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塞翁失馬》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塞翁失馬》教案1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學會直譯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寓意。
。、加深對寓言的認識,嘗試續(xù)編和創(chuàng)作寓言。
。场⑴囵B(yǎng)學生對閱讀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難點】
對“禍福相倚”的認識,即在一定條件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的哲學思想的理會。并能舉出生活中“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例子來。
【教學重點】
。薄W會查字典注音釋詞,學會用多種方式讀懂文言文,積累文言詞匯。
。、掌握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文言文翻譯方法。
。、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教學方法】
。薄⒘η蟆白灾、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
。、采用多種有效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用具】
準備多媒體課件,內容切合實際,精簡實用。
【課時布置】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智子疑鄰》學習
。薄⑷嗬首x《智子疑鄰》。
2、預習的基礎上請學生解釋詞語并翻譯句子,其他學生補充修改,個別問題老師解釋。
。、再讀寓言,教師出示句子,全班齊讀并解釋加點的詞。
。、問題討論:對正確的意見應該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如何正確對待他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
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試概括。
二、《塞翁失馬》學習
。、說一個生活中的故事,引出《淮南子》里《塞翁失馬》。
。、講解課文出處,由西漢淮南王劉安組織門人編寫的《淮南子》,故事精短,有較強的思想性,哲理性。
。场⒔處煼蹲x課文。提出背誦要求。教師可親自背誦課文,以作示范。以激勵學生背誦課文的信心。
。、學生分組研讀課文,屏幕投影打出生字注音,重點詞語的釋義填空題。 學生查字典后,在討論的基礎上弄清字詞音義,為下步分析和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屏幕上投出故事原文抽掉標點的《塞翁失馬》,請同學們大聲朗讀。這樣的好處,叫同學用心記住課文的停頓,并學會文言文句讀,感悟文言虛詞作為停頓標志,揣測句意。
。、請一個同學上臺來主持,全體同學做圖配文活動。
電腦屏幕打出十幅剪紙《塞翁失馬》圖片。每打出一幅,請一個同學根據(jù)原文和畫面,配套寫出有關解說詞。時間10分鐘。
。、學生在答出原文之后,主持人要學生口頭翻譯文言文語句。假如有困難老師和同學們可以協(xié)助之。要提醒同學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語句要通順,字字落實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要訓練學生字字對譯的能力。
。、引導學生初步理清文意,概括《塞翁失馬》的寓意。
明確:在一定的條件下,事物的禍與福是可以轉化的,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也可能變成壞事。
。、課文內容分析:
這篇文章的主要線索是:失馬──將馬──墮馬──保馬(父子相保)
情節(jié)一波三折,
失馬──吊之──此何遽不為福
將馬──賀之──此何遽不能為禍乎。
墮馬──吊之──此何遽不為福乎?
它標明的是在一定條件下的禍?梢赞D化的。
明確:文章可以分為四層。分別在其父曰“此何遽……乎?“之后,和最后。層意如線索而所歸納的,可以允許學生有自身的概括。
、 下面請幾個同學談自身在生活中碰到的“塞翁失馬”,可以放開來談。不要局限于學校生活?梢允亲陨碛H身經歷的,也可以是耳聞目睹的事。
這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活動。教師要盡量提供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給學生們。讓學生們充沛享受發(fā)言的樂趣。不要把學生思維固定在壞事變好事,好事變壞事這一個思維模式上。
、 討論后,叫學生寫寓言。
教師要引導學生概括學了寓言四則后,寓言的特征。
提供幾個參考題目:
塞翁新傳──可以發(fā)揮同學們的想像,寫出課文之外的故事來。
塞翁之子──可以塞翁兒子的身份,聯(lián)想其后來跛腿之后的生活,他有沒有繼承塞翁的衣缽。也成為了一個“善術者”呢?他是不是也明白了生活中的禍福關系呢?
也可以寫其他的寓言故事.但是要求寫出“禍福相倚”這樣大致相當?shù)闹黝}。
三、安排作業(yè)
。、可以讓學生做一些考慮和練習題,然后,課外閱讀一本書《中國寓言作品選》可向學校圖書館借。
。病⑹占瘜W生作品歸類整理,以便向學校推薦。
《塞翁失馬》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積累文言詞語和成語,理解寓言的寓意;
過程方法目標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問題,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充滿睿智之光的我國古代寓言,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教學重難點: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及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教學設想:
先讀通原文,整體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領悟故事的寓意,這是閱讀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最后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談談寓言給予自己的啟示,并進行語言積累,這是閱讀目標。朗讀貫穿始終,自主、合作、探究為學生主要的學習方式。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故事導入)
一天,小王在上班途中,無意中看到前面一人掉了皮包。他很是欣喜,急忙上前撿起來,一看,一疊厚厚的,看上去全是100元大鈔,便趕緊揣入懷中。就在他準備走的時候,被后面的人叫住,且以“見者有份”為理由也要分一份。這時的小王已經沉浸在意外之財?shù)南矏傊,無暇細想,就給他點吧,堵他的嘴。于是將自己身上僅有的幾百塊給了那人,便急忙回家。一到家便急忙打開一看,拆開來,除上下幾張是錢外,其余全部是白紙,那僅有的幾張也全是偽鈔。
其實,撿到錢本是件高興的事,但是對于小王來說是不是件好事呢?那么我們看一件事是好事還是壞事是否能絕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塞翁失馬》里那個邊塞的老頭兒丟失了馬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二、初讀課文,讀準確、通暢
學習文言文,同學們可能感到有些困難。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誦讀是學文言文的重要途徑。
自由讀課文(2分鐘),圈出不會讀的生字,和容易讀錯的字并把握節(jié)奏聽錄音,劃分節(jié)奏。正音。
塞(sài)其馬將(jiāng)胡駿馬歸 墮(duò)而折(shé)其髀(bì)遽(jù)好(hào)騎跛(bǒ)
學生齊讀一遍課文。要求字正腔圓,即要求字音準確,發(fā)音飽滿。
三、再讀課文,析情節(jié)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須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內容。
1.通文意:對照注釋,在自讀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疏通文意。
翻譯并解釋文中重要詞語的意思、古今異義、一詞多義。
亡:逃跑吊:安慰居:經過將:帶領好:喜歡。
十九:十分之九,絕大部分。
2.析情節(jié):此故事情節(jié)可分為幾個部分,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情節(jié)各部分的內容: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四、研讀――提問題,探寓意
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分組合作討論、探究寓言的寓意。
師:這篇古代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塞翁失馬得馬、兒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文章中哪些是禍事,哪些是福事?禍事和福事是如何相互轉化的?
1.從寓言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來看。
“馬無故亡而入胡”是(禍),待到”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就轉化為(福)了;后來,其子騎此駿馬,“墮而折其髀”,(福)又轉化為(禍);最后,塞上丁壯再同入侵胡人作戰(zhàn)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禍)再次轉化為(福)。如此循環(huán)往復,互相轉化。
2.從塞翁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來看:你認為塞翁“善術”是本文故事情節(jié)變化的根本原因嗎?塞翁真正高明之處在哪里?(緊緊抓住“塞翁”那三句話來思考。讓學生讀讀那三句反問句,通過揣摩語氣來達到目的。)
(不是。塞翁的高明之處是不悲觀,辯證地看待問題,換角度思考問題,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3.在塞翁看來,壞事能變成好事,好事能變成壞事,難道就不需要一定的條件就可以轉化嗎?
轉化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沒有馬,壞事能變成好事嗎?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歡騎馬,好事能變成壞事嗎?如果胡人不入侵邊境,壞事能變成好事嗎?“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馬”,“塞翁之子喜歡騎馬“,”胡人入侵邊境“。這些正是好事和壞事相互轉化的條件。
4.合作研討,全班交流。
(1)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有一個成語出自本文,你知道是什么嗎?
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師:由此我們可知:這則寓言通過假托“塞翁失馬”的故事,寄托了這樣一個寓意――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老師可以順勢點撥:這就是“塞翁失馬”這個成語的意思。與此相關的有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還有俗語“塞翁失馬,焉(安)知非福”。
五、拓展延伸
你是否也有過類似“塞翁失馬”的經歷?請你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這則寓言還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示。
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zhèn)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么,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現(xiàn)實生活中,身處順境時,我們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憂患,居安思危;身處逆境時,我們不要氣餒,要處之泰然,遇事不驚。
六、小結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發(fā)展變化的,我們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應學會辯證的看問題。
2.對待生活,我們應當積極樂觀,不應消極悲觀,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因為好壞、福禍、利害是相互轉化的,在考慮問題時,我們應當考慮周全,處事要謹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勢利導,變禍為福;要創(chuàng)造條件,把壞事變成好事。
5.現(xiàn)實生活中,身處順境時,我們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憂患,居安思危;身處逆境時,我們不要氣餒。
板書設計:
塞翁失馬 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失馬 得馬 折髀 相保
(禍) (福) (禍) (福)
寓意
福禍得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塞翁失馬》教案3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有關寓言知識。
2、積累文言詞語:亡善吊何遽居將好墮髀引十九以
二、能力目標
1、識辨、掌握古今異義詞。
2、翻譯淺顯文言文,把握故事情節(jié)。
3、學會分析故事所蘊涵的辨證思想,并能在生活中運用。
三、情感目標
感悟寓言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在生活中積累智慧。
教學重點
1、分析故事情節(jié)
2、研究并運用故事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閱讀書下注釋。
教師:熟悉教材,揣測學生情況,準備多媒體工具。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講講和寓言故事有關的成語,激趣導入。
知識點:寓言及其特點;取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二)自主學習,感知故事。
知識點:圈點勾畫;文言字詞;翻譯;復述
讀:
1、自讀;
給出關鍵詞,強調讀——讀準字音
2、給例句,教讀節(jié)奏(生個讀,點評)——讀準節(jié)奏
譯:
1、根據(jù)書下注釋,試譯課文。
2、提出疑難詞句,共同解決。(生交流,師檢測)
再讀:
師范讀;
生自由讀——讀出味道(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出抑揚頓挫,讀出情感)
生競讀;點評。
再譯:
1、說故事(翻譯)
2、齊讀;
概括故事情節(jié),趣味復述。
(三)發(fā)揮才智,探究寓意。
自主回答:
1、這則寓言講了幾件事?是什么事?
2、在一般人看來,哪些是禍事,哪些是福事?
在“父”看來,哪些是禍事,哪些是福事?
發(fā)散思維、合作回答: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鼓勵多角度)
(四)聯(lián)系生活,運用哲理。
1、舉例說明,在特定的條件下,好事能變成壞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2、聯(lián)系生活,診斷實例。
(五)多讀寓言,積累智慧。
嚴文井談寓言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翻譯《塞翁失馬》。
2、搜集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3、課外閱讀《淮南子》《伊索寓言》。
《塞翁失馬》教案4
教學目的
1、知識能力目標:積累文言詞語和成語,理解寓言的寓意;
2、過程方法目標: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問題,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充滿睿智之光的我國古代寓言,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及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教學設想
先讀通原文,整體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領悟故事的寓意,這是閱讀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最后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談談寓言給予自己的啟示,并進行語言積累,這是閱讀的標的。朗讀貫穿始終,自主、合作、探究為學生主要的學習方式。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3分鐘)
1、搶答成語:
展示課件一:
學生看圖說成語,比賽搶答——井底之蛙、畫龍點睛、對牛彈琴、守株待兔、掩耳盜鈴、亡羊補牢。
2、導入新課:
剛才同學們看圖搶答的這六個成語,均來自于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謂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過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馬》,看看這個寓言假托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寄寓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給予我們怎樣的啟示?
展示課件二,并板書課題。
二、初讀(6分鐘)——讀準確,讀通暢
學習文言文,同學們可能感到有些困難。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途徑。這篇課文同學們作過預習,現(xiàn)在,老師檢查一下朗讀的情況。
1、學生齊讀一遍課文。要求字正腔圓,即要求字音準確,發(fā)音飽滿。
展示課件三:
其父(fǔ)曰父(fù)子相
其馬將(jiāng)胡駿馬而歸使關羽將(jiàng)三萬兵至益陽
墮而折(shé)其髀?lián)p兵折(shé)將
2、老師范讀,學生再讀。要求讀得抑揚頓挫(要注意停頓,要分出輕重,讀出語氣)。
展示課件四: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其馬/將胡駿馬/而歸此/何遽/不為福乎?↗
三、再讀(8分鐘)——通文意,析情節(jié)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須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內容。
1、通文意:對照注釋疏通文意,在自讀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如有不懂的問題可提出來,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解決。強調下面重點詞語(古今異義)的意義:
展示課件五:
馬無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
居(經過)數(shù)月其馬將(帶領)胡駿馬而歸
其子好(喜歡)騎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絕大部分)
2、理關系:理清人物之間的關系。
請指出“塞翁”、“善術者”、“其父”、“其子”、“父子”各指代誰?(如果能
啟發(fā)學生自己提出,并由此引起爭論效果就更好)
3、析情節(jié):此故事情節(jié)可分為幾個部分,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情節(jié)各部分的內容: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4、復述故事:采用比賽形式,讓學生對照圖片進行復述(創(chuàng)造性的復述)課文,以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和故事情節(jié),為下面研讀課文作準備。
。1)展示課件六請男生對照“失馬”的圖片進行復述課文;
。2)展示課件七請女生對照“得馬”的圖片進行復述課文;
。3)展示課件八請男生對照“折髀”的圖片進行復述課文;
(4)展示課件九請女生對照“相!钡膱D片進行復述課文;
四、研讀(15分鐘)——提問題,探寓意
這篇古代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塞翁失馬得馬、兒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那么這個故事寄寓了一個什么樣的意味深長的道理呢?
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分組合作討論來探究寓言的寓意。
1、教師指示思考的角度
從寓言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來看,從塞翁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來看,從壞事和好事之間的關系來看。
2、合作研討,全班交流。
學生可能研討的角度:
。1)從寓言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來看(福禍得失的一系列變化說明了什么道理?)
討論、點撥:任何事物都是發(fā)展變化的。因為禍中往往隱藏著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預伏著禍的.先機。福與禍、得與失、好與壞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因此應當用辯證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
。2)從“塞翁”能沉著冷靜的靜觀事情的變化來看(面對一系列變化,塞翁為什么能處變不驚?)
。ňo緊抓住“塞翁”那三句話來思考。也可讓學生讀讀那三句反問句,通過揣摩語氣來達到目的。)
討論、點撥:因為塞翁是一個“善術者”,能推測人事的吉兇禍福,他好像洞悉人間世事的變化之玄機,懂得禍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轉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對這一系列變化,他能處變不驚,沉著冷靜,樂天知命,不因禍福而悲喜,不以得失為懷。正因為如此,我們認識事物應當把握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客觀規(guī)律。
。ǎ常┰凇叭獭笨磥,壞事能變成好事,好事能變成壞事,難道就不要一定的條件就可以轉化的嗎?
討論、點撥:轉化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沒有馬,壞事能變成好事嗎?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歡騎馬,好事能變成壞事嗎?如果胡人不入侵邊境,壞事能變成好事嗎?“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馬”,“‘塞翁’之子喜歡騎馬”,“胡人入侵邊境”,這些正是好事和壞事相互轉化的條件。
由此我們可知:這則寓言通過假托“塞翁失馬”的故事,寄托了這樣一個寓意——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簡要板書,見上)
老師可以順勢點撥:這就是“塞翁失馬”這個成語的意思。與此相關的有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還有俗語“塞翁失馬,焉(安)知非!。(黑體字板書)
。、質疑或激疑:
。1)在塞翁看來,好事可變成壞事,壞事可以變成好事,給我們的感覺好像好就是壞,福就是禍,難道兩者之間就沒有區(qū)別了嗎?
點撥:是的,盡管“塞翁”能洞悉事物之間的相互轉化,但他混淆了事物之間的界限,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陷入了相對主義的泥淖。同時,他那種隨緣自適、隨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態(tài)度也是不宜提倡的。
(2)盡管那些“近塞之人”他們不知道禍福相互轉化的道理,但我總覺得文末以“近塞之人死者十九”來反襯“塞翁”之子“以跛獨存,父子相!备裾{低。
點撥:當外敵入侵時,那些“近塞之人”能拿起武器,以死報國,死得光榮。而“塞翁”之子“以跛獨存,父子相保”顯得消極不可取。這是作者的局限性所在。
。ㄈ缬袑W生提出諸如此類的質疑,老師要大加表揚,因為此時正是學生迸發(fā)創(chuàng)造火花的時候,要備加愛護,給予肯定。)
五、聯(lián)讀(5分鐘)——聯(lián)生活,談體會
你是否也有過類似“塞翁失馬”的經歷?請你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這則寓言還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示。
。康氖菫榱伺囵B(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討論、小結: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發(fā)展變化的,我們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應學會辯證的看問題。
2、對待生活,我們應當積極樂觀,不應消極悲觀,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因為好壞、福禍、利害是相互轉化的,在考慮問題時,我們應當考慮周全,處事要謹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勢利導,變禍為福;要創(chuàng)造條件,把壞事變成好事。
5、現(xiàn)實生活中,身處順境時,我們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憂患,居安思危;身處逆境時,我們不要氣餒,要安之泰然,處逆不驚、
…………
六、積讀(3分鐘)——背課文,積成語
1、背讀課文。
2、積累成語。
請學生比賽列舉含“馬”字的成語,然后展示課件八,讀記成語。
板書設計:
塞翁失馬————塞翁失馬,焉(安)知非福
劉安
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ǖ湥ǜ#ǖ湥ǜ#
寓意:福禍得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塞翁失馬》教案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在朗讀中初步理解文意。
2.通過“讀、譯、思、談、聊”五步驟,結合小組合作方式研讀課文,并掌握“亡、吊、居、將、富、折、引”等字詞的解釋。
3.探究“福禍相依”的寓意,體會勸說辭的妙處,用辯證的眼光看得失,保持平和達觀的心態(tài)。
教學重難點:
讀、翻譯課文,理解寓意。
教學方法:
朗讀法、啟發(fā)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猜成語
猜成語,發(fā)現(xiàn)寓言的故事的規(guī)律,導入塞翁失馬。(出示投影圖片學生回答,得出寓言的概念。)
1.守株待兔。
2.亡羊補牢。
3.寓言概念。(讀)
二、預習檢測
1.讀:字音、節(jié)奏準確,適時點撥書寫“父、遽、墮、折、弦、跛”讀音。
2.教師示范讀課文,學生再齊讀。
三、介紹《淮南子》
編者、主要內容、道家思想、神話材料。
四、課文解讀
1.讀課文。(自由讀,結合注釋,揣測大意)
2.翻譯課文,準確理解。
活動:小組合作翻譯,1-4組前4句,5-8組后5句。注意翻譯原則(留、刪、替、補、調),直譯為主。重點字詞翻譯準確。
展示
生1回答翻譯、強調重點詞語 (預設;小組間質疑,補充)
生3回答翻譯、強調重點詞語 (預設:小組見質疑,補充)
大屏幕出示課文翻譯,生齊讀加深理解。
3.思考問題。
(1)文章講了幾件事?分別是……
。2)一般人看來哪些是福?哪些禍?
(3)“其父”又是怎樣看待的?
失馬 得馬 折髀 相保
一般人 禍 福 禍 福
塞翁 福 禍 福 福
4.談寓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猜一猜省略的原文是什么?
。1)原文:故福之為禍, 禍之為福, 化不可極, 深不可測也。
。2)有關福禍的成語。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因禍得福。。...
寓言說辭的魅力:間接勸誡的好處,給人以警示,發(fā)人深省,又委婉耐聽。
5.聊收獲。
結合課文給我們的啟示,以后在生活中遭遇看似“不好”的事情,應該如何處理?或者聊聊你類似于“塞翁失馬”的經歷。
五、作業(yè)布置
識記實詞、虛詞及文學常識。推薦閱讀書目《中國古今寓言》,下一期讀書會分享。
板書設計:
塞翁失馬
淮南子
失馬 得馬 折髀 相保
一般人 禍 福 禍 福
其父 福 禍 福 福
【《塞翁失馬》教案】相關文章:
塞翁失馬故事02-22
《塞翁失馬》優(yōu)秀教學設計12-16
塞翁失馬造句4篇11-29
塞翁失馬的故事啟發(fā)10-04
塞翁失馬的簡短故事10-04
類似塞翁失馬的故事10-04
塞翁失馬的故事啟示10-04
成語故事:塞翁失馬09-17
塞翁失馬的故事及寓意10-04
【精】塞翁失馬的歷史典故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