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比較法在《我的空中樓閣》教學中的運用
《我的空中樓閣》是臺灣當代散文作家李樂薇的一篇意境優(yōu)美情采飛揚的寫景散文。在這篇文章中,它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妙多姿的風景圖:有眉黛似的遠山,有蒼翠欲滴的山林,有虛無縹緲的小屋。那么,如何教好這篇課文,使學生真正的理解作者筆下的所蘊涵的深刻含義,掌握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這成為本文教學的關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采用將本文與劉禹錫的《陋室銘》進行三次比較的方法來傳授。
首先,在明確了本文的學習目標之后,由學生背誦初中學過的劉禹錫的名篇《陋室銘》導入新課,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初次明確兩文在寫作對象的相似點:《陋室銘》一文寫的是作者的居所,而《我的空中樓閣》一文也為我們構筑了一個美好超脫的藝術世界--山上一所家居小屋。從而讓學生在一開始就形成一個比較的意識,去認真學習課文。
其次,在賞析完這篇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之后,再次明確本文與《陋室銘》一文在表現(xiàn)手法上的相似點--托物言志的藝術手法,并采用設疑、提問、探討、解答的方法對課文進行賞析。如問題(1)《陋室銘》一文托什么“物”言什么“志”?(2)本文又是托什么“物”言什么“志”的?(3)作者用繪畫般的筆調寫出了他對小屋的偏愛,為什么小屋使作者如此鐘愛呢?作者又寫出了他心愛的小屋的哪些特點呢?……通過這一系列的提問、探討、分析,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又在比較中較好地理解了作者筆下的小屋獨有的風格特點,以及對這一特定意象--“小屋”情有獨鐘的緣由,原來,小屋的“小、靜、別致”、“含蓄而有風度”、“輕靈而自由”,以及“山坡”成了“幸福的階梯”,“山路”成了“空中走廊”等,都無不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獨立人格的向往,這一切作者沒有明寫,而是通過外在景物的美好,來抒寫這一內在精神的,雖不言情明志,卻處處寫情志,這種托物言志的藝術手法不正與《陋室銘》中借陋室“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等表達作者厭倦官場生活,安貧樂道的思想的藝術手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嗎?
最后,在明確了兩文相似點之后,請同學們再次瀏覽全文,歸納總結,列表比較《陋室銘》一文與本文的不同點。
[板書如下]:
《陋室銘》 《我的空中樓閣》
1表現(xiàn)的是封建大夫的清高思想、安貧樂道的精神 1表現(xiàn)的是現(xiàn)代人的追求
2以寫室內生活為主 2以寫四周環(huán)境為主,即將小屋放在大自然中寫
3著重批判官場生活 3對現(xiàn)代文明的批判,含而不露
這樣,就層次分明地把兩文的不同點展示出來了,比較點一目了然,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形式的比較教學法,既可以讓學生品味到文章的含蓄雋永的意境美,感受到作者獨特的人生追求,又能在比較中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求同、求異的能力。相信比較教學法的恰當運用,課堂教學一定會起到較好的效果。
[淺談比較法在《我的空中樓閣》教學中的運用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
3.淺談教學中的課件
9.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背影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