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烏鴉喝水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1
這節(jié)課我通過朗讀感悟“烏鴉急著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變化過程,使學生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多動腦思考的道理。課中,我以讀為本,使學生在讀中悟情。主要體現了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中感受,在讀中理解,最終達到感情朗讀,使學生的情感升華。在教學中我將以讀導情,以讀悟情,以讀激情的教學方法貫穿始終。
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盡可能的.讓學生自主活動,讓學生始終有一種自覺、主動、熱情的學習狀態(tài),使他們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觸課文,從而更好地去感知課文、理解課文。
另外,這節(jié)課我特別注意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啟發(fā)學生合理想像。讓學生在讀書中質疑,在讀書中解疑,師與生在平等交流中共同解決,使學生在合理想像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反思這節(jié)課,我覺得,一年級學生的課前預習應多加指導,使他們能充分讀文,更好地在課上理解文章內容。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2
《烏鴉喝水》這篇課文語言簡練、內容生動有趣,教學這篇課文有三個目標需要達成,一是認讀8個生字,會書寫4個生字;二是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解故事的線索;三是在讀中感悟明白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依據這三個目標,我設計了這節(jié)課,以求做到識字教學簡單有效,朗讀訓練到位有效,道理體會自然而生。
當教學設計生成后,感覺設計有點像“逃命趕路樣子”,容量過大?伸o心思慮再三,我認為:這篇課文的位置處在本冊的最后一個積累運用,故事又簡單,其中認讀的生字“烏”、“放”、”有”有的是在文中前面出現過的,有的是生活中常用到的。這樣識字教學任務就顯得簡單輕松了,還可以利用學生已生成的學習經驗,把步子適當放大嘗試一番,所以我就堅定了信念。
今天上午第一節(jié)課,我按照教學設計嘗試一番。果然識字教學輕松實現,只用了10分鐘就完成任務。但是怕時間不夠的思想,讓我忽略了識字教學中的形近字組詞細化和字形記憶方法的交流,只是匆匆?guī)н^。隨后的.閱讀教學,我通過自身的范讀,讓學生自由讀,讀重點句子,引導出了故事的線索。
在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對重點詞句的圈批,也使學生感知出烏鴉的情感變化。及時地給予鼓勵使得學生小臉上流露出了輕松興奮的表情,課堂上也一改往日的沉悶。直觀的實物演示教學,又很好地幫助了學生理解“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再通過往瓶子里放石子的實驗,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研究問題的情景,更讓學生感悟出“水漸漸升高”的意思,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一情景不僅有利于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后的拓展由于時間關系,沒能得到很好的體現。
總之,在教學設計和實踐中,著重體現出了落實語言文字的訓練,重視了朗讀的指導和情感的培養(yǎng),在實踐中提高了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滲透了人文思想教育。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3
《烏鴉喝水》這篇課文內容簡短,講的是烏鴉想辦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的故事。教學中我特別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角色體驗,讓學生體會烏鴉的聰明。
一、表演,體會烏鴉的著急與驚喜。
教學第一自然段時,“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焙唵蔚囊痪湓挘@里的“到處”一詞卻包含了很多,我讓學生扮演烏鴉,到處找水喝,我用采訪的形式問“烏鴉”:你去哪里找水了?找到了嗎?“烏鴉”回答我說:我飛到東邊,那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找不到水;我飛到西邊,那里是一望無邊的草原,找不到水;我飛到南邊,那里是沙漠,一滴水也沒有。
然后我又指導學生表演,要越飛越慢,而且邊飛邊說。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好渴呀!渴死我了!”有的說:“到哪兒才能找到水呀?”有的說:“老天爺呀!快下點雨吧!讓我喝點雨水也好呀!”有的說:“我快渴死了,沒力氣了!蓖ㄟ^想像體驗,學生理解了“到處”一詞,也感受到了找水的不易,體會到了烏鴉著急的心情。接著,“它看見一個瓶子,里面有半瓶水!蹦欠N喜出望外之情不言而喻了。
二、想象,體會烏鴉的聰明。
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引導孩子們抓住關鍵詞“終于”,體會烏鴉想到辦法的不易。我對孩子們說:“如果你是這只小烏鴉,你會想出什么好辦法,喝到瓶子里的水呢?”我把思考的權利和時間大膽地交給了他們。孩子們的思維活躍,想到了很多辦法,課堂因孩子們的奇思妙想變得活躍起來,他們一個個不甘示弱,為自己想到的.辦法自豪。接下來,我讓孩子們讀讀小烏鴉的好辦法,并問他們想的方法哪個更合理?磥,引領孩子走進文本,通過想一想、悟一悟等形式,必將促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形成樂學的良好心境,從而有助于自我探究能力的鍛煉、培養(yǎng)、提高。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4
烏鴉喝水,故事很簡單,但轉而變成科學活動之后,卻讓我遇到了一系列的問題。從一開始內容的選擇,到后來的制定,再到環(huán)節(jié)的,可以說是、蛻變的過程。
是教材的理解與挖掘:如何從數學角度挖掘有價值的東西成了活動的步,體積、空間、容積等知識點,但適合中班幼兒的最初的感知和形象的理解,操作活動貫穿,孩子或借助操作的或合作地讓孩子觀察、感知、理解物體體積與所占空間之間的關系。
是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與安排,試教時我讓幼兒直接用果凍盒測量不同物體的體積,然后制作記錄表,總結規(guī)律,一來誤差比,果凍盒是圓性的.、板栗、冬棗之類的食物的形狀不規(guī)則的,加大了測量的難度,重新思路,將烏鴉喝水游戲前置,由烏鴉喝水引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在看一看、比一比、扔一扔的過程中,建構和整合已經驗,并借助水載體,地減小了操作的誤差,最后再給烏鴉送禮物游戲,將前面整合的經驗遷移到中,由觀察、到操作、到運用逐漸遞進的過程。
是科學活動語言的組織,科學活動的特點是嚴謹與縝密,教師的語言非常的精煉與簡潔,試教下來,孩子的操作情況與預設有的差別,我的指令發(fā)不精確,孩子的去操作,后來仔細的斟酌每個環(huán)節(jié)中的每一句話,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盡量讓語言通俗、簡練、,就像之后的操作活動,強調與了最快之后,孩子理解起來就簡單多了。
可以說教案在的修正,思路也在地在開闊,活動還有遺憾的地方,取與舍之間東西都了提升,這是孩子能體驗的,更是執(zhí)教者的我所收獲的!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5
《烏鴉喝水》一課內容通俗易懂,很適合閱讀。教學中重點應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烏鴉急著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同時,教育學生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因此,在教學中,我將烏鴉如何喝到水設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在教學這篇課文之前,我怕孩子們會出現覺得烏鴉的這個辦法并不十分了不起的情緒。如果這樣,就阻礙了學生去認真體會文本。所以在教學中我并沒有急于讓孩子們發(fā)散自己的思維,提出像“說說你還會想出什么好辦法?”“如果你是這個烏鴉你會怎么做?”這一類的問題。而是與學生一起,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去感受這只烏鴉的高明之舉。
在學完“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后,學生明白了烏鴉能喝著水在于它的仔細觀察、愛思考,另外拓展問題“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呢?請大家?guī)蜑貘f想想辦法,想到的請舉手。”兩分鐘后,學生們紛紛舉起了小手,有的說:“用吸管吸。”“讓瓶子斜倒下來,就能喝到水了!薄鞍哑孔哟蚱粕喜浚湍芎鹊搅。”“把瓶子踢倒,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學生們的辦法各種各樣,孩子們的.想法總是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我想這堂課上我不僅與孩子們一起體會到了文中那個小烏鴉的聰明才智,更讓我感受到學生們的智慧。
當然,在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指導朗讀不到位;由于時間安排欠合理,導致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匆忙進行。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6
在本課《烏鴉喝水》中,我們認識烏鴉聰明能干的一個側面。
在課文的學習中,先請小朋友整體感悟整個故事,請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也知道了什么?接著出示一副圖——烏鴉找到一個有水的瓶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喝不著,怎么辦?為了解決困難,先出示句子——一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引烏鴉找了這么多地方,真不容易,該怎么讀呢?請學生大聲地讀句子。學學烏鴉的動作、表情,邊飛邊讀。學生邊讀句子邊表演的情趣很高,只是活動中只感覺了烏鴉飛到東來,飛到西,沒有把“找”這個詞落實于實處,這一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應及時引導,讓學生明白烏鴉找到水,是那么的不容易。烏鴉終于找到了一瓶水。
這時的烏鴉心情怎樣?你能感覺到嗎?問學生該怎么讀?學生都說應讀出高興的語氣,那我們就以高興的心情讀第二句。可是,烏鴉喝不著,知道為什么嗎?烏鴉的心情又怎樣?你從哪兒知道的?找出句子畫畫,找出句子,讀讀第3、4句,把烏鴉失望、著急的心情讀出來。學生通過讀,感覺到烏鴉找水的艱辛,同時學生在表演、觀看中也體會烏鴉口渴時的難受,見到水時的驚喜,而喝不到水的失望的整個過程。在學完這段時,讓學生再次通過讀來體會烏鴉的心情。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探究性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關注學生不同的探究需求,愛護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探究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這時,隨機一句“你能幫助烏鴉想想辦法嗎?”讓學生通過合理想象,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表獨立見解,促進了雙向互動。教師已成為探究活動中的促進者,始終給學生以層層推進、引人入勝之感,讓學生有不斷探索、追求真知之動力。從學生們富有個性的回答中,“我?guī)退哑孔有边^來,讓它能喝著水;我請它到我們家喝茶水”!拔?guī)蜑貘f拿一個杯子,讓它把水倒在杯子里!薄拔夷靡粋電鉆,鉆個洞,不就行了!笨梢姾椭C的探究氛圍正在形成,這些,必將促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形成樂學的良好心境。從而有助于自我探究能力的鍛煉、培養(yǎng)、提高。
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讓學生再回到課文看烏鴉是怎樣想辦法喝著水的,為了讓學生嘗試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小組合作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著水的過程。學生實驗完成后,不禁發(fā)出:“喲,水真的升高了!“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通過合作實驗,學生主動悟出了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由于設計的實踐活動符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一讀課文、做一做實驗、說一說實驗過程中興趣盎然地學習語文,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7
烏鴉喝水,這個故事雖然很簡單,但轉而變成一個科學活動之后,卻讓我遇到了一系列的問題。從一開始內容的選擇,到后來目標的制定,再到環(huán)節(jié)的不斷調整,可以說是一個不斷突破、不斷蛻變的過程。
首先是教材的理解與挖掘:如何從數學這個角度挖掘有價值的東西成了活動的第一步,體積、空間、容積等知識點很多,但適合中班幼兒的可能就是最初的感知和形象的理解,所以各種操作活動貫穿始終,孩子或借助個別操作的方式或通過小組合作形式不斷地讓孩子觀察、感知、理解物體體積與所占空間之間的`關系。
其次是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與安排,試教時我讓幼兒直接用果凍盒測量不同物體的體積,然后制作記錄表,總結規(guī)律,但是這樣一來誤差比較大,因為果凍盒是圓性的、板栗、冬棗之類的食物的形狀也是不規(guī)則的,加大了測量的難度,所以重新調整思路,將烏鴉喝水這一游戲前置,由烏鴉喝水這個現象引發(fā)孩子們探索的興趣,在看一看、比一比、扔一扔的過程中,建構和整合已有的經驗,并借助水這個載體,有效地減小了操作的誤差,最后再通過給烏鴉送禮物這個游戲,將前面整合的經驗遷移到過去中,實現由觀察、到操作、到運用這樣一個逐漸深入逐步遞進的過程。
再次是科學活動語言的組織,因為科學活動的特點是嚴謹與縝密,所以教師的語言必須非常的精煉與簡潔,但是試教下來,孩子的操作情況與預設有很大的差別,我的指令發(fā)不精確,所以孩子不能正確的去操作,后來仔細的斟酌每個環(huán)節(jié)中的每一句話,結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盡量讓語言通俗、簡練、明確,就像之后的操作活動,強調與突出了最快之后,孩子理解起來就簡單多了。
可以說教案在不斷的修正,思路也在不斷地在開闊,活動雖然還有很多遺憾的地方,但是取與舍之間很多東西都獲得了提升,這是孩子能體驗的,更是作為執(zhí)教者的我所收獲的!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8
《烏鴉喝水》這篇課文實際上是一篇寓言性質的課文,寓言通常能教給人發(fā)人深省的道理,大班的學生在領悟方面的能力比較缺乏,所以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領會課文的深層意思在我個人看來是這篇課文的重點和難點。
于是在第一課時前,我先出示烏鴉的圖片,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對烏鴉的認識,這個時候很多有一定課外知識的.學生就顯得尤其興奮,滔滔不絕的講述起來,而其余的學生會帶著一種欽佩的眼光去傾聽,不論是講述者還是傾聽者都是一種極大的滿足。
接著范讀課文,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這樣一來,學生在聽的時候不會覺得無所事事,當然要大班的學生概括一篇文章的大意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在匯報時我出示了一個關于概括整篇課文大意的填空題,學生可以把文章當中的重點詞句填入,再連起來就能大致說出文章大意了,這對于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在學習生字方面,因為學生已經掌握了認識生字的規(guī)律,所以不需要每個字都說過去,只需要選擇困難的講一講就可以過了,在教學生書寫生字方面,仍需要花些時間和精力去教,因為學生的寫字能力還不穩(wěn)定,所以還是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醒和指導。
第二課時是一篇文章的關鍵,在課開始前,我先抽三至五分鐘時間復習生字詞,再引出課文,我先指名請學生朗讀課文,這樣可以抽查出復習和朗讀的情況,再將問題擺下去,讓學生思考和回答,例如:烏鴉找到水了么?它喝了水沒有?你從哪句話看出來?烏鴉為什么喝不到水?誰能想象一下,烏鴉會怎樣喝瓶子里的水?烏鴉找到水時心情怎樣?喝不到水時心情又會怎樣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既能讓學生比較深入的了解課文,又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還能讓學生在體會烏鴉心情的同時培養(yǎng)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9
本次教研我的講的是《烏鴉喝水》的第一課時。本課時主要是對字詞的理解和掌握。就是知識為主的教學。本節(jié)課我以謎語的'形式引出本文的主人公——烏鴉。并讓學生形容下烏鴉的樣子。然后進行對課文的大概了解。師范讀課文,生自由讀文,然后齊讀。同時我在范讀是要求學生思考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此處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稍微難了些。只要求學生聽準字音就可以了。
在識字教學的部分我做了精心的準備,每個字的我都做了細致的處理!昂取焙汀翱省边@兩個字學生容易混淆,所以用了一句順口溜來記“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嘴!比缓笥峙溆芯毩曨}來區(qū)分掌握這倆個字。“處”這個字我我利用它的形近字“外”來理解!跋裢獠皇峭,比外多一塊”,“辦”用一個謎語引出,還有利用反義詞和字意來記住要求會認識的字。所以孩子學起來不是很枯燥。但是有一點就是這樣處理生字會讓學生感覺有點雜亂無章,有點散,因為畢竟一年級的學生歸納能力尚淺。因為平時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分析講解。
在情感上,首先我的情感沒有上去,所以學生學的有點壓抑了。在教學感情色彩上我還很缺乏,尤其給小孩子上課,我總是想把它們看的更懂事,更理智些。所以我也不愿意把他們當小孩,但是我卻忽視了他們本來就是這個年齡的孩子,不可能改變這個年齡的天性。所以就像李姐說我的課過于理性了。是啊!我本身比較理性,講起課來也理性了。以后教學中要注意這方面的改進,試著多用一些兒童用語和他們交流。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10
一、珍惜學生美麗的錯誤
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我組織學生討論這樣一個問題:“烏鴉為什么喝不著瓶子里的水?”經過討論,絕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原因有兩個:一是瓶子的口太小,烏鴉的嘴伸不進去;二是瓶子里的水太少,烏鴉的嘴夠不著。但有一位學生有不同的意見:“是因為烏鴉的嘴太大了,伸不進瓶子。”這時,學生也分成了兩派,一方認可這位學生的意見,另一方說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突然“從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被打斷教學的我顯然有些始料未及。在備課時,怎么沒有想到這一點。突然我靈機一動,向學生講了兩個句子:“你比我行”與“我不如你”讓他們說說這兩個句子的區(qū)別。
他們都說兩句話意思是一樣的。我因勢利導:“其實大家的答案是一致的,一些小朋友以烏鴉作為參照物,確定瓶口太小,瓶內的水太淺了;而另外一些學生以瓶子作為參照物,認為是烏鴉的嘴太大了。這二者之間沒有質的區(qū)別,就像‘你比我行’與‘我不如你’兩句話一樣,是同一答案的兩種不同表達方式。只不過兩種表達方式中一種是常用的,早已習以為常,另一種很少用到,以致少見多怪!睂W生聽了也連連稱是。小朋友充滿自信地“固執(zhí)己見”,我們怎能不為之喝彩?為孩子的勇氣喝彩,也為其中閃現出來的亮麗的思維創(chuàng)新的火花喝彩,這就是美麗的“錯誤”吧!對于這種“美麗”我們怎能不倍加珍惜呢!
二、保護學生獨特的見解
通過我的啟發(fā),并做了實驗演示。大部分學生都形成了烏鴉真聰明,通過投石子,終于喝到了水的共識!突然一位學生提出了異議——烏鴉不一定喝到水!那是一個胖胖的小男生,稚氣的臉上滿是執(zhí)著。一語驚人,我有些驚慌失措,“你為何這樣說?”我追問!耙驗槭訒阉蜎]!”孩子忽閃著大眼睛。教室內靜得出奇,我也是滿腹狐疑!笆釉趺磿蜎]水呢?連常識都不知道,以后回答問題前一定要多動腦筋,希望小朋友們也要注意!”顯然我有些發(fā)怒了。
在學生們的齊聲“知道了”中,孩子默默地坐了下去,沮喪的神色中透出一絲不服。馬上,我后悔了,又向他請教“烏鴉為何不一定喝到水?”開始他十分膽怯,不信任地看著我。經我再三鼓勵,他終于同意為大家做一次演示:“昨天我和康康玩過了,他的瓶里裝的水多,投進石子后,水滿到了瓶口;我的瓶里裝的水少,石子反而把水淹沒了。只有瓶中盛著大半瓶水的時候,烏鴉才能喝到水!蔽一腥淮笪颉J茄剑瑫兄徽f瓶里有水,若是少半瓶的話,烏鴉就喝不到水了。真聰明!我摸著他圓圓的小腦袋,由衷地贊道:“今天你使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謝謝你,小老師!”孩子終于自豪地笑了,神采中更多了一份自信。
且不說“烏鴉不一定喝到水!”是否一定正確,但它卻充分表現了學生大膽的懷疑精神,從實踐中得出結論更是一種求實的科學品質。不正是由于這種精神、這種品質,才有伽利略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真理嗎?一句富有新意的“石子把水淹沒了!”卻差點被我視為不知常識,還成了教育其他學生的反面素材。
如若一個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見解就這樣被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也許就會夭折在課堂這個搖籃里!教學應是一種對話,對話中既沒有無所不知的圣人,也沒有完全無知的愚人。師生雙方相互平等,在對話中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在以上教學中,我慶幸自己尊重了學生的觀點,耐心地聆聽了學生的見解,并肯定“烏鴉不一定喝到水”的正確性,對學生大膽的懷疑精神和求實的科學品質作出贊賞,那么此刻,教學的意義就超出了烏鴉能否喝到水的問題了……
我們常常會發(fā)現這樣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教師對問題的理解、對文章感情的體會往往與學生不盡一致。這是因為,教師是成年人,經驗豐富,理解多是理智的思考;而學生往往富于幻想,思維更具情感性、發(fā)散性和靈活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學生的認真傾聽學生的答案,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你會發(fā)覺兒童的世界是多么豐富多彩,他們的心靈純真無瑕的讓人向往。
在課改精神的驅動下,教師要跳出編者和自己原先設定好的“方格”,細細琢磨防止孩子的“信天游”,那你眼前呈現的就是固定視角所看不到的景象。這時,教師就會為孩子的`“異想天開”而叫好。教師要讓孩子有一顆創(chuàng)造“心”,就少給孩子“畫”上一個又一個“方格”,以免它成為孩子學習的“緊箍咒”。應該打破原來“套路”,以兒童般的心態(tài)珍視孩子的一些“格格不入”。在必要的地方再作適當的引導,這樣教師和學生就不會成為“套中人”,彼此都可以在生命的綠洲里快樂而自由地成長。
在結束語上,我這樣說到: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碰到困難的時候,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就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就象你們這節(jié)課的表現一樣,老師為你們驕傲。
看到學生的學習情況,我把喜悅埋在心里,深感教師應該從教學的點點滴滴去關注學生,用“心”去體會他們的感受,選擇他們較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正確的引導。讓我們一同為學生的“異想天開”喝彩。
而對于新課程,我不得不說:收益最大的是學生,而提高最快的是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