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不顧眾人的勸解與阻攔,夜以繼日地挖了38小時,終于救出他的兒子和兒子的14位同學。課文內(nèi)容淺顯,但內(nèi)涵深刻,感情真摯。但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與文本有著較大的差距,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深入文本,理解文章情感呢?反思我的教學,我覺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這篇課文發(fā)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文本距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較遠,雖然四川汶川發(fā)生地震,學生從電視上也了解到地震的相關知識,但由于孩子們?nèi)鄙龠@種生離死別的痛苦的體驗,理解起文本還是比較難的。所以為了更有效地促使學生理解文本,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在教學時注意多媒體的運用。一上課我便播放了一段地震的錄像。學生看得非常專注,當孩子們看完錄像時,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樣很快把學生帶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雖然課文中沒有刻意去渲染災難的可怕場面,但正是這災難的背景才更襯托出了父親那高大的形象。
二、抓住文眼,感悟品讀。
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之后,由句子“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引導學生質(zhì)疑提出問題“為什么說父與子是了不起的?”接著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默讀課文,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找出文中能夠表現(xiàn)父子了不起的句子。文中有三個描寫父親的場景令人感動:第一個是他看到兒子的教室已成一片廢墟,悲痛欲絕,但重新挺立的場景;第二個是許多人勸他別挖,但他不聽勸的場景;第三個是他孤軍作戰(zhàn),傷痕累累的場景。我將課堂的突破點確定在第三場景,引導學生重點品讀第12自然段。通過分析句子:“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來想像父親艱難挖掘的過程,體驗父親救子時內(nèi)心的焦急和無助。同時,抓住這一文眼,我讓學生通過想象,來豐滿父親這個形象。從滿身的血跡,想象父親在挖掘時可能遇到的種種險情,但卻堅持挖掘,不愿離開,去體會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層層的感悟,父親的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不斷地豐富真實起來。這樣通過引導學生潛心鉆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讀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學生在一次次的與文本對話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朗讀能力的訓練。
三、讀寫結合,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碧岢岸嘟嵌、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創(chuàng)造性地閱讀,有助于突破教學難點。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潛在資源。如學生從課文對父親的外貌描寫說說父親在挖掘過程中可能遇到什么事?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父親?由阿曼達在廢墟下等了36小時,想象廢墟下的阿曼達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讓學生寫小練筆。這樣做,填補了課文空白,使學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父與子的了不起。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積累語言,內(nèi)化語言,并靈活地運用了語言。挖掘教材的潛在資源,培養(yǎng)了學生感受、理解、積累和運用地能力,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每一位學生得到了扎扎實實的發(fā)展。
反思這節(jié)課的教學,還是比較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時,引導學生質(zhì)疑的地方不夠多;對學生的回答,激勵性的語言比較少。
總之,這節(jié)課的教學,給我?guī)砹撕芏嗟乃伎,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不斷地反思、探索,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11-25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07-18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10-13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01-08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03-15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01-03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11-24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07-29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