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一分鐘有多長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一分鐘有多長,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意圖:
在“五一”假期,我們讓幼兒統(tǒng)計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等環(huán)節(jié)所花的時間。結果孩子們所花費的時間最長為90分鐘,最短的為12分鐘,大部分幼兒需要60分鐘左右。從統(tǒng)計表上可以看出,幼兒的時間觀念比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況比較普遍。如何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他們做事拖拉的習慣,提高做事的效率,為他們?nèi)胄W奠定基礎呢?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通過體驗,知道一分鐘雖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必須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干什么”。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huán),彈珠和筷子。
過程:
一、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師:不久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yè),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都覺得要抓緊在幼兒園的每一分鐘,那么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呢?(幼兒可能會回答“60秒”。)
師:60秒又有多長呢?
師:我們請時鐘走一分鐘吧。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1。一分鐘有多長?
。úシ哦嗝襟w課件)幼兒觀察時鐘畫面,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1)(教師出示鐘面)我們都認識鐘,請問哪一根針轉(zhuǎn)一圈就告訴我們一分鐘到了?(秒針。)
(2)如果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沒有秒針,我們怎么知道一分鐘到了呢?
。3)教師小結:秒針走一圈或分針走一小格都表示過了一分鐘。
。4)現(xiàn)在我們讓秒針走一圈,請大家體驗一下一分鐘究竟有多長。
教師小結:秒針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鐘。
2。一分鐘能做什么?
師:人們在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師上網(wǎng)查了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ń處熯叢シ哦嗝襟w課件邊解釋:)
●一分鐘人能跑200米。
師:你們知道200米有多遠嗎?(AY~JL園出發(fā)到伊勢丹商廈。)
●一分鐘人騎自行車能騎700米。
師:你們猜猜700米有多遠?如果從幼兒園出發(fā)到哪里有700米?(幼兒園總部到分部一個來回。)
3。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
。1)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呢?你們想不想動手試試?
。2)教師介紹操作內(nèi)容,讓幼兒知道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干些什么。
。4)幼兒操作。
。5)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A。請你數(shù)一下在一分鐘里夾了幾粒彈珠(穿了幾粒珠子、幾個套環(huán))。
B。請幼兒分組介紹一分鐘的成果,方法是:一組幼兒依次報數(shù),另一組幼兒仔細傾聽,說出一分鐘內(nèi)誰做得最多。(教師記錄幼JL的報數(shù)。)
C。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每組的結果不一樣?
結論: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D。我剛才發(fā)現(xiàn)穿珠子小組的小朋友雖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為什么?(當場讓該組幼兒再次報數(shù)驗證。)
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三、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1.前些日子,我們每個人對自己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所;ㄙM的時間進行了統(tǒng)計,結果怎樣呢?
2.幼兒說說自己花費的時間。
3.誰花的時間最長?誰花的時間最短?
4.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費的時間會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樣的事情時間花得多結果會怎樣?時間花得少結果又會怎樣?
6.小學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時間,比如安排課間十分鐘。誰知道課間十分鐘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結果會怎樣?如果你抓緊時間結果又會怎樣?
延伸活動:
在區(qū)角投放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操作,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幼小銜接教育非常重要。在這兩個活動中。陳老師認真分析了幼兒從“小朋友”到“小學生”角色轉(zhuǎn)換過程中的問題。依據(jù)“我要上小學”的主題目標。充分考慮幼小銜接階段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培養(yǎng)的需要。力圖在這一重要的過渡期給予幼兒一些必要的支持。
立足問題。遵循需要
幼兒園有序而寬松的生活節(jié)奏。使幼兒對時間意義的理解和時間長短的體驗較少;幼兒園、小學截然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和要求。使幼兒面臨著種種入學適應問題的考驗。陳老師在“我要上小學”的主題活動背景下。設計了“一分鐘有多長”“整理書包”等系列活動,以幫助幼兒熟悉小學生活。萌發(fā)對當小學生的向往之情。
重視認知。整合實施
“認識時鐘。逐步建立時間概念”是上學之所需,“利用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學看課程表,并嘗試整理書包”是入學之所急。陳老師順應情景需要。導入了對“時間”的感知。運用問題引導。展開了對“課程表”的認識,通過兩次操作讓幼兒經(jīng)歷了“書包整理”中的問題。體現(xiàn)了在主題背景下整合幼兒各種經(jīng)驗、豐富體驗、積累新知的思想。
設計嚴謹。層層推進
時間的長短必須通過比較來感受。書包整理應該親歷而為。形式化的比較和操作往往不能使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陳老師在設計時力求邏輯嚴密、環(huán)節(jié)相扣、步步推進。例如,為使幼兒懂得“在擁有同等時間的情況下。抓緊時間者完成的任務就多”,陳老師安排了如下環(huán)節(jié):一分鐘能做些什幺事的資料分享—+一分鐘做事的操作體驗—,一分鐘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鐘所做相同事的數(shù)量比較,等等,使幼兒初步理解了影響單位時間辦事效率有多種因素(是否抓緊時間、動作快慢等)。從而引發(fā)幼兒思考“如何安排課間十分鐘”等問題,幫助他們克服過渡期中的時間運用障礙。
【大班社會教案:一分鐘有多長】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畢業(yè)》教案03-25
鉛筆有多長說課稿11-08
大班社會《畢業(yè)照》教案03-25
大班社會《愛心菜單》教案03-25
大班優(yōu)質(zhì)社會活動教案03-28
大班社會教案4篇03-27
大班社會《辯別聲音》教案03-25
大班社會《愛心傳遞》教案03-25
大班社會《愛護小書包》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