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創(chuàng)新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的論文
【論文摘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是各專業(yè)大學生必修的公共課,對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本課程的教學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最大限度發(fā)揮其應有的教育引導作用,我們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以推進本課程的改革.
【關鍵詞】思想道德修養(yǎng)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八環(huán)節(jié)教學法
思想道德修養(yǎng)是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之一,是各專業(yè)大學生必修的公共課,內容涉及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以及理想信念的培育等,其目的是培養(yǎng)大學生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質,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本課程的教學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如何摸索出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的整體教學效果,最大限度發(fā)揮其應有的教育引導作用,是推進本課程改革的關鍵。
一、影響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
思想道德修養(yǎng)所傳授的道德價值觀念從文化理解的意義上講,讓大學生接受起來并不十分困難。但由于社會轉型期消極因素的影響,及教學手段及教學方式的原因,使大學生對于該課程所傳輸的道德價值觀念產生了種種背離情緒和逆反心理,因而阻礙了該課程預期效果的實現(xiàn)。影響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教學效果的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市場經濟負面作用沖擊著正面教育
1,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上功利主義的思想和傾向比較盛行,這種思想和傾向,在潛移默化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思想上已經以“有用…‘無用”來定位,從而在學習態(tài)度上表現(xiàn)出積極和消極的心態(tài),來區(qū)別對待專業(yè)課和基礎課以及思想政治類課程。
2,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西方各種思想觀念、道德準則等意識形態(tài)不斷地涌入,出現(xiàn)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現(xiàn)象。多元文化必然導致多元價值觀,容易引起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方式等方面的混亂和錯位。而大學生正處在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渡期,更容易受到不健康的思想觀念的影響。在這種環(huán)境中,一部分大學生的思想和心靈受到感染,對提高道德修養(yǎng)的意義認識不足,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不重視,學習興趣不高。
(二)中小學階段開設的類似課程,使得大學生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有了先入為主的抵觸情緒在小學,有思想品德、品德與社會,中學有思想政治,大學又要開設思想道德修養(yǎng),盡管名稱有所不同,但內容大同小異。因此,雖然思想道德修養(yǎng)適時地添加了一些有關大學生活的內容,如入學后的適應問題、心理問題、戀愛問題、交往問題等等,但仍難以引起大學生的興趣。
(三)現(xiàn)行教學中的弊端造成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應試教育的慣性依然起著很大的作用。首先,思想道德修養(yǎng)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涉及社會學、青年學、倫理學、心理學、人才學等多門學科,事關大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其主要功能是德育功能而不是智育功能,它不是以理論教育為主的課程,更不是知識性的課程。教學中大量涉及到的是價值觀問題,是對生活的態(tài)度問題,它教給學生的不僅有理性認知,更有情感和意志等非理性原則。
這是它與學科課程(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最顯著的區(qū)別。因此,把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的'教學完全等同于自然學科的教學方式,形成“課堂講授一作業(yè)一考試(考查)”這樣簡單化的模式,不適合本課程的教學,也不利于本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其次,教育理念跟不上時代和社會的變革,教學的思想觀念較陳舊、教學方法簡單,在課堂上幾乎都是老師純理論性的講授,說教色彩過濃。因此,以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去進行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的教學,就很容易使教學目標及內容與學生的思想實際、道德修養(yǎng)水平產生差距。
二、圍繞育人核心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大學生所處的年齡段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養(yǎng)成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和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推進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一)在教學時數不變的情況下,從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組織上創(chuàng)新
1.在教學內容組織上創(chuàng)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過程中,不斷涌現(xiàn)出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如道德環(huán)境和道德界限問題,獨生子女與家庭多層次化中的學生思想問題,大學生貧富差距帶來的交往,網絡道德問題等等,都需要以動態(tài)的觀點對該課程現(xiàn)有的教學內容作出應有的調整和更新。也要更多地吸收和應用當代社會思想道德建設中取得的新理論、新成果。同時還要挖掘大學生中典型的人物和事例,充實到教學內容中來。使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教學始終立足于時代需要,這是保證和提高本課程質量的關鍵一環(huán)。
2.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組織上創(chuàng)新。改變簡單的“課堂講授—作業(yè)一考試”教學模式,逐漸形成新的教學模式,即所謂的八環(huán)節(jié)教學:(1)課堂講授;(2)專題講座;(3)案例教學及討論;(4)座談交流(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互動);(5)調查情況反饋;(6)參觀學習德育教育基地;(7)撰寫學習心得或論文;(8)開卷考試。
具體地說,就是課堂上除了采用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外,還運用多媒體手段和課堂討論、演講及個案分析等多種互動教學方式,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努力增強課程的說服力和吸引力,不斷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踐證明。思想道德修養(yǎng)作為一門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課程。必須理直氣壯地闡明正確的理論觀點,否則,教學就等于沒有目的和靈魂;但如果僅有理論而缺乏生動有趣的事例相佐證,理論也難免會顯得空泛和枯燥,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的效果。這就要求《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教學必須善于將豐富、貼切的事例作為大學生接受正確理論觀點的媒介和載體,把最新鮮的實例引入自己的教學中。
同時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專題講座,組織多種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比如,組織學生參觀企業(yè),親身感受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勤工儉學活動;到人才市場做調查,以做到有的放矢地學習。組織社會實踐活動不流于形式,活動之前認真組織,之后要總結經驗,即要參加實踐的每位同學都要寫出書面論文。最后成績的評定不能“一張考卷定乾坤”,一方面加強對學生的平時考核,討論發(fā)言、課堂提問、論文寫作、出缺席狀況等記入平時成績,來綜合考察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xiàn);另一方面在全院學生中全面推行期末開卷考試。成績結構由兩部分構成,qzD-,j-占30%。期末占70%。
(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輔助手段增強對學生的教育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知識性,注重以科學的理論和豐富的知識幫助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它綜合運用倫理學、社會學、心理學、青年學、人才學、美學等多學科知識。吸收和借鑒古今中外人類文明成果中的精華,使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與文化知識融為一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除了采用正常的教學手段授課外,還要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在授課學生班級中,結合教學內容和進度,在思想、道德、心理、人際交往等方面開展問卷調查,摸清學生基本隋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引導以及互動交流。
同時運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把具有教育意義的影視作品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影視作品中的感人場景來強化教學內容,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影視作品的選擇要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要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的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如不計功名、獻身科技、為國為民的《蔣筑英》,反映1998年抗洪精神的《驚濤駭浪》。討論市場經濟與雷鋒精神的《離開雷鋒的日子》等。都是感人至深、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優(yōu)秀作品。實踐證明,將優(yōu)秀影視作品引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教學之中,以其突破時空限制并提供豐富的信息作用于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對抽象材料的學習不再感到枯燥,激發(fā)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的效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制作寓教于樂、貼近大學生生活實際的課件
目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程多數課件文字說明較多,圖片簡單,說理性較強,缺乏一些針對大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因此使用起來很難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而制作貼近大學生思想、生活實際,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一定聲響和動畫效果、圖文并茂的課件,是本課程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點之一。集文字、圖表、聲像于一體的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使用,不僅可以避免以往教學方式單一的缺陷,還能增強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本課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學模式,從以人為本的原則出發(fā),運用現(xiàn)代化的高科技手段組織教學,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大學生去思考他們身邊以至社會上出現(xiàn)的熱點問題,相信通過廣大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本課程的改革最終能夠達到所預期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