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生活在封建制度開始瓦解,新興資產(chǎn)階級開始上升的大轉(zhuǎn)折時期。當時中世紀以宗教神學為代表的蒙昧主義思想走向沒落,資產(chǎn)階級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世界觀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義在社會文化思潮中開始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莎士比亞則以他的劇作,大膽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殘酷黑暗及對人性的禁錮,強烈反映了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希望建立新型的社會關(guān)系和倫理思想的要求,為人文主義在英國和歐洲的傳播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莎士比亞的許多劇作都遺失了,流傳下來的只有三十七個,研究者將他的創(chuàng)作按思想和藝術(shù)的發(fā)展分為三個時期:
1.歷史劇和喜劇時期:(1590-1600)
在莎士比亞戲劇創(chuàng)作的最初十年中,他共創(chuàng)作了九部歷史劇。在這些劇本中除了《約翰王》(1589)描寫的是13世紀封建王朝內(nèi)部的爭斗外,其他的劇作則構(gòu)成了兩個內(nèi)容銜接的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部(1590-1591)與《理查三世》(1592);《理查二世》(1595)、《亨利四世》上、下部(1597-1598)與《亨利五世》(1599)。
這些劇本概括了英國從1377-1485年間一百余年的動亂歷史,描寫了英法戰(zhàn)爭和英國的封建內(nèi)戰(zhàn),歌頌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譴責封建領(lǐng)主之間的不義戰(zhàn)爭,對人民的疾苦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后一組劇本寫理查二世優(yōu)柔寡斷,聽信寵臣,他的堂弟趁機起兵篡奪王位,自立為亨利四世。亨利四世雖然兩次平定內(nèi)亂,卻整日憂心忡忡,害怕有野心家會像他曾經(jīng)做的那樣來奪取王位,而太子又是個不務正業(yè)的公子哥兒,國家的前途令人擔憂。幸好太子改過自新,即位為亨利五世,他以對法戰(zhàn)爭轉(zhuǎn)移了國內(nèi)矛盾,收復了在法國的領(lǐng)地。前一組劇本則緊接后一組,寫英法百年戰(zhàn)爭中英國因貴族內(nèi)訌而失利,貴族紛爭再加上平民起義導致爭奪王位的封建內(nèi)戰(zhàn)--紅白玫瑰戰(zhàn)爭。內(nèi)戰(zhàn)中,屬于紅玫瑰集團的國王亨利六世被殺,奪取了王位的白玫瑰集團在愛德華四世死后,其弟理查以狡詐、兇殘的手段竊取了王位,最終也死于敵黨之手。
這些劇本的藝術(shù)成就不一,而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是英國歷史上出了名的暴君,莎士比亞懷著無比憤怒的心情,在劇中描寫了陰險狡詐的貴族理查如何以血腥手段擠掉了六個合法繼續(xù)人,登上王位的故事,揭露譴責了他的兇狠暴和昏庸無道,塑造了一個虛偽狡詐、殘酷無情的暴君形象!逗嗬迨馈访鑼懞嗬迨雷鎏訒r不甘心宮廷中的刻板生活,在下層社會廝混,與流氓無賴為伍,即位后改邪歸正,成為英明的理想君主。這兩個劇本從正反兩方面反映了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思想:他譴責封建貴族爭權(quán)奪利給國家造成的內(nèi)亂,認為通過道德改善可以產(chǎn)生開明君主,實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和諧的社會關(guān)系與理想的社會制度。
《亨利四世》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朽的藝術(shù)典型--喜劇人物福斯塔夫。福斯塔夫是一個年過五十的破落騎士,一個好吹牛的懦夫,一個貪婪的冒險家。他是流氓頭子,善于見風使舵、混水摸魚。他否認任何道德,既無良心譴責也無憐憫之心,平生第一快事就是以粗魯?shù)图壍姆绞较蚺荧I殷勤,生活理想只是如何更大了限度地滿足口腹之欲。他生性幽默,喜劇情節(jié)和笑料通過他的所言所行妙趣橫生。他自恃是太子親信,整天醉眼朦朧,坐在野豬頭酒館里,率領(lǐng)著一群年輕的地痞無賴,說謊、欺詐、搶劫。一但被太子拉上戰(zhàn)場卻又膽小如鼠,毫不顧及封建騎士的勇敢精神與榮譽觀念,只會倒在地上裝死,馱來敵人的尸體冒功。作品最后通過福斯塔夫被掌權(quán)的太子--“賢明”君王亨利五世驅(qū)逐,反映了封建勢力及其附庸必將滅亡的命運。而福斯塔夫則作為一個活在老百姓身邊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人物,一個封建關(guān)系解體時期“無衣無食的雇用兵”和“冒險家”的典型,成為莎士比亞筆下最成功的喜劇形象之一。
在莎士比亞歷史劇大受歡迎的同時,他還創(chuàng)作了十部喜。骸跺e誤的喜劇》(1592)、《馴悍記》 (1593)、 《維洛那二紳士》 (1594)、 《愛的徒勞》 (1594)、 《仲夏夜之夢》(1596)、 《威尼斯商人》 (1597)、 《溫莎的內(nèi)風流娘兒們》 (1598)、 《無事生非》(1599)、《皆大歡喜》(1600)、《第十二夜》(1600)。其中最后三部最能表現(xiàn)莎士比亞喜劇創(chuàng)作的風格,人稱"嬌艷明媚的喜劇三部曲"。這些劇本大都以愛情、友誼、婚姻為主題,而情節(jié)卻異常生動豐富,非同凡俗。作者以幽默、歡快的筆觸和如詩如畫的抒情,來揭示人們的感情沖突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矛盾,特別是塑造了一批勇氣過人又執(zhí)著、風趣、機智、溫柔的女主人公形象。她們追求自己自由戀愛的權(quán)力,與各種邪惡勢力做不屈不撓的斗爭,在戲劇舞臺上放射著耀眼的光芒。
《第十二夜》描寫孿生兄妹西巴斯辛和薇奧拉在海上航行遇險,先后流落到伊利里亞。這里的統(tǒng)治者奧西諾公爵正在向一位名叫奧麗維亞的貴族小姐求婚,卻遭到拒絕。薇奧拉女扮男裝,化名西薩里奧做了公爵的少年侍人。從此,愛上奧西諾公爵的薇奧拉作為愛情的使者,奔跑于奧西諾和奧麗維亞之間,憑著她與自己孿生哥哥相貌異常相像,順利解決了一系列復雜而又嚴重的愛情沖突。鐘情少年侍從薇奧拉的奧麗維亞成了薇奧拉哥哥的妻子;而飽受對奧麗維亞單相思之苦的奧西諾公爵在發(fā)現(xiàn)他的侍從原來是一個美麗的女孩之后,也認識到她感情的可貴,就和薇奧拉結(jié)了婚。劇中錯綜復雜的情節(jié)充滿了巧合、懸念、誤會以及移花接木、巧裝改扮的喜劇因素,而處于全劇中心的是勇敢、熱情、純真的少女薇奧拉,在爭取人格獨立、幸福的權(quán)力及人與人之間平等關(guān)系的斗爭中,她顯示出忘我無私、堅貞不渝的品格,充分體現(xiàn)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理想。全劇充滿了對自由的渴望、對生活的熱愛,反映了文藝復興時代人們朝氣蓬勃、勇于進取的精神風貌。
《威尼斯商人》則以較強的對社會諷刺、批判的態(tài)度見稱。威尼斯富商安東尼奧為了成全好友巴薩尼奧的婚事,向猶太人高利貸者夏洛克借債。由于安東尼奧貨款給人從不要利息,并幫夏洛克的女兒私奔,懷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機報復,佯裝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還要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巧傳來安東尼奧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資金周轉(zhuǎn)不靈,貸款無力償還。夏洛克去不法庭控告,根據(jù)法律條文要安東尼奧履行諾言。為救安東尼奧的性翕,巴薩尼奧的未婚妻鮑細霞假扮律師出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須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準流血。夏洛克因無法執(zhí)行而敗訴,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財產(chǎn)。
莎士比亞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這樣一個生動復雜、極端利己的高利貸者的形象,同時通過夏洛克,莎士比亞又為一切受民族與宗教歧視的猶太人鳴不平,體現(xiàn)了資產(chǎn)階級人道主義的立場。劇中借生動的法庭對抗場景提出了海外貿(mào)易、放高利貸等經(jīng)濟問題,使人感到作者駕馭素材的高超能力。
劇中性格純樸、富有才華和正義感的鮑細霞則是莎士比亞塑造的一個理想的資產(chǎn)階級女性形象。她年輕、貌美、智慧超人,芳名遠播,面對紛沓而來的求婚者,她把人的品行作為考慮的第一條件,而并不看重門第財富。她遵從父親遺訓,設置了金、銀、鉛三個匣子供求婚者挑選,結(jié)果攫取金匣的摩洛哥王子得了一張骷髏畫,拿了銀匣的法國阿爾貢親五看到的是傻瓜畫像,只有聰明、坦誠的巴薩尼奧選中了樸實無華的鉛匣,得到了藏在里面的鮑細霞的倩影。鮑細霞則毫不猶豫地投入這個貧窮的青年人的懷抱。這一婚姻標準實際是對封建等級制度的強烈挑戰(zhàn),體現(xiàn)了鮑細霞高尚情操和美好心靈。在法庭上,當兇惡的夏洛克揮舞著借據(jù)逼迫法庭鐐害安東尼奧的性命時,所有的男人都束手無策,只有智慧的鮑細霞看出了契約的漏洞,重新對契約進行法律的解釋,制止了滿心報復的夏洛克的兇殘行為,這又為鮑細霞的聰慧形象增添了明麗的一筆。
在這一時期寫作的《羅密歐與朱麗葉》(1594),則是反映人文主義者愛情、理想與封建壓迫之間沖突的一出充滿詩意地悲劇。意大利維洛那城有兩個世代為億的家族。一次舞會上,蒙太古家族的羅密歐與凱普萊特家族的朱麗葉一見鐘情,但家族之間的仇殺使戀愛受到阻力。經(jīng)勞倫斯祖父幫助,兩人秘密舉行了婚禮。羅密歐因替友復仇刺死了朱麗葉的表哥泰保爾。親王下令放逐羅密蔚藍色,朱麗葉也面臨被迫逼婚的窘境。神父給她吃安眠藥讓她裝死,并派人通知羅密歐立即返回,但送信人卻誤了期。不明真相的羅密歐聽到朱麗葉的死訊,立刻悄悄趕回家鄉(xiāng),在她身邊自殺殉情。不久朱麗葉蘇醒,見愛人已死,悲痛之余,也用匕首結(jié)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鑒于世仇造成的惡果,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錄柩前,多少世紀不共戴天的兩個家族最后和解。這一對純真的青年為了追求愛情自由,最終以死反抗阻礙他們結(jié)合的封建勢力,在情節(jié)上雖屬悲劇,卻也充滿了喜劇作品中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的向往和對未來的信心,錢劇洋溢著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氣氛,實際是一首青春與愛情的贊歌。盡管主人公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隔閡卻消除了,愛情、理想最終得勝,羅密歐與朱麗葉成為世界文學中不朽的典型。劇中充滿了濃郁的抒情性,如朱麗葉等待羅密歐前來赴約的優(yōu)美獨白:
來吧,黑夜!來吧,羅密歐!來吧,你黑夜中的白晝!因為你將要睡在黑夜的翼上,比烏鴉背上的新雪還要皎白。來吧,柔和的黑夜!來吧,可愛的黑夜,把我的羅密歐給我;等他死了以后,你再把他帶去,分散成無數(shù)的星,把天空裝飾得如此美麗,使全世界都戀愛著黑夜,不再崇拜眩目的太陽。
這深情熱烈的詞句不知打動過多少少男少女的心。
欣賞
高中語文試驗課本第四冊收錄了莎士比亞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五幕的第三場,這是全劇的最后一場,也是本劇的高潮,劇中的男女主人公羅密歐和朱麗葉這對有情人,因受封建家族世仇的影響,不能終成眷屬而雙雙殉情,以年青的生命演繹了愛情的絕唱,他們令人蕩氣回腸的故事后面,是人文主義者對理想與愛情熱烈執(zhí)著的追求,當愛情與封建家長產(chǎn)生驚心動魄的對抗時,嫣紅的玫瑰在中世紀的黑暗中凄然凋謝,在這場力量懸殊的搏斗中,一個個年輕人倒下了,為了他們的理想,雖然,理想最終“活”了,但羅密歐與朱麗葉,終究成了悲劇的人兒,他們的“毀滅” ,也就產(chǎn)生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悲劇美”。這悲劇的底蘊,究竟在何方,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一、封建家族的仇殺帶來年輕人的悲劇
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大師,莎翁在喜劇《仲夏夜之夢》中寫到:“最好的戲劇不過是人生的縮影!狈从橙松从匙匀,反映時代,是他戲劇主張的宗旨。莎翁是一位來自民間的藝人,他其實是民間故事,民間戲劇傳統(tǒng)滋養(yǎng)起來的一位“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根據(jù)意大利民間故事寫成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集中反映了莎翁早期的人文主義世界觀和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作者在劇本的開場詩中寫到:故事發(fā)生在維洛那名城/有兩家門第相當?shù)木拮?累世的宿愿激起了新爭/鮮血把市民的白手污瀆/是命運注定這兩家仇敵/生下了一雙不幸的戀人/他們悲慘凄涼的隕滅/和解了他們交惡的尊親。作者把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對人文主義青年男女的愛情寫成悲劇,并且把悲劇的根源歸咎于陳舊的封建家族意識和家族之間的仇殺,從而把愛情這一永恒的題材與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矛盾聯(lián)系在一起,批判的鋒芒直指中世紀衰朽而野蠻的倫理觀念,指向現(xiàn)實的封建勢力,體現(xiàn)了鮮明的時代色彩,反映了莎翁的所堅持的文藝“反映自然”的現(xiàn)實主義原則。
二、劇中人的“急”加速了悲劇的進程
戲劇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舞臺藝術(shù),要求有尖銳、集中的戲劇沖突,主要表現(xiàn)為劇中人物的性格沖突。課文所選的第五幕第三場,其尖銳的戲劇沖突可表現(xiàn)為三個主要人物的“急” 。
1、 帕里斯之急。帕里斯是這場悲劇的受害者之一。他深愛朱麗葉 ,并向朱麗葉的父親凱普萊特求婚 ,急性子的凱普萊特強迫自己的女兒三天后就與帕里斯結(jié)婚,朱麗葉被逼無奈,只好服下了勞倫斯長老給的假死藥,于是婚禮變成了葬禮。帕里斯只好在夜里到墓地憑吊朱里葉。他遇到了從流放地曼多亞匆匆趕回來的羅密歐,他不聽羅密歐的任何解釋與勸告,一急之下,拔劍與羅密歐決斗,最終倒在了羅密歐的劍下。
2、羅密歐之急。羅密歐與朱麗葉一見鐘情,又匆匆與朱麗葉秘密結(jié)婚,又因出于無奈而刺死了朱麗葉的表兄提伯爾特,被流放到曼多亞。聞知朱麗葉自殺的“噩耗”,羅密歐悲痛欲絕,從一個貧苦的賣藥人手里買來毒藥,火速趕回維洛那,不想又撞到了帕里斯,好心的羅密歐勸說帕里斯離開墓地,可此時的帕里斯怎么能聽得進去,于是,只好決斗……?蓱z的羅密歐怎么知道自己的愛人只是假死,抱著與愛人相會的視死如歸之信念,羅密歐毫不猶豫,急匆匆地喝下了毒藥。命運陰差陽錯,使得兩個年輕人在不到半個鐘點之間先后追隨死神而去。
3、朱麗葉之急。三個年輕人中,最有個性的當數(shù)朱麗葉。朱麗葉出身名門世族,其父凱普萊特時時盤算著怎樣把她許配給一份好好的人家,而帕里斯伯爵無疑是最好的人選,于是凱普萊特強迫朱麗葉與帕里斯結(jié)婚,遭到朱麗葉的拒絕,絕情的父親威脅說:如果不聽我的話,你去上吊也好,做叫花子也好,挨餓也好,死在街道上也好,我都不管。朱麗葉絕望了,急急求助于勞倫斯長老,長老決定用非常的手段幫助她。最難能可貴的是,為了能與羅密歐長相廝守,她毅然喝下長老給的假死藥,并且躺到自己家的墓穴,與死者為伍,當最后得知羅密歐已死,她果斷將匕首刺向自己的心臟,這是何等的勇氣!黑格爾在分析朱麗葉形象時指出:只存在“最艱難的考驗”的時刻,她才“好象一朵玫瑰突然放蕊,每一條皺紋都顯出來,又好象潛伏在心靈深處的一股清泉突然源源不絕地迸射出來” ,讓我們看到“這個心靈的全部堅強力量。” 人,只有在災難、不幸襲擊的瞬間,那性格美和心靈美,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現(xiàn)。
可愛的朱麗葉,勇敢的羅密歐,最終未能掙脫封建家族仇恨的枷鎖,他們慘烈的死,把戲劇沖突推向高潮和結(jié)局。劇中幾個年輕人和凱普萊特匆忙的決定,火急的行動,加速了悲劇的進程,結(jié)局令人扼腕嘆息。
三、悲劇的影響及現(xiàn)實意義
《羅密歐與朱麗葉》自問世以來,一直在世界各國舞臺上盛演不衰。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名字,幾乎成了忠貞愛情的象征。英國作家約翰生在《莎士比亞戲劇集》序言中說:在所有其他的舞臺上,最普遍的動力是愛情.愛情的力量使 一切善行和罪惡產(chǎn)生,并且加速或推遲了每一個行動。中世紀--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愛情猶如伊甸園里的禁果,是不允許青年人采擷的。羅密歐和朱麗葉這兩個人文主義者,覺醒青年的代表,為爭取自由、愛情和做人的基本權(quán)利,豁出生命也要把這禁果摘到手。他們所遭受的磨難和痛苦, 對于今天的年輕人來講是不可想象的,莎翁在劇本中表現(xiàn)了“普遍人性的真實狀態(tài)” ,綜合了悲、喜、善、惡的因素,變化無窮,足稱“生活的鏡子” 。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中世紀意大利城市生活的一面。劇本中的勞倫斯神父是一位可敬的長者,有智慧、有學問,更難得的是他對于一對有情人的反封建婚姻,自始至終是同情的,支持的。這有別于同時代作家筆下的同類人物,像卜伽丘筆下的那些中世紀的神父,個個陰險狡猾,是為非作歹的特權(quán)階級,只能成為被譏嘲、唾罵的對象。因此,我們可以把勞倫斯神父看做人文主義者的代言人。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發(fā)生在中世紀的意大利,此時的意大利雖然是文藝復興運動的發(fā)源地,但資本主義還處于萌芽階段,應該說是處于黎明前的黑暗時期。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了對自由愛情的追求,敢于違抗父命,甚至以死殉情,這在從中世紀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歷史轉(zhuǎn)折時期,不能不說是一種反封建的進步行為,對當時的反封建斗爭起了一定的配合作用。這也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這篇課文的現(xiàn)實意義所在。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翁早期創(chuàng)作的一部悲劇,但無論主題思想還是藝術(shù)風格,都和這一時期的喜劇象《仲夏夜之夢》《第十二夜》接近,因為主人公雖然死了,但理想?yún)s勝利了。
今天,我們學習莎士比亞的作品,是因為他的作品廣泛地反映了當時英國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風俗、習慣,是那個時代的一部形象化的歷史。他的戲劇在歐洲戲劇發(fā)展史或文學發(fā)展史上占據(jù)重要地位,值得我們?nèi)タ偨Y(jié)和批判地借鑒。當然,《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成功還因為她是一部詩劇,其內(nèi)容的青春與熱烈,其語言的抒情、優(yōu)美、詩化,用柯爾律治的評價就是“處處是青春與春天”,她是莎翁詩劇的典范,是進行戲劇文學學習和欣賞的精品,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喜愛。
莎士比亞在十四行詩第105首中說:“真、善、美是我全部的主題” ,要求“三題合一” ,《羅密歐與朱麗葉》可以說是真善美的杰作,她達到了真實性、傾向性、藝術(shù)性的完美融合.
[莎士比亞--戲劇藝術(shù)的典范 (教師中心稿)]相關(guān)文章:
1.戲劇常識教案
3.戲劇閱讀答案
4.戲劇策劃書
5.典范造句
10.初中心理健康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