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08 06:06:28 芊喜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本文是小學階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講述了一個廣為流傳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戲。一個小孩爬上甕,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嚇跑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甕。甕破了,水一下子噴涌出來,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圍繞“司馬光砸缸”這一核心事件,全文僅用30個字,就清楚地介紹了司馬光砸缸的原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并通過抓住主要人物的動作描寫,用一系列“動詞”,生動再現(xiàn)了一兒失足落水及司馬光“持石擊甕”那一瞬間的場景,語言極富形象感、畫面感。面對“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的緊急情況,眾皆棄去”,而司馬光卻選擇了“持石擊甕破之”。在這行為對比中,司馬光富有愛心,遇事沉著冷靜的品質(zhì)顯露了出來。

  課文配有一幅插圖,對應著故事的結(jié)局:甕被砸破水從中噴涌而出,司馬光在一旁扶起得救的小伙伴。插圖有助于學生圖文對照理解課文,感受司馬光愛護同伴的美好品質(zhì)。

  學情分析: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這種文體,教學時一定要降低難度,消除他們學習文言文的畏懼心理。可以先讓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簡單地講述“司馬缸砸缸”的故事,使其對本課的學習產(chǎn)生期待。要運用多種方法充分引導學生朗讀,邊讀邊加深對文言文的感受,但對朗讀的要求不能拔高,只要能跟著老師讀出正確的詞句停頓即可,至于朗讀的語氣、情感,不作要求。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借助注釋、插圖,借助文白對照的方法來理解詞句的意思。從中段孩子認知出發(fā),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適當展開想象,從而在走進文本情境中深入理解故事內(nèi)容、領悟人物品質(zhì),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重新組織語言講述故事。除此之外,由于是首篇小古文的學習,可以在學習中適當總結(jié)閱讀小古文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會寫“司、庭”等7個字。

  2、正確跟讀課文,能借助注釋了解課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話講講故事。背誦課文。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1、正確跟讀課文,能借助注釋了解課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話講講故事。背誦課文。

  2、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導入,感受不同

  1、揭示課題,學寫“司”字。今天,我們的教室里也來了一個小朋友,他就是——司馬光。司馬是一個復姓,他姓司馬,名光。指導寫“司”字,三筆起筆成一條斜線。

  2、聯(lián)系舊知。關于司馬光,你了解多少?交流:如愛讀書,很聰明,支持編纂《資治通鑒》。聯(lián)系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你能說一說這個故事嗎?

  3、感知特點。(出示古文)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這是一篇文言文,也叫古文。這篇古文跟平時學的課文哪里不一樣?交流:短小,難讀難懂。

  4、學習注釋。你還在哪里看到過這樣的注釋?今天學古文時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就去請教注釋這個不說話的老師。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初讀正音。至少試讀兩次,注意把字音讀準確。指名讀,相機正音。

  2、指導難讀字。關注兩個后鼻音的字:甕,迸。借注釋、看插圖理解“甕”,了解甕和缸的區(qū)別。

  3、指導朗讀。個讀、齊讀等多形式朗讀,要求讀正確。

  三、再讀課文,讀出味道

 �。ㄒ唬┳x出節(jié)奏

  1、教師范讀,學生劃出停頓。匯報交流,劃錯了的同學趕緊改過來。對的小朋友自己讀一讀,注意讀出停頓讀出節(jié)奏。

  交流: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2、指導朗讀,讀出節(jié)奏。

 �。ǘ┳x出拖音

  1、拖音地讀。部分音節(jié)適當拖音,學生練讀,指名讀。

  2、搖頭晃腦地讀,入情入境。

  四、讀懂課文,理解文意

 �。ㄒ唬┑谝痪洌喝簝簯蛴谕�,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1、隨機交流學生不理解的地方。

  (1)根據(jù)字形理解“跌”。

  (2)聯(lián)系生活理解“庭”“群兒”。什么是庭?你家有庭院嗎?你的庭院里有什么?課文的庭院里有什么?群兒是什么意思?拓展群山、群鳥、群馬。這個群兒里邊里都有誰呀?交流:司馬光、掉進缸里的小孩子,司馬光的朋友等等。

 �。�3)想象拓展理解。群兒在庭院里干什么呢?哪個字的意思就是玩耍嬉戲?在庭院里嬉戲叫戲于庭,在樹林里呢?在公園里呢?在水池里呢?

  (3)指導寫“登”字。

  2、文白對照理解。小朋友,第一句話你讀懂了嗎?我來考考你們,我來說白話文當中的句子,你們就說小古文當中意思和它一樣的相對應的句子。

  (二)第二句話: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1、同桌合作貼一貼。文白對照是學習古文的一種很好的方法。請小朋友們拿出抽屜里的學習紙,同桌兩兩合作,把小古文當中的'句子貼到和白話文意思相對應的地方。上臺匯報交流,說說理由。

  2、師生合作讀一讀。教師讀現(xiàn)代文,學生讀小古文。

  3、理解“棄”字。眾是誰呢?就是群兒嗎?全部都在里面嗎?司馬光也在里面嗎?一個小孩一不小心掉水甕里,他們在干什么?哭,丟下缸里的小朋友光在哭了。在喊救命,丟下水缸里的小朋友去找大人來救命了。丟下水缸里的小朋友跑了。丟下他,其實就是哪個字“棄”。

  4、聚焦司馬光的行為。司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請你用課文中的句子告訴我。交流:光持石擊甕破之。

  5、理解拓展“之”的用法。光持石擊甕破之。在這里,“之”是指什么?持石擊甕破之,之就是“甕”,(手拿碗)那持石擊碗破之的之呢?——碗,(手拿杯)那持石擊杯破之的之呢?——杯,(手指教室的墻壁)持石擊墻破之呢?——墻�?偨Y(jié):呀,這個“之”字可真有趣!以后咱們在讀文言文時還會經(jīng)常讀到它。

  6、小朋友們,現(xiàn)在這個小古文你讀懂了嗎?你能借助注釋借助插圖,把這個故事講下來嗎,自己試試看,然后講給你的同桌聽聽。

  五、總結(jié)學法,嘗試背誦

  1、總結(jié)學習方法。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小古文跟其他課文不一樣的地方,我們還用了借注釋、看插圖、聯(lián)生活、文白對照、演動作的方法來讀懂小古文,以后我們還會學到更多的方法。

  3、背課文。現(xiàn)在你能把課文背下來嗎?來,我們一起來看著板書試一次。自己試試看。

  4、寫字指導。接下去請小朋友們翻開語文課堂作業(yè)本,開始寫字,先把我們課內(nèi)指導過的這幾個字寫起來。課堂作業(yè)本,寫字:登、跌。還沒寫好的帶回教室寫。

  作業(yè)布置:

  晚上回家以后把這篇小古文背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要求,一要背正確,二要背出記節(jié)奏,三要背出味道,如果你還會搖頭晃腦地背,爸爸媽媽一定會表揚你!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繼續(xù)學習

  1.回顧背誦。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司馬光》這篇文言文,誰能背一背?

  2.回顧故事。誰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講一講這個故事?

  二、走進現(xiàn)場,感悟品質(zhì)

  1.小組合作表演,再現(xiàn)故事場景。

  全文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句話,可司馬光砸缸的場景卻好像發(fā)生在我們的眼前。我們可以通過表演來重現(xiàn)當時的場景。

  表演分工建議:一人當旁自;一人演登甕落水者:一人當司馬光;2~3人演“眾皆棄去”的“眾”。

  同學們先選好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然后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怎樣依據(jù)課文的描述,準確而生動地演出情境現(xiàn)場人物的所做所思?在默讀思考的基礎上,教師請一組同學到講臺前即興合作表演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2.教師演中采訪,聚焦人物品質(zhì)。

  (1)教師在學生表演后隨機采訪。

  采訪觀看表演的同學:你們覺得“落水者”和司馬光都演得對不對?依據(jù)是什么?(應依據(jù)文本中的“動詞”描寫,評論“演員”演得是否準確從中感受到這篇小古文在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可以隨機讓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動詞,如:“沒水中”的孩子:“登一跌一沒”:司馬光:“持一擊一破”)

  采訪眾人:當時你們?yōu)槭裁炊寂芰搜�?(預設:驚慌害怕、沒有辦法、想找大人幫忙等)。

  采訪司馬光。司馬光,你呢,你慌嗎?那你也太鎮(zhèn)定了,人都掉水里去了。你怕嗎?真的不怕嗎?我可是很害怕的。你為什么不跑啊?(預設救朋友,是呀,時間就是生命呀,在水里多呆一秒就多一分危險。你真勇敢,講義氣,聰明等)。

 �。�2)說說你眼中的司馬光是個怎樣的人?

  交流:機智、勇敢、講情義等等。

  3.鏈接相關資料,深化人物形象。

  出示補充資料,組織討論:說一說你對司馬光又有了怎樣的認識?

  交流:司馬光遇事不慌、沉著應對、機智果敢的特點。

  三、角色體驗,發(fā)展語言

  1.司馬光破甕救友的故事很開就傳開了,在京城和洛陽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以至于“其后京洛間畫以為圖”,讀讀看,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嗎?交流:在這以后京洛兩地把這個故事畫成了畫記錄下來。

  2.假如現(xiàn)在學校的文化墻也出現(xiàn)了這幅圖,想讓你向低年級的小朋友介紹介紹,你會怎么講這個故事呢?注意可以加入恰當?shù)南胂�,讓故事的來龍去脈聽起來更清楚、更生動!自己講一講,將給同桌聽一聽,全班展示。

  四、補充資料,推薦閱讀

  1.補充課外資料,擴充人物形象認識。

  交流:聰慧,愛讀書。

  2.推薦閱讀《宋史·司馬光傳》。主要記載了司馬光的一生,既有他幼年的故事,也有他成年后在朝為官的事跡。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中字詞的含義。

  2.能夠流利地翻譯本篇課文。

  3.通過此篇文言文,我們能夠?qū)W習到司馬光身上的哪些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1.能翻譯此文,讀懂其意思。

  2.學習司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質(zhì)。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語言簡練的特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文言文是怎樣敘述《司馬光》這個小故事的。老師還要告訴你們學習文言文的訣竅,就是古人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xiàn)在老師先讀一讀,請同學們注意聽。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悟大意。

  1.請同學把課文試讀一次,要求讀準字音,若有讀不準的,請畫出來與同桌交流。

  2.大家在讀好字音的基礎上,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并讀給同桌聽。

  3.教師抽查學生讀文情況,學生評議。

  三、看注釋,自解句意文意。

  1.自讀自悟。

  每讀一句,就看這句有關詞語的注釋,把注釋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這樣讀懂每一句話,自己弄不懂的'記下來,留待小組合作學習時提出與同學研討。

  2.小組合作學習。

  各自匯報對每句話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討,說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語句記下來,留待向全班同學或老師請教。

  3.全班交流。

 �、俑鹘M推薦代表說每句話的意思,互相評議,每句意思的說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錯。學生說不準,教師應予以點撥。

 �、诟鹘M提出疑難問題,同學討論,教師點撥。

 �、郯衙烤湓挼囊馑歼B起來,說全文大意。

  四、朗讀課文,感悟人物。

  1.我們讀了幾遍課文,應該逐漸開始認識司馬光小朋友了,你能說說在課文里司馬光做了什么事嗎?(先同桌小聲交流,再全班交流。)

  (1)自己讀讀,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學做司馬光的動作。(光持石擊甕破之)

  (2)討論:你學著司馬光做了什么動作?(師走到學生中,詢問了解學情。)

  (3)情景感悟:請一學生上臺做做。

 �、倌阕鲞@樣的動作能幫助自己理解“持”“擊”的意思嗎?

  ②通過朗讀體會,讓學生提建議怎樣把這兩個動作做得再好些。(如:要舉雙手,要對準了,要用力等。)

  (4)司馬光持石擊甕時,心里怎么想?

  (5)繼續(xù)探尋司馬光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司馬光在想什么。

  (6)小結(jié):原來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馬光砸缸砸得好!

  (7)了解結(jié)果,引讀“水迸,兒得活”。

  2.假如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怎樣想,怎樣做?(引導動腦筋想辦法。)

  3.從司馬光砸缸救人這件事上,你覺得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小朋友?你想對他說什么話?

  五、品讀,讀出理解和韻味。

  1.自己練習朗讀,把對詞句的理解讀出來�!芭c群兒戲于庭”要讀出歡快的語氣;“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要讀出著急的語氣;“光持石擊甕破之”要讀出沉著的語氣,敬佩的語氣;“水迸,兒得活”要讀出高興的語氣。

  2.指名讀。評議是否讀出文句的情感、韻味。

  3.齊讀,讀出語氣和韻味。

  六、拓展延伸。

  由于司馬光從小愛動腦筋,會想辦法,所以后來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寫下了著名的《資治通鑒》。同學們想進一步了解司馬光的話,課后就再去找一些有關司馬光的故事讀讀吧。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僬J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②掌握重點字義,理解課文的意思。

  ③能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2.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司馬光的聰明智慧和仁愛之心。

  教學重點:

  掌握重點字義,理解課文的意思。能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司馬光的聰明智慧和仁愛之心。

  教學方法:

  1.品讀法。

  2.點撥討論法。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搜集文言文的有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D:司馬光砸缸)

  1.看見大屏幕上的這幅畫,大家會想起哪個故事呢?生:司馬光砸缸

  2.對,這個故事最早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記錄在我國元代的一本歷史書——《宋史》里面,(板書:文言文)也叫做司馬光救友.請大家齊讀課題——《司馬光》。

  3.同學們在課前都進行了預習,應該通過各種途徑搜集到了不少資料吧!你了解到了文言文的`哪些知識?知道它有什么特點嗎?(提示:簡、韻……)

  二、初讀課文

  1.同學們的預習完成得不錯。現(xiàn)在,請先自讀課文,希望大家遇到生字詞能多讀兩遍,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開始吧!

  2.課文比較短,請大家再讀一遍.這次試著讀出停頓,讀懂句子。

  3.看大屏幕,把本課生字讀一讀,每個生字讀兩遍。

  4.生字解決了,誰能把這篇古文給大家讀一讀?(抽讀)

  請其他同學注意聽,如果他有什么地方讀得不夠好,等會兒提提意見。(學生點評)

  5.剛才幾位同學都能做到“音準”,“文順”,但老師覺得你們的停頓還掌握得不太好�,F(xiàn)在,請聽老師的范讀,可以拿出鉛筆,一邊聽一邊體會,哪里該斷句,哪里該重讀,作上記號。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6.這次,請大家跟著老師小聲讀,看作下的停頓和重音的記錄是否合適。

  7.現(xiàn)在的感覺和剛開始自己讀不一樣了吧?古文啊,就是要慢慢讀,反復讀,才能讀出味道來!再試試……(齊讀)

  三、看注釋,自解句意文意

  大家的課文都讀得很不錯了,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則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出示自學指導:小組同學一起,結(jié)合注釋,理解句子的意思。不理解的做上記號,向老師提出。(5分鐘后,比一比哪一小組講得好。)

  1.小組合作學習。弄不懂的語句記下來,全班同學交流不懂的字詞。

  2.各組推薦代表說每句話的意思,互相評議,每句意思的說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錯。學生說不準,教師予以點撥。

  3.把每句話的意思連起來,說全文大意。

  4.講故事比賽。

  四、朗讀課文,感悟人物

  下面我們一起感悟課文。出示自學指導:

  1.課文里司馬光做了什么事嗎?(先同桌小聲交流,再全班交流。)

  2.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學做司馬光的動作。(光持石擊甕破之)

  3.司馬光持石擊甕時,心里怎么想?

  4.砸缸的結(jié)果怎么樣?

  5.假如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學生交流、反饋,反復朗讀,理解感悟。

  小結(jié):原來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馬光的這口缸砸得好!

  6.當堂訓練

  從司馬光砸缸救人這件事上,你覺得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小朋友?你想對他說什么?寫下來。

  五、總結(jié)文言文學法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掌握了學習文言文的哪些好方法?

  六、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ㄎ叶昧耍何覀儾荒艿轿kU的地方玩耍,遇到危險時,我們要急中生智,動腦筋想出好辦法……)

  七、拓展延伸

  由于司馬光從小愛動腦筋,會想辦法,所以后來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寫下了著名的《資治通鑒》。同學們想進一步了解司馬光的話,課后就再去找一些有關司馬光的故事讀一讀吧。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4

  【教材簡析】

  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幾個小伙伴在花園里玩,一個小伙伴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fā)情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朗讀課文,我們能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會想出好辦法。

  【導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生字。

  2、課文插圖中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

  【能力素養(yǎng)點】

  1、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感悟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背誦課文,體會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質(zhì)。

  【導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2、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會觀察書中插圖中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tài)。

  【導學設計理念】

  本文的學習重點是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并且學會觀察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tài),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教案時,在關注到這方面。指導學生識字時,讓學生邊讀文,一邊記認生字,通過給黑板上的生字著色,加強色彩化,讓學生整體感知生字,再讓學生自主識字,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找到漢字規(guī)律,然后采用問答和對唱的方式鞏固生字,效果會更好。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教師先示范,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后,試著朗讀,再在小組間進行評價,抓住司馬光不同表現(xiàn)的詞語進行感情朗讀。通過引導學生收集關于司馬光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對課文的了解。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揭示課題,了解人物:

  1、導言:同學們,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國北宋時期有一位歷史學家,他就是司馬光,這篇講述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事。="background:#b2ec0a;">

  2、哪個同學對司馬光有了解呢?請你說一說。

  二、借助圖畫,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請你輕聲讀讀課文,邊讀邊標畫出本課的生、新詞。

  2、出示本課的生字卡片,請同學們認讀。

  紅色卡片:(會認的字)

  黃色卡片:(會寫的字)

  3、指導學生看圖。

 �、磐ㄟ^初讀課文,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什么?圖上有個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

 �、茖W生簡述畫面的內(nèi)容。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指名讀文,說說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胖该x,讀了這段,你讀懂了什么?

 �、啤肮艜r候”是指什么時候?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胖该x,深入地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圃俅慰磮D,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請你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墙Y(jié)合書上的內(nèi)容和圖上的畫面,請你說說:這是一口什么樣的水缸?

 �、仍诶斫獾幕A上再讀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4、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抛杂勺x這段,思考: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不小心”是什么意思?

 �、普归_想像:這個小朋友掉進水缸里,小伙伴們的心情怎樣?情你細想想,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個人物,說說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菫槭裁粗蹦�?掉進缸里的小孩子面臨著什么危險呢?

 �、扔弥钡男那榫氉x。

 �、尚〗M內(nèi)練讀后,全班交流。

  ⑹在這么危險的情況下,小司馬光是怎么做的?請你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5、學習課文第上自然段。

  ⑴思考:小朋友們?yōu)槭裁催@么驚慌?

  ⑵練習朗讀,讀出驚慌,害怕的語氣。

 �、切〗M內(nèi)練讀。

  ⑷個別學生展示讀。其他們學進行評價。

 �、稍谶@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一個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來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嗎?小組討論。

 �、仕抉R光是怎么做的呢?

  6、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抛杂勺x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的表現(xiàn)與其他人一們嗎?為什么?

 �、圃囍鏊竟庠易杂筛椎膭幼�。說說:誰表演得好?為什么好?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⑶討論司馬光的做法好在哪。

 �、刃〗M討論:司馬光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

 �、稍僮x這一段,思考“花園里為什么要一口大缸呢?有什么用?

 �、蔬@口缸有它的自身價值,可是卻被司馬光砸碎了,聳不怕大人批評他嗎?

 �、嗽诶斫獾幕A上,再讀這一段。

  7、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抛约鹤x讀這段。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段?

 �、七x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四、發(fā)散思維訓練:

  還有別的方法救出小孩嗎?

  五、總結(jié)全文:

  讀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呢?遇到緊急情況時應如何去做呢?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5

  教學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de)。

  2.理解圖意和課文內(nèi)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xiàn)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借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diào)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倌莻€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②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后,教師略作小結(jié),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從哪里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

  (4)在學生讀文想象后,讓學生表演第4段的內(nèi)容。

  (5)小結(jié):別的小朋友心里著急,動作忙亂,司馬光表現(xiàn)怎么樣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用筆畫出司馬光的動作。

  (2)出示卡片: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討論:

  ①司馬光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②“舉起”與“拿起”作比較,“舉起”說明什么?

 �、壑该寣W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堋皫紫伦印备嬖V了我們什么?

  (4)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偎抉R光為什么要砸缸?

 �、谀苡脛e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

  (5)小結(jié):司馬光救人這件事可看出他是個遇事不慌、聰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得(dé)”的讀音。

  (2)讓學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馬光說一句感謝的話。

  二、朗讀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第三課時

  一、總結(jié)全文。

  1.指名朗讀。

  2.看圖復述故事。

  3.讓學生說說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完成課后作業(yè)第2題。

  1.卡片出示兩組句子:

  (1)他跟幾個小朋友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2)司馬光。司馬光用(石頭)砸缸。

  2.要求學生找出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組的第2句寫明在什么地方玩,并體會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組的第2句寫清楚了司馬光用什么東西砸水缸。

  三、指導學生識記字形并書寫。

  1.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識記本課的10個生字。

  2.指導書寫。

  “候”注意右上不要寫成“工”字。

  “孩”右半邊的筆順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兩個“月”組成。

  “跑”“足字旁”,右邊是書包的“包”。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大概了解課文大意。

  2、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

  3、會寫“嚇、叫”兩個生字

  教學重點:

  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都知道同學們喜歡看電影、電視。今天,就請大家看一場小電影,好不好?(好。用課件播放司馬光救人的故事短片)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當播放到小孩子掉到水缸里就暫停播放)小朋友掉進水缸了,是誰用什么辦法把他救出來了?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

  2、學生自由朗讀

  3、自由朗讀后教師重提問“小朋友掉進水缸了,是誰用什么辦法把他救出來了?”在學生的回答中,老師對學生的回答作適當?shù)闹笇�,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并給以鼓勵,從而達到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目的。

  三、學習生字

  在剛才的朗讀中,同學們是不是發(fā)現(xiàn)了一些字,我們看起來有點陌生呢?(是)大家看看黑板,是不是這些?(生字卡片出現(xiàn)生字)哦!原來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那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他們!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2、認讀生字

  (1)請個別學生選讀生字,可以是幾個,也可以是全部一起。前面兩個學生就請其他同學讀其進行評價,然后由幫其正音的同學帶讀他幫忙糾正讀音的,并對幫忙糾正讀音的學生給以鼓勵。如果這個學生都能讀準確,就由其帶讀一次。

  (2)再請1~2個學生選讀,然后就開火車練讀生字。

  3、識記生字

  同學們認讀生字真有辦法,一會兒就能讀好了,老師相信同學們記住這些生字也一樣有辦法。我們試試看!

  (1)學生在黑板上的生字卡片里選擇自己會的生字來給大家講講自己的認識方法。(要求學生認真傾聽別人說話)

  要求學生能把生字的.讀音讀準,然后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來認識這個生字,教師對其做適當?shù)闹笇В詈笥眠@個生字口頭組詞或口頭造一個句子。

  (2)到最后剩下幾個比較難的生字,老師在課堂上的指導。如:司,“乙”字部,左邊加一豎就能變成“同”字,組詞:司機、上司、司馬光。假:把單人旁換成雨字頭就變成“霞”。缸,部首:缶,換掉偏旁可變成“江”,組詞:水缸、大缸、米缸�;牛盒睦锸裁炊紱]有,只長滿草,害怕得很就是心里“慌”,組詞:慌張、慌忙、心慌。使:按照偏旁筆畫來教。勁:把輕的車字旁換成力字旁。砸,猜字謎:一個三框面朝東,一塊石頭背后撐,一條毛巾藏肚中。組詞:砸破、砸爛、砸鍋賣鐵。

  (3)把所有的生字都不帶拼讀齊讀一次。

  (4)脫音讀生字。

  同學們真棒!把那么多的生字都認識了,要不我們現(xiàn)在來玩一個小游戲來輕松一下吧?(好)

  我們就來玩“登山”:誰能一口氣怕到山頂取到小紅旗就是贏家,老師就獎勵他一朵紅花。(生詞卡片出示爬山式的脫音生詞,把13個生字分成三小組,請大概4~5個學生“爬山”。)

  四、寫字指導(學會能寫“嚇、叫”兩個生字)

  游戲我們就玩過了,我們現(xiàn)在要靜下心來學學寫字了。剛才我們學習了“嚇、叫”這兩個生字。

  (1)先讓學生觀察該如何寫好這兩個生字有何相同,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嚇、叫都是口字旁,兩個字都要寫得左窄右寬;“口”字應該寫得高)

  (2)教師在黑板上范寫(教師邊說寫的要點邊寫生字)

  (3)學生隨著音樂寫生字。

  (4)大部分學生寫完就找兩個學生的生字展示并作簡單評價。

  五、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司馬光》這一課,我們都知道機靈的司馬光救回了掉進大水缸的小朋友,還學習了13個生字并且寫了“嚇、叫”兩個生字,同學們都學得很認真。下一節(jié)課我們再來把這篇課文學完,大家回去再仔細讀讀課文,聰明機靈的司馬光是怎么救人的。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一)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小朋友,你知道司馬光嗎?你對他了解多少,能對大家說一說嗎?

 �。▽W生根據(jù)課前收集的材料說一說)

  2.(出示司馬光人物頭像)師介紹:司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學問的人,他姓司馬,名光,司馬是復姓,著有《資治通鑒》。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于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的課文。

  板書課題:司馬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多媒體課件和課文朗讀的錄音,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

  2.提問:課文講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什么事?(學生概括故事)

  3.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

 �、僮x準字音,讀通句子。

 �、诋嫵鰩в猩值脑~語,讀一讀。

  ③標出課文有幾小節(jié)。

  4.師檢查讀文情況。

 �、俪鍪驹~語,指名認讀。

 �、诔鍪編c字,學生交流識記方法,“開火車”認讀。

  ③分段讀課文,集體評議、訂正。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引讀第一小節(jié)。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3)“古時候”是什么時候?從圖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時候?

  (出示課文插圖,學生看圖回答)

  2.學習課文第二小結(jié):

 �。�1)自讀,標一標有幾句話。

 �。�2)指名讀,想一想:他是誰?

 �。�3)出示句子,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幾個小朋友玩。

  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4)讀第二句,把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讀清楚。(學生自由讀。)

 �。�5)花園里有什么?(自由讀。)

 �。�6)這是一口怎樣的水缸?看圖,水缸究竟有多在?缸里的水多不多?你從哪看出來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讀出來嗎?(生練讀、評讀)

  3.學習課文第三小節(jié)。

 �。�1)這時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學生自由讀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樣掉進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進水缸里了,著急嗎?用著急的語氣讀讀。

 �。▽W生練讀、評讀)

  4.學習課文第四小節(jié)

  (1)小朋友們都怎樣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學生自由讀,用“──”畫出小朋友表現(xiàn)的句子,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2)交流匯報,師板書: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

 �。�3)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怎么叫,怎么喊?(學生試著叫、喊)

 �。�4)讀出小朋友慌了的語氣。(學生練讀,評讀)

  5.學習課文第五小節(jié)。

 �。�1)司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讀)

  (2)出示句子:哪句話好?為什么?(學生讀句子,比較異同)

  他拿起一塊石頭,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動作的詞,標出△。

  板書:司馬光沒有慌拿起使勁砸

  (4)把自己當成司馬光,邊讀邊做動作。

  6.學習課文第六小節(jié)。

  (1)指名讀,想想結(jié)果怎樣?

 �。�2)用輕松愉快的語氣讀一讀。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自己讀,指名讀)

  四、總結(jié)全文

  1.談收獲:你喜歡司馬光嗎?為什么?從這個故事中你學到了什么?

  2.如果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想什么辦法救人?

  板書設計

  20.司馬光

  小朋友司馬光

  慌了沒有慌

  哭叫喊跑舉使勁砸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在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的同時感悟司馬光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好聽的故事,大家齊讀課題;司馬是復姓,注意節(jié)奏,再讀;“光”是因為當時司馬光出生時他的父親在“光山”這個地方做官 ,所以起名“光”,再次讀好課題。

  2、詞寶寶看到我們小朋友坐那么好,急著要和大家見面呢!

  3、讀得真好,告訴大家,這幾個詞還能編一個小故事呢,你來試試。

  二、精讀感悟

  第一自然段:

  1、 你喜歡故事中的誰?帶著你的喜歡讀讀他的`名字。

  2、 司馬光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出示: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司馬光,你能讀好嗎?誰能把大家?guī)У胶芫煤芫靡郧�,齊讀。

  第二、三自然段

  1、有一天,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發(fā)生什么事?

  2、自讀,交流,什么樣的大水缸?

  3、出示:假如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評:不錯,你的水缸最大,里面的水也很多,齊讀。

  4、就是這么大,這么滿的水,有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去了。

  5、“一不小心”?出示:練習,你能試說說嗎?

  6、一不小心掉進去了,你什么心情?試讀讀。(害怕、著急)

  第四、五自然段

  1、過渡:你為什么不救他呢?水缸太高了。

  2、其他小朋友什么表現(xiàn),先看圖,看看書上怎么寫的?

  3、交流:都慌了�;懦墒裁闯潭�?

  4、生活中遇到兩種以上情況都會用有的…有的…還有的..

  5、出示填空。通過說話告訴老師你理解了,那齊讀,讀慌張樣子。

  6、小朋友可能會喊什么?再讀讀。

  7、過渡:在這緊急時刻,司馬光怎么做的?

  8、找兩個小朋友讀。

  9、老師把“搬”換成“拿”你覺得好不好?指名交流

  10、誰上來把司馬光砸缸樣子通過朗讀讀出來?

  11、司馬光當時怎么想的?再讀。

  第六自然段

  1、 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高興齊讀。

  三、總結(jié)升華

  1、出示全部填空。

  2、司馬光當時怎么想的,可以看出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人?

  3、大人會說,同伴會說,你會說?

  四、拓展延伸

  1、如果商場迷了路,你會怎么做?

  2、司馬光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遇事不慌,積極動腦,學習他勤奮好學,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20 司馬光

  小朋友:慌了

  司馬光:沒有慌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9

  學習目標:

  1、通過讀書,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兩個字,積累一些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3、能用“因為 所以 ”說一句話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難點:

  能用“因為 所以 ”說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揭題走近人物

  1、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課題,讓學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產(chǎn)生親近感,并從中認識生字“司”)

  2、司馬光自我介紹:我是古時候的宋朝人,姓司馬,名光,比你們早出生幾百年呢!

  聽了他的自我介紹,你知道了什么?(相機指導了解復姓,理解“古時候”)

  3、司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來和我們見面,如果我們想要認識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從讀懂課文開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講司馬光小時候發(fā)生的事。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朗讀要求

  ①邊看插圖邊讀課文,要讀準字音。

 �、诓徽J識的字借助拼音寶寶多讀幾遍,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2、檢查生字、詞語

  (1)課件出示課后“司、假”等13個生字(帶拼音)讓學生認讀

  (2)去掉拼音讓學生認讀,個別字讓學生給他找朋友(組詞)

 �。�3)出示課文詞語讓學生讀

  古時候(輕聲)、司馬光、假山、一口水缸、裝滿、舉起、叫著、使勁、砸破、得救、一不小心

  師:小朋友們,這些詞語里有兩個個多音字,你能找出來嗎?(著、得)

  強調(diào)“一”是變調(diào)不是多音字

  出示多音字讓學生拼讀

  三、明白課文大意

  1、生字詞語都會讀了,相信課文就難不倒大家了吧!小朋友們自己再把課文讀一讀,過會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分段朗讀

  師: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講的是誰嗎?哪一段介紹了他?(出示第一段,注意古時候,孩子是輕聲詞)

  2、誰能說說在課文里司馬光做了什么事?(先同桌小聲交流,再全班交流)

  課件出示:司馬光砸缸救人

  師: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缸救小朋友呢?請你們自己讀讀2、3兩個自然段,從課文中找一找,找到的答案可以用“————”劃出來

  師:小朋友們找到了嗎?大部分找到了,還有個別小朋友找不到。老師要請兩位小朋友來讀一讀這兩段(課件出示)教師適時進行朗讀指導

  課件出示:小朋友在玩時掉進水缸里了(在第3個自然段中找答案)提醒學生回答問題要完整

  4、師:小朋友們讀的.真仔細,這么快就把答案全部找出來了

  四、說話訓練(會用因為 所以 說一句話)

  1、你能用“因為 所以 ”這樣的句式把上面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嗎?

  2、課件出示因為________ 所以 _________。

  師:那你能用因為________ 所以 _________來造句嗎?先跟你的同桌討論一下

  學生交流反饋

  五、小結(jié)

  1、師:小朋友們真是一次比一次又進步。

  2、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里了,快要淹死了。那司馬光和其他小朋友會怎么做呢?小朋友得救了嗎?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一起學習

  1、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學寫兩個新字,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別、到”兩個生字,先讓學生觀察怎么寫,再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2、學生自己寫,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六、布置作業(yè)

  在抄寫本上把“到、別”兩行字寫好。

  【課后反思】

  《司馬光》這篇文章是司馬光小時候發(fā)生的一件事,主要講司馬光砸缸救人,體現(xiàn)出他聰明、機智,勇敢的.品質(zhì)。第一課時,我主要以字詞為重點,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能夠用“因為 所以 ”說一句話。課上字詞較扎實,就是在朗讀方面不夠多,老是教師提問題學生回答問題。讓給學生自由探討的機會不多,以至于學生上課積極性不夠高。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注意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從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讀中自己解決問題!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會寫“司、登”等7個生字。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注釋、插圖等方法理解課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講故事,感受司馬光的優(yōu)秀品質(zhì)。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以歌曲《司馬光砸缸》激趣,接著介紹故事出處;復習文言警句,為學文做準備。

  2、板書課題,指導書寫“司”字。

  3、交流復姓。

  二、讀準字音,讀出韻味

  1、讀準字音。

  (1)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明確多音字“沒”在文中的讀音,并學會根據(jù)字義選擇正確的讀音。

  2、讀出節(jié)奏、韻味。

  (1)教師范讀,強調(diào)停頓,做到“聲斷氣連”。學生跟讀,讀出文章的節(jié)奏、韻味。

 �。�2)學生自由練讀,體會文章內(nèi)在的邏輯停頓。

 �。�3)教師指名朗讀,相機指導停頓要自然。

  三、讀懂意思,讀出思考

  1、方法遷移,自主學習。

  (1)學生交流總結(jié)理解古詩常用的方法:借助注釋理解、借助插圖理解。

 �。�2)學生根據(jù)學習提示初步理解文言文。

  2、合作學習,交流解疑。

  (1)學生帶著理解或疑問,根據(jù)學習提示進行合作學習。

 �。�2)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

 �。�1)群兒戲于庭

 �、俳處熖崾�,“于”可以理解為在。

 �、趯W生仿說。孩子們還會在庭院里干什么呢?可以怎么說?

 �。�2)“甕”與“缸”。

  圖片對比區(qū)別“甕”與“缸”。

 �。�3)“跌”與“登”

 �、賹W生找出這句話中與足有關的動作詞。

 �、谶\用拆字法理解“跌”�!暗笔且粋€“足”加“失”組成的,那怎么理解它呢?(失足)

 �、弁ㄟ^字理識記、理解“登”。

 �、芾脤懽指�,指導書寫“登”。

 �、葜笇Ю首x,讀出當時情況的緊急。

  (4)眾皆棄去

  如果你的朋友遇到危險,你會怎么做?那文中的小朋友離開去干什么了?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解釋呢?(大家都被嚇壞了,連忙離開跑去找大人幫忙。)

  教師小結(jié):理解文言文的時候,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際添加自己合理的理解。

 �。�5)光持石擊甕破之

 �、偾榫潮硌�,加深理解。

  ②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之”。

  4、交流表達,感受人物品質(zhì)。

  落水的孩子獲救了,你覺得司馬光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四、走近古文,發(fā)展語言

  1、文白對讀,體會文言文特點。

  (1)出示古今文章,師生文白對讀。

 �。�2)交流、總結(jié)文言文的.重要特點:言簡義豐。

 �。�3)學生朗讀無標點、豎排版的課文,深化理解。

  2、角色體驗,靈活講故事。

 �。�1)你們能把這個故事講給爺爺奶奶聽嗎?

  (2)如果要把它講給弟弟妹妹,你會用什么形式講呢?

 �。�3)如果你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的私塾,給講課的老先生講這個故事,又該怎樣講呢?

  教師提示:給不同的人講述,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

  五、豐滿形象,延伸課外

  司馬光七歲砸甕;十二歲斬殺巨蟒;二十歲時考中進士,從此便開始步入仕途。后來成為了北宋時候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文學家。他主持編纂了著名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司馬光的故事,可以讀一讀白話文版本的《宋史·司馬光傳》。如果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喜歡上了文言文,可以讀一讀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書中有中兩千多個有趣、充滿智慧的文言小故事,書中有原文,有注釋,相信你們能讀懂它們,也會喜歡它們。

  六、板書設計

  24、司馬光文言文

  借助注釋借助插圖

  機智勇敢沉著冷靜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上下文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的】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識字的能力。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運用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的方法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

  【課前準備】

  1、學生:

  ⑴ 搜集有關司馬光的資料。

 �、� 認讀字卡片。

  2、教師:

 �、� 吹塑紙剪成假山、水缸。

  ⑵ 課文插圖,第4、5自然段的文字。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司馬光的圖片)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一位古時候的人,他的名字叫司馬光。他是一位有名的'人。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寫的就是他小時侯的事。

 �。ò鍟n題 20、司馬光)

  (從圖入手,引出課題,激起學生對司馬光了解的愿望。)

  二、自主識字,初讀感知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認字,讀通課文:

 �、� 借助拼音。

 �、� 問別人。

 �、� 聯(lián)系上下文猜字。

 �、� 聽別人讀。

  2、同桌互讀正音:

  3、指名讀課文。其他小朋友認真聽,評一評讀得怎么樣。

 �。▽W生評價訂正讀音,教師隨機利用卡片指導學生鞏固認讀字。)

  4、運用游戲,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師:現(xiàn)在我們要把生字朋友從課文中請到我的生字卡片上,看大家還認不認識?

  出示生字卡片,用“摘字”的游戲識字。

  (方法:把字貼在黑板上認識哪個字就摘哪個字來讀,其他學生跟讀。)

  讓學生在小組里摘字,說說用什么方法認識這些字的。

  師:誰來說一說哪幾個生字用換偏旁的方法來記住的?

  叫──收 球──救

  師用“開火車”的游戲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5、把生字朋友送回課文的家中,全班齊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司馬光干什么?用簡短的話說一說。

  (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識字,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在出示了四種識字方法,這樣既復習鞏固了原有的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的能力。同時為了讓學生識起字來饒有興趣,在教學中引入游戲。這樣能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提高識字效率,鞏固識字效果。)

  6、四人一小組讀課文,可以齊讀、分段讀、表演讀。講講自己讀懂了什么?

 �。康氖菫榱伺囵B(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習慣,以自主閱讀為主,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7、小組匯報交流。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學習“到、別”兩個生字:

  1、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找一找兩個字的相同點。

  (學生知道這兩個字是同部首的字 ,學習立刀旁)

  2、教師范寫,生描寫

  3、請寫的好的學生說一說怎樣才能寫好。

  4、生練寫,同桌互評。寫的滿意的畫一個。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

  教學設計:

  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2、播放故事,學生思考:故事主要講的是誰?

  3、生回答,師板書:司馬光(齊讀課題)認讀生字“司”。

  4、簡介司馬光。(司馬是復姓)

  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1、你自己也想試著讀一讀嗎?學生自由、輕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抽讀檢查。

  3、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圖文結(jié)合,朗讀感悟

  1、司馬光生活的年代里我們很久遠,課文第一自然段用了一個什么樣的詞語來表示?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司馬光在花園里遇到了什么事?

  2、發(fā)生了什么危險的事情?誰來把課文的二、三自然段讀一讀,大家認真聽,看他有沒有讀出危險的感覺。(自己體會讀,再指名讀)

  3、看圖說一說:別的小朋友看到小伙伴掉進水缸里是怎么做的?(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句子。)司馬光又是怎么做的?書上是怎么說的?找一個同學讀一讀。

  比較句子:

  a、他搬起一塊石頭。

  b、他搬起一塊大石頭。

  c、司馬光砸那口缸。

  d、司馬光使勁砸那口缸。(從這兩個句子我們看出來,在句子中加上一些詞語就能使句子更具體、清楚、明白。)

  4、大家試著做做司馬光的動作,體會“舉”“砸”。指導朗讀。比較“別的小朋友”和“司馬光”的不同表現(xiàn),邊讀邊體會。

  5、缸里的水流出來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們高興么?應該怎么讀這一段?復習生字

  學寫生字:(別、到)

  1、讀字

  2、分析

  3、觀察

  4、臨摹

  5、書寫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教師以學生為主休,設計了抽讀生字詞,個別朗讀自然段,講故事的活動,激發(fā)了課堂氣氛。學生在課堂上也能大膽猜想、大膽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小學生活潑開朗的個性。

  在本堂課中,我感到設計得較好的是引導學生思維循循善誘,學習感知理解課文內(nèi)容。如:先引導學生學習本堂課的興趣,再讓學生一邊看圖,一邊聽老師范讀。整體感知,認識生字,學生自由讀課文,我給學生提出問題:“司馬光在這篇課文里遇到一件怎樣的事?”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回答。(司馬光和伙伴在花園里玩……掉進了水缸)我又接著問:其他伙伴遇到這件突發(fā)事件,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這時學生根據(jù)思路,爭先恐后的回答: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有的`……只有司馬光沒有慌,想出了一個很好的方法,舉起石頭砸缸。)這里為了很好的讓學生體會“司馬光”當時的心情,讓學生學做司馬光的動作,加深感知。量后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我再把課文延伸到生活中,如果這件事發(fā)生在同學們身邊,你們會怎么做呢?讓學生說說,再和司馬光的方法比較,使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

  在這節(jié)課里,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如:不能很好的導入課文,組織教學不夠理想。(如:有個別學生不專心聽課等。)學生自己讀,個別讀的機會少,沒有把本課的重點詞語引導好。如:“一不小心、有的……有的……”這里應該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理解句子,再延伸到生活中,引導學生用身邊熟悉的字說說,再讓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13

  【教學要求】

  1、認讀生字、詞語,讀懂課文。

  2、教育學生在緊急情況下要沉著、冷靜,只有動腦筋,才能想出好辦法。

  【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具】

  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通課文。

  2、認讀、拼讀詞語。

  【教學過程】

  1、定向

  ⑴ 讀通課文,提出要求。

 �、� 思考:誰砸缸救人,請介紹一下這位名人。

  2、自學課文

  要求劃下新詞,思考問題。

  (老師來回巡視,指導困難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幫助解決)

  3、練習

  (說話練習)

 �、� 讀通長句。

  只聽撲通一聲,一個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腳下一滑,掉進了旁邊一個盛滿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沒了頭頂。

 �、� 給課文標段號。

 �、� 理解誰砸缸救人?介紹司馬光。

  (清楚“復姓”兩個字)

 �、� 說話練習:“司馬光是……”。

  4、詞語認讀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撲通 急中生智 嘩夸 機智 勇敢

  5、作業(yè)

 �、� 讀課文1遍。

 �、� 認讀詞語,完成練習1。

  ⑶ 抄寫詞語1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新詞,訓練朗讀。

  2、分析課文,學習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紹司馬光。

  3、復習生字、新詞。

  二、讀講1~2段:

  1、讀讀劃劃: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維訓練:師:為什么要砸缸?為什么會來不及?

  4、讀1、2段。

  三、讀講3~4段:

  1、自讀第三段,圈詞:體現(xiàn)別的孩子驚慌的詞。(驚叫,高聲喊道,嚇傻了,趕緊)

  2、朗讀訓練,讀出孩子們的驚慌。

  3、思維訓練,理解“沒有慌神”和“急中生智”這兩個詞。

  ⑴ 師:沒有慌神,說明他怎么樣?(很鎮(zhèn)定)

 �、� 急中生智�!凹薄�,司馬光遇到什么緊急情況。(第二段最后一句話)“智”,哪個詞突出了智?(砸)

  4、說話訓練,說清楚司馬光救人的'原因。

  5、讀讀演演第四段。

  6、思維訓練,師:為什么要使勁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氣小)

  四、詞語訓練:

  1、師:水多嗎?哪個詞說明水多?(嘩嘩)

  2、師:大家都夸司馬光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機智體現(xiàn)在(想出辦法),勇敢體現(xiàn)在(沒有慌神)。

  五、說話訓練:

  夸夸司馬光。(你真是個好孩子!)

  六、小結(jié):

  學了司馬光救人,我們懂得了遇到緊急事件,要沉著冷靜、動腦筋、想辦法。

  七、作業(yè):

  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復習詞語,朗讀課文,聽寫生詞。

  【教學過程】

  1、復習詞語:

  強調(diào):亭子、捉迷藏、嘩、夸,這四個詞的讀音。

  2、朗讀課文。

  3、聽寫詞語:

  強調(diào):稻的第十二筆、藏的第六筆、第十一筆、砸的第七筆、慌字中間沒有—點。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來感悟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以及他沉著、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zhì)。

  教學 過程:

  一、揭示課題,了解人物

  1 .導言: 今天這堂課,我們要一起去認識一位新朋友。他生活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他就是司馬光。

  2.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22,說的就 是 他 的 故事 .

  3.你看,司是一個(平舌音),我們一起讀好它。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同"字少一豎)

  4、(出示圖片)你瞧,這就是長大后的司馬光。你知道他姓什么嗎?老師告訴你啊,司馬光可不姓司,他姓司馬,這是復姓。光是他的名字。

  5.老師還告訴你:司馬光曾經(jīng)做過宰相。他花了19年的時間主持編修了有名的歷史著作《資治通鑒》。

  二、初讀課文

  過渡:那課文又寫了什么呢?同學們打開語文書,讀讀課文吧。

  學生自讀

  1.讀生字詞

  (1)出示"一".同學們,這個字,你會讀嗎?

 �。�2)你再看,這些詞你能讀準嗎?(誰來讀前兩個?)

  后兩個你來讀。你瞧,在不同的情況下,一的讀音會發(fā)生一些變化,我們一起讀準它們。(齊讀)

 �。�3)除了一,課文中還有些生字寶寶�,F(xiàn)在請你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詞兒連讀。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指名讀)

  3.去拼音,開火車檢查

  4.初讀課文

  (1)這些生字寶寶你都會讀了,把它放回到課文里,你還能讀好它嗎?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書本,雙手捧書,要求: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5.學生 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

 �。�1) 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文章一共有~~~~~~?(手勢)

  (2)你喜歡哪個自然段?就請你來讀。你呢?其他小朋友一起來聽聽,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我們一起來幫著他們讀讀課題吧。(課文22,司馬光)

  (3)課文說了一個什么故事呀?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一)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聽得很仔細,誰愿意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1.其他同學仔細聽,想想,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2.出圖,你瞧,孩子們玩得多開心啊。

 �。ǔ鍪揪渥樱┠隳芡ㄟ^朗讀把他們的高興表達出來嗎?

  3.出示第三句話。再讀讀,花園里還有什么?

 �。�1))(出示"水缸"詞)這個缸是一個(后鼻音),我們讀準它。

  (2)水缸是做什么用的?

  是的,古時候的.人不像我們現(xiàn)在都用自來水,他們用水需要挑水,這種水缸就是用來裝水的。

 �。ǔ鍪緢D片)你看,這口水缸和我們小朋友比比個子,還非常(大),(出示"一口大水缸")誰能讀好水缸的大?看,水缸不但大,里面還裝滿了水。

 �。�3)誰能通過朗讀把這口水缸的大和滿表達出來呢?(1個)

  4.概括第一段的內(nèi)容

 �。�1)誰愿意來讀讀第一節(jié)?

 �。�2)課文第一段有三句話,告訴了我們事情發(fā)展的起因,我們一起來讀讀。

 �。ǘ� 學習課文第 二 自然段。

  1.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快,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吧。

  2.發(fā)生了什么事?

 �。�1)孩子一不小心掉進了 水缸里 .

 �。�2)剛才我們知道了,這是一口又大又裝滿了水的缸,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怎么樣?

 �。ǔ鍪镜谝痪洌┠隳茏x好這句話嗎?

  3.那其他孩子怎么樣?

 �。ǔ鍪镜诙湓挘┪覀円黄鹱x讀。

 �。�1)什么叫"慌"呀?你瞧這個"慌"字。(出示)是一個(豎心旁)的字。說明(和心理活動)有關。想想看,你在場,心情怎么樣?

 �。槭裁磿@么擔心�。恳驗榍闆r緊急。)

 �。�2)情況危急呀,孩子們怎么做的?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出示有的~~有的~~還有的~~)

  同學們,再讀讀這句話,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ǔ鍪緢D片)是的,你看這個小朋友他(摸著腦袋,不知道該什么辦),他慌了;這個小朋友他(嚇得都哭了),他慌了;那這個小朋友(他喊著去找大人),他也慌了;他、他、他,他們都慌了。

  (3)孩子們都慌了,誰能用朗讀,把你的感受傳遞給我們?

  你為什么讀得這么急?你在擔心什么?

  (4)是的,我們都很著急,很擔心,人命關天呀。一起讀讀這一節(jié)。

  (三)學習課文第 三 自然段。

  過渡:缸里的孩子危在旦夕,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自己讀讀文章的第三段。

  別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馬光卻(沒有慌),(出示第一個斷句)。他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去哭,去喊,去找大人。他很鎮(zhèn)靜。這就叫"從容不迫".一點兒也不慌亂,這也叫"方寸不亂".方寸就是一點兒的意思。我們讀好這兩個詞。(齊讀、男生讀、女生讀)

  板貼兩個詞,并說:此時的司馬光是從容不迫的,是方寸不亂的。司馬光他沒有慌。

  2.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

 �。�1) 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石頭很重,司馬光很費力氣。

 �。�2)指名讀第一句。

  4.結(jié)果怎么樣呢?

  面對危險,司馬光不害怕,想出了好辦法。這就叫"臨危不懼".

  誰來讀讀?你讀,你讀,全班讀。

  5.孩子得救了,讀到這兒,你有沒有其他的辦法救落水的孩子呀?你是怎么思考的?

  6.也許,當時的司馬光也和我們一樣,他的腦子里有許多的辦法,可他果斷地選擇一個辦法,這就是"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他想出了這個砸缸救人的好主意,并且立刻去做,這就叫"多謀善斷".出示詞卡。你讀,你讀,全班讀。

  7.孩子得救了,如果你就在司馬光的旁邊,你會怎么夸夸他?

  (好,好在哪里?聰明,聰明在那里?)

  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來夸夸司馬光吧!一起讀讀第三段。

  8.你瞧,想出這樣一個好辦法的司馬光,當時也就只有7歲,和你們一樣大。在你的心目中,這是一個怎樣的司馬光呢?(四個成語)

  四 、總結(jié)全文。

  1.最后讓我們捧起書本,用朗讀來把這個故事呈現(xiàn)出來。男生讀第一節(jié),女生讀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我們一起讀。

  2.出示課文填空。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11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教育學生要像司馬光那樣遇事不慌,積極開動腦筋,想辦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識寫生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具準備和輔助活動:

  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書:

  20.司馬光

  沒有慌 —→ 搬石砸缸 —→ 缸破人出

  遇事不慌 —→ 積極動腦 —→ 決問題

  作業(yè)安排和設計:

  課內(nèi):抄寫字詞、填空、看拼音寫漢字、組詞、練習說話。

  課外: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司馬光

  2.告訴學生“司馬”是復姓,“光”是名。司馬光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大文學家,大史學家。本課介紹的是他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二、范讀課文,了解大致內(nèi)容

  1.范讀課文。

  2.思考:本課寫的是司馬光小時侯的什么事?

  三、看圖答問,出示生字新詞

  1.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時候)

  2.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花園是個什么樣兒?(出示:有座、一口、水缸)

  3.圖上畫了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這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

  4.那個小孩掉進缸里,其他的孩子和司馬光各有什么表現(xiàn)?(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哭、喊、使勁、救)

  四、教學生字詞

  1.自學生字詞。要求看板書,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想想詞義。

  2.檢查自學情況。

 �。�1) 檢查讀音。

  a.指名讀,讀后討論:哪些字音容易讀錯。

  b.去拼音讀。

  c.開火車讀卡片上的生字。

 �。�2) 檢查字形。

  a.指名說說哪些字可以用數(shù)筆畫的方法記憶。

  b.指名說說哪些字可以用熟部件的方法記憶。

  c.師生共同分析“候、都”的字形。

 �。�3)要求學生找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讀,想想詞義。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試讀課文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二、講讀課文

  1.講讀第一段

 �。�1) 自由輕聲讀課文。

 �。�2) 指名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3) 用自己的話說說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有關人物。

 �。�4) 指名看圖說說水缸,假山的位置。

 �。ǎ担� 再指名說說水缸的樣子。

 �。ǎ叮� 指名朗讀。敘述的語氣。

  2.講讀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讀。

 �。�2) 那個小朋友怎么會掉進缸里的?他會遇到哪些危險?為什么?

 �。�3) 看圖說說“別的小朋友”指的是哪些小朋友。從哪里看出他們慌了,他們可能會喊什么?

 �。�4) 指導朗讀。

  要用緊張的`語氣讀、指名讀、齊讀。

  3.講讀第三段。

 �。�1) 看圖。

  掉進水缸里的小朋友非常危險,其他的孩子都慌了,司馬光這時候會怎么想?(啟發(fā)想象,練習說話)

 �。�2) 指名讀課文。

 �。�3) 用“——”把寫司馬光的句子畫下來,再讀一讀。

 �。�4) 從哪些地方看出司馬光沒有慌?

  (5) 比較句子。

  a.他搬起一塊大石頭。

  b.他搬起一塊石頭。

  指名讀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司馬光為什么要搬“大”石頭?從這里你可以看出司馬光怎么樣?

  a.司馬光雜那口缸。

  b.司馬光使勁砸那口缸。

  指名讀句子。你覺得哪句話好?“使勁”寫出了什么?表現(xiàn)了司馬光怎么樣?

  (6) 司馬光的方法行嗎?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

  (7) 指導朗讀。

  速度稍慢,第一句要有力,第二句要放松。

  三、總結(jié)課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司馬光是個怎么樣的孩子,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什么。

  四、作業(yè)

  填空:

  別的( )( )( )都慌了,( )( )哭,( )( )喊,( )( )( )跑去( )( )( )。( )( )( )沒有慌,他搬起一塊( )( )( )使勁砸( )( )( )。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

  2.在正確的讀音下畫“——”。

  時(si shi) 找(zhao zao) 座(zhuo zuo) 砸(za zha)

  二、練詞說話

  1.看圖復述故事。

  同桌練說,小組練說,各組選一個代表到前面來說。

  2.用詞練習說話。

 �。�1) 不小心

 �。�2) 有的……有的……有的……

  三、課堂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

  Gu shi hou yi hou jin dou lai le zhao da ren

  2.組詞區(qū)別。

  古( ) 時( ) 候( )

  石( ) 村( ) 后( )

  那( ) 缸( ) 找( )

  都( ) 紅( ) 我( )

《国产a国产,看免费人成va视频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部編版趙州橋教學設計11-10

部編版《漏》教學設計10-20

部編版《田忌賽馬》教學設計01-09

部編版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02-09

部編版語文母雞教學設計08-30

部編版《母雞》的教學設計模板01-03

部編版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03-26

部編版桂花雨教學設計04-27

部編版自相矛盾教學設計11-14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本文是小學階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講述了一個廣為流傳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戲。一個小孩爬上甕,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嚇跑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甕。甕破了,水一下子噴涌出來,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圍繞“司馬光砸缸”這一核心事件,全文僅用30個字,就清楚地介紹了司馬光砸缸的原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并通過抓住主要人物的動作描寫,用一系列“動詞”,生動再現(xiàn)了一兒失足落水及司馬光“持石擊甕”那一瞬間的場景,語言極富形象感、畫面感。面對“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的緊急情況,眾皆棄去”,而司馬光卻選擇了“持石擊甕破之”。在這行為對比中,司馬光富有愛心,遇事沉著冷靜的品質(zhì)顯露了出來。

  課文配有一幅插圖,對應著故事的結(jié)局:甕被砸破水從中噴涌而出,司馬光在一旁扶起得救的小伙伴。插圖有助于學生圖文對照理解課文,感受司馬光愛護同伴的美好品質(zhì)。

  學情分析: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這種文體,教學時一定要降低難度,消除他們學習文言文的畏懼心理。可以先讓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簡單地講述“司馬缸砸缸”的故事,使其對本課的學習產(chǎn)生期待。要運用多種方法充分引導學生朗讀,邊讀邊加深對文言文的感受,但對朗讀的要求不能拔高,只要能跟著老師讀出正確的詞句停頓即可,至于朗讀的語氣、情感,不作要求。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借助注釋、插圖,借助文白對照的方法來理解詞句的意思。從中段孩子認知出發(fā),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適當展開想象,從而在走進文本情境中深入理解故事內(nèi)容、領悟人物品質(zhì),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重新組織語言講述故事。除此之外,由于是首篇小古文的學習,可以在學習中適當總結(jié)閱讀小古文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會寫“司、庭”等7個字。

  2、正確跟讀課文,能借助注釋了解課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話講講故事。背誦課文。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1、正確跟讀課文,能借助注釋了解課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話講講故事。背誦課文。

  2、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導入,感受不同

  1、揭示課題,學寫“司”字。今天,我們的教室里也來了一個小朋友,他就是——司馬光。司馬是一個復姓,他姓司馬,名光。指導寫“司”字,三筆起筆成一條斜線。

  2、聯(lián)系舊知。關于司馬光,你了解多少?交流:如愛讀書,很聰明,支持編纂《資治通鑒》。聯(lián)系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你能說一說這個故事嗎?

  3、感知特點。(出示古文)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這是一篇文言文,也叫古文。這篇古文跟平時學的課文哪里不一樣?交流:短小,難讀難懂。

  4、學習注釋。你還在哪里看到過這樣的注釋?今天學古文時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就去請教注釋這個不說話的老師。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初讀正音。至少試讀兩次,注意把字音讀準確。指名讀,相機正音。

  2、指導難讀字。關注兩個后鼻音的字:甕,迸。借注釋、看插圖理解“甕”,了解甕和缸的區(qū)別。

  3、指導朗讀。個讀、齊讀等多形式朗讀,要求讀正確。

  三、再讀課文,讀出味道

 �。ㄒ唬┳x出節(jié)奏

  1、教師范讀,學生劃出停頓。匯報交流,劃錯了的同學趕緊改過來。對的小朋友自己讀一讀,注意讀出停頓讀出節(jié)奏。

  交流: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2、指導朗讀,讀出節(jié)奏。

 �。ǘ┳x出拖音

  1、拖音地讀。部分音節(jié)適當拖音,學生練讀,指名讀。

  2、搖頭晃腦地讀,入情入境。

  四、讀懂課文,理解文意

 �。ㄒ唬┑谝痪洌喝簝簯蛴谕�,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1、隨機交流學生不理解的地方。

  (1)根據(jù)字形理解“跌”。

  (2)聯(lián)系生活理解“庭”“群兒”。什么是庭?你家有庭院嗎?你的庭院里有什么?課文的庭院里有什么?群兒是什么意思?拓展群山、群鳥、群馬。這個群兒里邊里都有誰呀?交流:司馬光、掉進缸里的小孩子,司馬光的朋友等等。

 �。�3)想象拓展理解。群兒在庭院里干什么呢?哪個字的意思就是玩耍嬉戲?在庭院里嬉戲叫戲于庭,在樹林里呢?在公園里呢?在水池里呢?

  (3)指導寫“登”字。

  2、文白對照理解。小朋友,第一句話你讀懂了嗎?我來考考你們,我來說白話文當中的句子,你們就說小古文當中意思和它一樣的相對應的句子。

  (二)第二句話: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1、同桌合作貼一貼。文白對照是學習古文的一種很好的方法。請小朋友們拿出抽屜里的學習紙,同桌兩兩合作,把小古文當中的'句子貼到和白話文意思相對應的地方。上臺匯報交流,說說理由。

  2、師生合作讀一讀。教師讀現(xiàn)代文,學生讀小古文。

  3、理解“棄”字。眾是誰呢?就是群兒嗎?全部都在里面嗎?司馬光也在里面嗎?一個小孩一不小心掉水甕里,他們在干什么?哭,丟下缸里的小朋友光在哭了。在喊救命,丟下水缸里的小朋友去找大人來救命了。丟下水缸里的小朋友跑了。丟下他,其實就是哪個字“棄”。

  4、聚焦司馬光的行為。司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請你用課文中的句子告訴我。交流:光持石擊甕破之。

  5、理解拓展“之”的用法。光持石擊甕破之。在這里,“之”是指什么?持石擊甕破之,之就是“甕”,(手拿碗)那持石擊碗破之的之呢?——碗,(手拿杯)那持石擊杯破之的之呢?——杯,(手指教室的墻壁)持石擊墻破之呢?——墻�?偨Y(jié):呀,這個“之”字可真有趣!以后咱們在讀文言文時還會經(jīng)常讀到它。

  6、小朋友們,現(xiàn)在這個小古文你讀懂了嗎?你能借助注釋借助插圖,把這個故事講下來嗎,自己試試看,然后講給你的同桌聽聽。

  五、總結(jié)學法,嘗試背誦

  1、總結(jié)學習方法。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小古文跟其他課文不一樣的地方,我們還用了借注釋、看插圖、聯(lián)生活、文白對照、演動作的方法來讀懂小古文,以后我們還會學到更多的方法。

  3、背課文。現(xiàn)在你能把課文背下來嗎?來,我們一起來看著板書試一次。自己試試看。

  4、寫字指導。接下去請小朋友們翻開語文課堂作業(yè)本,開始寫字,先把我們課內(nèi)指導過的這幾個字寫起來。課堂作業(yè)本,寫字:登、跌。還沒寫好的帶回教室寫。

  作業(yè)布置:

  晚上回家以后把這篇小古文背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要求,一要背正確,二要背出記節(jié)奏,三要背出味道,如果你還會搖頭晃腦地背,爸爸媽媽一定會表揚你!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繼續(xù)學習

  1.回顧背誦。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司馬光》這篇文言文,誰能背一背?

  2.回顧故事。誰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講一講這個故事?

  二、走進現(xiàn)場,感悟品質(zhì)

  1.小組合作表演,再現(xiàn)故事場景。

  全文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句話,可司馬光砸缸的場景卻好像發(fā)生在我們的眼前。我們可以通過表演來重現(xiàn)當時的場景。

  表演分工建議:一人當旁自;一人演登甕落水者:一人當司馬光;2~3人演“眾皆棄去”的“眾”。

  同學們先選好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然后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怎樣依據(jù)課文的描述,準確而生動地演出情境現(xiàn)場人物的所做所思?在默讀思考的基礎上,教師請一組同學到講臺前即興合作表演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2.教師演中采訪,聚焦人物品質(zhì)。

  (1)教師在學生表演后隨機采訪。

  采訪觀看表演的同學:你們覺得“落水者”和司馬光都演得對不對?依據(jù)是什么?(應依據(jù)文本中的“動詞”描寫,評論“演員”演得是否準確從中感受到這篇小古文在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可以隨機讓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動詞,如:“沒水中”的孩子:“登一跌一沒”:司馬光:“持一擊一破”)

  采訪眾人:當時你們?yōu)槭裁炊寂芰搜�?(預設:驚慌害怕、沒有辦法、想找大人幫忙等)。

  采訪司馬光。司馬光,你呢,你慌嗎?那你也太鎮(zhèn)定了,人都掉水里去了。你怕嗎?真的不怕嗎?我可是很害怕的。你為什么不跑啊?(預設救朋友,是呀,時間就是生命呀,在水里多呆一秒就多一分危險。你真勇敢,講義氣,聰明等)。

 �。�2)說說你眼中的司馬光是個怎樣的人?

  交流:機智、勇敢、講情義等等。

  3.鏈接相關資料,深化人物形象。

  出示補充資料,組織討論:說一說你對司馬光又有了怎樣的認識?

  交流:司馬光遇事不慌、沉著應對、機智果敢的特點。

  三、角色體驗,發(fā)展語言

  1.司馬光破甕救友的故事很開就傳開了,在京城和洛陽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以至于“其后京洛間畫以為圖”,讀讀看,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嗎?交流:在這以后京洛兩地把這個故事畫成了畫記錄下來。

  2.假如現(xiàn)在學校的文化墻也出現(xiàn)了這幅圖,想讓你向低年級的小朋友介紹介紹,你會怎么講這個故事呢?注意可以加入恰當?shù)南胂�,讓故事的來龍去脈聽起來更清楚、更生動!自己講一講,將給同桌聽一聽,全班展示。

  四、補充資料,推薦閱讀

  1.補充課外資料,擴充人物形象認識。

  交流:聰慧,愛讀書。

  2.推薦閱讀《宋史·司馬光傳》。主要記載了司馬光的一生,既有他幼年的故事,也有他成年后在朝為官的事跡。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中字詞的含義。

  2.能夠流利地翻譯本篇課文。

  3.通過此篇文言文,我們能夠?qū)W習到司馬光身上的哪些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1.能翻譯此文,讀懂其意思。

  2.學習司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質(zhì)。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語言簡練的特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文言文是怎樣敘述《司馬光》這個小故事的。老師還要告訴你們學習文言文的訣竅,就是古人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xiàn)在老師先讀一讀,請同學們注意聽。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悟大意。

  1.請同學把課文試讀一次,要求讀準字音,若有讀不準的,請畫出來與同桌交流。

  2.大家在讀好字音的基礎上,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并讀給同桌聽。

  3.教師抽查學生讀文情況,學生評議。

  三、看注釋,自解句意文意。

  1.自讀自悟。

  每讀一句,就看這句有關詞語的注釋,把注釋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這樣讀懂每一句話,自己弄不懂的'記下來,留待小組合作學習時提出與同學研討。

  2.小組合作學習。

  各自匯報對每句話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討,說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語句記下來,留待向全班同學或老師請教。

  3.全班交流。

 �、俑鹘M推薦代表說每句話的意思,互相評議,每句意思的說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錯。學生說不準,教師應予以點撥。

 �、诟鹘M提出疑難問題,同學討論,教師點撥。

 �、郯衙烤湓挼囊馑歼B起來,說全文大意。

  四、朗讀課文,感悟人物。

  1.我們讀了幾遍課文,應該逐漸開始認識司馬光小朋友了,你能說說在課文里司馬光做了什么事嗎?(先同桌小聲交流,再全班交流。)

  (1)自己讀讀,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學做司馬光的動作。(光持石擊甕破之)

  (2)討論:你學著司馬光做了什么動作?(師走到學生中,詢問了解學情。)

  (3)情景感悟:請一學生上臺做做。

 �、倌阕鲞@樣的動作能幫助自己理解“持”“擊”的意思嗎?

  ②通過朗讀體會,讓學生提建議怎樣把這兩個動作做得再好些。(如:要舉雙手,要對準了,要用力等。)

  (4)司馬光持石擊甕時,心里怎么想?

  (5)繼續(xù)探尋司馬光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司馬光在想什么。

  (6)小結(jié):原來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馬光砸缸砸得好!

  (7)了解結(jié)果,引讀“水迸,兒得活”。

  2.假如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怎樣想,怎樣做?(引導動腦筋想辦法。)

  3.從司馬光砸缸救人這件事上,你覺得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小朋友?你想對他說什么話?

  五、品讀,讀出理解和韻味。

  1.自己練習朗讀,把對詞句的理解讀出來�!芭c群兒戲于庭”要讀出歡快的語氣;“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要讀出著急的語氣;“光持石擊甕破之”要讀出沉著的語氣,敬佩的語氣;“水迸,兒得活”要讀出高興的語氣。

  2.指名讀。評議是否讀出文句的情感、韻味。

  3.齊讀,讀出語氣和韻味。

  六、拓展延伸。

  由于司馬光從小愛動腦筋,會想辦法,所以后來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寫下了著名的《資治通鑒》。同學們想進一步了解司馬光的話,課后就再去找一些有關司馬光的故事讀讀吧。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僬J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②掌握重點字義,理解課文的意思。

  ③能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2.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司馬光的聰明智慧和仁愛之心。

  教學重點:

  掌握重點字義,理解課文的意思。能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司馬光的聰明智慧和仁愛之心。

  教學方法:

  1.品讀法。

  2.點撥討論法。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搜集文言文的有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D:司馬光砸缸)

  1.看見大屏幕上的這幅畫,大家會想起哪個故事呢?生:司馬光砸缸

  2.對,這個故事最早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記錄在我國元代的一本歷史書——《宋史》里面,(板書:文言文)也叫做司馬光救友.請大家齊讀課題——《司馬光》。

  3.同學們在課前都進行了預習,應該通過各種途徑搜集到了不少資料吧!你了解到了文言文的`哪些知識?知道它有什么特點嗎?(提示:簡、韻……)

  二、初讀課文

  1.同學們的預習完成得不錯。現(xiàn)在,請先自讀課文,希望大家遇到生字詞能多讀兩遍,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開始吧!

  2.課文比較短,請大家再讀一遍.這次試著讀出停頓,讀懂句子。

  3.看大屏幕,把本課生字讀一讀,每個生字讀兩遍。

  4.生字解決了,誰能把這篇古文給大家讀一讀?(抽讀)

  請其他同學注意聽,如果他有什么地方讀得不夠好,等會兒提提意見。(學生點評)

  5.剛才幾位同學都能做到“音準”,“文順”,但老師覺得你們的停頓還掌握得不太好�,F(xiàn)在,請聽老師的范讀,可以拿出鉛筆,一邊聽一邊體會,哪里該斷句,哪里該重讀,作上記號。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6.這次,請大家跟著老師小聲讀,看作下的停頓和重音的記錄是否合適。

  7.現(xiàn)在的感覺和剛開始自己讀不一樣了吧?古文啊,就是要慢慢讀,反復讀,才能讀出味道來!再試試……(齊讀)

  三、看注釋,自解句意文意

  大家的課文都讀得很不錯了,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則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出示自學指導:小組同學一起,結(jié)合注釋,理解句子的意思。不理解的做上記號,向老師提出。(5分鐘后,比一比哪一小組講得好。)

  1.小組合作學習。弄不懂的語句記下來,全班同學交流不懂的字詞。

  2.各組推薦代表說每句話的意思,互相評議,每句意思的說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錯。學生說不準,教師予以點撥。

  3.把每句話的意思連起來,說全文大意。

  4.講故事比賽。

  四、朗讀課文,感悟人物

  下面我們一起感悟課文。出示自學指導:

  1.課文里司馬光做了什么事嗎?(先同桌小聲交流,再全班交流。)

  2.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學做司馬光的動作。(光持石擊甕破之)

  3.司馬光持石擊甕時,心里怎么想?

  4.砸缸的結(jié)果怎么樣?

  5.假如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學生交流、反饋,反復朗讀,理解感悟。

  小結(jié):原來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馬光的這口缸砸得好!

  6.當堂訓練

  從司馬光砸缸救人這件事上,你覺得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小朋友?你想對他說什么?寫下來。

  五、總結(jié)文言文學法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掌握了學習文言文的哪些好方法?

  六、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ㄎ叶昧耍何覀儾荒艿轿kU的地方玩耍,遇到危險時,我們要急中生智,動腦筋想出好辦法……)

  七、拓展延伸

  由于司馬光從小愛動腦筋,會想辦法,所以后來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寫下了著名的《資治通鑒》。同學們想進一步了解司馬光的話,課后就再去找一些有關司馬光的故事讀一讀吧。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4

  【教材簡析】

  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幾個小伙伴在花園里玩,一個小伙伴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fā)情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朗讀課文,我們能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會想出好辦法。

  【導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生字。

  2、課文插圖中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

  【能力素養(yǎng)點】

  1、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感悟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背誦課文,體會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質(zhì)。

  【導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2、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會觀察書中插圖中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tài)。

  【導學設計理念】

  本文的學習重點是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并且學會觀察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tài),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教案時,在關注到這方面。指導學生識字時,讓學生邊讀文,一邊記認生字,通過給黑板上的生字著色,加強色彩化,讓學生整體感知生字,再讓學生自主識字,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找到漢字規(guī)律,然后采用問答和對唱的方式鞏固生字,效果會更好。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教師先示范,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后,試著朗讀,再在小組間進行評價,抓住司馬光不同表現(xiàn)的詞語進行感情朗讀。通過引導學生收集關于司馬光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對課文的了解。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揭示課題,了解人物:

  1、導言:同學們,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國北宋時期有一位歷史學家,他就是司馬光,這篇講述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事。="background:#b2ec0a;">

  2、哪個同學對司馬光有了解呢?請你說一說。

  二、借助圖畫,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請你輕聲讀讀課文,邊讀邊標畫出本課的生、新詞。

  2、出示本課的生字卡片,請同學們認讀。

  紅色卡片:(會認的字)

  黃色卡片:(會寫的字)

  3、指導學生看圖。

 �、磐ㄟ^初讀課文,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什么?圖上有個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

 �、茖W生簡述畫面的內(nèi)容。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指名讀文,說說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胖该x,讀了這段,你讀懂了什么?

 �、啤肮艜r候”是指什么時候?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胖该x,深入地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圃俅慰磮D,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請你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墙Y(jié)合書上的內(nèi)容和圖上的畫面,請你說說:這是一口什么樣的水缸?

 �、仍诶斫獾幕A上再讀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4、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抛杂勺x這段,思考: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不小心”是什么意思?

 �、普归_想像:這個小朋友掉進水缸里,小伙伴們的心情怎樣?情你細想想,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個人物,說說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菫槭裁粗蹦�?掉進缸里的小孩子面臨著什么危險呢?

 �、扔弥钡男那榫氉x。

 �、尚〗M內(nèi)練讀后,全班交流。

  ⑹在這么危險的情況下,小司馬光是怎么做的?請你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5、學習課文第上自然段。

  ⑴思考:小朋友們?yōu)槭裁催@么驚慌?

  ⑵練習朗讀,讀出驚慌,害怕的語氣。

 �、切〗M內(nèi)練讀。

  ⑷個別學生展示讀。其他們學進行評價。

 �、稍谶@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一個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來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嗎?小組討論。

 �、仕抉R光是怎么做的呢?

  6、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抛杂勺x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的表現(xiàn)與其他人一們嗎?為什么?

 �、圃囍鏊竟庠易杂筛椎膭幼�。說說:誰表演得好?為什么好?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⑶討論司馬光的做法好在哪。

 �、刃〗M討論:司馬光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

 �、稍僮x這一段,思考“花園里為什么要一口大缸呢?有什么用?

 �、蔬@口缸有它的自身價值,可是卻被司馬光砸碎了,聳不怕大人批評他嗎?

 �、嗽诶斫獾幕A上,再讀這一段。

  7、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抛约鹤x讀這段。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段?

 �、七x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四、發(fā)散思維訓練:

  還有別的方法救出小孩嗎?

  五、總結(jié)全文:

  讀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呢?遇到緊急情況時應如何去做呢?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5

  教學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de)。

  2.理解圖意和課文內(nèi)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xiàn)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借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diào)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倌莻€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②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后,教師略作小結(jié),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從哪里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

  (4)在學生讀文想象后,讓學生表演第4段的內(nèi)容。

  (5)小結(jié):別的小朋友心里著急,動作忙亂,司馬光表現(xiàn)怎么樣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用筆畫出司馬光的動作。

  (2)出示卡片: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討論:

  ①司馬光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②“舉起”與“拿起”作比較,“舉起”說明什么?

 �、壑该寣W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堋皫紫伦印备嬖V了我們什么?

  (4)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偎抉R光為什么要砸缸?

 �、谀苡脛e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

  (5)小結(jié):司馬光救人這件事可看出他是個遇事不慌、聰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得(dé)”的讀音。

  (2)讓學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馬光說一句感謝的話。

  二、朗讀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第三課時

  一、總結(jié)全文。

  1.指名朗讀。

  2.看圖復述故事。

  3.讓學生說說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完成課后作業(yè)第2題。

  1.卡片出示兩組句子:

  (1)他跟幾個小朋友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2)司馬光。司馬光用(石頭)砸缸。

  2.要求學生找出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組的第2句寫明在什么地方玩,并體會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組的第2句寫清楚了司馬光用什么東西砸水缸。

  三、指導學生識記字形并書寫。

  1.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識記本課的10個生字。

  2.指導書寫。

  “候”注意右上不要寫成“工”字。

  “孩”右半邊的筆順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兩個“月”組成。

  “跑”“足字旁”,右邊是書包的“包”。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大概了解課文大意。

  2、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

  3、會寫“嚇、叫”兩個生字

  教學重點:

  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都知道同學們喜歡看電影、電視。今天,就請大家看一場小電影,好不好?(好。用課件播放司馬光救人的故事短片)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當播放到小孩子掉到水缸里就暫停播放)小朋友掉進水缸了,是誰用什么辦法把他救出來了?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

  2、學生自由朗讀

  3、自由朗讀后教師重提問“小朋友掉進水缸了,是誰用什么辦法把他救出來了?”在學生的回答中,老師對學生的回答作適當?shù)闹笇�,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并給以鼓勵,從而達到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目的。

  三、學習生字

  在剛才的朗讀中,同學們是不是發(fā)現(xiàn)了一些字,我們看起來有點陌生呢?(是)大家看看黑板,是不是這些?(生字卡片出現(xiàn)生字)哦!原來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那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他們!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2、認讀生字

  (1)請個別學生選讀生字,可以是幾個,也可以是全部一起。前面兩個學生就請其他同學讀其進行評價,然后由幫其正音的同學帶讀他幫忙糾正讀音的,并對幫忙糾正讀音的學生給以鼓勵。如果這個學生都能讀準確,就由其帶讀一次。

  (2)再請1~2個學生選讀,然后就開火車練讀生字。

  3、識記生字

  同學們認讀生字真有辦法,一會兒就能讀好了,老師相信同學們記住這些生字也一樣有辦法。我們試試看!

  (1)學生在黑板上的生字卡片里選擇自己會的生字來給大家講講自己的認識方法。(要求學生認真傾聽別人說話)

  要求學生能把生字的.讀音讀準,然后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來認識這個生字,教師對其做適當?shù)闹笇В詈笥眠@個生字口頭組詞或口頭造一個句子。

  (2)到最后剩下幾個比較難的生字,老師在課堂上的指導。如:司,“乙”字部,左邊加一豎就能變成“同”字,組詞:司機、上司、司馬光。假:把單人旁換成雨字頭就變成“霞”。缸,部首:缶,換掉偏旁可變成“江”,組詞:水缸、大缸、米缸�;牛盒睦锸裁炊紱]有,只長滿草,害怕得很就是心里“慌”,組詞:慌張、慌忙、心慌。使:按照偏旁筆畫來教。勁:把輕的車字旁換成力字旁。砸,猜字謎:一個三框面朝東,一塊石頭背后撐,一條毛巾藏肚中。組詞:砸破、砸爛、砸鍋賣鐵。

  (3)把所有的生字都不帶拼讀齊讀一次。

  (4)脫音讀生字。

  同學們真棒!把那么多的生字都認識了,要不我們現(xiàn)在來玩一個小游戲來輕松一下吧?(好)

  我們就來玩“登山”:誰能一口氣怕到山頂取到小紅旗就是贏家,老師就獎勵他一朵紅花。(生詞卡片出示爬山式的脫音生詞,把13個生字分成三小組,請大概4~5個學生“爬山”。)

  四、寫字指導(學會能寫“嚇、叫”兩個生字)

  游戲我們就玩過了,我們現(xiàn)在要靜下心來學學寫字了。剛才我們學習了“嚇、叫”這兩個生字。

  (1)先讓學生觀察該如何寫好這兩個生字有何相同,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嚇、叫都是口字旁,兩個字都要寫得左窄右寬;“口”字應該寫得高)

  (2)教師在黑板上范寫(教師邊說寫的要點邊寫生字)

  (3)學生隨著音樂寫生字。

  (4)大部分學生寫完就找兩個學生的生字展示并作簡單評價。

  五、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司馬光》這一課,我們都知道機靈的司馬光救回了掉進大水缸的小朋友,還學習了13個生字并且寫了“嚇、叫”兩個生字,同學們都學得很認真。下一節(jié)課我們再來把這篇課文學完,大家回去再仔細讀讀課文,聰明機靈的司馬光是怎么救人的。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一)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小朋友,你知道司馬光嗎?你對他了解多少,能對大家說一說嗎?

 �。▽W生根據(jù)課前收集的材料說一說)

  2.(出示司馬光人物頭像)師介紹:司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學問的人,他姓司馬,名光,司馬是復姓,著有《資治通鑒》。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于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的課文。

  板書課題:司馬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多媒體課件和課文朗讀的錄音,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

  2.提問:課文講了司馬光小時候的什么事?(學生概括故事)

  3.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

 �、僮x準字音,讀通句子。

 �、诋嫵鰩в猩值脑~語,讀一讀。

  ③標出課文有幾小節(jié)。

  4.師檢查讀文情況。

 �、俪鍪驹~語,指名認讀。

 �、诔鍪編c字,學生交流識記方法,“開火車”認讀。

  ③分段讀課文,集體評議、訂正。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引讀第一小節(jié)。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3)“古時候”是什么時候?從圖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時候?

  (出示課文插圖,學生看圖回答)

  2.學習課文第二小結(jié):

 �。�1)自讀,標一標有幾句話。

 �。�2)指名讀,想一想:他是誰?

 �。�3)出示句子,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幾個小朋友玩。

  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4)讀第二句,把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讀清楚。(學生自由讀。)

 �。�5)花園里有什么?(自由讀。)

 �。�6)這是一口怎樣的水缸?看圖,水缸究竟有多在?缸里的水多不多?你從哪看出來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讀出來嗎?(生練讀、評讀)

  3.學習課文第三小節(jié)。

 �。�1)這時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學生自由讀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樣掉進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進水缸里了,著急嗎?用著急的語氣讀讀。

 �。▽W生練讀、評讀)

  4.學習課文第四小節(jié)

  (1)小朋友們都怎樣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學生自由讀,用“──”畫出小朋友表現(xiàn)的句子,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2)交流匯報,師板書: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

 �。�3)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怎么叫,怎么喊?(學生試著叫、喊)

 �。�4)讀出小朋友慌了的語氣。(學生練讀,評讀)

  5.學習課文第五小節(jié)。

 �。�1)司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讀)

  (2)出示句子:哪句話好?為什么?(學生讀句子,比較異同)

  他拿起一塊石頭,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動作的詞,標出△。

  板書:司馬光沒有慌拿起使勁砸

  (4)把自己當成司馬光,邊讀邊做動作。

  6.學習課文第六小節(jié)。

  (1)指名讀,想想結(jié)果怎樣?

 �。�2)用輕松愉快的語氣讀一讀。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自己讀,指名讀)

  四、總結(jié)全文

  1.談收獲:你喜歡司馬光嗎?為什么?從這個故事中你學到了什么?

  2.如果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想什么辦法救人?

  板書設計

  20.司馬光

  小朋友司馬光

  慌了沒有慌

  哭叫喊跑舉使勁砸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在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的同時感悟司馬光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好聽的故事,大家齊讀課題;司馬是復姓,注意節(jié)奏,再讀;“光”是因為當時司馬光出生時他的父親在“光山”這個地方做官 ,所以起名“光”,再次讀好課題。

  2、詞寶寶看到我們小朋友坐那么好,急著要和大家見面呢!

  3、讀得真好,告訴大家,這幾個詞還能編一個小故事呢,你來試試。

  二、精讀感悟

  第一自然段:

  1、 你喜歡故事中的誰?帶著你的喜歡讀讀他的`名字。

  2、 司馬光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出示: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司馬光,你能讀好嗎?誰能把大家?guī)У胶芫煤芫靡郧�,齊讀。

  第二、三自然段

  1、有一天,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發(fā)生什么事?

  2、自讀,交流,什么樣的大水缸?

  3、出示:假如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評:不錯,你的水缸最大,里面的水也很多,齊讀。

  4、就是這么大,這么滿的水,有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去了。

  5、“一不小心”?出示:練習,你能試說說嗎?

  6、一不小心掉進去了,你什么心情?試讀讀。(害怕、著急)

  第四、五自然段

  1、過渡:你為什么不救他呢?水缸太高了。

  2、其他小朋友什么表現(xiàn),先看圖,看看書上怎么寫的?

  3、交流:都慌了�;懦墒裁闯潭�?

  4、生活中遇到兩種以上情況都會用有的…有的…還有的..

  5、出示填空。通過說話告訴老師你理解了,那齊讀,讀慌張樣子。

  6、小朋友可能會喊什么?再讀讀。

  7、過渡:在這緊急時刻,司馬光怎么做的?

  8、找兩個小朋友讀。

  9、老師把“搬”換成“拿”你覺得好不好?指名交流

  10、誰上來把司馬光砸缸樣子通過朗讀讀出來?

  11、司馬光當時怎么想的?再讀。

  第六自然段

  1、 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高興齊讀。

  三、總結(jié)升華

  1、出示全部填空。

  2、司馬光當時怎么想的,可以看出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人?

  3、大人會說,同伴會說,你會說?

  四、拓展延伸

  1、如果商場迷了路,你會怎么做?

  2、司馬光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遇事不慌,積極動腦,學習他勤奮好學,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20 司馬光

  小朋友:慌了

  司馬光:沒有慌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9

  學習目標:

  1、通過讀書,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兩個字,積累一些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3、能用“因為 所以 ”說一句話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難點:

  能用“因為 所以 ”說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揭題走近人物

  1、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課題,讓學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產(chǎn)生親近感,并從中認識生字“司”)

  2、司馬光自我介紹:我是古時候的宋朝人,姓司馬,名光,比你們早出生幾百年呢!

  聽了他的自我介紹,你知道了什么?(相機指導了解復姓,理解“古時候”)

  3、司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來和我們見面,如果我們想要認識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從讀懂課文開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講司馬光小時候發(fā)生的事。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朗讀要求

  ①邊看插圖邊讀課文,要讀準字音。

 �、诓徽J識的字借助拼音寶寶多讀幾遍,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2、檢查生字、詞語

  (1)課件出示課后“司、假”等13個生字(帶拼音)讓學生認讀

  (2)去掉拼音讓學生認讀,個別字讓學生給他找朋友(組詞)

 �。�3)出示課文詞語讓學生讀

  古時候(輕聲)、司馬光、假山、一口水缸、裝滿、舉起、叫著、使勁、砸破、得救、一不小心

  師:小朋友們,這些詞語里有兩個個多音字,你能找出來嗎?(著、得)

  強調(diào)“一”是變調(diào)不是多音字

  出示多音字讓學生拼讀

  三、明白課文大意

  1、生字詞語都會讀了,相信課文就難不倒大家了吧!小朋友們自己再把課文讀一讀,過會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分段朗讀

  師: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講的是誰嗎?哪一段介紹了他?(出示第一段,注意古時候,孩子是輕聲詞)

  2、誰能說說在課文里司馬光做了什么事?(先同桌小聲交流,再全班交流)

  課件出示:司馬光砸缸救人

  師: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缸救小朋友呢?請你們自己讀讀2、3兩個自然段,從課文中找一找,找到的答案可以用“————”劃出來

  師:小朋友們找到了嗎?大部分找到了,還有個別小朋友找不到。老師要請兩位小朋友來讀一讀這兩段(課件出示)教師適時進行朗讀指導

  課件出示:小朋友在玩時掉進水缸里了(在第3個自然段中找答案)提醒學生回答問題要完整

  4、師:小朋友們讀的.真仔細,這么快就把答案全部找出來了

  四、說話訓練(會用因為 所以 說一句話)

  1、你能用“因為 所以 ”這樣的句式把上面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嗎?

  2、課件出示因為________ 所以 _________。

  師:那你能用因為________ 所以 _________來造句嗎?先跟你的同桌討論一下

  學生交流反饋

  五、小結(jié)

  1、師:小朋友們真是一次比一次又進步。

  2、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里了,快要淹死了。那司馬光和其他小朋友會怎么做呢?小朋友得救了嗎?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一起學習

  1、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學寫兩個新字,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別、到”兩個生字,先讓學生觀察怎么寫,再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2、學生自己寫,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六、布置作業(yè)

  在抄寫本上把“到、別”兩行字寫好。

  【課后反思】

  《司馬光》這篇文章是司馬光小時候發(fā)生的一件事,主要講司馬光砸缸救人,體現(xiàn)出他聰明、機智,勇敢的.品質(zhì)。第一課時,我主要以字詞為重點,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能夠用“因為 所以 ”說一句話。課上字詞較扎實,就是在朗讀方面不夠多,老是教師提問題學生回答問題。讓給學生自由探討的機會不多,以至于學生上課積極性不夠高。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注意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從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讀中自己解決問題!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會寫“司、登”等7個生字。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注釋、插圖等方法理解課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講故事,感受司馬光的優(yōu)秀品質(zhì)。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以歌曲《司馬光砸缸》激趣,接著介紹故事出處;復習文言警句,為學文做準備。

  2、板書課題,指導書寫“司”字。

  3、交流復姓。

  二、讀準字音,讀出韻味

  1、讀準字音。

  (1)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明確多音字“沒”在文中的讀音,并學會根據(jù)字義選擇正確的讀音。

  2、讀出節(jié)奏、韻味。

  (1)教師范讀,強調(diào)停頓,做到“聲斷氣連”。學生跟讀,讀出文章的節(jié)奏、韻味。

 �。�2)學生自由練讀,體會文章內(nèi)在的邏輯停頓。

 �。�3)教師指名朗讀,相機指導停頓要自然。

  三、讀懂意思,讀出思考

  1、方法遷移,自主學習。

  (1)學生交流總結(jié)理解古詩常用的方法:借助注釋理解、借助插圖理解。

 �。�2)學生根據(jù)學習提示初步理解文言文。

  2、合作學習,交流解疑。

  (1)學生帶著理解或疑問,根據(jù)學習提示進行合作學習。

 �。�2)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

 �。�1)群兒戲于庭

 �、俳處熖崾�,“于”可以理解為在。

 �、趯W生仿說。孩子們還會在庭院里干什么呢?可以怎么說?

 �。�2)“甕”與“缸”。

  圖片對比區(qū)別“甕”與“缸”。

 �。�3)“跌”與“登”

 �、賹W生找出這句話中與足有關的動作詞。

 �、谶\用拆字法理解“跌”�!暗笔且粋€“足”加“失”組成的,那怎么理解它呢?(失足)

 �、弁ㄟ^字理識記、理解“登”。

 �、芾脤懽指�,指導書寫“登”。

 �、葜笇Ю首x,讀出當時情況的緊急。

  (4)眾皆棄去

  如果你的朋友遇到危險,你會怎么做?那文中的小朋友離開去干什么了?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解釋呢?(大家都被嚇壞了,連忙離開跑去找大人幫忙。)

  教師小結(jié):理解文言文的時候,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際添加自己合理的理解。

 �。�5)光持石擊甕破之

 �、偾榫潮硌�,加深理解。

  ②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之”。

  4、交流表達,感受人物品質(zhì)。

  落水的孩子獲救了,你覺得司馬光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四、走近古文,發(fā)展語言

  1、文白對讀,體會文言文特點。

  (1)出示古今文章,師生文白對讀。

 �。�2)交流、總結(jié)文言文的.重要特點:言簡義豐。

 �。�3)學生朗讀無標點、豎排版的課文,深化理解。

  2、角色體驗,靈活講故事。

 �。�1)你們能把這個故事講給爺爺奶奶聽嗎?

  (2)如果要把它講給弟弟妹妹,你會用什么形式講呢?

 �。�3)如果你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的私塾,給講課的老先生講這個故事,又該怎樣講呢?

  教師提示:給不同的人講述,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

  五、豐滿形象,延伸課外

  司馬光七歲砸甕;十二歲斬殺巨蟒;二十歲時考中進士,從此便開始步入仕途。后來成為了北宋時候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文學家。他主持編纂了著名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司馬光的故事,可以讀一讀白話文版本的《宋史·司馬光傳》。如果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喜歡上了文言文,可以讀一讀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書中有中兩千多個有趣、充滿智慧的文言小故事,書中有原文,有注釋,相信你們能讀懂它們,也會喜歡它們。

  六、板書設計

  24、司馬光文言文

  借助注釋借助插圖

  機智勇敢沉著冷靜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上下文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的】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識字的能力。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運用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的方法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

  【課前準備】

  1、學生:

  ⑴ 搜集有關司馬光的資料。

 �、� 認讀字卡片。

  2、教師:

 �、� 吹塑紙剪成假山、水缸。

  ⑵ 課文插圖,第4、5自然段的文字。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司馬光的圖片)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一位古時候的人,他的名字叫司馬光。他是一位有名的'人。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寫的就是他小時侯的事。

 �。ò鍟n題 20、司馬光)

  (從圖入手,引出課題,激起學生對司馬光了解的愿望。)

  二、自主識字,初讀感知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認字,讀通課文:

 �、� 借助拼音。

 �、� 問別人。

 �、� 聯(lián)系上下文猜字。

 �、� 聽別人讀。

  2、同桌互讀正音:

  3、指名讀課文。其他小朋友認真聽,評一評讀得怎么樣。

 �。▽W生評價訂正讀音,教師隨機利用卡片指導學生鞏固認讀字。)

  4、運用游戲,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師:現(xiàn)在我們要把生字朋友從課文中請到我的生字卡片上,看大家還認不認識?

  出示生字卡片,用“摘字”的游戲識字。

  (方法:把字貼在黑板上認識哪個字就摘哪個字來讀,其他學生跟讀。)

  讓學生在小組里摘字,說說用什么方法認識這些字的。

  師:誰來說一說哪幾個生字用換偏旁的方法來記住的?

  叫──收 球──救

  師用“開火車”的游戲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5、把生字朋友送回課文的家中,全班齊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司馬光干什么?用簡短的話說一說。

  (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識字,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在出示了四種識字方法,這樣既復習鞏固了原有的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的能力。同時為了讓學生識起字來饒有興趣,在教學中引入游戲。這樣能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提高識字效率,鞏固識字效果。)

  6、四人一小組讀課文,可以齊讀、分段讀、表演讀。講講自己讀懂了什么?

 �。康氖菫榱伺囵B(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習慣,以自主閱讀為主,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7、小組匯報交流。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學習“到、別”兩個生字:

  1、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找一找兩個字的相同點。

  (學生知道這兩個字是同部首的字 ,學習立刀旁)

  2、教師范寫,生描寫

  3、請寫的好的學生說一說怎樣才能寫好。

  4、生練寫,同桌互評。寫的滿意的畫一個。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

  教學設計:

  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2、播放故事,學生思考:故事主要講的是誰?

  3、生回答,師板書:司馬光(齊讀課題)認讀生字“司”。

  4、簡介司馬光。(司馬是復姓)

  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1、你自己也想試著讀一讀嗎?學生自由、輕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抽讀檢查。

  3、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圖文結(jié)合,朗讀感悟

  1、司馬光生活的年代里我們很久遠,課文第一自然段用了一個什么樣的詞語來表示?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司馬光在花園里遇到了什么事?

  2、發(fā)生了什么危險的事情?誰來把課文的二、三自然段讀一讀,大家認真聽,看他有沒有讀出危險的感覺。(自己體會讀,再指名讀)

  3、看圖說一說:別的小朋友看到小伙伴掉進水缸里是怎么做的?(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句子。)司馬光又是怎么做的?書上是怎么說的?找一個同學讀一讀。

  比較句子:

  a、他搬起一塊石頭。

  b、他搬起一塊大石頭。

  c、司馬光砸那口缸。

  d、司馬光使勁砸那口缸。(從這兩個句子我們看出來,在句子中加上一些詞語就能使句子更具體、清楚、明白。)

  4、大家試著做做司馬光的動作,體會“舉”“砸”。指導朗讀。比較“別的小朋友”和“司馬光”的不同表現(xiàn),邊讀邊體會。

  5、缸里的水流出來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們高興么?應該怎么讀這一段?復習生字

  學寫生字:(別、到)

  1、讀字

  2、分析

  3、觀察

  4、臨摹

  5、書寫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教師以學生為主休,設計了抽讀生字詞,個別朗讀自然段,講故事的活動,激發(fā)了課堂氣氛。學生在課堂上也能大膽猜想、大膽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小學生活潑開朗的個性。

  在本堂課中,我感到設計得較好的是引導學生思維循循善誘,學習感知理解課文內(nèi)容。如:先引導學生學習本堂課的興趣,再讓學生一邊看圖,一邊聽老師范讀。整體感知,認識生字,學生自由讀課文,我給學生提出問題:“司馬光在這篇課文里遇到一件怎樣的事?”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回答。(司馬光和伙伴在花園里玩……掉進了水缸)我又接著問:其他伙伴遇到這件突發(fā)事件,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這時學生根據(jù)思路,爭先恐后的回答: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有的`……只有司馬光沒有慌,想出了一個很好的方法,舉起石頭砸缸。)這里為了很好的讓學生體會“司馬光”當時的心情,讓學生學做司馬光的動作,加深感知。量后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我再把課文延伸到生活中,如果這件事發(fā)生在同學們身邊,你們會怎么做呢?讓學生說說,再和司馬光的方法比較,使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

  在這節(jié)課里,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如:不能很好的導入課文,組織教學不夠理想。(如:有個別學生不專心聽課等。)學生自己讀,個別讀的機會少,沒有把本課的重點詞語引導好。如:“一不小心、有的……有的……”這里應該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理解句子,再延伸到生活中,引導學生用身邊熟悉的字說說,再讓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13

  【教學要求】

  1、認讀生字、詞語,讀懂課文。

  2、教育學生在緊急情況下要沉著、冷靜,只有動腦筋,才能想出好辦法。

  【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具】

  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通課文。

  2、認讀、拼讀詞語。

  【教學過程】

  1、定向

  ⑴ 讀通課文,提出要求。

 �、� 思考:誰砸缸救人,請介紹一下這位名人。

  2、自學課文

  要求劃下新詞,思考問題。

  (老師來回巡視,指導困難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幫助解決)

  3、練習

  (說話練習)

 �、� 讀通長句。

  只聽撲通一聲,一個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腳下一滑,掉進了旁邊一個盛滿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沒了頭頂。

 �、� 給課文標段號。

 �、� 理解誰砸缸救人?介紹司馬光。

  (清楚“復姓”兩個字)

 �、� 說話練習:“司馬光是……”。

  4、詞語認讀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撲通 急中生智 嘩夸 機智 勇敢

  5、作業(yè)

 �、� 讀課文1遍。

 �、� 認讀詞語,完成練習1。

  ⑶ 抄寫詞語1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新詞,訓練朗讀。

  2、分析課文,學習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紹司馬光。

  3、復習生字、新詞。

  二、讀講1~2段:

  1、讀讀劃劃: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維訓練:師:為什么要砸缸?為什么會來不及?

  4、讀1、2段。

  三、讀講3~4段:

  1、自讀第三段,圈詞:體現(xiàn)別的孩子驚慌的詞。(驚叫,高聲喊道,嚇傻了,趕緊)

  2、朗讀訓練,讀出孩子們的驚慌。

  3、思維訓練,理解“沒有慌神”和“急中生智”這兩個詞。

  ⑴ 師:沒有慌神,說明他怎么樣?(很鎮(zhèn)定)

 �、� 急中生智�!凹薄�,司馬光遇到什么緊急情況。(第二段最后一句話)“智”,哪個詞突出了智?(砸)

  4、說話訓練,說清楚司馬光救人的'原因。

  5、讀讀演演第四段。

  6、思維訓練,師:為什么要使勁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氣小)

  四、詞語訓練:

  1、師:水多嗎?哪個詞說明水多?(嘩嘩)

  2、師:大家都夸司馬光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機智體現(xiàn)在(想出辦法),勇敢體現(xiàn)在(沒有慌神)。

  五、說話訓練:

  夸夸司馬光。(你真是個好孩子!)

  六、小結(jié):

  學了司馬光救人,我們懂得了遇到緊急事件,要沉著冷靜、動腦筋、想辦法。

  七、作業(yè):

  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復習詞語,朗讀課文,聽寫生詞。

  【教學過程】

  1、復習詞語:

  強調(diào):亭子、捉迷藏、嘩、夸,這四個詞的讀音。

  2、朗讀課文。

  3、聽寫詞語:

  強調(diào):稻的第十二筆、藏的第六筆、第十一筆、砸的第七筆、慌字中間沒有—點。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來感悟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以及他沉著、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zhì)。

  教學 過程:

  一、揭示課題,了解人物

  1 .導言: 今天這堂課,我們要一起去認識一位新朋友。他生活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他就是司馬光。

  2.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22,說的就 是 他 的 故事 .

  3.你看,司是一個(平舌音),我們一起讀好它。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同"字少一豎)

  4、(出示圖片)你瞧,這就是長大后的司馬光。你知道他姓什么嗎?老師告訴你啊,司馬光可不姓司,他姓司馬,這是復姓。光是他的名字。

  5.老師還告訴你:司馬光曾經(jīng)做過宰相。他花了19年的時間主持編修了有名的歷史著作《資治通鑒》。

  二、初讀課文

  過渡:那課文又寫了什么呢?同學們打開語文書,讀讀課文吧。

  學生自讀

  1.讀生字詞

  (1)出示"一".同學們,這個字,你會讀嗎?

 �。�2)你再看,這些詞你能讀準嗎?(誰來讀前兩個?)

  后兩個你來讀。你瞧,在不同的情況下,一的讀音會發(fā)生一些變化,我們一起讀準它們。(齊讀)

 �。�3)除了一,課文中還有些生字寶寶�,F(xiàn)在請你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詞兒連讀。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指名讀)

  3.去拼音,開火車檢查

  4.初讀課文

  (1)這些生字寶寶你都會讀了,把它放回到課文里,你還能讀好它嗎?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書本,雙手捧書,要求: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5.學生 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

 �。�1) 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文章一共有~~~~~~?(手勢)

  (2)你喜歡哪個自然段?就請你來讀。你呢?其他小朋友一起來聽聽,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我們一起來幫著他們讀讀課題吧。(課文22,司馬光)

  (3)課文說了一個什么故事呀?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一)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聽得很仔細,誰愿意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1.其他同學仔細聽,想想,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2.出圖,你瞧,孩子們玩得多開心啊。

 �。ǔ鍪揪渥樱┠隳芡ㄟ^朗讀把他們的高興表達出來嗎?

  3.出示第三句話。再讀讀,花園里還有什么?

 �。�1))(出示"水缸"詞)這個缸是一個(后鼻音),我們讀準它。

  (2)水缸是做什么用的?

  是的,古時候的.人不像我們現(xiàn)在都用自來水,他們用水需要挑水,這種水缸就是用來裝水的。

 �。ǔ鍪緢D片)你看,這口水缸和我們小朋友比比個子,還非常(大),(出示"一口大水缸")誰能讀好水缸的大?看,水缸不但大,里面還裝滿了水。

 �。�3)誰能通過朗讀把這口水缸的大和滿表達出來呢?(1個)

  4.概括第一段的內(nèi)容

 �。�1)誰愿意來讀讀第一節(jié)?

 �。�2)課文第一段有三句話,告訴了我們事情發(fā)展的起因,我們一起來讀讀。

 �。ǘ� 學習課文第 二 自然段。

  1.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快,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吧。

  2.發(fā)生了什么事?

 �。�1)孩子一不小心掉進了 水缸里 .

 �。�2)剛才我們知道了,這是一口又大又裝滿了水的缸,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怎么樣?

 �。ǔ鍪镜谝痪洌┠隳茏x好這句話嗎?

  3.那其他孩子怎么樣?

 �。ǔ鍪镜诙湓挘┪覀円黄鹱x讀。

 �。�1)什么叫"慌"呀?你瞧這個"慌"字。(出示)是一個(豎心旁)的字。說明(和心理活動)有關。想想看,你在場,心情怎么樣?

 �。槭裁磿@么擔心�。恳驗榍闆r緊急。)

 �。�2)情況危急呀,孩子們怎么做的?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出示有的~~有的~~還有的~~)

  同學們,再讀讀這句話,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ǔ鍪緢D片)是的,你看這個小朋友他(摸著腦袋,不知道該什么辦),他慌了;這個小朋友他(嚇得都哭了),他慌了;那這個小朋友(他喊著去找大人),他也慌了;他、他、他,他們都慌了。

  (3)孩子們都慌了,誰能用朗讀,把你的感受傳遞給我們?

  你為什么讀得這么急?你在擔心什么?

  (4)是的,我們都很著急,很擔心,人命關天呀。一起讀讀這一節(jié)。

  (三)學習課文第 三 自然段。

  過渡:缸里的孩子危在旦夕,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自己讀讀文章的第三段。

  別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馬光卻(沒有慌),(出示第一個斷句)。他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去哭,去喊,去找大人。他很鎮(zhèn)靜。這就叫"從容不迫".一點兒也不慌亂,這也叫"方寸不亂".方寸就是一點兒的意思。我們讀好這兩個詞。(齊讀、男生讀、女生讀)

  板貼兩個詞,并說:此時的司馬光是從容不迫的,是方寸不亂的。司馬光他沒有慌。

  2.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

 �。�1) 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石頭很重,司馬光很費力氣。

 �。�2)指名讀第一句。

  4.結(jié)果怎么樣呢?

  面對危險,司馬光不害怕,想出了好辦法。這就叫"臨危不懼".

  誰來讀讀?你讀,你讀,全班讀。

  5.孩子得救了,讀到這兒,你有沒有其他的辦法救落水的孩子呀?你是怎么思考的?

  6.也許,當時的司馬光也和我們一樣,他的腦子里有許多的辦法,可他果斷地選擇一個辦法,這就是"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他想出了這個砸缸救人的好主意,并且立刻去做,這就叫"多謀善斷".出示詞卡。你讀,你讀,全班讀。

  7.孩子得救了,如果你就在司馬光的旁邊,你會怎么夸夸他?

  (好,好在哪里?聰明,聰明在那里?)

  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來夸夸司馬光吧!一起讀讀第三段。

  8.你瞧,想出這樣一個好辦法的司馬光,當時也就只有7歲,和你們一樣大。在你的心目中,這是一個怎樣的司馬光呢?(四個成語)

  四 、總結(jié)全文。

  1.最后讓我們捧起書本,用朗讀來把這個故事呈現(xiàn)出來。男生讀第一節(jié),女生讀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我們一起讀。

  2.出示課文填空。

  部編版《司馬光》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11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教育學生要像司馬光那樣遇事不慌,積極開動腦筋,想辦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識寫生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具準備和輔助活動:

  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書:

  20.司馬光

  沒有慌 —→ 搬石砸缸 —→ 缸破人出

  遇事不慌 —→ 積極動腦 —→ 決問題

  作業(yè)安排和設計:

  課內(nèi):抄寫字詞、填空、看拼音寫漢字、組詞、練習說話。

  課外: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司馬光

  2.告訴學生“司馬”是復姓,“光”是名。司馬光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大文學家,大史學家。本課介紹的是他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二、范讀課文,了解大致內(nèi)容

  1.范讀課文。

  2.思考:本課寫的是司馬光小時侯的什么事?

  三、看圖答問,出示生字新詞

  1.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時候)

  2.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花園是個什么樣兒?(出示:有座、一口、水缸)

  3.圖上畫了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這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

  4.那個小孩掉進缸里,其他的孩子和司馬光各有什么表現(xiàn)?(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哭、喊、使勁、救)

  四、教學生字詞

  1.自學生字詞。要求看板書,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想想詞義。

  2.檢查自學情況。

 �。�1) 檢查讀音。

  a.指名讀,讀后討論:哪些字音容易讀錯。

  b.去拼音讀。

  c.開火車讀卡片上的生字。

 �。�2) 檢查字形。

  a.指名說說哪些字可以用數(shù)筆畫的方法記憶。

  b.指名說說哪些字可以用熟部件的方法記憶。

  c.師生共同分析“候、都”的字形。

 �。�3)要求學生找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讀,想想詞義。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試讀課文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二、講讀課文

  1.講讀第一段

 �。�1) 自由輕聲讀課文。

 �。�2) 指名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3) 用自己的話說說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有關人物。

 �。�4) 指名看圖說說水缸,假山的位置。

 �。ǎ担� 再指名說說水缸的樣子。

 �。ǎ叮� 指名朗讀。敘述的語氣。

  2.講讀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讀。

 �。�2) 那個小朋友怎么會掉進缸里的?他會遇到哪些危險?為什么?

 �。�3) 看圖說說“別的小朋友”指的是哪些小朋友。從哪里看出他們慌了,他們可能會喊什么?

 �。�4) 指導朗讀。

  要用緊張的`語氣讀、指名讀、齊讀。

  3.講讀第三段。

 �。�1) 看圖。

  掉進水缸里的小朋友非常危險,其他的孩子都慌了,司馬光這時候會怎么想?(啟發(fā)想象,練習說話)

 �。�2) 指名讀課文。

 �。�3) 用“——”把寫司馬光的句子畫下來,再讀一讀。

 �。�4) 從哪些地方看出司馬光沒有慌?

  (5) 比較句子。

  a.他搬起一塊大石頭。

  b.他搬起一塊石頭。

  指名讀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司馬光為什么要搬“大”石頭?從這里你可以看出司馬光怎么樣?

  a.司馬光雜那口缸。

  b.司馬光使勁砸那口缸。

  指名讀句子。你覺得哪句話好?“使勁”寫出了什么?表現(xiàn)了司馬光怎么樣?

  (6) 司馬光的方法行嗎?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

  (7) 指導朗讀。

  速度稍慢,第一句要有力,第二句要放松。

  三、總結(jié)課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司馬光是個怎么樣的孩子,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什么。

  四、作業(yè)

  填空:

  別的( )( )( )都慌了,( )( )哭,( )( )喊,( )( )( )跑去( )( )( )。( )( )( )沒有慌,他搬起一塊( )( )( )使勁砸( )( )( )。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

  2.在正確的讀音下畫“——”。

  時(si shi) 找(zhao zao) 座(zhuo zuo) 砸(za zha)

  二、練詞說話

  1.看圖復述故事。

  同桌練說,小組練說,各組選一個代表到前面來說。

  2.用詞練習說話。

 �。�1) 不小心

 �。�2) 有的……有的……有的……

  三、課堂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

  Gu shi hou yi hou jin dou lai le zhao da ren

  2.組詞區(qū)別。

  古( ) 時( ) 候( )

  石( ) 村( ) 后( )

  那( ) 缸( ) 找( )

  都( ) 紅( )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