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名著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名著讀后感1
為期兩天的"生命教育'培訓結束了,與以往參加培訓后的感覺大有不同,以前參加過幾次教師培訓,要么是一些"專家們'向我們講解專業(yè)理論知識,要么是"名師’向我們介紹成功的經(jīng)驗,總讓我感覺遙不可及,而此次培訓讓我有了碰觸心靈之感,給我感觸最深的是以下三點:
一、生命教育的核心實質(zhì)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曹教授要求
我們做到三個充分:充分相信每一個人都具有一顆積極進取的心,充分尊重每個人反映出來的客觀現(xiàn)狀,充分欣賞每一個人身上與眾不同的閃光點。反思自己的教育施行,三點無一能夠做到,以前,總是埋怨我們學校的同學生源差、同學素養(yǎng)低,學校領導沒有為我們創(chuàng)造好的教學條件,同學家長不理解我們教師的苦心,抨擊現(xiàn)有的教育體制,叱責應試教育等,為我們所教出來的低素養(yǎng)同學找理由。
其實,作為教師,我的教學施行又何嘗不是偏離了教育的本質(zhì),面對那些后進生,我總埋怨他們不思進取,批評他們總是為自己完不成作業(yè)找借口。我又何曾走進他們的心靈,了解他們厭惡學習的真實背景?我從沒做過,甚至沒有試圖去做,我固執(zhí)地認為,他們天生就是不可救藥的,也或者說是他們父母從小就沒教育好,把責任一推了之。曹教授的講課讓我了解了真正的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尊重人性的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
二、生命教育伴隨著自我審閱與提升。靜默自問是總結反
思的良方。靜默自問:我在工作中的常態(tài)是什么?我工作所圍繞的核心是什么?我想要的結果是什么?我所做到和想要的是一致嗎?從前,我的工作常態(tài)是忙碌、煩躁,總有忙不完的事,卻總覺得做的是無用功。我工作圍繞的核心是同學,卻又總是達不到自己的要求,這種矛盾讓我一直感到疲憊和痛苦。經(jīng)過曹教授的點撥,我熟悉到,工作是為了自己,這讓我又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為自己而工作,其實是一件美好的事。靜默自問可以讓我們覺知,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熟悉自己,只有認清自己的當前狀態(tài),才會不斷地提升自己。
三、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心靈歸位。營造歸屬感的環(huán)境
是心靈歸位的前提。"歸屬感’是伴隨人生很重要的心理活動之一,少年兒童的歸屬感尤其激烈,在曹教授講"歸屬感’的瞬間,我想到了從前所聽的"名師’報告,他們都無一例外地抓住了孩子們的"心’,營造的是有歸屬感的環(huán)境,也讓我真正地明白"同學不喜愛你,就不喜愛你的課’的實質(zhì)。是啊,真正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要伴隨著心靈的碰撞、交流和溝通。在孩子們的心向我的心靠近碰撞的瞬間,我沒有及時抓住他們,卻讓他們離我越來越遠,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有的孩子總是怕我,總是用害怕的眼光看著我的緣由。
記得兩年前剛接一年級的時候,有些有點資歷的老教師曾告誡我說,和同學見面上的第一節(jié)課就要給他們個下馬威,否則以后就壓不住他們了。殊不知,下馬威使得有些孩子永遠也不敢向我們靠近。建立歸屬感的環(huán)境,要讓班級成為孩子們的家,并且要讓他們成為這個家的主人,各有其位、各盡其責、互幫互學,才干共同提升。
曹教授的培訓給了我很大的觸動,有很大的收獲,讓我明白改變教育現(xiàn)狀,必須要我們教師做的不是改變教育的體制,也不是改變教學條件,而是要改變我們自己。讓我以此次培訓為契機,改變自己、提升自己,我不期望自己成為名師,但靜默自問,我要成為一名讓自己滿意的教師。
教育名著讀后感2
我喜歡這本書,由于它像一面鏡子,真誠的表述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忠誠與執(zhí)著。由于它充滿了精氣神,這種東西依附在服飾上,會使服飾帶有生氣;這種東西彌漫在課堂中,會把所有的人的心緊緊抓;這種東西貫穿于《新建議》中,使它充滿了善意,充滿了真誠,充滿了生命的靈氣。
“教師要學會敬畏”,敬畏真理,敬畏權威,敬畏生命。 “敬畏真理”這是毫無疑問的,課堂上,當教師在知識傳授時出現(xiàn)錯誤,要勇于承認、及時改正;碰到自己也不確定的問題,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熬次窓嗤本褪菍δ切┯械轮,有廣博知識的人,有才華的人,把他們當成是我們隊伍中較為優(yōu)秀的普通一員,既學習他們的長處,也寬容他們的不足!熬次飞边@使我聯(lián)想到“尊重”兩個字,每一個學生都值得我們尊重,尊重他們的思想,尊重他們的人格,并不能把他們當成“小孩”來糊弄。
“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凸現(xiàn)知識的樂趣。在課堂上能深入淺出地講解給學生聽,不照本宣讀,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們真正愛上“語文”,愛上“數(shù)學”。
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教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教師吧!是的,教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著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游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贊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里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用你的腳尖輕盈地點地,聽腳步聲在走廊里擊起快樂的回響。
幸福的第一層樓是物質(zhì)生活有保障。人活在世上,首先需要物質(zhì)條件,這一點眾人皆知也無需多說。幸福的第二層樓是藝術生活。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用唱歌、聽音樂、看電影的方式使自己開心、滿足,作者認為這就是藝術在發(fā)揮其作用,由于藝術能凈化心靈,釋放心中郁悶,排遣生活中的不如意,達到精神自由境地,使人獲得幸福感。其實生活本身就是藝術,作為教師,如有藝術的眼光與心靈,那你會發(fā)現(xiàn),面對學生就是在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因此,作者希望教師能造起幸福的二層樓,豐富生活,享受生活,永葆年輕之心。幸福的第三層樓是獨立思想。一個人能擁有獨立的思想,應該是一種較高的境界。作者說“完全幸福的人在前兩層樓里幾乎沒有,惟有思想,獨立而自由的思想才能讓人完全自由”。對教師來說,思想是相當重要的。我們可以思考關于自己的工作,怎樣努力,怎樣干得更好,怎樣從工作中發(fā)現(xiàn)和獲得樂趣。教師要邁上人生幸福的三層樓,就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經(jīng)常思考教育問題,為什么而教,怎樣教。
“傾聽”與“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聽是入耳,一種生理游戲,但不一定入心,別人說話你聽到了,僅僅是一種聲波和信號,是人的一種本能而已。而傾聽呢,是一種身心兩方面的活動,既入耳又入心,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學會傾聽是非常重要的,傾聽不僅是一種交往藝術,更是一種美德。教師當然需要傾聽,烏申斯基說:“如果教育者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闭嬲慕逃厝皇菑男呐c心的對話開始的,而心與心的對話又是從真誠的傾聽開始的。教師善于傾聽才能理解學生,才能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從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工作之余,善于傾聽又會讓你交到知心朋友,擁有和諧融洽的家庭關系。因此,學會傾聽真的很重要,通過它會讓你學到更多的東西,也會讓你得到許多東西。
古人說得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存在著許多美好,也有許多的缺憾,就看我們有沒有能力去直面它,欣賞它。作者認為 “欣賞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來自于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由于理解了生活而升騰起的對生活的摯愛”。雖說我們所從事的教育事業(yè)是一份崇高的職業(yè),可經(jīng)歷中仍難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悅的回憶,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陣陣苦痛,但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們足夠熱愛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體驗生命中的每一點感動,哪怕這感動并不是美好的?梢赃@么說:有著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賞缺憾的人生,才是美麗的人生。
“另類校長”鄭杰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心中充滿了感慨與興奮。感慨的是當大家都在提教師專業(yè)化,大搞教育科研時,還有這么一位校長從教師的心靈中走來,為教師創(chuàng)設教育理想、教育靈魂。
教育名著讀后感3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他記錄了自己一年的生活。都是生活中很平凡的小事,就是在這平凡的小事中融入了種種人世間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
其中觸動我心靈的是《絕不允許再犯》這篇文章,它主要講了:當安利柯弟弟的老師來家訪的時候,他對母親說了非常失禮的話。因此父親對他很失望,父親用數(shù)年前安利柯病倒時母親擔心的場景,告訴安利柯母親對他深切的愛。父親告訴他:“人生最苦的事就是失去母親,不要等母親走后,你再去疼愛她,那是一件非常懊惱的事情。對于母親不能說無理的.話,你對你的母親如果不孝,我寧愿沒有你!
讀了這篇故事我體會到了:母親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她懷胎十月把我們帶到人間,又含辛茹苦地將我們養(yǎng)大,無論何時我都不該說出不敬的話語。
安利柯是我的一面鏡子,這面鏡子照出了許多我對母親不孝的行為。每當看到媽媽做得飯不合我的胃口時,我都會嘟起嘴不肯吃飯;每當媽媽催促我寫作業(yè)的時候,我會不耐煩地說:“知道了,真麻煩……”
讀著這個故事,想著自己的種種不孝行為,心里暗暗下定決心,“絕不允許再犯!笨粗贾馗忻暗膵寢專亿s緊去倒了一杯熱水,拿起體溫計為媽媽測體溫,催促媽媽吃藥,看著眼前生病的媽媽,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悲傷。從現(xiàn)在開始,我要把媽媽當成一個寶去疼她,愛她。
教育名著讀后感4
寒假期間,閑暇之余我翻開了《不要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這的確是一本難得的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恰到好處的著作。讀后感觸頗多,現(xiàn)就自己的一些感想與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互補充不足,共同進步,為孩子的成長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的環(huán)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環(huán)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著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的首任老師。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明了環(huán)境對人影響的作用不可忽視,這種影響包含了與教育相促進和相矛盾兩方面,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有時可能是有利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良的、消極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的基本保證。
家庭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極強,父母是孩子首先學習的對象。父母生活的態(tài)度、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zhì)時刻影響著孩子,孩子的言行舉止真實地反映父母教養(yǎng)子女的態(tài)度,“孩子是父母的鏡子”。這是通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而實現(xiàn)的。因此,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違背道德準則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師長,自己首先必須尊重他人、孝敬老人;如果希望孩子有責任心,自己應當對家庭負責、對孩子負責;如果希望孩子好學上進,自己就應該提高自身素質(zhì),注重知識的學習積累和更新;如果希望孩子守秩序、守規(guī)則,自己就不要闖紅燈。
教育名著讀后感5
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大家可曾知道教師的腳下會有什么嗎?請看這樣一位教師的腳。
鏡頭一:
走廊過道里靜靜地躺著一張廢紙,教師走過來了,看看四周,沒有學生(沒法叫學生去撿拾)。于是,教師的腳把那張廢紙輕輕地踢到一個不顯眼的角落里。教師,難道您忘了,班會課上您反復教育學生要隨手撿拾,彎下腰還能鍛煉身體,為什么您的腰不肯彎下去呢?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是否明白?
鏡頭二:
教師開會回來,教室里亂糟糟的,教師走進教室里大聲呵斥:“誰喧嘩的?站起來!”學生怯生生地站起來,老師伸出他有力的臂膀,一把將這名學生拎到講臺前,然后伸出穿著硬硬的皮鞋的腳,對著學生“嘭”地踢了一腳后瀟灑離去。班級里因為您的腳暫時安靜了,但此時學生的心里是否如教室里一樣安靜?
鏡頭三:
上級要來檢查了,大掃除了。學生們熱火朝天地干著;蛟S是因為累了,也或許是忘了,掃除結束了,一件掃除工具——臉盆卻還靜靜地蹲在教室的前門口。這時,教師您又來了,大概是來檢查掃除的效果吧?吹蕉自诮淌议T口的臉盆,您又抬起那只踢走廢紙、踢哭學生的腳:臉盆被高高地踢起,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后“嘭”地一聲落在了后門門口。教師,您是否能聽到臉盆無聲的哭泣呢?
教師,您可知道能夠震撼學生心靈的不是憤怒的腳而是書籍,最有效的方法是閱讀。不信的話,您可以看看另一位經(jīng)常愛閱讀的教師和他的學生們。
鏡頭一:
教室衛(wèi)生很差,學生隨手丟紙屑,他沒有去徹底地追查究竟是哪位同學隨便丟的紙屑,而是和同學們一起欣賞了劉墉的一篇小美文《清潔巷》。當他讀到:“清潔巷的由來,主要是因為住在巷里的一位老人,每天清晨就出來掃街,從巷頭掃到巷尾。起初巷里的居民看到了都勸他不要這么辛苦,但是老人仍然每天定時掃街。鄰居們心里不安,所以再也不忍心隨便丟果皮紙屑,有些人甚至傍晚還要到門外檢查一遍,唯恐自己門前不干凈,即使老人不罵,其他鄰居看到也要責怪。每個家庭更叮囑自己的孩子,千萬不可以給掃街的爺爺添麻煩,所以連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不可亂丟臟東西……”教室里鴉雀無聲,每個孩子都認真地聽著,若有所思,他隨即從同學們親近文學的意識里“抓”到了教育的契機,問道:“只有老人的打掃,清潔巷能保持得這么清潔嗎?”“不能!”學生們說:“還要有鄰居們的維護以及不亂丟的習慣。”那我們該怎樣做,才能使我們的教室保持清潔呢?……孩子的心是明亮的,是純潔的,是靈動的,小故事大道理,學生輕而易舉明白了,既要認真打掃,又要共同維護,養(yǎng)成不隨便丟垃圾的好習慣,才會有一個清潔的環(huán)境。不用“審”,也不用“管”,小小的一篇美文就可以震撼孩子的心靈,正如斯賓塞在他的《教育論》中告訴我們的:“記住你的管理的目的應該是養(yǎng)成一個能自制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別人來管理的人”。
鏡頭二:
自習課上,老師不在課堂上,幾個男生調(diào)皮搗蛋,聲音特別大。在第二天晨會課時,這位教師帶了兩篇小美文走進課堂。一篇是鮑爾吉·原野的《厚·道》,另一篇是作者不詳?shù)摹渡贁?shù)者》。他特地請了昨天課堂上說話聲最響的兩位男生來朗讀,他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要懲罰他們的意思,他們讀得很認真,同學們聽的也很認真!逗瘛さ馈纷屗膶W生第一次聽到了契訶夫的語言:“有教養(yǎng)不是吃飯不灑湯,是別人灑湯的時候別去看他。知道了犯過錯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別人犯錯的時候別去譏笑他。讓他們明白了做人要心存善良,以寬容給別人一個補救的機會。而《少數(shù)者》,更是以簡潔明了的文字向?qū)W生詮釋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讓學生領悟了當你是“多數(shù)人”中的一員時,你對“少數(shù)人”的尊重,實際是對同樣可能成為“少數(shù)人”的自己的尊重。此時無聲勝有聲,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正是“方塊字”的魅力所在。最好的管理應當是著眼于孩子一生發(fā)展的管理。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的教育信念應當是:培養(yǎng)真正的人,讓每一個自己手里培養(yǎng)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鏡頭三:
當學生衛(wèi)生角擺放不整齊、抽屜內(nèi)亂糟糟時,他們會一起閱讀《隨心所欲的錯誤》幫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當個別學生學習態(tài)度懶散,愛耍小聰明時,他會及時警告他《聰明只是一張漂亮的糖紙》;當后進生缺乏自信時,我會和他一起欣賞成龍的《相信自己是一種力量》,幫他重拾自信……
永遠不要懷疑書籍的力量,它不但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啟迪了學生的心智,更塑造了學生健全的性格,升華了學生的思想,讓生命得以健康而愉快的成長,《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師讀本》這本書更使你不再是孤軍奮戰(zhàn),而是和一位大師、一位教育家、一位高尚的人和你一起對學生進行心靈的對話——才使得管理變得如此簡單!
教育名著讀后感6
這個暑假,我把《愛的教育》這本書讀了好幾遍。我看了好多故事,有父親給兒子寫信的,有小主人公恩利科寫同學之間、學校、校長、車禍,冬天等其他故事。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父親給兒子寫的信中的一句話,那就是:那是勞動的雙手,你不能說勞動人的衣服臟。
讓我最感動的是《少年英雄》這篇很感人的故事,故事里一個小男孩為了保家衛(wèi)國弱小的治安,而犧牲了。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幼小的心靈,這讓我有了目標,有了前進的希望。車有了目標可以前進,人有了目標,為什么不能努力去實現(xiàn)呢?所以,我希望長大后可以像倫巴底小哨兵一樣保衛(wèi)祖國,可以把祖國建設的更強大!
最后,我要對小朋友們說多看這本書,會讓我們有愛心、有信心、有目標、有決心,能讓我們受到教育的書。
教育名著讀后感7
《愛的教育》, 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jīng)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xiàn)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xiāng)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fā)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稅鄣慕逃吩谠V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tài)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對于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jīng)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安利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xiàn)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稅鄣慕逃芬粫忻鑼懥艘蝗撼錆M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xiàn)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
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qū)π聳|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xiàn)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教育名著讀后感8
《愛的教育》不僅是一部教化學生,要求學生要學會勤勞、正義、感恩、善良、愛心等美好的品質(zhì);也是一部教師和父母看的讀物——這本書充滿了童心,讓為人師者或者為人父母者知道如何對待孩子,如何引領孩子認識這個世界。
夏丏尊先生翻譯的這本《愛的教育》不僅包括了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反映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重要性;也包括孟德格查的《續(xù)愛的教育》,闡述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要逐步進行自然教育,讓孩子在自然世界里成長。
在《愛的教育》這本書中,安利柯由三年級升上了四年級的這一年里對身邊所發(fā)生的事情和認識的人的記載。在這本四年級小學生的日記里,表現(xiàn)了小孩子之間的真誠與善良,表現(xiàn)了下層勞動者子弟的堅強、樂觀與勤奮;還洋溢了濃濃的師長之愛和父母之愛。
《愛的教育》塑造了很多善良可愛的形象,他們正是我們處在那個年齡段的佼佼者,是所有小學生學習的榜樣。正直的卡隆是我最喜歡的孩子,他懲罰了欺侮駝背的耐利的壞孩子,充當了耐利的保護人;他為無意中把墨水瓶扔向先生的克洛西支持公道,甚至頂罪,他樂于助人,善良又正直,是所有小朋友喜歡的對象。而優(yōu)秀的帶洛西雖然是一位富商的兒子,但是從來不把自己的紳士地位當做一回事——他勤奮、聰明、好學,而且富有正義感,年年拿一等賞,是那種明明可以考背景,卻偏偏要靠實力的`人,是所有孩子羨慕的對象。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來自下層勞動者的兒子:專營買賣的“商人”卡洛佩、賣菜人家的孩子克洛西、鐵匠的兒子潑來可西、柴店的兒子克萊蒂等等,他們盡管貧苦,但是都是些善良、勤勞、有著金子般美好心靈的好孩子。
在展現(xiàn)童真美好惡同時,作者也不忘表現(xiàn)人性之中最常見的丑惡:嫉妒、虛榮、恃強凌弱。總愛穿漂亮衣服的華梯尼竟然向一個盲少年炫耀自己的計時器;而勿蘭諦簡直承包了這本書中所有的壞角色:欺負弱小的同學、不尊重先生、令母親傷透了心,是壞少年的典范,是反面教材,是人人唾棄的對象。
而《續(xù)愛的教育》則是上初中后的安利柯在養(yǎng)病期間,與舅父相處所領悟的人生哲理。舅父一直強調(diào)要有健康的身體、堅強的意志,要有正確的價值觀。這段時期的教育都是通過自然景物表現(xiàn)出來的,結合舅父大段大段的說教,讀之使人醍醐灌頂。
不管是《愛的教育》,還是《續(xù)愛的教育》,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它們不僅是孩子打開心靈之窗的鑰匙,也是啟迪教師、父母的航標。作者:黃麗嫦
教育名著讀后感9
寒假,我花了幾天時間,看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它用平凡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給我愛的心靈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
這本書的作者是埃德阿米琪斯,他是意大利人。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四年級學生恩利科的日記,里面有一百多個故事,有師生之情、父子之愛、同學朋友之誼。
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我父親的老師》。通過簡單的敘述我感到老師的.偉大,父親的關切,還有祖母的善良等等。事情大概是這樣。
恩利科的父親阿爾貝托博提尼從報紙上看到老師仍然活著,就坐火車去看望老師。雖然這么多年過去了,但父親還是一眼認出了老師。
老師一直從事教育崗位六十年,全心全意地付出了一生心血。直到有一天,老師的手抖動得不能寫字了,還把墨水撒在同學的作業(yè)本上,他才不得不離開學校,離開同學。
老師的家里很窮,親人也相繼過世。他把同學的作業(yè)收藏起來,編上號,當作寶貴的財富,小心地放在柜子里。他給父親看了當年默寫本,父親想起本子上“L”和“T”還是善良的母親幫他描的。
中午,父親請老師到一家餐館吃中飯。由于老師身體不好,父親喂他吃飯,幫他割肉、切面包。吃完了中飯,父親把自己的手杖塞給了老師,就和恩利科上了火車走了。父親對老師充滿了關切,這也許是父親與老師的最后一次見面。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每月故事》都很好看,大家一定要去看一看哦!
教育名著讀后感10
我讀的這本《愛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著,由肖俊風翻譯的版本,該書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在四年級所發(fā)生的故事,以一個小男孩的目光記錄了他一年中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包括發(fā)生在安利柯身邊的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fā)性的文章等,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把“愛”表現(xiàn)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我真得很喜歡這本關于“愛”的書。愛,因其無形總被忽略,但愛總是潤物細無聲,不論在那,我們都可以感受到。比如父母的愛,那是無私的愛,點點滴滴,關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一有不適,噓寒問曖,嘮叨著添衣加被,守候在床邊,掖掖被角,哼兩句兒歌,講段小故事,叮囑著好好休息,期盼著我們早點好起來。我們健康,父母高興,即使操勞奔波也心甘情愿,父母無愿無悔地陪伴在我們的身邊。
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都有一份深沉的親子之愛。我想父母的愛是無私的,父母的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我在《愛的教育》中學到了愛。
教育名著讀后感11
中午放學的時候,孩子們在街上玩雪球,有的孩子為了打勝對方,把雪球捏的.很結實。突然,一位老人的眼睛被打傷了。這是卡洛斐干的,但他怕別人打他,就沒有站出來承認?±鰜沓姓J錯誤,卡洛斐嚇得哇的一聲哭了,說:“我不是故意的!”他還把自己的心愛之物——郵票集送給了這位老人。最后,老人原諒了他。
我們要學習卡隆幫助同學,鼓勵同學這種高尚行為。我們還應該學習卡洛斐勇于承認錯誤,知錯就改。
教育名著讀后感12
暑假中,靜下心來認真讀了《福祿貝爾幼兒教育著作精選》,福祿貝爾是19世紀德國幼兒教育家,是近代西方幼兒教育理論的奠基人。閱讀本書有助于深刻地了解福祿貝爾重要的幼兒園教育理論和方法,也能更好地了解當代世界幼兒教育的發(fā)展,并且也能從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示。
書中講述的觀點理論性很強,有很多段文字我必須反復閱讀多遍,仔細咀嚼多次后才能體會其中的意思。但是就是在這樣反復閱讀、思考,努力理解、探索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領略到了很多道理,同時也讓我不禁感嘆福祿貝爾在教育方面的高瞻遠矚,在那個年代就能對幼兒教育擁有這樣深刻獨特的想法,令人由衷佩服。
書中就福祿貝爾的一些經(jīng)典著作做了精辟的分析和解讀,分別有《人的教育》、《幼兒園教育學》、《幼兒發(fā)展中的教育》、《母親:游戲與兒歌》等經(jīng)典著作中的重點章節(jié)。
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這一章節(jié):《絨球——兒童的第一個玩具》。福祿貝爾認為,球具有不同尋常的魅力,對兒童和青少年來說有恒久的吸引力,因此,它是童年時期無與倫比的最重要的玩具。球不僅對兒童具有意義重大的吸引力,而且是一件具有深刻意義的玩具和一種教育手段。兒童在玩絨球的時候,認識到,物體有時是被他自己抓住的、緊握的、可觸摸的,但有時候也是自由運動的。球讓兒童感覺到自身是一個整體,并遵循著人類的本性去發(fā)現(xiàn)他自己的命運,在生命的早期,兒童就去尋求并且必須去尋求、去注視、去抓住、去占有整體,即使是在無意識的階段也同樣如此。兒童尋求的這個整體也是通過絨球給予他的。
球是一切事物的象征(因為自身之中包含著一個整體),同時也是單個事物的特殊象征,例如,蘋果和其他球形的物體,在這些球形的物體中多樣性得以體現(xiàn),就像谷物的種子中所蘊含的多樣性一樣。因此,球非常適合滿足兒童的這種探究欲望。福祿貝爾所說的絨球——或與之相同的圓球——實際上是其他一切形狀的基礎和本源,所以,一切形狀都可以通過某些確定的簡單法則從球體中符合邏輯地發(fā)展出來。如同球體本身是一個整體一樣,它也是每一個整體的象征和一般表現(xiàn)。兒童能夠在其中看到每一個整體和他自身,就像他能從中看到每一個整體和每一個物體一樣,他也能夠反復地將自己的影像印入其中,從而使他能與自身面對面。
書中反復強調(diào)福祿貝爾這樣的觀點,對于需要得到發(fā)展的兒童和促進他發(fā)展的成人而言,十分重要的是,他們不僅應該觀察而且應該激發(fā)他們的孩子正在覺醒的個體力量和個體活動,以及在幾乎不易覺察的開始之中及表露的細微跡象之中正在覺醒的精神。
人的'發(fā)展(包括兒童的發(fā)展)的中心、真正的基礎和起點是心靈和感情。但是,對行動和思想的訓練,肉體和精神經(jīng)常不可分割地伴隨它們。思想必須轉(zhuǎn)化成行動,行動必須通過思想來決定和明確,這兩者的根源都在情感本質(zhì)之中。這些論述對于認識、促進和保護兒童最初階段的發(fā)展和認得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必要的。
當然,在談論兒童運用絨球游戲的時候,我們也要考慮所有的兒童玩具和游戲的共性,即兒童特別喜歡在每一個物體中發(fā)現(xiàn)整體以及從每一個物體中創(chuàng)造整體。許多中物體,不管是有生命的還是無生命的,都能在兒童時代的生活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特別是那些有生命的物體的來來去去會引起兒童的不隨意注意或者由于成人的提示而引起兒童的隨意注意。一般情況下,生命總是會吸引生命,就像生命喚醒生命一樣。兒童會看到狗和貓的走動,有時是大狗有時是小貓,兒童也會注意到鳥兒,籠中的鳥、窗前的麻雀,兒童還會注意到鴿子、公雞母雞等等。通過一個并且是同一個物體,甚至是一個無生命的物體(絨球),我們可以想象許多種物體,特別是有生命的物體傳達給孩子這樣的信息。絨球提供給兒童觀察、創(chuàng)造和玩耍的僅僅是最基本的形狀,或者說,絨球是一切表現(xiàn)為整體并能自發(fā)行動的事物的素描。因此,可以用球體表現(xiàn)的一些現(xiàn)象,例如,呈現(xiàn)、分離、返回、尋找、發(fā)現(xiàn)、得到、接住、抓住、握住、滾動、滑動、轉(zhuǎn)動等,上述的每一個現(xiàn)象都能夠如球一樣地表現(xiàn)出來。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說,絨球?qū)和允且粋多么完美和有吸引力的玩具。
圓球始終是萬物的統(tǒng)一物和解釋物,因而也是聯(lián)系和理解萬物的真實途徑。正是通過圓球,將兒童與保育員和他周圍的環(huán)境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球是萬物的特征,是萬物本質(zhì)特性的統(tǒng)一體和結合。球展現(xiàn)了容量、質(zhì)量、物質(zhì)、空間、形式、尺寸和外形,它自身蘊含著一種獨立的力量(彈力),因而它可以靜止和運動,也具有穩(wěn)定性和自發(fā)性。它甚至可以提供色彩,至少可以引起聲音,它有重量,因為受到了重力的吸引,具備了萬物的一般特性。所以,絨球通過下落,通過或快或慢的運動,使兒童思考地球生命和自然生命中最重要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思考一般的引力——首先是地球的引力,特別是地球引力的規(guī)律和限度。
運用絨球的第一種游戲也實現(xiàn)了從不同方面對兒童智力的培養(yǎng)。通過絨球的運用,兒童不僅可以看到靜止的物體,而且也可以再不斷變換的現(xiàn)象中觀察物體。運用絨球進行的游戲喚醒并訓練兒童的智力,使它能夠在內(nèi)部重現(xiàn)已經(jīng)在眼前消失了的物體。這些游戲喚醒并訓練再現(xiàn)、記憶和在記憶中保持以前見過的物體的能力,也就是說培養(yǎng)記憶力。
絨球給予了兒童所有這一切和許多其他的東西,并且成為兒童所有玩具中的第一個。通過絨球的運用,兒童得以發(fā)展自己,加強了生命和本性的統(tǒng)一性,也相應地增強了身體和精神的統(tǒng)一性。正是在運用球的最初的游戲中,兒童知道了自己的生命以及作為統(tǒng)一體的外部世界。
福祿貝爾針對絨球和兒童的發(fā)展詳細地從人類發(fā)展層面、兒童發(fā)展層面、語言和游戲?qū)和挠绊懸约熬竦陌l(fā)展等都作了獨特而詳盡的思考和闡述。在沒有拜讀福祿貝爾的作品之前,我雖然一直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但是對于孩子們的各種球類玩具的認識和理解是多么膚淺啊,這促使我重新思考和審視自己對于球類玩具以及其它簡單玩具、民間玩具的看法,也不得不重新理解和定義玩具對孩子發(fā)展的重要性。
教育名著讀后感13
讀一本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想法,甚至可以改變?nèi)说囊簧。而如今與書為友,享受這種溫馨的感受是難得的,讀《愛的教育》,我感到愛是心的呼喚,是人間的春風,師愛更是一種無私的奉獻,愛得越深,奉獻得越多,正如一首歌所唱“有愛的世界生命之花處處開放,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教師獻給學生的是自己的知識、智慧、時間、精力,我們所期盼的只是學生早日成長、成才,這種愛是高尚的,純正的。
讀完《愛的教育》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系,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小說主人公是三年級學生安利柯,但我認為與其說是安利柯,不如講是在他周圍的用全身心的愛傾注于他以及他一樣的孩子們身上的師長們。他
們的言行中洋溢著愛的氛圍。所以,孩子們也變得可愛,純潔起來。如:安利柯的母親是個富于同情心的婦女。她會帶著孩子們送布給報上記載的窮婦人。而且她十分體貼他人,善解人意。當安利柯發(fā)現(xiàn)這戶窮人正是同學克洛西的家事,她又不時的強調(diào):“不要做聲!”以免傷害到男孩的自尊。
當克洛西看到他們,她又暗示兒子去與同學打招呼,使克洛西十分感動。她還很會借機教育孩子。在告訴安利柯"萬圣節(jié)"的意義時,她也會告訴他,他要用感恩的心去紀念許多英雄。
安利柯的父親似乎是從來都不對孩子"火"的,他總是會用很溫和的語氣來"訓人".當安利柯抱怨"先生的態(tài)度不好"時,他給兒子分析先生是事出有因,并非有意,并且告訴他,要諒解別人的一時無禮,還應敬愛辛苦的先生.學期結束,他會提醒兒子去向朋友們告別,以及去向曾對不起的人謝罪請求饒恕。他也很關心其他所認識的人的情況,生活里充滿歡笑。安利柯的先生當然也不能不提。他對每一個學生都是那么關心,一點點的小病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他對犯錯之后又認錯的孩子從不多家指責,只是說一句:下次不要在再做這種事了。
他把每一個孩子都當作自己的家人,并告訴孩子們,這個集體是他們的又一個家。他對自己的行為從來都負責,自己犯了錯,即使是芝麻點兒大的.事,他也不會忘記道歉說:"對不起。"還有許多的人:如,他們都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們?nèi)绾稳リP愛他人。整個世界充斥了一種叫作"愛"的空氣,輕輕飄蕩著,縈繞在每一個地方。這種有意無意有形無形中,孩子們以及每一個人學會——愛。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啊!讓我們帶著一顆圣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會發(fā)現(xiàn):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為人師的同行們,讓我們帶著一顆圣潔的愛心,投入到教育事業(yè)中,讓我們教育著并愛著學生們!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么高,而是在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xiàn)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xiāng)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含散發(fā)出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真得很偉大。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皭邸笔俏覀兠總人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啊!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fā)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而我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就更加要細心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孩子幼小的心靈還沒有成熟,許多事情都不懂,做為老師更應該正確的輔導。
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愛,當你,我,他都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請你帶著一顆圣潔的愛心,投入到每個孩子身上去吧。用心去愛,你會發(fā)現(xiàn):在你教育孩子的同時,自己也會很快樂,如果你真心對待孩子,孩子也會永遠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育名著讀后感14
《愛的教育》,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的教育》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nèi)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xiàn)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后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于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可以說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有夏先生的推崇當然是個原因,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當時有許多教師要求沖破封建主義的束縛,而這部小說給他們塑造了一個可以讓他們仿效的模型。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jīng)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xiàn)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游,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yōu)榱四骋惶煨虧M釋放,得到超脫而干沉重的活兒;那么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qū)π聳|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xiàn)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么,我認為這就是對于國家的崇高的愛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
轉(zhuǎn)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jīng)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遠離我們這些教育戰(zhàn)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jīng)完成了對于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教育名著讀后感15
教育終究是基于生命和貫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終能夠以更完美的生命的方式,緩慢而堅定地證明人性的勝利,證明我們內(nèi)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誰專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業(yè),誰就能夠把這樣的信念堅持更久!斑@是張文質(zhì)老師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所寫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
我挺喜歡這樣的文字。肖川老師的文字里也會常常讀到這樣的一種感受。真正理解教育、熱愛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里就總能流露出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教育是需要等待,需要耐心的,確實是”緩慢“然而又是”堅定“的。每一次考試之前的班會課,學校都安排主題為誠信教育,考風考紀講了又講,誠信簽名也是簽了又簽。然而,作弊的行為依然屢禁不止。每次年級通報作弊的學生名單時,我的心就揪得緊緊的,生怕聽到自己班級孩子的名字。不明白是對學生不信任還是對自己不信任,總之會有一種緊張的情緒。雖然每次考前動員,我都費盡心思,總要講一些他們之前沒聽過的故事。因為,我擔心老生常談最后會變成空談。比如這次期末考前,我講了一個留學生到德國去的時候所經(jīng)歷的一件事。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都能夠順利透過檢查,唯獨來自中國的學生要被留下來詳細檢查,他們不大相信文憑上的鋼印,不大相信身份證是真實的,因為中國假的東西太多了,以至于他們覺得這個民族他們不敢隨意相信。你在國內(nèi),覺得處處防假,經(jīng)常打假,都習以為常了。然而,走出國門,你才會發(fā)現(xiàn),原先,民族的誠信危機已經(jīng)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尊嚴了。國有國格,人有人格。應對這樣的誠信危機,我們能做些什么?每一次考試,期望我們都能想到我們的'職責。類似這樣的教育很多,我們得不厭其煩地去尋找新鮮的教育故事,因為我們一向期望孩子們的生命會很美麗,能盡量少沾染一些市儈的污濁氣。
孩子們今后走上社會,會看到很多陰暗面,會遇到很多挫折,會遇到很多與學校所教育的價值觀相沖突的東西。然后,我想,只要每個生命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已經(jīng)得到了生命的教育,那么,他會明白該怎樣去應對陰暗面,該怎樣去陽光地、用心地對待挫折。
要”專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業(yè)“,才能把教育的信念堅持更久。也只有專心致志于自己的事業(yè),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
教育就是這么一個工作。每帶一批學生,我便投入極大的心力。收獲的就是艱辛與幸福。每次十分疲憊之后,我想,下次,即使再大的幸福,我也不全心投入了。然而,當接手一個班級之后,又不自覺地投入進去了。我發(fā)現(xiàn)自己沒法不投入。于是就難免很累。此刻慢慢的也理解這么一個事實了,我就是這么一個控制不住會牽掛人的人。也許,這正證明著我”內(nèi)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呢。
用生命潤澤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且貫穿生命的。所以,我們的生命得時時在場。不能含糊,不能應付。
【教育名著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外教育名著范文03-28
閱讀名著《愛的教育》感悟12-17
教育名著讀書筆記08-06
教育名著讀后感06-14
《教育名著》讀后感12-08
名著《愛的教育》收獲(精選33篇)11-27
愛的教育名著讀書筆記12-19
教育名著心得體會05-29
細讀教育名著讀后感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