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寓言四則》教學反思范文
身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上冊《寓言四則》教學反思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上冊《寓言》教學反思1
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jié)構(gòu)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無生物。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
寓言式文學作品這種體裁,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zhì),用假托的故事或擬人手法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寓”有“寄托”的意思,最早見于《莊子·寓言》篇。有同名歌曲和音樂專輯。
寓言原是民間口頭創(chuàng)作。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已相當盛行。在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許多當時流行的優(yōu)秀寓言,如:《亡鈇》、《攘雞》、《宋人揠苗》、《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漢魏以后,在一些作家的.創(chuàng)作中,也常常運用寓言諷刺現(xiàn)實。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進行散文創(chuàng)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驢、鼠3種動物的故事,諷刺那些恃寵而驕、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達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國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創(chuàng)作,特別是兒童文學作品更為多見。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較短小,語言凝練,結(jié)構(gòu)簡單卻極富表現(xiàn)力。
2、鮮明的諷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主題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鷸蚌相爭》、《東郭先生和狼》等都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寓言名篇。
3、故事情節(jié)的虛構(gòu)性。“主角”更多是人格化了的動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東西或現(xiàn)象。
4、常用手法為:比喻,夸張,象征,等手法。
七年級上冊《寓言》教學反思2
1、其實,并不是所有的寓言都適合多角度解讀,如《赫爾墨斯和雕像者》,其明白的寓意已經(jīng)很難再有想像的余地,一定要改變故事情節(jié)反而生硬。
2、確實很有必要引導學生多閱讀一些簡短深刻的文言寓言,既積累了一些成語,又提高了學生文言閱讀的能力。學生也很感興趣。
七年級上冊《寓言》教學反思3
依照新課標要達到的三個維度目標,語文教學就是要扎實活潑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豐富學生的遷移能力,發(fā)揮學生的語感和思維,發(fā)展個性,健全人格。我在這堂課的學習中,重視體現(xiàn)學生的遷移能力的訓練。
1、首先開啟學生的思維,原來寓言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已經(jīng)接觸很多,消除認為寓言很高深的情緒,讓學生很想了解寓言和其寫法。
2、點擊學生的興奮點,通過改編寓言讓學生了解到原來寓言的寫作其實很簡單,就是取決于作者想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依照寓意來布置寓言故事情節(jié)。學生個個躍躍欲試。
3、聯(lián)想與課外遷移,通過前幾步到了自編寓言時就水到渠成了讓學生主動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少數(shù)學生合作完成一篇),主動參與,挖掘?qū)W生的潛能,局部學生寫出了如《北風與太陽》、《狼與驢》等很有內(nèi)涵的寓言。
4、體現(xiàn)教學機智,學生在我安排自編寓言時,有局部學生提到也可以寫如黑板與粉筆的題目時,我就順水推舟加了除了我給的四個寓言題目之外可以自擬題目,學生的發(fā)明力與主人意識得到了充沛尊重,提高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七年級上冊《寓言四則》教學反思范文】相關(guān)文章: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寓言四則》教案12-06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范文四則01-25
《寓言》教學反思15篇01-10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反思01-26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5篇01-25
七年級上冊地理教學反思15篇01-23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學反思01-23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反思01-26
七年級語文上冊《觀滄海》教學反思10-27
七年級語文上冊《化石吟》教學反思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