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物的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物的教學反思 1
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學習呼吸系統(tǒng)時,有兩個實驗要求學生“會量自己的胸圍差和自己的肺的容積”。為了讓學生準備好這個實驗,我特意在課堂上安排了一下,要求每個學生下節(jié)課帶一個軟尺和氣球,老師下節(jié)課要在課堂上指導學生怎樣測量胸圍差和自己的肺的容積。我以為同學們都愛動手,這次活動一定都很積極,可是當我上課準備找一個同學演示下面的同學照著做時,卻發(fā)現每個班只有四五個同學帶了氣球和軟尺,于是我只好在課上讓個別同學演示,大部分同學在下面只是看了一下,沒有親自做?梢哉f這節(jié)課是失敗的,課下我認真地進行了分析,原因如下:
1、我只是上節(jié)課給學生說了一下,相隔幾天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已經忘記。
2、因為同學們每天從早到晚地上課,做作業(yè),事情太多,很少有時間坐下來回想此事
。场⒗蠋熢趯⒁险n做實驗前,要讓生物委員或老師親自到班里再給同學們提醒一下。
。、有些同學平時很少出門買東西,見識少,根本不知道哪兒能買到這些東西。
。、最好能發(fā)動學生集體買(一定要告知家長,讓家長明白)
6、學生依賴性太強,什么實驗都希望老師為自己準備好,自己坐享其成。
生物的教學反思 2
在這一年的教學工作中,我有過困惑,有過焦慮,也有過感動,有過收獲。
現在課程要求老師必須用“心”去施教,而不是作傳聲筒。針對學情和教材的分析,通過教學方法、手段、課堂結構、效果的優(yōu)化整合實驗,在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時也發(fā)現一些問題,引發(fā)我不斷思考。
一、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融入經驗、注重時事。
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而會學習則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yōu)秀的學習品質,誰擁有它,誰將終身受益。這種習慣和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有賴于后天的教育和培養(yǎng)。
在教學中我常想:學生能看懂理解的知識,教師有必要重復綴述嗎?之前,習慣于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教學模式,習慣于“熱熱鬧鬧”總問答式教學方式,習慣死記硬背,習慣于分數高為優(yōu)等生的評估方法,導致我們的學生養(yǎng)成“靠”、“等”、“懶”的`不良習慣。學完生物課,有的學生教科書還是嶄新的。只靠課堂上教師講的內容記憶到頭腦部分,便形成了他們的生物知識:教師每提到一個問題時,學生便等教師的講解做出答案,養(yǎng)成了不動腦思考、惰性思維的不良品質,教師便成為生物知識面的搬運工。因此,培養(yǎng)學生愛學、會學的好習慣,應從創(chuàng)設情境、融入經驗、注重時事入手。
二、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的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
。1)向學生展示充滿奇趣的生物界
初中生有著十分強烈的好奇心,而生物界本來就是一個使人心搖意蕩的充滿奇趣的天地。把它們展示給學生,最能引起學生的興奮與愉悅。結合教學內容與進度,穿插一些知識,如“為什么咽部發(fā)炎的人,過了幾天后引起了中耳炎?”“為什么人的眼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等等。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去探索自然界的神奇與奧妙。
(2)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喚起學生的自覺性
變注入灌輸為啟發(fā)探索,教學活動要突出喚起學生內在積極性,以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特性,使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需要,這樣教與學就成了一種教師精于教,學生樂于學,喜于創(chuàng)造的活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幫助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在講人的心臟為什么心房和心室的壁厚度不一樣,為什么兩個心室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同學們思維極其活躍,課堂氣氛高漲,眾說紛紜,異彩紛呈。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便于促進他們去發(fā)散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個性。
三、從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思維出發(fā),促進合作交流。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是以問題為載體,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為中心,以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合作與交流是主體性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是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通過師生間、學生間動態(tài)的信息交流,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
以上是我這一學年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方面發(fā)現的一些問題而引發(fā)的思考,隨著新學情的變化,還需要多進行反思。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