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思碎想美文
寧靜致遠。寧靜為了致遠,致遠需要寧靜。寧靜是方法,致遠是目的。寧靜,是勤奮努力中冷靜的思考,是面對危機表現(xiàn)出的那種從鋅,是得意時表現(xiàn)出的謙卑大度,是失意時表現(xiàn)出的淡定,是面對誘惑時表現(xiàn)出的抵御。
寧靜是一種心態(tài),致遠是一種追求。
從“寧靜致遠”想到“淡?自明志”,其意亦然。淡泊不可忘記明志,明志不可放棄淡泊。淡泊是方法,明志是目的。淡泊倘若忘了明志,那淡泊就如同逃遁。淡泊不可以忘記擔當,忘記責任,忘記志向。
淡泊的是名與利,明志的是道義與責任。
楊瀾有句名言:“人這輩子,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這句話說得好。成功不等同于成長。人的成功有諸多的條件,每一個條件都會對成功與否產生影響,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但成長取決于自身的努力,人可以在成功中成長,也可以在失敗中成長,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人的成長是人成功的基礎。沒有成長就難以成功:人的成長又超越于人的成功,沒有成功但未必不成長。
評價成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評價成長,卻是比較一致的,今天比昨天成熟,就是成長。
無所畏懼,透著一種大無畏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可以所向披靡,去戰(zhàn)勝一切邪惡,面對一切困難。但人還需要有所畏懼的精神,畏懼之心透著人性的光輝,透著對道德與制度的敬畏。有所畏懼與無所畏懼往往交織包容在一起,對于有所畏懼的事,必須以無所畏懼的精神去堅守、去捍衛(wèi),我們常說,要守護底線,底線之所以難守,是因為主觀上總有人千方百計地攻破他,客觀上我們自身既缺乏對這條底線的憂患與畏懼之心,又缺乏以無所畏懼之心去守護和捍衛(wèi)這條底線。
之所以無所畏懼,因為有所畏懼:之所以有所畏懼,因為無所畏懼。
“知白守黑”,原本出自老子的句子,原句是“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后人從不同角度理解老子的'這句話,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每日臨寫前人留下的名帖,總有一種暢快之感。想想,書法創(chuàng)作的過程,其實是對知白守黑的不斷理解和感悟。心追著前人的筆意,手追著心悟而靈動,或疾、或緩、或濕、或枯,雖千變萬化,但不離其宗,變化于黑白之間。黑白可謂是最最簡約,但也是最最難以把握和駕馭的。知白守黑是對規(guī)律的探索。學書者總是讓手中的筆行走于白與黑之間,產生出形態(tài)各異的作品,品書者也總是在白與黑的變化之間對作品進行評論,感悟其間的美感。
發(fā)牢騷,是情感的宣泄。對一件事情,因為有看法甚至于不滿,發(fā)些牢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這件事或者麻木不仁,毫無反應,不知道怎樣發(fā)牢騷:或者心如肚明,已經把這件事看透了、看破了,不是沒有牢騷,而是有牢騷而不發(fā)。要么最終在沉默中爆發(fā),以比發(fā)牢騷更為激烈的方式來表達;要么在沉默中徹底地把牢騷埋葬,但同時埋葬的還有那份觀察事物、判斷事物的激情。
有牢騷就發(fā),情感宣泄了,心情就會舒坦。但是,要善于引導發(fā)牢騷者。有些事情,可能是在不明真相的前提下,是在自身利益受到影響的前提下發(fā)的牢騷。對待發(fā)牢騷者,要循循善誘,以真情化解發(fā)牢騷者心中的郁結。
你可以不告訴我真相,但請你不要告訴我假象。出于某種目的,總是有人不愿意告訴別人真相,這可以理解,也應當持寬容的心態(tài)。但是不應該為了掩蓋真相而編造出一個假象。不說真相,不能說你不坦誠,但你告訴別人一個假象,那暴露出的就是誠信問題。記得克林頓與萊溫斯基的緋聞鬧得沸沸揚揚時,美國國會啟動了彈劾程序,不是因為緋聞,而是因為克林頓向國會作了假證。在美國人看來,不能把治理國家的重任交給一個不講誠信的人!梆B(yǎng)心莫善于心誠”,沒有誠信,就沒有相互間的信賴,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缺乏基礎。
誠信無價。一諾千金,失諾自然就喪失千金。
先人道,再出道。詩有詩道,書有書道,做人也要遵循為人之道。道即規(guī)律,人道即遵循規(guī)律。出道即在遵循規(guī)律基礎上的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人道是為了更好地出道,有人說,既然要出道,何必要人道。不如直接出道。此話差矣!人道是基礎,是積淀。不人道的出道。顯得淺。喝说篮蟮某龅,顯得厚重。
【零思碎想美文】相關文章:
碎思錄美文01-25
秋日碎思美文06-17
零碎的晨想散文04-24
碎碎念美文隨筆11-12
碎碎念的美文隨筆11-11
零碎的記憶05-03
零碎的感悟05-28
零碎歌詞08-15
零碎散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