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上梁
一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燈下漫筆》是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散文鑒賞教學的起始課,它是一篇非常有典型意義的雜文,魯迅通過對中國歷史的深入解剖,表達了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憎恨和對國民奴性人格的批判。深刻的思想當然來自深入的思考,但也離不開廣博知識的支持和印證;廣博豐富知識也必須有深邃的思想的觀照,才能熠熠生輝。作為說理散文,“理”固然是靈魂,而“情”則是血脈,失血的靈魂總是令人生厭的而本文激情飽滿,情理交融,語言有力。本課的成功教學,可以提高學生深入觀察、思考生活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思維品質(zhì)和文化品位,發(fā)展學生的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也有著啟發(fā)性的作用,訓練培養(yǎng)學生讀寫技能。所以本文是“重點”篇目。
(二)學情分析 魯迅作品獨特的風格,給大多數(shù)高二學生的閱讀理解留下了一道道障礙(思想的,思路的,語言的)所以這也是“難點”課文。通過學習理清思路讓學生掌握情理結(jié)合的方法自然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同時,通過鑒賞關(guān)鍵語句,能夠讓學生進一步地品味魯迅雜文的“幽默犀利”的語言風格。能否順利教讀本文,關(guān)乎本單元教學的成敗。
(三)知識能力目標
1 知識目標
(1) 把握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構(gòu)思特點,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勤于思考,勇于批判的習慣。
(2) 抓住關(guān)鍵語句品味鑒賞語言,體會情理交融的表達藝術(shù),培養(yǎng)學生鑒賞語言的能
2 德育目標
(1)領(lǐng)會課文中對封建專制主義和國民奴性人格的尖銳抨擊和批判,提高學生對社會政治現(xiàn)象的洞察力。
(2)體會魯迅先生憂國憂民的強烈愛國主義情感,激發(fā)學生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對行文思路進行分析,掌握文中以小見大的構(gòu)思特點,品味鑒賞語言,理解其含義,體會情理交融的表達藝術(shù)。
2、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思考歷史的過程中所流露出來的深沉情感:對封建主義暴政的憎恨和對國民奴性人格的同情。
二、說教法 討論課型。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將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討論的問題一部分由教師擬定,這些問題務(wù)必圍繞教學目標來設(shè)定;另一些問題由學生枯閱讀后提出,--學生的問題可能是散亂的,但只要有思考價值,即應當讓學生展開討論。在討論中,應當激勵學生各抒己見,鼓勵學生有所質(zhì)疑,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突破。關(guān)鍵是思想要“動”起來,要持之有據(jù),言之有理。
在討論課中,教師是激勵者、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和組織工作者。教師應當使課堂討論充實、活躍、有序而有趣。為了便于操作和訓練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討論課擬 將班級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都不得應有專人負責。小組內(nèi)部,小組之間,可以用互相質(zhì)疑,互相問難,互相交流。討論重在過程,對某些開放性問題應當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課堂教學時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指導學生初讀課文,弄清一些詞語,把握思想核心,理清思路的幾次飛躍。教師布置思考題目,學生研讀課文,擬定問題。第二課時,組織課堂討論。
三、說學法 教是為了學,教法的設(shè)計是為學法服務(wù)的,沒有學法的指導,“自主學習”就無從談起。故而學法的指導是重中之重。在本課教學中,要讓學生培養(yǎng)這樣的習慣:快速通覽全文,宏觀把握,抓主旨,理思路;仔細品味揣摩,微觀考量;發(fā)現(xiàn)問題,勇于思考;在具體語境中理解語句。
四、說教學程序 四步四級:初讀總覽――研究質(zhì)疑――討論探究――遷移訓練
(一) 引入新課
魯迅在《夜頌》中說自己是“愛夜的人”。而愛夜的人“有聽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己在暗中看一切暗”。顧城詩云“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那么,1925年4月29日夜,燈下坐著的魯迅,又“看”到了“暗”中掩蓋著的什么呢,魯迅又尋到了怎樣的“光明“呢?
(二)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整體感知,思考以下問題:
1、 作者從現(xiàn)實生 活中的一件什么小事聯(lián)想到了重大社會問題?
2、作者對中國歷史是怎樣進行總結(jié)的?
3、作者所號召的第三時代是什么時代?
討論,交流。教師可作如下提示:(此提示語以下從略)
(1-5)由兌鈔小事引出“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這一深刻思想。
(6-11)結(jié)合史實,回溯中國歷史,將中國歷史總結(jié)為“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
(12-14)諷刺現(xiàn)實,展望未來。發(fā)出對第三時代--“人”的時代的召喚。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奴性”是魯迅對中國歷史和現(xiàn)實的總認識,也是全文的核心思想,圍繞這個思想,文章思維有如下三級跳躍:⑴由“以鈔兌銀”的事聯(lián)想到“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后,還萬分喜歡。” 的判斷。⑵在回溯歷史后,得出“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的驚人發(fā)現(xiàn)。⑶這樣的歷史和現(xiàn)實當然讓我們“不滿”,怎么辦?魯迅說--“無須反顧,因為前面還有道路在。而創(chuàng)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xiàn)在的青年的使命!”文章的思路不是在一個水平面上滑行,而是如層層剝筍,步步深入,出色完成了這三級跳躍。
(三)弄清詞義:
執(zhí)迷:對某人或某事發(fā)生特殊愛好而沉醉。
厘定:整理制定。
發(fā)祥:最初產(chǎn)生、發(fā)生。
先儒:先前的文人。
降格以求:降低標準來尋求辦法。
皇恩浩蕩:皇帝的恩德廣大無邊。
一治一亂;一個時期太平,一個時期混亂。
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奧妙。
心悅誠服:誠心誠意地服從或佩服。
蒸蒸日上: 蒸蒸,上升和興盛的樣子。比喻事情蓬勃發(fā)展,日日都有進步。
朝三暮四: 原來比喻用詐術(shù)欺騙人。后來用以比喻變化多端,捉摸不定。
(三) 學生研讀課文,思考教師布置的思考題,并擬定供下一節(jié)課討論的問題。
(四) 課堂討論 品味鑒賞(分別對各個部分進行有針對性的品味鑒賞)
1、 兌銀小事與“極易變成奴隸”之間有何關(guān)聯(lián)?
心理變化類似:當人突然陷于“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境地時,而又突然得到“等于牛馬”的待遇,盡管“不算人”也會“心悅誠服”的心理和有關(guān)“銀元”的得失心理有相似性。魯迅的聯(lián)想和推斷就是建立在這樣“相似性”的基礎(chǔ)上,在一般人看來毫不相干的人和事之間,他卻能別具眼光地提示出內(nèi)在的相似和相通,從而給讀者以新奇的發(fā)現(xiàn)的喜悅。
2、 重點鑒賞第二個部分中魯迅“披情入理,情理交融”地批駁正史觀點的過程中所流露出的深沉的感情。(找句子,品字詞,鑒感情)
⑴魯迅怎樣將亂世概括為“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① 請同學找出魯迅概括亂世的句子,品味字里行間魯迅所表露出的感情。
強盜來了 -- 殺 官兵既到--仍被殺
敵 他 -- 殺 降 他--也 殺
不服役納糧-- 殺 服役納糧--還要殺
舉例:五胡十六國、黃巢、五代、宋末元末、張獻忠的時候
--表現(xiàn)了魯迅對封建暴政的憎恨和對勞苦大眾的同情。(排比、舉例子)
② 在亂世中百姓產(chǎn)生了何種心理?請同學找出表現(xiàn)亂世百姓心理的句子。抓住重點字詞,認真揣摩字面背后魯迅蘊藏其中的感情。
“百姓就希望有一個一定的主子,拿他們?nèi)プ霭傩眨?-不敢,是拿他們?nèi)プ雠qR,情愿自己尋草吃,只求他決定他們怎樣跑!
“假使真……自然就‘皇恩浩蕩’了!
“較為顧及……奴隸規(guī)則,可使他們上奴隸的軌道!
--表現(xiàn)了魯迅對中國百姓奴性人格的悲哀。(形象、諷刺的語言)
⑵魯迅怎樣將治世概括為“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
① 請同學找出魯迅描述治世的句子,品味魯迅辛辣的諷刺藝術(shù)。
“群盜如麻,紛亂至極之后,就有一個較強,或較聰明,或較狡猾,或是外族的人物出來,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規(guī)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圣!保ㄐ蜗蟆⒅S刺的語言)
② 找出表現(xiàn)治世百姓心理的句子,品味魯迅對治世百姓“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復雜感情。
“不象亂世那樣朝三暮四,只要厘定規(guī)則,便‘萬姓臚歡 , 天下太平’!
③“‘人’的價格”的內(nèi)涵是什么?
指老西姓不受強盜官兵的愚弄,不再淪為牛馬,甚至不再是奴隸,而能夠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充分享受做人的資格,獲得做人的尊嚴,實現(xiàn)當家作主的夢想。
④奴隸規(guī)則”是指什么?
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圣”,總之,是“有一個一定的主子,拿他們?nèi)プ霭傩眨?-一不敢,是拿他們?nèi)プ雠qR,情愿自己尋草吃,只求他決定他們怎樣跑”,并且.“除了老例的服役納糧以外”,不受“意外的災殃”。
⑶造成這樣一治一亂的惡性循環(huán)的根源是什么?
一是幾千年封建暴政,二是幾千年形成的國民奴性。
2、 簡要鑒賞第三部分:
①這里所說的“主子”清道辟路的“做亂人物”指的是哪類人物?
指造反、起義的農(nóng)民。 就其本質(zhì)而言,都不得是給新的“主子” 清道辟路,或者他們自己成為新的統(tǒng)治者。
②“現(xiàn)在入了那一時代,我也不了然”。真是這樣嗎?
不。從下文“但看國學家的崇奉國粹,文學家的贊嘆固有文明,道學家的熱心復古,可見于現(xiàn)狀都已不滿了。”一組句子,可以看出,魯迅所處的時代就是“想做奴隸而不得” 的時代。
③從這里可以看出魯迅希望中國出現(xiàn)“第三樣時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
“第三樣時代”是指一個走出了“一治一亂”的歷史循環(huán)怪圈,從而邁向民主與自由的時代;是一個老百姓告別“想做奴隸而不得”和“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而成為社會主人的時代。
(五) 討論“思考與練習”部分題目和教學相互質(zhì)疑的問題。
(六) 寫作練習:由小及大、由事入理,情理交融,既有理趣又有情趣。你試寫一則200字左右的語段。
(七) 課堂結(jié)語 一件小事,竟引出關(guān)于社會、關(guān)于歷史、關(guān)于民族靈魂的大話題,這是因為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故能以小見大。漫漫五千年文明史,“奴”字一言以蔽之,其偏激令人咋舌,但其深刻又有幾人敢望其項背?下因為目光如炬,故能洞察古今,魯迅是廣博的。你也許不能完全贊同他,但你不能不服他,因為所有觀點都有事實依據(jù)和邏輯依據(jù),神通萬里,思接千載,魯迅是廣博的。魯迅是冷靜的,他的筆是解剖刀,將人們看不到、不愿看的東西揭出來,他的解剖刀甚至直逼你的靈魂,一道寒光閃過,你驚顫了,你震撼了;魯迅又是激情的,而且是火辣辣的愛憎分明,“冰”和“火”如此 的對立統(tǒng)一構(gòu)成了魯迅特殊的理趣和情趣;魯迅是含蓄委婉的,又是直言不諱的,魯迅是幽默和藹的,又是 橫眉冷對的,嬉笑怒罵皆成文章,這都因為魯迅是豐富的。正因為他深刻、廣博和豐富,所以魯迅總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高山仰止,興許我們達不到魯迅的境界,但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平時讀一些魯迅的作品,我們將會深刻起來,廣博起來。讓我們愛魯迅吧。
五 說多媒體技術(shù)運用:使用powerpoint.多媒體技術(shù)和課堂教學整合,二者應當融為一體;在powerpoint上主要輸入一些文本,為課堂教學準備一些輔助材料,擴充課堂容量,并使課堂教學井然有序。故而宜簡潔實用。
六 板書 板書的目的在于鉤玄提要,幫助學生理清線索,更應簡而又簡,精而又精。
板書設(shè)計如下:
燈下漫筆
做奴隸不得
小事→變奴隸 現(xiàn)象(治亂)→本質(zhì) 不滿→創(chuàng)造第三時代
做穩(wěn)了奴隸
\/ \/ \/
引 子 披 專 制 揭 奴 性 出 路
思維 的 三級 跳躍
作者郵箱: tsliang@126.com
[<燈下漫筆>說課稿(網(wǎng)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2.《金子》說課稿
3.《白楊》說課稿
4.外研版英語說課稿
5.初中石榴說課稿
6.《春》的說課稿
7.《觀潮》說課稿
8.初中全英說課稿
9.小學品德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