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記憶生活隨筆
過年這幾天,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滿是些過年呀鄉(xiāng)愁呀等等東西,本來我一直不愿湊這個熱鬧,但這些東西多了,總會觸發(fā)出兒時過年的一些回憶來,不把那些東西寫出來,我總感到心里不怎么好受。
幾乎所有人的回憶里,都是自己小時候是怎樣的盼望過年,不是盼著吃好的,就是盼著穿新衣,或是盼著掙壓歲錢。小時候,我也常盼著過年,但幾乎不太盼這些,而是盼著趕快放假,能不再去上學,盡情的玩兒。
同千千萬萬的農(nóng)村家庭一樣,我家那時也挺窮,但也從來沒有窮到了揭不開鍋的程度。雖然白面挺少,但雜面,番面,即玉米面,及紅薯面總還是會有的,不能盡飽吃,但也不至于經(jīng)常餓肚子。若這些都沒有了,還會有蒸紅薯或燒紅薯的。要是哪幾天沒有面了,在鄰家借一借,還是能借下的。春節(jié)前,生產(chǎn)隊里都要分糧,分油,分錢的。像我們家這樣的老超支戶,分不到錢,但分的麥子和食油還是能夠過一個略像樣兒的年的。那時候,即使超支戶,也能從隊上借個五塊十塊的。五塊錢,對于一個五六口人的家庭來說,就能過一個差不多的年了。曾有多年,生產(chǎn)隊年前還會殺豬分肉的。殺豬時,麥場上或飼養(yǎng)室門口往往會圍上一大堆大人小娃們觀看。我們那些小伙伴們最希望得到那個大豬尿脬了,吹起來大大的,把它當做氣球來玩。給豬尿脬上綁一個線繩子,吹大后讓它飛在半空中,十幾個小孩子扯著線繩子,滿麥場里跑著,喊著,好熱鬧好開心!
在我的記憶里,最難過的倒不是節(jié)前,而是節(jié)后麥前,即我們這兒農(nóng)村人常說的“二三月里”,特別是麥口里那一二十天時間。而在當時,隊上常常發(fā)一發(fā)返銷糧,絕大多數(shù)家庭還是能夠挺過去的。挺過了“二三月里”,也就該收麥子了。收了麥子,還能隔幾天吃一次白膜。不能經(jīng)常吃麥面饃,但總能吃一些黃白或白加黑花卷饃饃。黃白的自然是麥面和番面,白加黑的是麥面和紅薯面饃。小時候,我從來都是自己吃飽了而不管其它的,但卻常常聽母親念叨這“二三月里”的日子最難過。正因為當年吃番面紅薯面把我的腸胃吃傷了,使我一見,甚至一聽說“番面”或“紅薯”這幾個字,我的嘴里就忍不住地流酸水,F(xiàn)在寫到這個地方,我還有這種挺難受的感覺。從鄉(xiāng)下轉(zhuǎn)到城里工作以來,多少次,一旦有哪位朋友邀我一起在街上吃番面糢糊、魚魚或者泡皇上饃時,我都會很傷朋友的面子。妻子是城里長大的,有時候買幾個皇上饃拿回家,我一見,就大躁,讓她再不要把這種破東西拿回家來。特別是近七八年以來,玉米都被轉(zhuǎn)了基因,我更反感她吃玉米之類東西了,更不允許她讓孩子們吃。我家里姐妹多,小時候,幾個妹妹都挺小,到了我該咥飯的年齡,家里的日子也就差不多好過了。
過年穿新衣服,我也不太盼望。小時候,我對穿新衣服并不怎么感興趣。我家有一臺織布機,除了母親和我大姐經(jīng)常在那上面織布,春末和夏秋兩季,常常有隊上或一個巷子的嬸嬸嫂嫂們來我家織布?棽紮C不是放在上房正堂里就是放在前堂檐下。我常覺得她們織布的聲音特別好聽,比廣播里的音樂還好聽,有時躺在床上還專門聽這種很有節(jié)奏的聲音。買不起洋布,但土布衣裳我還是能夠穿得起的。我大姐手很巧,很有本事,她做的衣服我都喜歡穿。小時候,我很費事,也不太愛惜衣服,整天不是低沿高上的,就是跟村里的孩子們摔跤玩耍,衣服破了自然有大姐給我縫補,她不太嚷我罵我,但為此我卻沒少挨母親的嚷和罵!耙惶爝B個土匪一樣!”“整天低沿高上的!你能不能給我歇上一會兒?”母親常嚷罵我的就是這兩句,F(xiàn)在想來,也多虧了我小時候“跟土匪一樣”的瘋玩,才會有現(xiàn)在我這樣的好身體。那時,我平常所穿的衣服也都能走到人前去。過年所穿的,只不過是大姐新做的罷了。大姐做的衣服二姐做的鞋,我一直穿到了高中畢業(yè)。上了初中,我過年時穿的罩衣,基本上就成了洋布的了,還是由大姐做的,那時候,我家早已有了縫紉機。常聽大姐她們說什么“凡立丁”、“的確良”或“卡其”等等洋布名稱,但我一直分不清這些,一概稱其為“洋布”,以別于自家所織的粗布。我上了高中,二姐給我她那件上面印著“機電”字樣的深藍色工作服,穿在我身上有一兩年時間,還是特別令我們那些男同學們羨慕的。
現(xiàn)在的孩子常常直接給人要壓歲錢。我們那時卻從不這樣。大人給多少就拿多少,這點兒規(guī)矩,我和幾個妹妹還是挺懂的!安灰!我不要!”“我有呢!”有時候,我還要扭扭捏捏地裝裝樣子。出門走親戚,因為我是我們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所以所有長輩們都偏向著我。不管到哪兒,其他孩子若是一毛錢,我就是兩毛;其他孩子兩毛錢,我就是五毛;其他孩子五毛,那我就是一塊。拿上錢,要么買鞭炮,要么買香木草。小時候,我最喜歡響炮了。一開始,左手拿一支點燃的.花柴桿,右手從口袋里摸出一個小鞭炮,點燃后連忙向遠處一扔,看著那炮眼子吃吃吃地向前燃著,“爆”地一聲響了,特別開心。常常這樣一扔,就把炮扔滅了,待一會兒,明確了那個小鞭炮真的沒有點燃,或者摔滅了,再撿起來另點著。有的孩子沒有經(jīng)驗,往往剛把那小鞭炮撿起,沒想到竟然爆炸了,炸得手指生疼,急得直甩手,兩手指還黑乎乎的。時間長了,有經(jīng)驗了,我們往往把小鞭炮放在我家門口的大碌碡上,消消停停地點著。或者,給上面蓋一個瓦片,點著后,專門聽瓦片下面那種甕聲。過年那幾天要是下雪了,先堆一個手掌大的小雪堆,在雪堆下面緊貼地面的地方挖一個小洞兒,把鞭炮放在那個小洞里,點著后趕忙跑遠一點兒,?茨莻小雪堆被鞭炮炸開的情景。我上了初中以后,每逢過年,父親就把家里響炮的事兒交給我了。二踢腳大炮和鞭炮都任我拿到街門口去響。我好像天生就有一種響炮的情結(jié)。這三四十年里,每一年,月盡晚上一次,大年初一和破五早上各一次,但我好像總過不足響炮的癮。每次聽著放炮時那噼里啪啦的聲音,我都感到心里十分振奮。點燃雙響炮后,使勁地往高空里一扔,然后“咚”“啪”響在半空中,帶勁極了!后來有了各種摔炮,摔在石頭上,啪啪地響著。我們常常比賽看誰摔得聲大,聲音好聽。沒有幾天,大家就都不再比賽了,因為每一個小伙伴的胳膊都被摔得直不起來了。香木草是正月十五前后那幾個晚上放的。一大群男孩子們各人拿著自己的香木草,向前邊猛跑著,跑得越歡,香木草燃得越旺。我們經(jīng)常比賽著看誰跑得歡,香木草燃得旺。后面,跟著一群小娃和女娃娃。過了十二歲,我就不太玩這種小兒科的東西了。還是響雙響的大炮帶勁。至于打燈籠,我始終認為那是小女娃們的玩意兒,常會不屑一顧的。玩美了,張圓了,過十五后要開學了,過年掙的那些壓歲錢也全花完了,要交學費時,我們這些瘋孩子的臉也常吊下了。反正我還感到?jīng)]有玩夠,更不愛上學去,大人們要是催著我上學去,我常常半會不說話。問得緊了,“沒學費!”
“沒學費?你先去!”我只有跟著站了半院子的小伙伴們走出家門,到學校里去。沒有了那些小伙伴們,一個人呆在家里反而挺不自在。
【年的記憶生活隨筆】相關文章:
鞋子的記憶-生活隨筆05-16
記憶的篇章生活隨筆05-16
生活隨筆:記憶的碎片05-12
生活隨筆:溫暖記憶05-12
忘卻的記憶生活隨筆05-12
生活隨筆:關于記憶05-13
生活隨筆:溫暖的記憶05-13
黃昏的記憶生活隨筆05-15
禮物記憶生活隨筆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