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有一個核心的內容就是強調學生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去大膽實踐。學生實踐的過程就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受教育的過程,德育教育也同樣如此。德育教育包括四個要素:德育思想、德育情感、德育行為、德育習慣。在平時的德育教育中,我們往往是注意到了對學生進行德育思想的灌輸和對學生德育行為、德育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但是卻忽略了學生的德育情感的體驗。
德育教育應該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它包括:德育思想、德育情感、德育行為、德育習慣。如果我們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只注意了德育思想的灌輸,那么這種德育教育只是空中樓閣,是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的。如果我們只注意規(guī)范學生德育行為,養(yǎng)成德育習慣,缺少對學生德育思想的灌輸,那么學生就只是一些接受的工具而已,德育教育的過程也就有變得十分的蒼白。試想一下,學生對老師說教的盲目服從與人們對宗教的盲目崇拜又有什么本質上的區(qū)別呢?這種教育方法是科學的嗎?在整個德育教育中,必須要有情感的介入。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讓學生逐漸的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最好的方法,是教師對學生的情感付出,讓學生能體會到人文關懷;同時教師還要盡可能的給學生創(chuàng)造情感體驗的環(huán)境,鼓勵學生去親身體驗。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把自覺不自覺的行為習慣上升為理論的高度,從而形成德育思想。
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如何給學生創(chuàng)造情感體驗的環(huán)境,鼓勵學生去親身體驗。
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讓學生進行心理是的換位體驗。讓學生由管理者變成被管理者,讓他們親身去體驗。有一次下午上歷史課,有一個男生突然在班上大聲的喧嘩起來,歷史老師和同學幾次勸阻才得以讓他安靜下來。事后我找他談話,了解到事情的原因是他正在聚精會神地聽講時,他的一個同座位的學生幾次找他講話,干擾他。他不甚其煩,他大聲的喧嘩其實是在制止那位干擾他的同學。這時他在不斷的強調這一節(jié)歷史課所講的內容是他很感興趣的,強調他原本是班上最認真聽講的。我給他提出了兩個問題:1、你在處理后面同學干擾你的過程中,做錯什么?2、你還可以用其它的什么方法來處理呢?
過了幾天,我在征得了歷史老師的同意之后,讓他當上了歷史課代表。剛開始他依然用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來處理問題,結果他與同學的關系逐漸出現了一種對立的狀態(tài)。特別是有一次,歷史老師布置他一個任務,讓他檢查同學們的筆記完成情況。他就把所有沒有完成的同學的姓名寫在黑板上,甚至是其他老師上課,他也不讓擦。這時班上的同學、老師都對他有了意見?墒撬麉s是很委屈,他認為自己的本意原本是好的。這時我對他提出了一個建議,讓他把筆記完成的好的同學的姓名用紅紙寫下來,張貼在班上的黑板報上。結果不到一周的時間,全班的筆記全部檢查過關了,歷史老師還表揚他是全年級里完成工作最出色的課代表。
我再找他談話,提到了他那一次上課的違紀事件的時候,他對我說:“我那一次的確是太沖動了,我以后不會這樣干了!敝姆治鲂睦韺W家榮格在他的《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曾闡述,人在片面接受外界事物時,接受的效果并不好。
二、營造一種寬松的環(huán)境。這時并不是不予理睬,而是在心理上給予學生暗示,對學生說:“你自己有能力處理!你要對自己負責!”同時要充分的信任他,給予學生細節(jié)上的關懷,使學生迅速完成心理依賴到心理自立自主的轉換。我班有一個男生,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可是總是和同學鬧矛盾。在剛開學不久甚至與同學相約,放學后打架。當然這件事情因為老師的介入最終沒有發(fā)生。事情發(fā)生后,我并沒有一開始就批評學生。而是問了他幾個問題:如果沒有被學校和老師發(fā)現,事情將會如何發(fā)展?你們又將如何處理呢?那么你在想想你通過打架來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是最合適的方式嗎?我們能否思考一條最好的方法呢?他的回答是讓我吃驚的他說:“小學老師教育了六年,打架是錯誤的,我早就知道了。我也知道自己錯了,只是一時控制不了自己。”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很有頭腦的孩子。我這時他約定,這次事件完全由他自己來處理,是否要告訴家長他自己決定。并且告訴他可以隨時要求我?guī)椭。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的變化太明顯了,主動的幫助同學。我相信他一定是有一個“痛定思痛”的反省的。后來在家訪中才了解到,打架事件之后,他就主動的向家長說了這節(jié)事情,還與父母達成了“協(xié)議”:從此不發(fā)生類似的事情,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之中,用實踐行動來說明。
對于道理,學生并不是不知道,很多學生在犯錯誤的時候是“明知故犯”的。正如心理學研究也表明,10歲--15歲的孩子的認知能力與一個成年人是沒有多大的區(qū)別的,他們與成年人的最大的區(qū)別是在控制能力上的差別。他們認為老師所說的道理是對的,只是覺得老師總是講千篇一律的道理,他們感到很煩。因而也幾在心理上對老師的說教產生了抵觸情緒。這時老師的說服教育,是不會對學生產生什么正面的教育效果的!敖忖忂須系鈴人”班主任要學會把這種心理上的“結”交給學生自己來解。
三、積極尋求家長與學校的配合,F在有一些獨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養(yǎng)成了嬌氣、霸道、任性的性格,又將這些性格帶到了學校的集體生活中來。這種情況下,學校的教育一定要尋求到家庭的配合。否則任何單方面的教育都得不到很好的效果。
有一天,一位女生來到我的辦公室。她很認真的對我說,在一件事情上,她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原來是她與一個男生發(fā)生了矛盾,這個男生把她的手打了一下。我對她說:“你認為應該如何處理呢?”這時她氣憤地說:“他打了我一下,我要還一下。否則我就是吃虧了。”這個女生是家中的獨女,很單純,但是獨生子女的任性、嬌氣、霸道在她身上全有。她還對我說了這么一個事情,她在家中和父母吵架之后,竟然用剪刀剪了父親的皮夾克,父母根本不知道。我這是突然想到了一個方法。
我找來了她的父母,主要談了她的成績進步很大,希望她的父母在家中能給予她一些表揚。這時我明顯看到她臉上的高興和得意的神色。接著又說她只是有一些嬌氣,在班級的集體活動中不愛勞動。這樣一來,期末評選“三好學生”可是很難的。我建議家長在家中適當讓她做一些家務勞動,培養(yǎng)她的吃苦精神。這個提議很容易就得到了家長的同意和配合。在學校里,我讓她當上了負責打掃清潔的組長。漸漸地,她有了一些變化。在我家訪中也得到了同樣的信息,她在家中對父母的態(tài)度也變得溫和多了,她的父母非常高興。
這個時候我就和她進行了第二次的交談。這次交談的目的主要是讓她能看到自己的變化。我給她講了班上的同學,特別是男生對她很有意見,不僅是因為他成績不好,更主要是因為她的嬌氣、任性和霸道的脾氣。然后提到了那一次剪皮夾克的事件,我建議她能主動找自己的父母承認錯誤,求得他們的原諒。我說,這樣她就是一個勇敢的、聰明的小姑娘。第二天,她高興的告訴我,父母原諒了她。
像這種被家人溺愛的獨生子女的德育教育,首先要看到這樣的學生有他們的長處,他們往往十分的單純,也有很強的好勝心,同時,他們的缺點也十分的明顯,他們在考慮問題時往往只想到自己,不能寬容別人。這種學生可以給他們在集體生活中安排一些具體的事情,讓他們在為集體的服務中,學會對自己負責,學會為集體著想,學會寬容別人,體驗為他人著想的心理情感。這些教育過程的關鍵是要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讓家長配合學校的德育教育。
四、心理暗示的體驗。比如在選擇課代表的人選上,就可以讓一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擔任課代表。這時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壓力,再把這種壓力變成他在學習上的動力!俺煽儾缓谩边@個因素,通過這種心理暗示的體驗變成了“我要爭口氣”這種心理上的動力。我稱之為“反其道而行之”。
缺乏道德的教育是危險的教育,缺乏情感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缺乏智慧的教育是沒有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班主任不應該只是板著面孔對學生,他應該是一導演,一個編劇。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營造不同的環(huán)境讓學生親身來體驗。只有自己親身體驗的情感經歷才是真實的,才是有說服力。
[為什么叫六一公公呢?]相關文章:
1.什么叫數學小論文
2.為影片配音課件
3.六一活動安全教案
4.《六一的歌》教案
9.指鹿為馬的反義詞
10.為青春奮斗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