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這是一首描寫音樂的絕妙好詩。詩人借助奇特的想象將抽象的音樂轉(zhuǎn)化為具體的物象,贊揚了李憑高超的演奏技藝。
首詩共十四行,用了十四個比喻性意象來贊美李憑彈箜篌時的情景美、旋律美和彈技美。這些意象中,有現(xiàn)實的,有幻覺的,有神話的。詩的一連串意象撲面而來,不免使人眼花繚亂,加上語言晦澀,初讀讓人覺得不知所云,細細品味,逐漸清晰:
開頭首先寫李憑所彈的箜篌制作精良,可謂極品,襯托樂音之美;在秋高氣爽的日子里彈奏,可以想見天高云淡秋風涼爽的天氣,正是人意氣風發(fā)之時;由于空氣清徹,樂音也能憑風傳向很遠,這一句寫出了彈奏時的情景美。接下來,寫空山浮云被音樂吸引而凝止不流,湘娥素女被感動得愁怨涕流,而出現(xiàn)這種情況,都只因為李憑在彈箜篌。我們形容一個人美,說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這里的音樂,卻有使浮云凝止,美女傷心之效。
從第五句起,寫彈奏的旋律之美妙和產(chǎn)生的感染力:彈到清脆之處,似聽到昆侖山玉石破碎和鳳凰的鳴聲;彈到婉轉(zhuǎn)之處,仿佛蓮花上的露珠滴落,幽蘭也發(fā)出笑聲;彈到凄清之處,長安十二個城門的氣溫都變冷,宮中的皇帝也為之動情,整個長安籠罩在寒光之中;彈到悲傷之處,致使女媧補的天也再度破漏,秋雨也愴然而下,似乎看到李憑在教善于彈箜篌的成夫人,技藝精湛的神仙也要向他學(xué)習,那音樂感動得老魚也躍出波濤,淵中的瘦蛟也舞動起來;月宮里的吳剛也聽得難以入眠,依著樹發(fā)呆,就連玉兔也不知寒露已打濕了皮毛。這一連串的描寫,從動物寫到植物,從人間寫到仙界,從水中寫到天上,大膽夸張,浪漫新奇。這十四個意象,有的喻聲,有的仿貌,采用比喻、擬人、通感、夸張等各種修辭手法,從不同視角不同層面表現(xiàn)了聽李憑彈箜篌所引起的反應(yīng)和情思。
這首詩的構(gòu)思也很巧妙:開頭一句先寫琴,第二三句寫音,先聲奪人,然后才說到演奏者;寫演奏時,先寫情景,為下文寫旋律作鋪墊;寫旋律,又寫它蘊含的悲喜憂思。詩人充分調(diào)動各種感官,寫箜篌演奏的音質(zhì)美及其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飽含著對李憑技藝的贊美感嘆,全詩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是描寫音樂的絕唱。
作者郵箱: sdhap@126.com
[《李憑箜篌引》鑒賞(網(wǎng)友來稿)]相關(guān)文章:
1.影視鑒賞教案
2.《鑒賞家》的教案
4.影視音樂鑒賞論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