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 年級 許金榮
語文教學,講到底就是教學生多積累。所謂“讀書破萬卷”,所謂“讀萬卷書”,相對于數(shù)學知識的線型結構而言,語文知識明顯呈積累型結構特點。打個比方說,學語文好比竹籃裝雞蛋,裝一個兩個,根本看不見。日積月累裝得多了,忽然有一天見高見頂。
在此,我要向光華的小學語文老師致謝,他們不僅送上來合格的學生,還讓學生帶來半筐雞蛋。接過小學語文老師的棒,我繼續(xù)讓學生多讀課外書。
一、一個大周一本書,指導學生構建個人書架。
每個大周的最后一天,布置學生假期購書任務,任務如下:
每個小周抽出一個小三連給學生閱讀自帶課外書,語文晚自習課也基本給學生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時做好讀書筆記。一大周一本書,深受學生的歡迎。尤其是學生家長,對此舉贊賞有加,他們陪孩子逛書店,幫孩子買書架。有的家長說:“我這個靠賣菜起家的家庭,從此變成書香門第了。”
二、一個學期讀破一本書。
我本人,一本三國讀了五遍。第一遍,知道了誰和誰在什么地方打了一仗,誰勝了;第二遍,開始喜歡上了里面的幾個人,喜歡諸葛亮的韜略睿智、關羽的智勇雙全;第三遍,開始關注天下分爭的玄妙;第四遍,延伸到《三國》以外,關羽、劉備、曹操的身后事更吸引人;第五遍,才有了些個人見解:為什么諸葛用謀是忠義、曹操用計是梟雄,司馬謀劃是歹毒!
以己及人,我要求學生一個學期也必須多次解讀一本書,哪怕是同一篇文章也好。學生們有的解讀作文選,有的解讀《讀者》中的一篇散文。更有一名學生學我解讀三國。他在游戲《三國英雄傳奇》中,曾試圖讓劉氏打敗曹氏,一統(tǒng)中國。但一百次的嘗試,一百次的失敗。最后在《三國演義》中找到答案:曹操順應了歷史的潮流,推翻漢政權,建立自己的政權,而劉備則是搞復辟。
每個學生都會面臨著一次讀書面試。這一本書讀得熟不熟一試便知。是小說,讓他講同一人物的三則故事;是記敘文讓他講清記敘六要素;是神話、童話,讓他講一講故事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 如此一來,一本書豈不讀得八九不離十了。
三、與學生一道享受讀書的樂趣。
明星簽名,書就賣得快。老師簽名,學生讀書就讀得快。每個大周的最后一天第3、4節(jié)課,我?guī)蛯W生在課外讀本上題字簽名,為本大周的讀書活動作一個總結。“×××同學已閱讀此書,請收入個人書架--許金榮”,題字不多,書寫還算工整,學生拿在手上,也如獲得明星簽名般喜悅。他快樂,我滿足 。
有一些書,不是初一學生可以完全讀懂的,如《唐詩三百首》。有個辦法好使:在學生粗讀的基礎上,發(fā)給一個本子,從書中摘抄100句對偶句。學生不懂什么是對偶句,先講一講,再給每個學生三次請教確認的機會。有的學生一點就通,三次用一次;有的學生三次機會不夠用,向人借機會。從抄寫本上可以看出,80%都是工整的對偶句,還有一些如果寬泛一些要求,也算是寬對。學生在閱讀中學會了對仗,便有了在課下學還珠格格氣死紀曉嵐的游戲。
有些課外書需要細讀,有些書就要略讀。教給學生略讀,實在讓我有了一番成就感。七年級教本中,原來在下學期才出現(xiàn)的“傳話”游戲。我把它提前用到上學期。各奧賽隊的第一名同學看同一篇文章,依次傳話給后面的同學,最后一名同學寫出傳話的內(nèi)容。會抓要點的隊贏得比賽,全班同學明白了一個道理:讀書要抓要點。請看一名同學在課文《女媧造人》速讀后的復述結果:“古時候,女媧覺得寂寞,就用黃土揉團照著自己的樣子造人。她開始用手揉,后來用繩子放在泥漿中拉,濺出的泥點就成了人。造出的人都叫她‘媽媽’,女媧很高興。她把人分成男女,讓他們自己繁衍。從此,人類世代相傳!87個字,把一篇1000多字的文章復述完了,且各要點赫然在目。一個小的傳話游戲教會了學生怎么讀課外書。
初中三年,閱讀也許不能在初一、初二顯現(xiàn)功效,因為竹籃里的雞蛋還沒有裝滿,見不到頂尖。但到了初三,到了高中就一定顯山露水。愿我的學生竹籃里裝滿雞蛋,作為到高中語文老師那里報到的見面禮。
2003.12.22
[讓竹籃里的雞蛋見高見頂--閱讀工程實施策略(網(wǎng)友來稿)]相關文章:
1.竹籃打水閱讀答案
2.見村樓記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