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林子》教學設計(8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命的林子》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生命的林子》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從玄奘沒有去偏僻的小寺,而是在法門寺潛心苦修,成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悟出一個想要成才的人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群體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領悟本文語句中所蘊涵的道理。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娓娓談話,激發(fā)興趣
1、導入:吳承恩的神話小說《西游記》有四個栩栩如生的人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個著名的人物就是唐僧。你們知道唐僧是根據我國唐朝哪個高僧的原型塑造的嗎?
2、提問:誰從課外書或者影視中了解到玄奘是個什么樣的高僧?
3、出示玄奘像及相關圖片,介紹玄奘的生平:
玄奘生平:唐代著名高僧、佛經翻譯家、旅行家。
玄奘(600-6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chuàng)始人,佛經翻譯家、旅行家。俗姓陳,名煒。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人。也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翻譯家、旅行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西行5萬里,歷時17年,到印度取真經,并窮一生譯經1335卷。他的足跡遍布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玄奘:一個真理的朝圣者為孤身求法而西行
公元627年秋,唐貞觀元年,28歲的玄奘法師混雜在逃難的災民中間,悄悄的離開了長安,開始了孤身求法的西行歷程。
十七年中,玄奘備歷艱辛,忍饑挨餓,越沙漠,度雪嶺,頂風暴,斗盜賊,九死一生,從未考慮過回頭。玄奘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去偽經,求真經,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
4、揭題:從以上介紹中,我們知道玄奘之所以能取得令世界所矚目的成就,是和他的頑強意志和勤奮學習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玄奘成為一代高僧之前的一個故事《生命的林子》。
二、 自讀全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不理解的字詞,借助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 檢查詞語:(1)指名讀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詞以及新詞。
。2)說說對詞語的理解。(3)齊讀詞語。
2、 讀后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四、理清課文層次,分段。
1、默讀課文。
2、給課文分段,說說段意。
一(1—3自然段):講玄奘決意辭別師父,離開法門寺,準備到偏僻冷落的深山小寺去閱讀經卷。
二(4—9自然段):講方丈啟發(fā)誘導玄奘,玄奘頓悟,表示要留在法門寺。
三(10—11):點出從玄奘潛心苦修,終于成為一代名僧所感悟的哲理。
五、歸納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檢查詞語讀音。
2、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學習第一段。
1、 法門寺是一座怎樣的寺廟?玄奘當初為什么要離開法門寺?快速閱讀課文的第一段,畫出關鍵詞語,說一說。
2、 理解名寺之“名”:香火鼎盛、晨鐘暮鼓、香客如流。
3、 理解玄奘之“難”:靜思養(yǎng)神、潛心修身、青燈黃卷、苦苦習經——想成才,應酬太繁,談經論道遠不如人——難成才。
4、 理解勸說之“對”:名滿天下、水深龍多,出人頭地難;偏僻小寺、閱經讀卷,才華很快顯露。
5、 理解辭行之“決”:想了很久,覺得很對,打點經卷、包裹——求成心切,決意辭別。
點撥:這是一種很普遍的心理,很多人都認為寧可做蛇頭不做龍尾,寧可做雞頭不做鳳尾,正是由于有這樣的心理,玄奘拿定主意要離開。
三、學習第二段。
1、 當玄奘把這個想法告訴方丈時,方丈并沒有說一句挽留的話,卻讓玄奘最終選擇留在了法門寺,讀讀課文,想想方丈用了怎樣的方法留住了玄奘?和同桌一起讀讀第二段,討論一下。
2、 理解方丈和玄奘的第一次對話。
玄奘認真思忖了好久,鄭重地回答說:“我愿做太陽!”從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
3、 方丈帶玄奘看了這樣兩處地方,生長在大林子里的與生長在小山頭上的有什么不同呢?
4、 理解方丈與玄奘的第二次對話。
方丈的話很樸實,很自然,玄奘開始時也不明白,但細細琢磨一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蘊涵著深刻的哲理。找出方丈的語言,再讀一讀,體會其中深刻的含義,和同學交流。
。1) 指名讀一讀。
。2) 出示重點內容,齊讀:“這些樹就像蕓蕓眾生啊。它們長在一起,就是一個群體,為了一屢陽光,為了一滴雨露,它們都奮力向上生長,于是它們棵棵可能成為棟梁。而那遠離群體零零星星的三兩棵松樹,在灌木中鶴立雞群,不愁沒有陽光,沒有樹和它們競爭,所以,它們就成了薪柴啊。
5、 我感覺方丈很了不起,并沒有說一句要玄奘留下的話,卻讓玄奘留了下來。仔細讀讀課文描寫方丈的有關內容,想一想他的哪些言行特別打動人?
。1) 交流。
(2) 體會方丈的勸解技巧。
。3) 該怎樣讀這段話?試讀,指讀,評議,齊讀。
6、 一個人的成長與松樹的生長有著相同的道理。此時,面對法門寺與山野小寺,你覺得玄奘應該作出怎樣的選擇呢?
四、回歸整體,對比啟發(fā)。
1、 方丈帶玄奘到林子里之前,曾經問他,愿做太陽還是愿做燭火,F(xiàn)在,你覺得玄奘做了太陽還是燭火呢?
2、 玄奘一心想出人頭地,他現(xiàn)在也的確出人頭地了。如果玄奘選擇了山野小寺會出人頭地嗎?這兩種出人頭地有什么不同呢?
3、 聽了方丈的話,玄奘終于走上了成功之路。這則故事,給了你什么啟發(fā)?
五、齊讀課文。
六、布置作業(yè)。
《生命的林子》教學設計2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講了一個有關玄奘于成名前,在師父的指導下,堅持在高僧濟濟的法門寺苦心潛修,終于成為一代名僧的幫事。說明“一個人的成才是離開社會的。就像一棵樹,不能遠離森林。“本文結構簡單?煞譃槿糠,第一部分寫玄奘遠離森林;第二部分寫玄奘在師父的指導下,決心留下法門寺。第三部分,玄奘終成名僧,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從課文對兩處松樹的描寫和議論中揣摩所包含的意思。
2、 引導學生領會課文通過某種事物比喻一種道理的寫作方法。
3、 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1、 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從課文對兩處松樹的描寫和議論中揣摩所包含的意思。
2、 引導學生領會課文通過某種事物比喻一種道理的寫作方法。
3、 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具:小黑板
教學理念:
本文是一個傳說,又是一個故事,作者通過這個小故事說明的一個含義深刻的道理。所以,我先讓學生講故事,再由問題引領,帶任務學習。從中體會作者借某種事物比喻一種道理的寫作方法,再在有感情的朗讀中,感悟到一個做人的深刻道理。
教學程序:
一、生活常識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誰能告訴我《西游記》的主人公是誰?那在這些人中,有一位鍥而不舍的取經人是誰?唐僧的生活原形人物就是玄奘。本文講的就是他在成名前是否留在法門寺的一個故事。想聽嗎?板書課題:生命的林子。
二、整體感知,講述故事。
1、 學生自由讀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書上作批注,為稍后的講故事做好準備。
2、 個別學生生動的講故事。
三、讀文、悟意。
1、 問題引領,出示小黑板:
。1)玄奘為什么要離開法門寺?
(2)玄奘最后為什么又留了下來?
(3)老方丈用的什么方法?
。4)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5)你最欣賞課文的哪些語句?
2、 自學。在書上作批注。
3、 交流收獲。
。1)玄奘為什么要離開法門寺?(①法門寺“香客如流”,“法事應酬太繁”,難得“靜思養(yǎng)神,潛心修身”。②“感到自己雖青燈黃卷苦苦習經多年,談經論道卻是遠不如寺里的許多僧人!彼氲揭粋安靜的地方,靜心學習,盡快成才。
(2)他做出這樣的決定是不是很草率的?你從哪能詞可以看出來。我們把這個句子帶著感情讀讀,好嗎?
(3)玄奘最后為什么又留了下來?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個別學生讀第8自然段。)
。4)老方丈用的什么方法?在第幾自然段?(個別學生讀第5、6、7自然段,其余同學思考兩個問題: ①老方丈問玄奘愿做燭火還是太陽的用意在哪兒?②老方丈是怎么勸說的?
。5)在這兒老方丈的用的方法是什么?(作比較,打比方)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齊讀最后一段。(一個人的成才是離開社會的。就像一棵樹,不能遠離森林。)人由此你想到了哪句名言或警句?請批在書上。
(6)為什么離不開社會?(競爭!)你又想到哪句格言警句?請批書上。
。7)練習用打比方說明一種道理的方法說話。
四、感情朗讀,總結全文。
1、 有感地朗讀全文。
(1)說說全文的感情基調是什么?你認為讀好本文的重點是哪些語句?
。2)練習有感情讀好自己認為重點的句子。
。3)有感情地讀好全文。
2、同學們,我們要想向唐僧一樣出人頭地,就要把自己放在社會中去接受競爭,讓自己也像文中的松樹一樣為了得到一點陽光而奮力向上拔。于是:“樹直用處多,人直朋友多!弊屛覀兝斡涍@兩句名言吧!出示小黑板:
A、 天生我材必有用。B、樹直用處多,人直朋友多。
五、鞏固延伸,布置作業(yè)。
出示小黑板(碩果累累):
(1)我想積累這些詞句:
。2)我明白了一些做人的處理:
。3)我想續(xù)寫《生命的林子》。
。4)我知道題目為什么叫《生命的林子》了。
選三個給自己的學習伙伴說說。
板書設計:
生命的林子
山野小寺 玄奘 法門寺
兩三棵樹 松樹 松林 競爭 成才
我們 社會
《生命的林子》教學設計3
一、娓娓談話,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喜歡讀《西游記》嗎?在這部小說中吳承恩為我們塑造了四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么,你們知道唐僧是根據唐朝哪個高僧的原形塑造的嗎?(生答玄奘)你對玄奘了解多少呢?(生介紹自己了解的玄奘)今天我們來把唐僧還原到生活中,來學習他成為一代高僧之前的一個故事——《生命的林子》。同學們,看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問嗎?(生談疑問)就讓我們帶者這些疑問來讀課文吧。
二、新知探究
。ㄒ唬、檢測預習,落實基礎
學會本課的八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ǘ⒆宰x課文,整體感知
以你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思考:課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設疑啟發(fā),潛心會文
1、法門寺是一座怎樣的寺廟?你從課文中哪些詞語讀出來的?
積累詞語:香火鼎盛晨鐘暮鼓香客如流名滿天下水深龍多
2、如果你是一個和尚,在這樣的寺廟中修行,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這樣的名寺,玄奘卻要離開,這是為什么呢?哪個詞語寫出了玄奘要離開法門寺的決心之大?
生談感受,分析原因,體會“決意”一詞的含義
3、弟子要離開,方丈是怎么做的呢?
分角色朗讀對話
改寫對話,方丈直接對玄奘講道理,勸他留下
兩種方式中體會方丈的語重心長,用心良苦,學習借物喻理的寫法。
積累詞語喧喧嚷嚷郁郁蔥蔥遮天蔽日鶴立雞群莽莽蒼蒼等
4、玄奘領悟了方丈的一翻苦心了嗎?結果怎樣?你從哪里讀出來的?
齊讀課文8,9自然段
小結:要走是因為這樣的法門寺,要留仍然是因為這樣的法門寺。法門寺還是原來的法門寺,玄奘卻已不是原來的玄奘。他的心態(tài)變了,認識變了。
5、學到這里,你能說說文章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嗎?
一個想要成材的人是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群體的,就像一棵大樹,不能遠離森林。
6、合作探究:一個想要成材的人為什么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群體?
7、課文為什么以“生命的林子”做標題?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談理解,師小結。
(三)、拓展延伸,激發(fā)興趣
對玄奘來說,法門寺就是他生命的林子。那么,在你的身邊有這樣的林子嗎?這個林子有競爭嗎?你喜歡競爭嗎?
生談身邊的林子:班級,學校,社會等,談對競爭的認識,師引導。
那么,在太陽與燭火之間,你愿意做什么呢/?為什么?
生談自己的想法及對太陽燭火的認識,師引導
三、總結收獲
學完本課,你們在語言上,寫法上,思想上有那些收獲呢?要用“我知道了,我學會了,我掌握了,我明白了……”這樣的句式來回答。
生談收獲,完成本課學習目標
四、作業(yè)
1、續(xù)寫《生命的林子》
玄奘決定留下之后,又見到了勸他離開法門寺的那個人……
要求:要寫出玄奘在方丈開導之下的認識和轉變,寫出人物的語言,表情和心理,200字左右。
《生命的林子》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生命的林子》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記述了一個傳說,講玄奘在師父指點下,堅持在高僧濟濟的法門寺苦心潛修,終于成為一代名僧的故事。說明“一個成才的人是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群體的,就像一棵大樹不能遠離森林”。
教學要求:
。薄⒗斫、學習生字新詞。
2、自學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
3、引導總結文中包含的道理,在競爭中成長。
重難點:
。薄㈩I會課文通過某種事物比喻說明一種道理的寫法。
2、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具準備:
一塊小黑板,書寫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談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調查學生課外讀書情況。
2、師歸納,講了唐朝和尚唐僧在孫悟空等四個徒弟的保護下,一路降妖除魔,終于取來真經的故事。
3、玄奘功成名就之前又是怎能樣的呢?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了解詞語意思。
玄奘:俗稱唐僧,是唐朝的高僧,佛教學者。河南省洛陽人。
剃發(fā):這里指給要出家的`剃去頭發(fā),成為僧尼,佛教稱為剃度。
晨鐘暮鼓:早上敲鐘,傍晚擊鼓,形容生活十分單調乏味。
香火鼎盛:香火,這里指供佛敬神時燃點的香和燈火。鼎盛,指正當興盛或強壯。
青燈黃卷:青燈,指油燈;黃卷,指書籍。這里指深夜在燈下苦讀經書。
思忖:思考。
秀頎:身子高,修長挺撥。
蕓蕓眾生:佛教里指一切有生命的東西。
鶴立雞群:像鶴站在雞群當中,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頭顯得很突出。課文中用來比喻松樹生長在灌木叢中,顯得很突出。
三、默讀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1、學生根據閱讀提示默讀課文。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2、學生匯報后教師歸納。
起因:應酬太繁、不如他人。
經過:方丈以樹喻人開導玄奘。
結果:一代名僧。
四、師生討論,理解文中所闡明的道理:在競爭中成長。
1、讀句子:這些樹就像蕓蕓眾生啊……
2、點明兩處林子的特點:郁郁蔥蔥和零零星星
3、分析兩處林子的環(huán)境、生長過程、結果及成因。
密林與疏林的士地是一樣的,但密林的樹多,能吸收的營養(yǎng)少,疏林的樹少,能吸收的營養(yǎng)多。
密林的每一棵樹都要爭陽光、爭雨露,它們必須拼命地向上長,所以每一棵都長得挺拔、修直。疏林的每一棵樹都能自由地生長。不必為陽光雨露發(fā)愁,每一棵都可以隨心所欲地生長,所以長得亂枝縱橫、樹干又短又扭曲。
密林存在競爭,疏林不存在競爭。
4、課文最后一句話:是的,一個成才的人是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群體的,就像一棵大樹,不能遠離樹林。
一個人也如樹一樣需要競爭,在競爭中鍛煉、成長,最后成為一棵棟梁之材,所以人不能遠離社會。
五、課堂小結
競爭是殘酷的,正因為殘酷的競爭,人類才會奮發(fā)、努力,有奮發(fā)、努力才會成才。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按照139頁的習作要求縮寫文章。
2、課外閱讀《西游記》。
《生命的林子》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理解生詞。兩條綠線內的1個生字只識不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從玄奘沒有去偏僻小寺,而是在法門寺潛心苦修,成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領悟出一個要想成材的人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群體的道理。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從玄奘沒有去偏僻小寺,而是在法門寺潛心苦修,成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領悟出一個要想成材的人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群體的道理。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討論:
1、怎樣使一棵樹看起來高一些?(使學生認識到與其讓它與矮樹相比不如給它時間幫它長得高一些。)
2、理解“班門弄斧”“學得驚人藝,弄斧到班門”的真實含義。
二、簡介玄奘、引入課題
三、指導自學,整體感知
1、自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2、借助工具書或討論理解字詞,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記號。
3、思考:“林子”指的是什么?
4、試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四、學習成果交流
1、認讀生詞。
2、解釋詞語。
3、學生分節(jié)讀課文,教師隨機指導。
4、“林子”指的是什么?
5、說說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五、學習寫字
1、指導書寫。
2、學生描紅、臨寫。
3、展示評議。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書寫生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生詞。
2、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所學主要內容。
二、深入感悟
1、學習第一至三自然節(jié)——理解玄奘為什么要辭行。
法門寺是怎樣的一座寺廟?玄奘當初為什么要離開法門寺?快速閱讀課文的一至三節(jié),畫出關鍵詞語說一說。
。1)學生交流。
。2)討論:你對玄奘的做法持什么態(tài)度?為什么?
板書:
。摲f而出)
偏僻小寺 玄奘 法門寺
2、學習第四至九節(jié)——理解方丈的啟發(fā)點撥。
當玄奘把這個想法告訴方丈時,方丈并沒有說一句挽留的話,卻讓玄奘選擇留在了法門寺,讀讀課文,想想方丈用了怎樣的方法留住了玄奘?和同桌讀讀課文討論一下。
。1)交流,認識方丈用了怎樣的方法留住了玄奘。
(2)理解方丈的話真實含義。
方丈把什么比做什么?從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
(3)交流:體會方丈的勸解技巧——巧妙設喻,兩相對比,深入淺出,以理服人。
。4)一個人的成長與松樹的生長有著相同的道理。此時,面對法門
寺與野山小寺,你覺得玄奘應該作出怎樣的選擇呢?
板書:
脫穎而出!
↑
潛心苦修
?(脫穎而出)
偏僻小寺(孤木) 法門寺(林子)三、聯(lián)系實際,對比啟發(fā)
1、這則故事給了你什么啟發(fā)?
2、我們生活周圍有沒有自我滿足、不求上進的例子?你能講一個勇于拼搏、積極參與社會競爭的事例嗎?
五、習作
《當我面對困難的時候》
板書設計:
脫穎而出!
↑
潛心苦修
?(脫穎而出)
偏僻小寺(孤木) 法門寺(林子)
教學反思:
在導入時的諺語解讀幫助學生先入為主,在理解文章內容時水到渠成;授課結束后的讀寫結合加深了學生的理解。
《生命的林子》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并積累“晨鐘暮鼓”“郁郁蔥蔥”“莽莽蒼蒼”“香火鼎盛”“水深龍多”等詞語。
3、體會老方丈借喻說理誘導玄奘的話語,感悟一個想要成才的人不能遠離社會群體的道理。
教學難點:
深刻理解“生命的林子”的內涵,激發(fā)奮發(fā)向上的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指導讀題 板書:玄奘 指導“奘”的寫法
2、復習:知道課文寫了玄奘的什么事?誰說說看
3、小結學生發(fā)言 板書:林子 法門寺
4、呈現(xiàn)中心話題:為什么把這片樹林,為什么把法門寺稱為生命的林子呢?請同學們再一次讀讀課文,用心地讀,仔細體會那些寫林子,寫法門寺的句子,畫出關鍵詞語,看一看,這是一片怎樣的林子,這是一座怎樣的寺院。
二、讀“林子”
1、巡視,輕聲讀,一邊讀,一邊想,畫出關鍵的詞語,想一想,這是一片怎樣的林子,這是一座怎樣的寺院
2、指名交流 請學生把相關的詞語寫在黑板上:
郁郁蔥蔥
遮天蔽日
莽莽蒼蒼
3、引導讀好詞語
、侔堰@些詞的生命讀出來了
、谧x著這些詞,你感到這片林子怎樣?
、垡龑钊肜斫猓哼@就是生命的林子的全部含義嗎?請大家讀一讀課文第八節(jié)。
、茏x了方丈的話,你是不是對這片林子有了新的感受?從這里,你讀出了這還是一片怎樣的林子? 指名交流,請學生用紅粉筆寫出相關的詞語:
競爭
奮力向上
成為棟梁
4、小結:是呀,生命的價值不一樣,一個無憂無慮,成為薪柴,一個充滿競爭,成為棟梁。生命在競爭中奮發(fā),在競爭中實現(xiàn)了它最高的價值,這樣的林子,是真正的“生命的林子”齊讀課題,齊讀第八節(jié)
三、讀“法門寺”
1、我們知道,對玄奘來說,他的生命的林子就是法門寺。從剛才的閱讀中,你知道這是一座怎樣的寺院。你畫出了哪些詞。
2、指名交流并把詞語寫上來,香火鼎盛等
相機指點詞義:水深龍多,高僧濟濟
3、齊讀。現(xiàn)在知道,為什么說這樣的寺院,對玄奘來說,是一片生命的林子呢?
評價語:
四、讀“玄奘”
1、過渡:法門寺的的確確是一座生命的林子,玄奘留了下來,成為一代名僧,實現(xiàn)了生命的價值。但是,是不是每個人進來法門寺,進了這片生命的林子里,都能成為一代名僧呢?那為什么玄奘能呢?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注意那些寫玄奘的語句,特別注意玄奘與方丈的對話,從中,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玄奘。
2、指名交流,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玄奘
結合交流相機點撥詞語:潛心苦修
3、相機出示4、5節(jié),我們也來來讀讀這段對話,注意玄奘的話,和他說話時候的神情。指名讀。注意,怎樣的說,什么叫鄭重。你鄭重地讀一讀。一起讀。從這里體會到什么?
從這里我們看到一個怎樣的玄奘。板書:愿做太陽
4、引導,假如玄奘回答說,愿做燭火,方丈還會帶他去那片生命的林子去嗎?
5、小結:是呀,只有玄奘這樣,一個愿做太陽,一個潛心苦修的人,在這片生命的林子里,才能成為一代名僧。
7、出示最后一節(jié)。齊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8、小結:正如同學們所說的,一個胸懷大志的人必須在群體中,在競爭中奮發(fā)向上,在競爭中能成為棟梁,在競爭中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
五、拓展:找尋自己的“生命的林子”!
1、同學們,這個故事發(fā)生時,你知道當時的玄奘多大嗎?13歲,跟在座的你們一般年紀。13歲,一個13歲的孩子就懂得了這么深刻的人生哲理,一個13歲的孩子就胸懷成為太陽的偉大志向。長大后,為了尋找更高、更大的林子,為了實現(xiàn)生命的更高的價值,玄奘決定西行,到佛教的發(fā)源地,印度,去求取真經。這就是后來的小說《西游記》的故事來源。但是,玄奘卻沒有白龍馬騎,也沒有沙和尚為他挑擔,更沒有孫大圣和豬八戒為他護駕?,他是孤身一人,西行5五萬里,歷時17年,克服千難萬險,帶回真經635卷。的確,玄奘實現(xiàn)了他的理想,成為太陽一樣的人,他的光輝,從一千年前,一直照到現(xiàn)在。
2、然而,他的起點,就是從法門寺,從這片生命的林子開始的!讓我們再一次齊讀課題。
3、小練筆
同學們,玄奘是幸運的,他來到了法門寺這片生命的林子,法門寺也是幸運的,他擁有了玄奘這樣想做太陽的人。這樣的林子,這樣的玄奘,才造就光照千古的一代名僧。
今天,你們也是13歲,通過這節(jié)課,你們也懂得了這個深刻的道理。你們想做薪柴還棟梁?想做太陽還是燭火。那么,你的身邊也有這樣一座生命的林子嗎?
你們馬上畢業(yè)了,像玄奘一樣,將進入另一片更高、更大生命的林子?你找到了嗎,目標是哪里?拿起筆,寫一寫自己心中的生命的林子,寫一寫在那片林子里,你將怎樣讓自己奮力向上,成為棟梁!
4、指名交流
5、小結:最后祝愿所有的同學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命的林子。在那片生命的林子里奮發(fā)向上,潛心苦學,將來成為棟梁,成為太陽,實現(xiàn)自己生命的價值!
下課!
板書:
林子 法門寺 玄奘
郁郁蔥蔥 香火鼎盛
遮天蔽日 高僧濟濟 愿做太陽
莽莽蒼蒼 水深龍多 潛心苦修
競爭 香客如流
奮力向上 晨鐘暮鼓
成為棟梁 喧喧嚷嚷
《生命的林子》教學設計7
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講解第一段
重難點:
理解唐玄奘要離開法門寺的原因。
步驟:
一、導入新課:
從《西游記》導入,板書課題,啟發(fā)學生提問,簡介玄奘。(5分鐘)
二、初讀課文;(10分鐘)
1、師生互動交換初讀反饋。(讀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文章的主人公除了玄奘還有誰?他們是什么關系?文章講的是關于他們的一件什么事?)
2、小結,找出文章脈絡(打算離開----林中悟道------成為高僧)
三、在自由快讀課文,按脈絡把文章分成三部分。(5分鐘)
四、分析第一部分(打算離開)。(15分鐘)
1、學生讀課文,再評價讀法。
2、提問:誰離開?離開哪里?為什么要離開?法門寺是一所什么樣的寺廟?(啟發(fā)學生用原文中的經典詞語作答)
3、講解生字“剃、酬”,多音字“濟”;講解生詞“晨鐘暮鼓、香客如流、水深龍多”。
4、以“喧喧嚷嚷”、“高僧濟濟”為原型仿寫詞語
五、探究(5分鐘)
你覺得玄奘是個怎樣的人?
玄奘的這個打算對嗎?為什么?
六、課后作業(yè)(抄寫生詞)
《生命的林子》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從玄奘沒有去偏僻小寺,而是在法門寺潛心苦修,成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悟出:一個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遠離具有競爭力的社會的。
教學重、難點:
讀懂方丈和玄奘的對話,理解其深刻內涵。
教學準備: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應酬 偏僻 薪柴 喧嚷集體糾正。
2、過渡: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玄奘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說。
二、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習第一部分,理解玄奘決意離開法門寺的原因。
。1)默讀課文:法門寺是一座什么樣的寺廟?玄奘又為什么要離開法門寺呢?抓住關健詞語說一說。
。2)交流:
a“香火鼎盛、晨鐘暮鼓、香客如流、名滿天下、水深龍多、集納、高僧濟濟”等詞語體會當年法門寺名氣之大。
b第1自然段的描寫,讓學生體會到玄奘覺得法門寺應酬多、壓力大。
c學生自讀有人勸玄奘的話,體會玄奘有報負。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正因為如此,玄奘拿定主意要離開法門寺,這與大多數(shù)人的心里是一樣的,你能用一句俗語來概括嗎?(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過渡:當玄奘去向方丈辭行時,方丈未說一句挽留的話,卻讓玄奘改變了主意,留在了法門寺,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2、學習第二部分。
。1)聽課文錄音,思考:方丈明白了玄奘的意圖后做了什么讓他改變主意,留在法門寺了呢?(方丈先問了兩個問題,然后帶玄奘到寺后的林子里邊看、邊問、邊談。)
。2)方丈先后將玄奘帶到不遠處的山頭上和那片郁郁蔥蔥的林子中去,看到的松樹有什么不同?學生自由讀課文。(抓住“亂枝縱橫、樹干又短又扭曲,只能做煮菜的薪柴”和“郁郁蔥蔥、遮天蔽日、棵棵秀頎挺拔成為棟梁”體會兩者差異。)
。3)出示方丈的話:方丈鄭重地說;“這些樹就像蕓蕓眾生啊。它們長在一起,就是一個群體,為了一縷陽光,為了一滴雨露,它們都奮力向上生長,于是它們棵棵可能成為棟梁。而那遠離群體零零星星的三兩棵松樹,在灌木中鶴立雞群,不愁漢有陽光,沒有樹和它們競爭,所以,它們就成了薪柴啊。”抓住詞句體會方丈的良苦用心,發(fā)現(xiàn)其中的深刻含義。指導朗讀方丈的話。
。4)一個人的成長與松樹的生長有著相同的道理。此時,面對法門寺和山野小寺,你覺得玄奘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呢?齊讀玄奘的活。
。5)分角色朗讀、評議。
3、學習第三部分
(1)指名讀第三部分,質疑你對最后一句話是如何理解的?
。2)出示最后一句:是的,一個想要成才的人中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群體的,就像一棵大樹,不能遠離森林。緊扣課文內容一理解:沒有競爭就沒有活力,沒有競爭,人不能成長,萬物不能生長。
(3)請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這句話和理解。小組內交流,指名說三、故事拓展,促進遷移。
1、玄奘決定留下之后,又見到了勸他離開法門寺的那個人,他會怎能么說呢?
2、聽了方丈的話,玄奘終于走上了成功之路,成為一代名僧,這則故事給了你什么啟示?指名說。
四、作業(yè):
1、課后搜集有關玄奘的資料,進一步加深對玄奘的了解。
2、小小辯論會:正方:生活中應該勇敢地面對競爭;反方:生活中有時也需要逃避競爭。
板書設計:
生命的林子
無法成名 方丈
潛心苦修決意離開
以林為喻、勸導點撥 終成名僧
教學后記:
本篇課文人物形象鮮明,說理清晰,在教學中,教師主要以學生自學為主,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了,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分角色朗讀,通過閱讀一點一滴細心體味,感悟課文中蘊含的深刻人生哲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自讀,小組內討論等方式,自悟文章蘊含的深刻道理,并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深對其的理解。
【《生命的林子》教學設計(8篇)】相關文章:
人教版六上:《生命的林子》說課設計12-16
生命的林子哲理故事02-12
談生命教學設計12-23
感悟生命的價值教學設計02-18
再塑生命教學設計02-25
生命生命的課件設計05-10
談生命教學設計15篇12-23
談生命教學設計案例參考02-15
《談生命》教學設計(15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