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嚴耕望的治史特點論文
嚴耕望( 1916 -1996) ,號歸田,安徽桐城人,是治中國中古史的大家,專長于中國中古政治制度史、歷史地理。他治史以嚴謹著稱,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備受史學界推崇。關于嚴耕望的治學方法,他所著《治史經(jīng)驗談》、《治史答問》、《錢穆賓四先生與我》三書已經(jīng)做了具體的闡述。本文在對嚴耕望《治史三書》及其它著作研讀的基礎上,試圖對其治學方法加以總結。
一、師承與治學方法的形成
嚴耕望先生治史具有精密的考證和宏觀的通識相結合的特點,劉健明曾言: “感到先生除精于考證外,更佩服先生的通識!眹栏壬闹问愤@種特點多是在前輩史學家的影響下,在讀書治學過程逐漸形成的。
嚴耕望認為對其治學影響特別深遠的老師有三位,即小學時的馮溶生、中學時的李則綱和大學時代的錢穆。馮溶生是他小學的算術老師,他認為“研究問題能深入、能精細、不敢一步虛浮,這種作風,大都得之于少年時代的數(shù)學訓練,這是溶生先生之賜!”雖然馮溶生是一位數(shù)學老師,但嚴耕望在后來治史考證方面能夠十分精密,是受到馮溶生師的影響。李則綱則把嚴耕望引到治史的道路上,使其在治史中有宏觀的通識。嚴耕望在高中讀書時代就決定從事史學研究,治學方向的較早選定必然會對此后的閱讀和思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在李則綱師的影響下,嚴耕望閱讀了史學、社會學、人類學各種著作,具有了比較開闊的視野。嚴耕望談及李則綱的影響時說:“得到則綱師的引導,廣泛的吸取新知識,境界得到開闊,對于史學也漸有宏觀的通識傾向!
嚴耕望自在武漢大學時就受教于錢穆先生,后來成為錢先生最得意的門生之一。錢穆的教導對于嚴耕望的治學路徑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極大的。錢穆講“歷史學有兩只腳,一只腳是歷史地理,一只腳就是制度。”這使嚴耕望對這兩門學問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并走上了研究歷史地理和制度史的道路。錢穆早年以考證著稱,《劉向歆父子年譜》、《先秦諸子系年》是其早年考證的代表作。而錢穆治學也具有宏觀的通識,嚴耕望回憶說:“先生教人治學,常常強調(diào)要向大處遠處看,切忌近視,或規(guī)模太小! 錢穆的治學具有把微觀的考證與宏觀的通識相結合的特點,“用今天的話來說,錢穆所提倡的是‘宏觀’和‘微觀’交互為用。他自己的工作便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jù)!秶反缶V》以三十萬字概括了中國史的全過程固然是宏觀的大手筆,《朱子新學案》以百萬言分析朱熹一人的思想和學術的發(fā)展則更是微觀的極致!眹栏螌W受錢穆影響很深。
嚴耕望先生后來進入史語所工作,史語所是考證學的中心,在這里他又受到考證的訓練,對他的著述也產(chǎn)生了影響,他說: “基本上,一點一滴的精研問題,不失史語所的規(guī)范。但意境上,較為開闊,不限于一點一滴的考證。所以每寫一部書,都注意到問題的廣闊面,因此規(guī)模甚大,但仍扎實不茍!
二、精密的考證方法
嚴耕望除了直接受教于錢穆等先生,而且研讀一些史學大家的著述,對其治學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中國現(xiàn)代史學家中,嚴耕望特別推崇陳垣、陳寅恪、錢穆和呂思勉四位先生,稱他們是現(xiàn)代史學“四大家”。余英時認為嚴耕望兼收并攬四大家的優(yōu)點,“他的規(guī)模弘大承自賓四師,辨析入微取諸陳寅恪,平實穩(wěn)健尤似陳垣,有計劃而持之以恒則接呂思勉。他在史學上能達到通博與專精相反相成的境界決不是幸致的。”對于“專精”和“博通”,嚴耕望在《治史經(jīng)驗談》中開篇便論述這一問題。專精和博通與考證的精密和宏觀的通識則是相輔相成的。嚴耕望所具有的“專精”和“博通”的治史素養(yǎng),使其在治史特點上具有精密的考證和宏觀的通識相結合的特點。
嚴耕望曾言,“惟余所長,仍在精核縝密一途!眹老壬灾饕侵钙湓诳甲C上的精密。歷史記載有真有偽,史學的研究需要以考證為基礎。要想考證的確鑿可信,必須有豐富的史料作證據(jù),有所謂“孤證不立”。嚴耕望先生治史考證精密,史料豐贍,證據(jù)確鑿。精密的考證是嚴耕望先生治史的一大特色。
精密的考證,要以對史料的廣泛占有為前提,嚴耕望先生搜羅史料具有“竭澤而漁”的精神。嚴耕望的巨著《唐代交通圖考》,“文繁兩百萬”,該書對史料的搜羅,先生自稱“諸凡正史、通鑒、政書、地書、別史、雜史、詩文、碑刻、佛藏、科技、雜著、類纂諸書,及考古資料,凡涉中古交通,不論片紙巨篇,搜錄詳密,陳援庵先生所謂‘竭澤而漁’,余此項工作庶幾近之!痹趶V泛搜羅史料的基礎上,嚴耕望進而進行精密的考證,其言“詳征史料,悉心比堪,精辨細析,指證詳明”。有學者稱,“《唐代交通圖考》是20 世紀中國交通史研究的最突出成果,也是這一領域最值得稱羨的學術成就,就對于以后中國交通史研究的影響而言,也成為學者公認的典范!薄短拼煌▓D考》之所以贏得學者如此好評,在廣泛搜羅史料基礎上作精密的考證當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搜羅史料廣泛,嚴耕望的著作以材料豐贍、論斷精確而著稱。如其《唐人習業(yè)山林之風尚》一文,為論述士子讀書習業(yè)于嵩山、少室,他一并舉出了19 條史料作證。又如在其《中國地府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晉南北朝地府行政制度》中,嚴先生為論述州佐吏中治中低于別駕,任州職者多由治中而轉別駕,而別駕遷升則以郡太守或州將司馬、長史為多,他一并列舉了29條史料。諸如此類能體現(xiàn)嚴耕望材料豐贍、考證精密的例子,在其論著中不勝枚舉。如此豐贍的史料,使其考證極其精密,證據(jù)十分確鑿。周一良讀了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后說:“嚴書則久仰其名而未得見,讀后深佩其考訂之細密周詳!庇嘤r言及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稱: “書中每一章每一節(jié)都有精密考證的收獲。不過他所做的是地毯式的全面考證,而不像多數(shù)考證那樣,只是蜻蜓點水式的。”
從嚴耕望的論著中,可知其考證之精密,對于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他把其概括為“無孔不入”、“有縫必彌”八字。他總結說: “不論是‘無孔不入’或‘有縫必彌’,都是要細心的閱讀史料,嚴密的思考問題,否則自己論點很難真能建立起來,所提論點也很容易被人一搗即破,歸于失敗!” 嚴耕望對于考證精密的要求,是對其治史的經(jīng)驗總結,也是其治史方法的體現(xiàn)。
三、宏觀的通識理念
嚴耕望先生治史雖考證精密,細致入微,但他不為考證所左右,考證不是他最終的目的,他的考證都是為論證提供依據(jù),是建立在宏觀通識下的考證。余英時言嚴耕望的考證“建立在兩個先決條件之上: 第一,事前有周密的通盤計劃; 第二,從計劃到執(zhí)行需要長時期的持續(xù)努力!庇嘤r所言“事前周密的計劃”則是需要對所要論述的問題有宏觀的通識。嚴耕望先生把精密的考證與宏觀的通識相結合,形成其治史的特色。他治史所具有的宏觀通識的特點在其史學著作中都有鮮明的體現(xiàn)。
《治史經(jīng)驗談》中“原則性的基本方法”則主要談治史如何才能具有宏觀的通識。他首先談到治史者的基本素養(yǎng),提出要“專精”也要相當?shù)摹安┩ā保珡娜膩砜,他主要是講“博通”,論述“博通”的重要性。對于如何閱讀史書,他認為“要看書,不要只抱個題目去翻材料”。他特別強調(diào)要閱讀正史: “由頭到尾讀正史時,主要著眼點,是求對這一時代的全盤認識,找材料是副目的! 嚴耕望認為其治史的路線是從一般普通史料入手,以正史為基礎。閱讀史書,要能夠“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書,說人人所未說過的話”,具有高明的史識。這種史識的培養(yǎng)要建立在宏觀通識的基礎上,嚴耕望在《治史經(jīng)驗談》中指出: “集中心力與時間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點’的研究; 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風搶進”; “斷代研究,不要把時間限制得太短促”。
嚴耕望治史宏觀通識的經(jīng)驗之談,不僅是對錢穆等先生宏觀通識的治學方法的繼承,也是他幾十年治史的心得體會。嚴先生的煌煌巨制《兩漢太守刺史表》、《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唐仆尚丞郎表》、《唐代交通圖考》等,無不是在宏觀的通識基礎上寫成的。嚴耕望認為,就中國地方行政制度而言,春秋戰(zhàn)國之際是中國官僚行政組織始見萌芽時期,秦漢和隋唐時期是兩大典型時代,而魏晉南北朝是秦漢型向隋唐型的過渡時代、非典型時代!吨袊胤叫姓贫仁贰啡珪ㄟ^精密的考證,論述了秦漢型的地方行政制度的類型特征,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如何由秦漢型轉化為隋唐型的。嚴耕望由地方行政區(qū)劃,論及到各級行政組織、地方制度諸層面,將復雜的地方行政制度、眾書散見的史料,通過宏觀的通識才能使之條理化。嚴耕望具備這樣的史學素養(yǎng),才能撰成這樣的鴻篇巨制。
當然,要做到精密考證與宏觀建構的結合是不容易的,許倬云指出嚴耕望之學“既要有棉花針的考證,又要有開山斧的宏觀史識,更需要有耐力!眹老壬沧苑Q: “蓋余為學,即詳征史料作深入之研究,又期廣被于全面,嚴密組織,成其系統(tǒng)。深入與廣面本難兼顧,而余奮力為之。”嚴耕望先生在其師長的影響下,在治學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精密的考證與宏觀的通識相結合的治史特點。嚴耕望先生的治史特點對于學習和研究歷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淺析嚴耕望的治史特點論文】相關文章:
治史的名言02-23
淺析寓言的特點05-14
淺析批復的特點06-06
柳宗元傳記散文特點淺析05-22
淺析魯迅小說的的藝術特點05-21
淺析秦觀詞的藝術特點05-11
杜甫《望岳》的藝術特點12-27
淺析抽象油畫色調(diào)論文07-27
淺析鐵路機車的檢修質量論文04-14
淺析意象油畫的語言特征論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