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一)
這首新詩用象征手法說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無數(shù)座山,要不畏艱苦跋涉。詩人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意象壯美,意蘊豐富,在詩意的美中融入深刻的人生哲理,給人啟迪,催人奮進。
這樣的感悟不是一下子就看出來的,需要我們慢慢品讀,細細品味. 在朗讀中感受..但是為什么小學六年講朗讀技巧,結(jié)果教出來的仍然是一片平平的念經(jīng)聲 因此這些朗讀只有技術(shù),并沒有真正的精神在里面!精神所到的地方,你甚至不需要技巧, 再華麗的詩歌沒有精神做支撐,也就無價值可言.
詩,我的理解就是作者對人生的感悟,也許他描述的是故事,但那絕對是浸透生活閱歷的'情感體驗.因而帶著感情去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讀中領(lǐng)會,很有必要.所以 ,對課文的把握要抓住生活本身,"鐵青著臉"要講,"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要講 ,"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要講……最終讓我們明確海是理想的象征,山是艱難險阻,只有"爬"過那一道道山峰,通過艱苦奮斗,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二)
本課是一篇小詩,教學的重點、難點就是聯(lián)系全文,特別是“我”的經(jīng)歷,品味美詞美句,從中受到人生的啟迪。在教學中本人采取了教師示范讀,學生齊讀,個別讀,師生點評等形式,然后學生在讀中感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一堂課下來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
但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品味美詞,說話之前或之后缺乏讀的環(huán)節(jié),如學生一般都這樣說:“我認為這個詞用得好,因為……表現(xiàn)了……”,然后沒了。如果讓學生品味之前或之后再聯(lián)系整個句子,帶著感情去讀一下,可能效果更好。
二是學生發(fā)言非常積極,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將關(guān)鍵性句子、詞語進行品味,教師把握得不夠,學生洋洋灑灑的發(fā)言,老師的引導不當,造成“收束全文”的環(huán)節(jié)很倉促,36 班還有點時間當堂作業(yè),37班時間不夠,尤其是課堂上讓學生背誦的環(huán)節(jié)幾乎沒有。三是學生合作學習效果不理想,一堂來,基本上那個學生有問題或有感悟,那個學生就開始發(fā)言,小組內(nèi)沒有合作,在知識的探究方面沒有達到理想效果,這可能與新環(huán)境、新同學有一定關(guān)系。四是部分優(yōu)生的發(fā)言,是否就代表了全體學生的意見,老師就認可全班學生弄懂了?這也是一直困惑本人如何去評價一堂課的問題。老師每提一個問題,都有學生回答,特別是總是幾個人回答,假設這種回答很理想,是否一堂就完成了任務?五是分組合作的問題。
教育有一個面向全體的原則。如何去真正面向全體?教師如何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建設者,本人有些困惑。如:全班50個人,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進行自我介紹,我們常用的方法是學生輪流上講臺講,但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學生參與面非常低,一堂課3分鐘一個,最多只能有15個學生參與。如果我們分成分成8個小組,每組6人,以組為單位進行發(fā)言,每人講5分鐘都有時間,而且做到了人人參與。而問題的關(guān)鍵是教師對課堂的駕馭問題,學生分組的勻稱問題,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問題……都有待我們在今后去探索。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三)
《在山的那邊》,作者王家新,原載于《長江文藝》1981年第5期,后被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入選、鄂教版六年級下冊入選,略有改動。通過自己一次童年的經(jīng)歷比喻一個信念,媽媽所說的“山的那邊是!。其中“!笔菋寢層晌业陌V想,疑問而說起的,并非指理想。
全詩主旨:抒寫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要實現(xiàn)遠大的理想,就要一次次戰(zhàn)勝失望,不停地翻過無數(shù)座山,這一過程是艱辛、艱難、痛苦的。但因?qū)硐氲暮魡、信念的支持,使人不畏長途跋涉。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02-21
《在山的那邊》的教學反思02-20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05-28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02-12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范文11-26
《在山的那邊》的教學反思范文06-12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7則02-08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范文02-05
在山的那邊課程教學反思02-15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精選10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