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 踏 枝
馮延巳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fēng)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一.作者簡介:
馮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廣陵(今揚州)人。南唐列祖時為李璟帥府掌書記。詞集名《陽春集》。陸游《南唐書馮延巳傳》記載孫晟的話是:“鴻筆藻麗,十生不及君;詼諧歌酒,百生不及君;諂媚險詐,累劫不及君! 又據(jù)《釣磯立談》記載,馮延巳特別能言善辯。他“辯說縱橫,如傾懸河暴雨,聽之不覺膝席而屢前,使人忘寢與食”。
其詞滲透著一種時間意識和生命憂患意識。他在詞中時常感嘆人生短暫、生命有限、時光易逝。表現(xiàn)人生短暫的生命憂患意識,成為詩歌中常見的主題。馮詞寫愁的最大特點,是憂愁的不確定性和朦朧性。他詞中的憂愁,具有一種超越時空和具體情事的特質(zhì),寫來迷茫朦朧,含而不露。藝術(shù)特色,一是空間境界比較闊大,常以大境寫柔情,如“將遠(yuǎn)恨,上高樓。寒江天外流”(《更漏子》);“樓上春寒山四面”(《鵲踏枝》)等。闊大無限的空間境界,表現(xiàn)出愁思的深重。二是善于用層層遞進的抒情手法,把幽深的情感表現(xiàn)得一層深似一層。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層深”之法。三是在情景的配置上,善于用逆向配置法(以樂景襯哀情),常常喜歡用明媚燦爛的春景來寫悲哀的情緒。
二.賞析詞作:
1.比較這首詞和韋莊的詞,說說二人的愁情有何不同。
韋莊詞中的愁情是有事跡可以確指的,而馮延巳的愁情則是無端涌起的一種情思,是不可確指的。曹丕《善哉行》有云:“高山有崖,林木有枝,憂來無方,人莫之知!边@種莫知其所自來的“閑情”才是最苦而無法擺脫的。風(fēng)格是恍惚幽咽的。
2.名家評道:“雖然首句僅只七個字,卻寫得千回百轉(zhuǎn),表現(xiàn)出對感情方面掙扎所作的努力”,請同學(xué)們賞析作者開句是如何做到千回百轉(zhuǎn)的。
所來無跡、深沉無方的閑情本已難勝其苦,其后用“拋擲”二字,正是對“閑情”有意尋求擺脫所作的掙扎。而作者又在后面用了個“久”字,足見其致力于擺脫的掙扎之久。而作者卻又在“閑情拋擲久”五個字的前面,先加上了“誰道”二字,言原以為可以做到,而誰知竟未能做到,以反問語氣出之。有此二字,于是“閑情拋擲久”五字所表現(xiàn)的掙扎努力就全屬于徒然落空了。深郁頓挫。
3.賞析“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二句是如何表達出情感的境界的。
杜甫《曲江》詩中寫道“且看欲盡花經(jīng)眼,莫厭傷多久入唇”,面對易落的春花,作者怎能不以酒澆愁,即使喝多傷身也在所不惜!叭杖铡睂懗龇蔷茻o以度春日!扮R里朱顏瘦”則是“日日病酒”的結(jié)果,說“鏡里”,自有一份反省驚心之意,而上面依然用“敢辭”二字,表達了一種殉身無悔的情意,表達出了情感的境界。
4.賞析“河畔青蕪堤上柳”寫景句的作用。
“河畔青蕪堤上柳”七字是承上啟下,意兼比興的,使上、下闋的過渡在若斷若續(xù)之間,上半闋所寫的難以拋棄的“閑情”及還依舊的“惆悵”都在這七個字之中得到了具體的呈現(xiàn)。萋萋芳草再加上千絲萬縷的柳條,惆悵的增長也正如此之紛雜。為下文“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正是觸景生情。賀鑄的詞曾說:“欲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迸c此相類。
5.層深之法最典型的是“淚眼問花花不語,隔墻飛過秋千去”。清人毛先舒云“因花而有淚,此一層意也。因淚而問花,此一層意也;ň共徽Z,此一層意也。不但不語,且又亂落,飛過秋千,此一層意也。人愈傷心,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入,又絕無刻畫費力之跡,謂非層深而渾成耶?”。其他詞作也屢用此法。請結(jié)合此段賞析,分析下片“獨立小橋風(fēng)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所用層深之法。
“獨立”二字,寂寞已是不可而知,再加上“風(fēng)滿袖”,“滿”字寫出風(fēng)寒襲人,更是凄涼可知。又用“小橋”二字,則其立身之地的孤零至無所蔭蔽如在目前。此境之中寂寞孤零凄寒侵?jǐn)_,心情之凄苦已是不堪忍受。再加上“平林新月歸后”,“平林新月”,則樹梢月上,夜色漸起,又說“人歸后”,是寂寞人定之后了,孤立的時間之長就可想見。用此景作結(jié),將上文“閑情”之苦之深之久之難以排遣,寫得層層深入。
三.名家評價:
1.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詞家每先言景,后言情,此詞先情后景。結(jié)末二句寓情于景,彌覺風(fēng)致夷猶。”
2.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可謂沈著痛快之極,然卻是從沈郁頓挫來,淺人何足知之?”
[鵲踏枝(蘇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xué)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