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優(yōu)秀的人,大多不合群美文
01
前幾天在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一位56歲育有一兒一女的母親,在兒女都成家之后,頂著壓力,堅決和丈夫離了婚,原因僅僅是和前夫性格不合,不想再為了兒女苦苦熬下去。
文末留言里,多是佩服這位母親勇氣的讀者。
因為在世人眼里,一把年紀還離婚的女人往往會被認為是老不正經(jīng),或者是作。就連作者的兒子也用“上梁不正”四個字來形容母親的行為。
到了年齡就該結(jié)婚,結(jié)了婚就該有孩子,上了年紀就不該想著離婚,這似乎成了世人約定俗成的標準人生軌跡。
只有按照這個軌跡生活的人,才是正常的,如果有誰偏離了軌道,就會被所有人當階級敵人來看待。
電影《芳華》中的女主角何小萍,因為自己的身世、家境和性格,使得她再怎么努力,也無法融入文工團這個對她抱有偏見的集體。
而被稱為“活雷鋒”的好人劉峰,本應(yīng)該是一個討喜的人物,但他卻因為自己近乎完美的善良,遭到了團友們的嫉妒和排斥。
似乎想要在這樣的集體中獲取安全感,就必須努力去掉自己鮮明的標簽,過著從眾的集體主義生活,不過于耀眼,也不過于不堪。
因為合群,才是所有人的保護色。
但努力合群的人生,想必該是無聊又無趣的吧。
王小波說:“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比绻B做自己的勇氣都沒有,趣味從何而來?
《無聲告白》里的男主角詹姆斯,從小生活的鎮(zhèn)子里,只有他們一家華人家庭。
雖然成年后的詹姆斯頂著“哈佛光環(huán)”成為一名大學教師,但他一直以來與環(huán)境的格格不入還是如跗骨之蛆長久地困擾著他。
而另一位女主角瑪麗琳卻不一樣,她不明白為什么所有的女性一定要循著傳統(tǒng)女性的人生軌跡,傾其所有為家庭奉獻。
所以,瑪麗琳一輩子都在反抗母親為她安排好的一切,并在婚后走上了一條背道而馳的道路:在男性占主導(dǎo)的醫(yī)療行業(yè)中,成為了一名技藝精湛的女醫(yī)生。
如果是你,你更愿意做詹姆斯還是瑪麗琳?
其實,努力合群和做自己,都需要付出代價。
你想要合群,就需要刻意迎合,付出努力,你想做自己,就要遭受不理解,甚至忍受誤解。
沒有哪個選擇可以不計后果和代價,但不同的是,前者容易受傷,也容易獲得他人的認可;后者容易受傷,也更容易做自己。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過哪一種人生更有趣、更劃得來。
02
很多人以為,合群就等同于人脈,就是去鉆研人際關(guān)系。但其實,很多刻意的合群,大都是無效的社交。
長輩們總是教導(dǎo),一定要多認識一些人,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敵人就少堵墻。
謹遵教誨,參加大大小小的聚會,只要有機會,都應(yīng)邀參加,主動和人家“認識一下”。
后來逐漸發(fā)現(xiàn),這樣的曲意迎合,失去的其實比得到的要多得多。
就像那個樵夫和牧羊人的故事:
樵夫和牧羊人在野外相遇,牧羊人手里牽著的羊在吃草,于是拉住樵夫要和他聊天,樵夫停下來和牧羊人嘮嗑了一整天,羊吃飽后牧羊人回家,樵夫卻空手而歸。
本來樵夫一句“不好意思,我還有柴要砍”就可以拒絕牧羊人,但是他沒有這樣做,而是為了迎合,浪費了一整天的“工作”時間。
剛剛工作的時候,正好是學習充電的絕佳時期,為了所謂的“人脈”參加一些可有可無的飯局同樣是浪費時間,因為這些無效的社交,大多不會轉(zhuǎn)化為真正的`人脈。
你花時間用真心投入你所有精力,除了感到?jīng)]那么孤獨以外,別無所獲。
就像就像作家楊奇函所說: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學生,上午圍觀了成龍的新片發(fā)布會現(xiàn)場,下午旁聽了馬斯金的制度經(jīng)濟學,晚上買票參加了李澤楷的慈善晚宴,這些能說明什么呢?
即便是你在朋友圈或微博上向世界人民描述你和成龍,馬斯金,李澤楷等多么多么熟悉,但又有什么意義呢?
你向成龍要簽名成龍保安依舊會攔住你,馬斯金不會給你寫推薦信,李澤楷也不會跟你合伙做生意。
并不是你參加了一個飯局,就擁有了所謂的人脈,如果你自身的價值得不到認可,對他人“無用”,別人也不會慷慨地把自己的資源分享給你。
社交性的飯局說白了就是一種資源交互,你沒有可以提供的資源,對方的資源也不會傾斜到你的身上。
所以,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無效社交上,不如多投入一點時間在自己身上,用暫時沒有真正朋友的時間,去完善自己的能力,待到時機成熟,圈子不請自來。
用人情做出來的朋友只是暫時的,用人格和心意吸引來的朋友才能長久。
豐富自己,比取悅他人有力量得多。
03
六七十年代時,北大荒有一名非常“不合群”的男知青。別人打牌的時候他在記單詞,別人睡懶覺的時候他早起讀英語。
同行的知青都不喜歡他,覺得他是裝深沉,假正經(jīng)。
更有領(lǐng)導(dǎo)找他談話:“你一定要合群,不然會被其他人排斥的!
他不聽,繼續(xù)一邊干活一邊鉆研學問。
1978年恢復(fù)高考以后,他憑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成為一名25歲的“高齡”學生。
后來,這個男知青憑著出色的英語水平和文筆進入了外交部工作。
再后來,他當上了外交部部長。
這名男知青就是王毅。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一句話:英雄,永遠是孤獨的,只有小嘍啰才扎堆。
為什么優(yōu)秀的人,往往不合群?
因為他們大多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能夠在獨處的時間和空間里,自由又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從而內(nèi)心篤定地去做自己。
這里說的“不合群”,不是桀驁不馴,更不是狂妄自大,而是在支持他人生活模式的同時,保有自己的思想。
正如《成長詞典》中詞條“98:羊群效應(yīng)”里說的那樣:我們要意識到,自己的決定不應(yīng)該建立在“其他人怎么做”的基礎(chǔ)之上,盡可能要基于客觀事實、先前的經(jīng)驗以及自己的判斷。
這個決策判斷的過程,就是獨立的批判性思考過程。
一個優(yōu)秀的人不但能在群體中保持清醒,更有自己的思想,也更能耐得住寂寞。
他們并非生活在世界的邊緣,只是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世界,在這個世界里靜靜地思考,不斷地成就自我,逐漸向著理想邁進。
合群,才是墮落的溫床,淘汰的開始。
《烏合之眾》里古斯塔夫勒龐有段話說得特別在理:人一旦到了群體之中,智力就嚴重下降,為了獲得所謂的認同,愿意拋棄是非觀念,用智商去換那份讓人感到安全的歸屬感。
希望還在“努力合群”的你能夠領(lǐng)悟其中的道理。
拒絕盲目“合群”,聆聽自己的內(nèi)心,就是你通往優(yōu)秀的開始。
【真正優(yōu)秀的人,大多不合群美文】相關(guān)文章:
真正的人生,是不拒絕成長的邀請美文11-23
美文:真正相愛的人04-06
優(yōu)秀的人不抱怨美文摘抄07-02
時間帶不走真正的朋友經(jīng)典美文04-22
時間帶不走真正的朋友美文04-22
真正努力的人,都很低調(diào)美文07-16
優(yōu)秀作文真正的人生04-27
熬不起的人生美文07-05
真正重要的是真正重要的是美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