼的城池臨靠著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暉灑滿了蕭颯的秋山。這是傍晚野外的圖,是詩人在歸隱途中所看到的充滿黯淡凄涼色彩的景物,對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詩人感情上的波折變化,襯托出作者越接近歸隱地就越發(fā)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遞嵩高下,且閉關!闭諔}目。點明隱居主題!疤鲞f”是形容山高遠的樣子,對山勢作了簡練而又形象的描寫!搬愿摺,即嵩山。前句交待歸隱的地點,點出題目中的“嵩山”二字。“歸來”,寫明歸山過程的終結,點出題目中的“歸”字!伴]關”,不僅指關門的動作,而且含有閉門謝客的意思。后句寫歸隱后的心情,表示要與世隔絕,不再過問社會人事,最終點明辭官歸隱的宗旨,安心地過自己寧靜淡泊的隱居,詩人的心境重又回歸于淡泊閑適。
整首詩寫得很有層次。隨著詩人的筆端,既可領略歸山途中的景色移換,也可隱約觸摸到作者感情的細微變化:由安詳從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靜澹泊。說明作者對辭官歸隱既有閑適自得,積極向往的一面,也有憤激不平,奈何而求之的一面。詩人隨意寫來,不加雕琢,可是寫得真切生動,含蓄雋永,斧鑿的痕跡,卻又有精巧蘊藉之妙。說:“不求工而未嘗不工!闭莱隽舜嗽姴还ざぃ竦逍碌奶攸c。
后期的山林隱逸詩歌受當時禪宗思想影響,多寫空明澄澈之境,而此詩寫于歸隱之初,因此和其他詩歌頗為不同。全詩層次分明,景中有情,意境悠遠。從開始的閑適自得到后來的蕭瑟凄清再到最后的閉門謝客,詩人的感情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清川”“長薄”“流水”“暮禽”,這些山林中的景物使詩人倍感親切,有一種回歸的欣喜。“荒城”“古渡”“落日”“秋山”這些意象一方面顯示出詩人歸隱后心境的寂然,另一方面又有幾分失意和清冷。不過從總體上來說,詩人的心境還是閑適從容的,全詩塑造的也是一種安然閑適、寧靜淡泊的意境。詩人隨意寫來,卻真切動人,清新自然,幽美的意境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歸嵩山作》原文及翻譯賞析3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古詩簡介
《歸嵩山作》是唐代詩人王維所寫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通過描寫作者辭官歸隱嵩山途中所見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恬靜淡泊的閑適心情。
翻譯
清澈的川水環(huán)繞一片草木,駕車馬徐徐而去從容悠閑。
流水好像對我充滿了情意,傍晚的鳥兒隨我一同回還。
荒涼的城池靠著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暉灑滿金色秋山。
在遙遠又高峻的嵩山腳下,閉上門謝絕世俗度過晚年。
注釋
嵩山:五岳之一,稱中岳,地處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
清川:清清的流水,當指伊水及其支流。清:一作“晴”。川:河川。帶:圍繞,映帶。薄:草木叢生之地,草木交錯曰薄。
去:行走。閑閑:從容自得的樣子。
暮禽:傍晚的鳥兒。禽:一作“云”。相與:相互作伴。
荒城:按嵩山附近如登封等縣,屢有興廢,荒城當為廢縣。臨:當著,靠著。古渡:指古時的渡口遺址。
迢遞:遙遠的樣子。遞:形容遙遠。嵩高:嵩山別稱嵩高山。
且:將要。閉關:佛家閉門靜修。這里有閉戶不與人來往之意。閉:一作“掩”。
賞析
此詩描寫了詩人辭官歸隱途中所見的景色和安詳閑適的心情。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笔茁(lián)描寫詩人歸隱嵩山的情景。清澈的水流環(huán)繞著綿延不絕、草木叢生的林地,詩人的車馬悠閑地行進,描繪出一派從容自在的景象。詩人浮宦一生,終于可以辭官歸隱,得以享受山林之趣,心情自然是安詳閑適的!伴e閑”一詞既刻畫出車馬徐徐前行的從容,又很好地表現(xiàn)了詩人閑適自得的心情。頷聯(lián)緊承“清川帶長薄”一句而來,進一步描摹途中景色。河中水流潺潺,仿佛也似人一般有情意,跟隨在詩人左右;林中暮鳥歸棲,也好像在和詩人一起結伴而還。此處移情及景,把流水和暮禽擬人化,寫景生動活潑。另外也體現(xiàn)出詩人對山林的親切和歸隱的怡然自得之情。詩人的辭官歸隱正如暮禽的倦歸一樣,此時的詩人超然世外,寄情山林,可謂景中有情,意蘊深遠。
中間四句進一步描摹歸隱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與還”承“長薄”,這兩句又由“車馬去閑閑”直接發(fā)展而來。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擬人化了,仿佛它們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鳥兒飛回林木茂盛的長薄中去棲息,它們好像在和詩人結伴而歸。兩句表面上是寫“水”和“鳥”有情,其實還是寫作者自己有情:一是體現(xiàn)詩人歸山開始時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傲魉本浔扔饕蝗ゲ环档囊馑迹硎咀约簹w隱的堅決態(tài)度;“暮禽”句包含“鳥倦飛而知還”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隱的原因是對現(xiàn)實政治的失望厭倦。所以此聯(lián)也不是泛泛的寫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這一聯(lián)運用的還是寓情于景的手法。兩句十個字,寫了四種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構成了一幅具有季節(jié)、時間、地點特征而又色彩鮮明的圖畫:荒涼的城池臨靠著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暉灑滿了蕭颯的秋山。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圖,是詩人在歸隱途中所看到的充滿黯淡凄涼色彩的景物,對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詩人感情上的波折變化,襯托出作者越接近歸隱地就越發(fā)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照應題目。點明隱居主題!疤鲞f”是形容山高遠的.樣子,對山勢作了簡練而又形象的描寫!搬愿摺,即嵩山。前句交待歸隱的地點,點出題目中的“嵩山”二字!皻w來”,寫明歸山過程的終結,點出題目中的“歸”字!伴]關”,不僅指關門的動作,而且含有閉門謝客的意思。后句寫歸隱后的心情,表示要與世隔絕,不再過問社會人事,最終點明辭官歸隱的宗旨,安心地過自己寧靜淡泊的隱居生活,詩人的心境重又回歸于淡泊閑適。
整首詩寫得很有層次。隨著詩人的筆端,既可領略歸山途中的景色移換,也可隱約觸摸到作者感情的細微變化:由安詳從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靜澹泊。說明作者對辭官歸隱既有閑適自得,積極向往的一面,也有憤激不平,無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詩人隨意寫來,不加雕琢,可是寫得真切生動,含蓄雋永,不見斧鑿的痕跡,卻又有精巧蘊藉之妙。方回說:“不求工而未嘗不工。”正道出了此詩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點。
王維后期的山林隱逸詩歌受當時禪宗思想影響,多寫空明澄澈之境,而此詩寫于王維歸隱之初,因此和其他詩歌頗為不同。全詩層次分明,景中有情,意境悠遠。從開始的閑適自得到后來的蕭瑟凄清再到最后的閉門謝客,詩人的感情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扒宕ā薄伴L薄”“流水”“暮禽”,這些山林中的景物使詩人倍感親切,有一種回歸的欣喜。“荒城”“古渡”“落日”“秋山”這些意象一方面顯示出詩人歸隱后心境的寂然,另一方面又有幾分失意和清冷。不過從總體上來說,詩人的心境還是閑適從容的,全詩塑造的也是一種安然閑適、寧靜淡泊的意境。詩人隨意寫來,卻真切動人,清新自然,幽美的意境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歸嵩山作》原文及翻譯賞析4
《歸嵩山作》——唐代·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澈的流水環(huán)繞一片草木叢生的沼澤地,駕著車馬徐徐而去從容悠閑。
流水有意與我同去永不回返,暮鳥有心跟我一起倦飛知還。
荒涼的城池緊挨著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暉灑滿經秋的重山。
遠遠地來到嵩山腳下安家落戶,緊閉房門謝絕世俗度過晚年。
注釋
嵩山:五岳之一,稱中岳,地處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
清川:清清的流水,當指伊水及其支流。清:一作“晴”。川:河川。帶:圍繞,映帶。。翰菽緟采,草木交錯曰薄。
去:行走。閑閑:從容自得的樣子。
暮禽:傍晚的鳥兒。禽:一作“云”。相與:相互作伴。
荒城:按嵩山附近如登封等縣,屢有興廢,荒城當為廢縣。臨:當著。古渡:指古時的渡口遺址。
迢遞:遙遠的樣子。遞:形容遙遠。嵩高:嵩山別稱嵩高山。
且:將要。閉關:佛家閉門靜修。這里有閉戶不與人來往之意。閉:一作“掩”。
評析
此詩通過描寫作的辭官歸隱嵩山途中所見的景出,抒發(fā)了作的恬靜淡泊的閑適心情。首聯(lián)寫歸隱出發(fā)時的情景;頷聯(lián)寫水寫鳥,其實乃托物寄情,寫自己歸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歸隱之心不改,如禽鳥至暮知還;頸聯(lián)寫荒得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詩人感情上的波折變化;尾聯(lián)寫山之高,點明作的的歸隱地點和歸隱宗旨。全詩質樸清新,自然天成,尤其是中間兩聯(lián),移情于物,寄情于景,意象疏朗,感情濃郁,詩人隨意寫來,不見斧鑿之跡,卻得精巧蘊藉之妙。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笔茁(lián)描寫歸隱出發(fā)時的情景,扣題目中的“歸”字。清澈的河川環(huán)繞著一片長長的草木叢生的草澤地,離歸的車馬緩緩前進,顯得那樣從容不迫。這里所寫望中景出和車馬動及,都反映出詩人歸山出發(fā)時一種安詳閑適的心境。
中間四句進一步描摹歸隱路途中的景出。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與還”承“長薄”,這兩句作由“車馬去閑閑”直接發(fā)展而來。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擬人化了,仿佛它們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鳥兒飛回林木茂盛的長薄中去棲息,它們好像在和詩人結伴而歸。
兩句表面上是寫“水”和“鳥”有情,其實還是寫作的自己有情:一是體現(xiàn)詩人歸山開始時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的的寄托!傲魉本浔扔饕蝗ゲ环档囊馑迹硎咀约簹w隱的堅決及度;“暮禽”句包含“鳥倦飛而知還”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隱的原因是對現(xiàn)實政治的失望厭倦。所以此聯(lián)也不是泛泛的寫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得臨古渡,落日滿秋山。”這一聯(lián)運用的還是寓情于景的手法。兩句十個字,寫了四種景物:荒得、古渡、落日、秋山,構成了一幅具有季節(jié)、時間、地點特征而作出彩鮮明的圖畫:荒涼的得池臨靠著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暉灑滿了蕭颯的`秋山。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圖,是詩人在歸隱途中所看到的充滿黯淡凄涼出彩的景物,對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詩人感情上的波折變化,襯托出作的越接近歸隱地就越發(fā)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薄疤鲞f”是形容山高遠的樣子,對山勢作了簡練而作形象的描寫。“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歸隱的地點,點出題目中的“嵩山”二字!皻w來”,寫明歸山過程的終結,點出題目中的“歸”字!伴]關”,不僅指關門的動作,而且含有閉門謝客的意思。后句寫歸隱后的心情,表示要與世隔絕,不再過問社會人事,最終點明辭官歸隱的宗旨,這時感情作趨向沖淡平和。
整首詩寫得很有層次。隨著詩人的筆端,既可領略歸山途中的景出移換,也可隱約觸摸到作的感情的細微變化:由安詳從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靜澹泊。說明作的對辭官歸隱既有閑適自得,積極向往的一面,也有憤激不平,無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詩人隨意寫來,不加雕琢,可是寫得真切生動,含蓄雋永,不見斧鑿的痕跡,卻作有精巧蘊藉之妙。方回說:“不求工而未嘗不工。”正道出了這首詩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點。
【《歸嵩山作》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歸嵩山作》原文、翻譯及賞析05-23
《歸嵩山作》原文及翻譯賞析12-17
《歸嵩山作》翻譯及賞析01-29
歸嵩山作原文翻譯及賞析集錦3篇03-21
歸嵩山作原文翻譯及賞析(集錦3篇)03-21
《歸嵩山作》原文及譯文07-12
王維《歸嵩山作》的賞析02-24
王維《歸嵩山作》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06-14
送楊山人歸嵩山原文翻譯及賞析04-16
《歸嵩山作》原文、譯文以及鑒賞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