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
一、虛實相存,重在雙基
無論實施怎樣教學過程,課堂設計必不可少。然而隨著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多樣性,五花八門的設計方案可謂紛紛而至。但在實際設計方案中還是脫離不了一真正的“實”字。實,即實實在在地利用課文內容增加學生基本知識,訓練學生能力,重在抓雙基訓練。如人教版七年級下《濟南的冬天》里有這么一句“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底下,很暖和安適的睡著,只等春風把它們喚醒……”學生在朗讀時能體會到這是一幅溫馨、和睦而又愜意的畫面,然而具體體現(xiàn)在哪里卻無法用語言表過出來。這時我們就要引導他們分析文章具體詞語“暖和、安適、喚醒”等,從詞語的基礎知識進行品味,品味之后又干什么呢?無非是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即學生明白語句的好,可是卻不會在自己的作文中運用它們。我們常常抱怨學生語言貧乏,可是不教會學生自己運用語言又怎會不貧乏呢?我覺得在此環(huán)節(jié)上如果加上一個用所學的詞語造句或仿寫的基礎知識的訓練,因為這樣訓練既能加深學生對文章語言運用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兩全齊美何樂不為呢?同時,一堂豐富多彩的課堂也離不開一個“虛”字,虛,即在課堂教學內容上,除課本基礎知識的強化以外,也應該設計一些課外知識來活躍課堂氣氛,拓展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思維,重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二、精簡得當,思路清晰
每一篇課文的內容,并沒有必要一一詳細對學生進行講解,應讓學生有所取舍,突出一個“精”字。精,即精選教學內容,沒有精讀訓練就沒有能力訓練,突出課文教學的重點。如人教版八年級下《我的母親》,在課堂教學設計上,結合教學要求,其實只需考慮學生弄清課文主旨就行,即弄清課文主要表現(xiàn)了母親那無比深摯的愛子之情和優(yōu)秀的性格品質,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和敬愛。然而這篇課文用兩個課時來完成,時間上感到比較緊,內容上學生也會感到繁。因此,內容精簡是很必要的。簡,即教程簡明,思路明晰,簡中求動,簡中求豐。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滿堂說道已經不適應現(xiàn)代教育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能動性才是現(xiàn)代教育教學的真正目標。教學中故意給學生留白,讓學生有動腦的時間,在思維中求得知識。通過這樣的訓練,對培養(yǎng)學生總結性思維能力大有益處。
三、動靜結合,靈活多變
目前很多教學過程,過于的強調學生積極參與,注重學生動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課堂上舉手越多,討論越多,很多人認為課堂就活躍,學生訓練就到位。然而忽略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接收變?yōu)檫\用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上的“動”,只能說是一種教法上的靈活,不拘泥,不呆板;內容上的靈活,學生活動充分而已。一個缺乏安靜的課堂,就沒有對學生知識的集體訓練,沒有基礎支撐的知識,則是空洞的,沒有生命力的知識。因此,課堂教學中設置動靜結合是很有必要的。
四、趣美雙收,學有所獲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突出一個“趣”字,即教學上角度細膩,手法生動,能激發(fā)興趣,能形成活力。但應該防止走入趣味的誤區(qū),反對為盲目追求趣味性而“耍花槍”。要在語文教學中真正實施素質教育。例如,《孔乙己》設置教學時,可以設置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觀理解,以加深認識。讓學生參與課堂表演,既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如讓學生進行課文主人翁孔乙己 “排出九文大錢”和“摸出四文大錢”等片段的表演,讓學生仔細揣摩、表演,加深體會。學生在趣味下獲得知識之余,還應該教會學生在課文中感受美、判斷美、創(chuàng)造美,不斷提高鑒賞能力,從而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人生觀。如在設置《孔乙己》教學時,應突出事物、景象、場面、事態(tài)、環(huán)境等。讓學生透過孔乙己這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形象所反映了社會生活,領悟課文所揭示社會本質和規(guī)律,表達了作者的愛憎褒貶。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總的來說,一堂課的優(yōu)劣在于教學的設計,教學設計的優(yōu)劣在于教師,我們唯有終身學習,豐富自我,設計好一堂課,從而上好一堂課,才能取得美好的教學效果。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
1導入新課
教師由題目入手,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同時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去了解課文的內容,設置問題,更加準確地指導梳理課文(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結果)。
2初讀課文
學生通過手中的資料自學生字新詞,然后教師對學生的自學效果進行檢查,并對學生較為薄弱字詞進行講解。隨后讓學生對整篇課文進行朗讀,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結果)。
3學習課文
兩種方式:一是逐段精讀課文,朗讀和分析相結合,按照課文的寫作順序,對每一段落進行詳略得當?shù)淖衷~句的分析和段落大意的把握。二是從課文的主旨段落開始講解,詳細了解故事的發(fā)生、經過和結果,在對課文的細節(jié)把握之后再按照文章的順序進行梳理。一般來說,低年級的學生可以用第一種方式,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對事情的了解;而高年級的學生可以用第二種方式,并且可以在此基礎上配合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概括理解。
4領悟道理
對于神話故事,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神話人物,使學生正確地理解神話作品的思想內容,認識神話的本質。對于童話故事,教師要知道學生通過朗讀、復述、表演、編寫(包括續(xù)寫、縮寫、擴寫、改寫等)童話等手段,加深對童話內容的理解,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幫助培養(yǎng)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對于寓言故事,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寄寓在故事中的哲理,同時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去理解領悟,并學會用寓言中的道理來評論現(xiàn)實中的人和物;當然在教學活動中也要注意學生的獨特思想,不應當要求學生完全一致的認識,主要是“求同存異”,體味寓言中的倫理道德和人生哲理。
5總結課文
幫助學生,使學生可以全面地對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進行清晰的講述,并結合實際生活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詩歌教學
對于詩歌的閱讀教學設計模式,筆者根據(jù)教材上出現(xiàn)的不同體裁,將其詳細地分為古代詩歌閱讀教學和現(xiàn)代詩歌閱讀教學這兩類。
1古代詩歌
2揭示課題
教師通過語言的描述,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來引出詩歌的主題,以此來引導學生積極的探究興趣和學習熱情。
3初讀指導
教師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標出停頓的符號,畫出不理解的地方,之后由教師進行檢查,并對有問題的地方隨機指導。
4學習詩句
運用學習古詩的四步法:“釋詩題”,教師幫助學生學習課題中的生字并理解課題的意思;“知詩人”,教師對詩歌作者的生平進行講解并介紹詩歌的寫作背景,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明詩意”,讓學生互相提出難以理解的詞語,交流解釋,之后對詩句進行朗讀,并用自己的話進行描述,教師在此基礎上總結詩句的大意;“悟詩情”,在總結的基礎上體會詩人的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用圖畫、語言等方式創(chuàng)設美妙的詩句情境,使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出自己的所感所想。
5體會寫法
幫助學生品味詩人的“煉字”(即詩句中語言的凝練),啟發(fā)學生想象和聯(lián)想;指導學生對詩句的描寫方式進行梳理,比如寫景的詩句,描寫的順序(先后順序)、描寫的遠近、描寫的動靜等等;寫情的詩句,描寫的手法、描寫的深淺(一眼可見還是漸入佳境)、描寫的表現(xiàn)(是揚還是抑)等等。
1指導背誦
2現(xiàn)代詩歌
3導入新課
教師用言語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運用圖片、音樂和視頻來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課文提出疑問。
4初讀指導
首先學生自學課文,自由地朗讀,畫出不理解的字詞,對課文中的生字詞會寫會認,之后教師出示詞語,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糾正字音以及指導書寫。
5理清脈絡
對課文進行分段概括,找出每段的相同點和不同之處,大致了解詩歌的內容和描寫的方式,總結課文的寫作情感,為下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6學習課文
教師將課文按照段落指導朗讀,并提出相應的問題,要求學生在自讀時找出答案并有感情地朗讀,隨后,用優(yōu)美、準確、形象、生動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感共鳴的氛圍,引導學生進入詩歌的意境,體味詩人的情感。
7總結課文
在對全文的把握之后,讓學生將自己所領悟到的情感融入詩歌之中,讀出自己的獨特韻味。當然,對于好的詩歌應當要求學生背誦精彩之處。一般情況下,還要將這一思想感情放入實際生活之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第二種是從實用文的閱讀教學來劃分的,主要是指記敘文教學和說明文教學。具體教學設計模式歸納如下: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設計3
1由題導入,整體感知
記敘文分為記人和記事兩種(記人的,著重通過人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的描寫,來認識所寫之人的精神品質、道德風格;記事的,要抓住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過程,了解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xiàn),從具體的人物、事件的記敘中,領悟事件的本質意義),教師要指導學生去了解所要學習的課文的類型。從課文的題目中引申出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學會提出問題。
2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讀準生字新詞,學會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教師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結構布局,在這一基礎上研究文章怎樣開頭、結尾,如何伏筆、過渡、照應等問題,來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3學習課文,借鑒寫法圍繞課文所寫的事件,要求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整體脈絡。對于文章之中的描寫部分(包括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要著重講解,讓學生能在整篇文章之中抓到可圈可點之處,更好更快地掌握文章主旨。
4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教師在學生初步理解課文之后,引導學生對重點的描寫部分進行情感分析,并作朗讀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品出自己的感受,做到融情于文之中。除此之外,幫助學生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領悟語言運用的魅力,加深對文章的解釋。
5總結課文
教師理清課文的發(fā)展脈絡,和學生一道總結課文的思想情感,把握記敘文的文體特征,積累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和擴展生動的語言。筆者在這里所說的記敘文的閱讀教學,主要是指與寫作相結合的閱讀教學設計模式。小學語文階段的習作主要還是以記敘文為主。因此,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注重幫助學生對文章整體布局(包括文章線索的安排和結構的類型)進行把握,以便在自己的寫作中盡快理清思路,做好文章寫作的布局謀篇這一步;要求學生學習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常見有順敘、倒敘、插敘、補敘等),遷移到自己的寫作當中;指導學生對記敘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品味、解讀,使學生體會領悟語言的藝術魅力,并在自己的文章寫作中借鑒與運用。
說明文教學
1由題激趣
一般來說,說明文在內容上可分為說明實體事物和說明抽象事理這兩大類。但是,大部分說明文在小學語文課文中都是科學小品文。教師可以從課文的題目入手,出示圖片或視頻,引導學生提出圍繞課文中心內容的一系列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探究的欲望。
2初讀指導
教師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在準確掌握生字新詞之后,學著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實際生活理解課文中的詞語。教師幫助學生在全文閱讀后,把握課文所說明的事物的主體特征,從而領悟課文中的思想感情。
3理清層次
教師要求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并按照所介紹的不同內容對課文進行分段處理,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將課文分為幾個部分方便學習。
4分段學習
教師按照分段的各個部分進行指導教學,讓學生自由地朗讀,說一說本段講述了那些內容,注意引導學生抓住較為重點的詞語進行理解,體會語言的特點(三個特點:一是正確嚴密,二是簡明清晰,三是生動形象),真正做到讀懂課文。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幫助學生歸類不同的說明方法(包括下定義、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列數(shù)字等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當然,課文的有感情朗讀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指導學生領會文章的感情并且讀出自己的情感。
5擴展總結
教師要求學生去豐富課文的內容:對于課文中的事物,還有哪些是文章沒有講到但是你知道的?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使所學的事物更加清楚地呈現(xiàn)在眼前。教師幫助學生總結課文,注意課后的鞏固和復習。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設計4
一、教學設計的理念——“以生為本”
20xx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边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毙抡n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閱讀教學設計理念應當是“以生為本”,簡單地說,就是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因此,今天的閱讀課堂教學設計,應該努力使“設計”的方方面面,都能為學生的參與創(chuàng)造留下空間。舉個例子,北師大版六年級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的“救助車夫”一段中有個詞“飽經風霜”,在教學時,教師往往會抓住這個詞語來展開教學。一位老師是這樣設計的:讓學生課前預習,查詞典,課堂上談到這段話時,老師就問:有誰知道“飽經風霜”的意思,一個學生就站起來很流利地說出這個詞的意思,于是老師就讓其他學生跟著讀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全班同學閉上眼睛都能脫口而出才繼續(xù)往下講。另一位老師是這樣設計的;講到這個詞時,先問:在生活當中,有誰見過飽經風霜的臉的請舉手,然后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車夫的這張臉,要求是不能用“飽經風霜”這個詞,但要把意思說出來;第三步,讓學生說說從這張臉上看出什么來;第四、讓學生體會:如果你當時在場,你會怎么做;最后引到一個問題上:“魯迅先生是怎樣對待這個車夫的?”比較一下,這就是理念的不同。第一個老師把學生當成了知識的容器,以書本為本進行教學設計,第二個老師則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讓學生在“體驗、猜測、想像、感悟”中學習語言、發(fā)展語言,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人,同時又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這種理念指導下的教學設計就能較好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二、教學設計的策略——“簡約有效”
1、有效地設計教學活動。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筆者認為,有效的合作學習應該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其礎上進行,并且要注重合作學習的內涵和實效性,學生能自己思考自己解決的問題或是簡單的問題就不宜采用合作的形式,合作學習的活動設計要用到點上,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有效地設計問題。閱讀教學中,教師設計精當?shù)膯栴}進行提問,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就會促使學生積極思考,進入課文“情境”中去,進行有效閱讀。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精心地設計問題,只有設計的問題帶有啟發(fā)性,問在“刀刃”上,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變得有效。還是以課文《七色花》為例:為了引導學生明白“幫助別人最快樂”這個主題,一位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最喜歡哪一片花瓣?為什么?”教師的設計本意是希望學生能回答“青花瓣”(因為青色花瓣讓小男孩維佳的腳好了起來),可是在教學時,學生卻不是這樣回答的,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嘛!他們有的喜歡紅花瓣,有的喜歡藍花瓣,有的喜歡……因為在孩子的心里,那些花瓣實現(xiàn)的愿望也是很有趣的。結果到下課了,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后來在第二次備課時,那位教師就換掉那個問題,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哪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義?為什么?”這樣一來,學生經過讀文思考就回答出“青花瓣”(前一篇課文才學過“意義”這個詞,所以孩子們能理解)接下來,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于“幫助別人最快樂”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由以上的教學設計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學要有效,教師的`提問“簡約而有效”至關重要。設計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沉下心來想一想,讀一讀,再讀一讀。才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三、教學設計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和諧統(tǒng)一”
新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課程特點是這樣描述的:“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痹谡Z文教學中,工具性與人文性如何同構共生,一直是教學中所關注所爭論的問題。如果在教學設計中能準確地捕捉到工具與人文的精妙結合點,充分地利用文本的資源,努力地設計貼近兒童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生動活潑的教學,就可以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還以上文兩位老師執(zhí)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救助車夫”對“飽經風霜”一詞的教學設計為例,第一位的課堂教學設計從表面上看,是體現(xiàn)了語文工具性的特點,學生都掌握了詞語的意思,但是,這種工具性是僵化的,靜態(tài)的,學生并沒有從中受到人文的教育,而第二位老師的教學設計則把工具與人文有機結合起來,教學生學習語言、使用語言,讓情感的體驗在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來,從而實現(xiàn)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只要我們能夠站在兒童的立場來開發(fā)課程,能夠跳出靜態(tài)的僵化的“文本統(tǒng)一”,以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眼光來審視“教學統(tǒng)一”,每一個語文教師就能理直氣壯地站穩(wěn)自己的講臺,“工具”與“人文”就可以畫出一條快樂和諧的曲線。總之,一個有效的閱讀教學設計,應該有“以學生為本”的設計理念,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使課堂教學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
作者:陳燕露 單位:福建省永春縣桃溪實驗小學
第三篇
一、設置懸念,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主動探究
小學生正處在對外界事物都好奇的階段,好的課堂導入方式能讓他們很輕松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之中。其中,懸念導入就是一種有效導入方法。懸念能激發(fā)學生急切探究未知領域的心理,能激發(fā)小學生探索、追求的新知識的濃厚興趣。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適當設置懸念,以疑促學,激發(fā)學生們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例如,在探究《向大樹道歉》這一文時,筆者是這樣導入的:在做的每一位學生應該都有犯錯的經歷,當我們犯錯了,要主動向別人賠禮道歉,及時彌補自己的過失。但是,如果當著眾多媒體記者以及圍觀的群眾向一棵大樹道歉,對一個人來說可能就是一件很不好意思的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跟著媒體記者的腳步到現(xiàn)場一探究竟。學生們這個時候都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其中,課堂氛圍也異;钴S。有的學生充當大樹接受主人公的道歉,在其他學生的帶動下,連班級中最不愛發(fā)言的學生也都想躍躍欲試,課堂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
二、直接導入也是一種有效的導入方法
新課講解之前,開門見山地導入,也是教學時常采用的導入方式。直接導入的最大好處是直接闡明學習目標與要求,簡潔明了地介紹新課的主要內容和教學程序。例如,在教學《水上飛機》一課時,是這樣導入的:“接下來我們要學習的是《水上飛機》。這是一篇科學童話,文章主要是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介紹了水上飛機的種類與廣泛的用途。學習本文需要認識掌握1個生字,還要會寫10個生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要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篇文章;要了解水上飛機的主要作用!边@種直接導入能讓學生一開始就清楚地了解學習的主要任務和要求,為接下來的新探究做好準備。
三、游戲導入法有利于激活課堂教學氛圍
游戲是每一位小學生都喜歡的一種活動,游戲也是最能帶動孩子興趣的活動。在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借助一些小游戲導入,能快速帶動學生的情緒,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一些比較常用的游戲包括擊鼓傳花、丟手絹等,根據(jù)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短暫的時間來緩解學生煩悶的學習心理,而且還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的和課文內容相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便于引起學生對新課的探究欲望,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呈現(xiàn)出一種更為積極的狀態(tài)。果。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對取勝的學生要及時進行表揚,也要為那些沒有取勝的學生提供一些學習的任務,讓他們自己去選擇能獨立完成的,因為小學生的爭強好勝精神是很強的,要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實際需要。例如,在分析《小守門員》一文時,就可以帶領小學生們到操場開始一場和文章內容一樣的簡易足球賽,可以借用書包和帽子搭建球門,讓孩子們自己也做一回小守門員和小運動員。實踐證明,很多小學生都很樂意參與到其中來,既能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又提高了他們的身體素質,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興趣愛好。
四、實物導入法
小學生主要是以感性認知為主,對事物的認識還處在感性的認知階段,思維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在上課伊始,結合課文內容,借用直觀的事物導入新課,更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這些實物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方說可以是掛圖、卡片、自制教具等等。例如,在學習駱賓王的《鵝》這首詩時,筆者就事先準備了一只玩具橡皮鵝,外觀上和詩中的描寫極像,而且還準備了一盆水,放在地面上。孩子們都很好奇,伸著脖子看。通過實物演示,詩中所描寫的鵝的形象真實生動地呈現(xiàn)在小學生們的面前,教學時,教師也不用再費口舌講解,學生們的印象也會極其深刻。實物導入會使課堂教學更加的直觀,恰當?shù)膶嵨锟梢哉f是一把打開課堂奧秘的鑰匙,能發(fā)揮出四兩撥千斤之效果。假如沒有這些事物,單憑小學生的想象力,有時候會非常困難的,因為孩子們的生活閱歷不夠豐富,腦海中積累的各種形象還不夠多,因此,聯(lián)想力和想象力都要差些。這也是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借助實物導入最大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偠灾,“在多種教學方法之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叫‘活’。這也就是說小學語文課堂的導入方法還有很多種,但是歸根結底,導入要靈活運用,要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吸收新知識;在導入的引導下,點燃學生們思維的火花,開啟智慧之門,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導入的引導下懷著一顆好奇之心和求知欲走進文本,讓他們以最佳的狀態(tài)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板書教學設計02-23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17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2-15
小學語文老師教學設計12-28
小學語文備課教學設計12-26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2-24
小學語文板書教學設計02-23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10-15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9-27
小學語文《背影》教學設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