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坤
一說起道家,人們自然會把它同道教這個唯一在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聯系起來,使人們想起中國傳說中的銀須白發(fā)、仙風道骨的太上老君,想起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筆下那手執(zhí)拂塵、神通廣大的嶗山道士,想起現實中那些為人齋醮祭禱、占卜吉兇、求神治病、煉制仙丹的羽衣法師……
其實,道家是指先秦諸子百家中的一個學派,而道教則是漢朝末年才興起的。道家學派由先秦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號老聃,約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所開創(chuàng),并在莊子(名周,字子休,約公元前369-前286年)那里得到了繼承和發(fā)展。后來,人們把以老子和莊子關于"道"的學說為宗旨的學術派別通稱為道家。
秦漢之際有"黃老學派",以黃帝和老子并稱來說明道家源于黃帝,但那只是一種假托。就道家思想的奠基來看,道家的開山著作只能是《老子》一書,它是我國較早的一部思想深刻、獨具特色的哲學經典著作!独献印芬粫蠹s只有五千字,它圍繞"道"和"德"系統(tǒng)地闡述了老子的思想,后來人們也習慣把它叫做《道德經》或《老子五千文》。因道家崇尚《老子》一書,西漢的司馬談在《論六家之要指》中開始稱其為"道德家",《史記太史公自序》和《漢書藝文志》則正式稱其為道家,并列為"九流"之一。由于道教思想的內核離不開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哲學,道家哲學的主要精神貫穿于道教之中;就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老子為太上老君,并將他的《道德經》作為主要經典之一。因此,一般也把道教歸入道家之列。
繼老子之后,有許多學人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如楊朱、宋钘、尹文、彭蒙、慎到、田駢等,他們大都游學于戰(zhàn)國時期各學派薈萃的學術中心---齊國的稷下學宮,人們通常稱其為"稷下道家"或"黃老學派"。而莊子則是繼老子之后道家的最重要的人物,他集道家思想之大成,其思想體現在《莊子》這部稀有的奇書中。他以非常生動形象的語言,探討和闡述了許多深刻的道理,進一步發(fā)展了老子的人生哲學,使道家思想更加完備,他的學術思想對中國兩千多年來的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人們也把道家思想稱為"老莊之學"。
本世紀三十年代,胡適在北京大學講授《中國中古思想史》的講義中,對道家的中心思想作了高度的概括,認為有如下三個方面:
。ㄒ唬┳匀蛔兓挠钪嬗^,
。ǘ┥粕U娴娜松^,
。ㄈ┓湃螣o為的政治觀。
如果說先秦時期以老莊為主要代表的道家因憤世嫉俗而遠離政治,著重于追求內心自由、清靜無為和返樸歸真,那么,漢初的黃老道家則開始干預政治,繼續(xù)兼容并蓄,博采眾長,因循自然,從無為中尋求有為,從而得到了統(tǒng)治者的推崇。
秦亡漢興,社會一片凋零,法家思想隨著秦二世的滅亡已聲名狼藉;儒家思想則因其較為復雜繁瑣而一時不能為統(tǒng)治者所賞識;相比之下,道家思想正因為它清靜無為,簡便易行,事半功倍,有利于民眾的休養(yǎng)生息;再加上以劉邦為代表的漢帝國的創(chuàng)立者大都來自社會下層,因此,簡便易行的道家思想更容易得到他們的青睞,這或許就是黃老之學在漢初得以昌盛的直接原因。西漢前期,相國曹參就采用了蓋公的黃老之術來治理國家,得到了君臣百姓的贊美。到了文帝,他也非常崇尚黃老之說,主張"清靜無為"而治;因竇太后也"好黃老之言,不說(悅)儒術",景帝及太子(即后來的武帝)都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史記外戚世家》)。被后人稱之為"文景之治"的繁榮,與文帝和景帝時期所采取的清靜無為的治術不無關系。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道家思想便走向衰落。大致到了東漢時期,道家開始分化,一方面向神仙方術和神秘化方向發(fā)展,形成與佛教抗衡的中國本土宗教--道教;一方面與儒家的綱常名教相結合,形成道家思想的新的形式--魏晉玄學。
漢魏之際社會動蕩不安,各種思想開始活躍起來,道家也隨之以魏晉玄學的形式重新登上歷史的舞臺。作為道家的另一支,道教也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然而從理論貢獻來看,它遠不及玄學。魏晉玄學以復活老莊思想來取代漢朝的讖緯神學。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等。玄學家們把《老子》、《莊子》和《周易》并稱為"三玄",以他們理解的老莊思想來注釋儒家的經典,形成了儒道兼綜的思想格局;同時,他們用恬淡自然的人生態(tài)度去拯救被儒家名教壓抑的人性,力圖擺脫儒家所崇尚的繁文縟節(jié)的束縛,追求一種超脫放達的人生。可以說,道家思想從它的產生到魏晉時期,經歷了無數次政治風云的變幻和許許多多的考驗,表現出一種遇險不驚、臨危不亂、從容處世的生活態(tài)度。
到了唐宋時期,統(tǒng)治者給了道家更高的地位和榮譽。因老子姓李,與唐代皇室同姓,統(tǒng)治者為了抬高自己的出身,便自稱是老子的后裔。先是唐高祖規(guī)定了三教的次序,把道家排在儒、佛之前。緊接著是唐高宗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并下令貢舉人士必須兼通《道德經》。唐玄宗更是不遺余力,他直接把道士當作皇族宗室的本家,又是在全國興建玄元皇帝廟,又是接二連三地尊封道家名士,建道院,設玄館,置生徒,習老莊,并親自注釋《道德經》,詔令百姓必須家藏一本,以推廣道家思想,不斷提高道家學說的地位。唐武宗剛剛即位,就把二月十五日老子的誕辰定為"降圣節(jié)"。更有甚者,唐代不少帝王都熱衷于服食道士所煉的金丹,以求長生不老,到頭來反倒因服食金丹中毒而過早地結束了性命,唐太宗、唐武宗和唐宣宗等皇帝都是如此。宋代統(tǒng)治者也仿效前朝做法,想方設法與道家聯宗,宋徽宗甚至還令僧尼改穿道服。
正因為如此,唐宋時期便成了道家、特別是道教發(fā)展的鼎盛時期。但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主流或主導的,即便是在極力與道家認祖聯宗的李唐王朝,統(tǒng)治者實行的仍然是儒、道、釋三教并用的政策。到了宋代之后,儒學的新形態(tài)--宋明理學的興起和不斷發(fā)展,又形成了儒學一統(tǒng)天下的思想格局。往后清朝統(tǒng)治者采取重佛抑道的政策,使道家在皇室的地位日漸下降。
然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個大系統(tǒng)中,道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如果像一些學人認為的那樣,文化思想也有剛柔之分、顯隱之別,那么,相比之下,儒家的剛健、有為、進取、入世的精神表現得比較突出,道家則偏重于柔順、無為、退守、潛隱的精神。人們常說,秦漢之后無"純儒",同樣也可以說,秦漢之后無"純道"。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融和。他們恰恰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兩千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不可或缺和賴以互補的兩個方面。在此意義上來說,儒道本是一家。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來說,他們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缺一不可。即便是在儒學一統(tǒng)天下的時期,道家思想也并沒有泯滅,它以各種形式滲透到儒學、佛學之中,滲透到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在無形中影響著中國人的人生態(tài)度,這正體現了道家思想的潛隱特點。
儒、道兩家思想,一個剛健有為,一個柔順因循;一個入世進取,一個潛隱退守,這是他們達到相通和互補的真正前提。所以,許多中國古代文人才能入世為儒,出世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爐,張弛相濟,進退自如。
從歷史淵源來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隨著奴隸制度逐漸解體,我國進入一個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一部分奴隸主貴族逐漸失去了他們原有的經濟和政治上的特權地位,成為貧民或者奴隸。其中一部分人結草為廬,結伴而耕,避世隱居。《論語》中把他們叫做"逸民"或"隱者"。這些人對弱肉強食、離亂痛苦的現實社會,表示強烈的不滿,和孔子、孟子、老子、莊子一樣,他們痛斥"天下無道"!在這同一個時代,儒家和道家走著兩條不同的道路。
儒家直面現實社會,力求探索一條改造客觀世界的道路,即便是個人的修身養(yǎng)性,最終也是為了治國平天下?鬃诱J為,他與那些逸民、隱者的區(qū)別就在于"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用孟子的話來解釋,就是:"孔子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一向主張:"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但實際上不管天下"有道"還是"無道",他似乎沒有一點退隱的意思。為了改變這個"無道"的世界,盡管他四處碰壁,卻百折不撓,骨子里還是那股勁:"知其不可而為之"。在此方面,孟子比孔子毫不遜色。在他看來,無論得志還是不得志,無論困厄時還是顯達時,都不應該絕人逃世;主張用自己的方法來"平治天下",實現其"王道"理想;并且揚言"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下》)他更無退隱之意。
道家面對殘酷的現實,深入到人的心靈深處,從自然中尋找一條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據《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記載,老子本人就是一個"隱君子",相傳他在周朝做過藏書管理員,孔子曾向他問"禮",后來他退隱了,寫下《老子》一書。莊子曾做過宋國漆園的管理員,辭職后表示"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寧肯隱居陋巷,借米充饑,自編草鞋,過著清苦的生活,也不愿應楚威王高薪聘請而赴楚相之位。從老子的自然無為、少私寡欲、貴柔守雌的思想,到莊子的無己無功無名、逍遙放達的精神境界,無不說明道家與儒家的不同之處。道家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固執(zhí)地守護著人的精神的尊嚴,辛勤地開墾著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從一切無法消除的痛苦和災難中拯救出來,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獲得一種寧靜的自由和圣潔的心境。老子和莊子都是隱士,但他們又不同于一般的隱者。他們的退隱不單單是為了規(guī)避無法改變的罪惡現實,也不僅僅是為了避免為虎作倀、助紂為虐,更重要的是為了尋求一種超越現實的精神自由;蛟S正是因為這一點,道家在韓非子的顯學排行榜上名落孫山?梢哉f,春秋戰(zhàn)國時代所涌現出來的大批隱者的現實生活,以及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對隱者生活的親身體驗,正是道家思想產生的社會基礎。而孔子和孟子則遠離隱者的生活體驗,因而,他們的思想歷程必定不同于老子和莊子。
戰(zhàn)國末期的思想家荀子總結了先秦各學派思想,他在《解蔽》中談到莊子時指出:"莊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意思是說,莊子只重視代表自然的"天",因此而忽視了"人",即用自然掩蓋了人。荀子進一步指出,像莊子這樣來理解"道",那只能是人對自然的一種因循依順。其實荀子只看到了問題的一面,問題的另一面恰恰是,莊子沿著老子"道法自然"的思路,對人的精神自由作了有益的探索,把人對自身的認識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這怎么能說是"蔽于天而不知人"呢?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往往以"消極"、"厭世"等詞匯來形容道家的人生哲學,其實這里有一些誤解。只要我們深入到道家那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學之中去看一看,就不會草率地使用"消極"、"厭世"等詞匯了。
[道家(道教)及其人生哲學]相關文章:
2.道教的名言格言
3.自然之道教學課件
4.道教經典人生哲理
6.
8.幼兒跆拳道教案
9.
10.中班語言月亮的味道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