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
畢飛宇看起來個子很高,給人的感覺足有190厘米;顯高的原因是他挺拔,修長的雙腿裹在牛仔褲里,非常精神。他的形象很帥,有棱角的臉上長著一雙充滿銳氣的眼睛,顯得特別神氣;同時他又特別幽默俏皮,與人談話時手勢很少,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不急不慢的話語中總有讓人忍俊不禁的故事。
畢飛宇說自己關(guān)心時事,喜歡英超;此外還有3點與眾不同的地方:一是在電子時代、信息社會的今天,他堅持不用手機。在別人看來,那是在刻意打造自己的個性,但他卻矢口否認,理由是自己日常生活安定,按部就班,而且每天基本上都在家,家里有座機,手機沒用處。二是畢飛宇跟教育淵源很深,他的父親做過教師,母親做過教師,兩個姐姐也做過教師;他本人畢業(yè)于揚州師范學(xué)院,也有過從教5年的經(jīng)歷;他的太太至今還是一位教師。三是畢飛宇不僅堅持健身,而且從2001年至今經(jīng)常去盲人推拿院,在那里結(jié)交了許多盲人朋友。
10多年前,若要提起畢飛宇的名字,人們也許會感到比較陌生,其實張藝謀導(dǎo)演的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轟動一時的電視劇《青衣》的原作者就是他。有人說,那時他若是有心計的話,是可以借著張藝謀的名氣來炒紅自己的,但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的理想是用小說成就自己在文壇的地位。多年來,憑著自己的實力,畢飛宇寫出了小說集《慌亂的指頭》、《祖宗》,小說《青衣》、《玉米》、《平原》,出版了文集4卷,獲得了首屆魯迅文學(xué)獎、馮牧文學(xué)獎、首屆中國小說學(xué)會獎等。尤其是最近剛出版的長篇小說《推拿》,更是引起了文壇廣泛的關(guān)注。
《青衣》是畢飛宇頗有影響的一部中篇小說,是他精心打磨的一部重要作品。發(fā)表的當年在文學(xué)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于2002年獲得最佳中篇小說獎,后來被改編成電視連續(xù)劇,熱播銀屏;貞浧稹肚嘁隆,畢飛宇說了一段往事:當年寫《青衣》中的筱燕秋,我跟京劇演員一個都不認識,我始終掌握不住筱燕秋這個角色的模樣。后來在朋友的幫助下,我找到江蘇省京劇院一個70多歲早就退休的女演員,她一邊同我說著話一邊用手指敲著桌面,像敲著節(jié)拍,眼睛閃來閃去,一個小時后,我覺得找到了感覺,塑造人物時知道往哪個方向努力了。在后來的創(chuàng)作中,聰敏的畢飛宇對這些東西加以深度挖掘,具體描繪,完成了筱燕秋這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讀過《青衣》的人都能深切感覺到這部小說的生活氣息,也看到了畢飛宇的聚焦點,只關(guān)注兩個人:男人和女人,只關(guān)注兩件事:幸福與不幸;只關(guān)注兩樣?xùn)|西:性格和命運。畢飛宇通過人物形象實現(xiàn)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愿望:筱燕秋的悲劇既是性格悲劇又是命運的悲劇,既是時代悲劇,又是人性的悲劇。她心中的那種壓抑,那種痛,那種不甘,那種無力回天還掙扎,不到黃河不死心的悲劇結(jié)局,給人們留下了深久的印象。
畢飛宇對盲人的關(guān)注由來已久。當年大學(xué)畢業(yè)時,他曾經(jīng)在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xué)校任教5年。那是一所為特殊教育培養(yǎng)師資的師范學(xué)校,很多年過去了,直到今天回憶起第一次見到盲人的感受都令他心動:“有生以來,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十幾盲人站在我的面前,都是十幾歲左右的孩子,從視覺上給人的感覺是極其難受的!碑咃w宇說,那次見面之后,回到房間心里特別痛苦,好幾天以后才平靜下來,后來在很長時間里,他都不情愿到盲校和聾校去。
2001年,酷愛健身的他因為運動過度,肌肉受了傷,在朋友的介紹下,到盲人院的推拿房做理療。一個多月后,身體雖然康復(fù)了,但他卻從此結(jié)交了許多盲人朋友。他發(fā)現(xiàn)與盲人朋友結(jié)交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悲情,反而很輕松、很愉快。他們那種平靜如水,純樸自然的生活態(tài)度是很多健全人無法相比的。起初畢飛宇并不知道有些盲人因為遺傳原因不能要孩子,在一次聊天時,他隨意問道,你們什么時候要孩子?對方大方地回道,不行啊,我們是基因問題,不能要了。說這話時那種坦然的神態(tài),全然沒有想象中的傷感。
決定要寫《推拿》這部小說的時候,是去年的4月份,那天在書房里畢飛宇閉上了眼睛,這似乎是在體驗盲人的感受。在畢飛宇看來,黑暗中的生活是難以揣摩的,在他看來“盲人的生活有點類似于因特網(wǎng)里的人生,在健全人需要的時候,一點機,盲人變得具體起來;健全人一關(guān)機,盲人就自然而然地走進了虛擬空間。”在寫《推拿》的時候,他只能用想象進入他們的世界,因此小說中90%以上的故事和細節(jié)都是虛構(gòu)的。不過在與盲人交往的過程中,讓畢飛宇至今不明白的是,盲人在找對象時,為什么十分在意對方的長相,甚至比健全人更講究。在一起聊起自己的男女朋友時,他們都不忘問一句:“他(她)長得好看嗎?”這樣的問話讓畢飛宇感到很疑惑,忍不住問他們:“你們怎么這么注重長相呢?”沒想到他們卻回道:“當然了,誰不愛美呀!”畢飛宇一聽就明白了,在《推拿》里他專門用了一章來寫盲人對于美的追求,“盲人對于美和異性的長相的在意,我愿意把這看作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于盲人,畢飛宇還有另外幾點印象:第一就生活而言,他們要求比較低,溫飽就行;第二在工作中,誰都不想受人管制,人人都想當老板;第三他們不信任外面的世界;第四他們的自尊心比一般人都強。
畢飛宇筆下的《玉米》不僅在中國文學(xué)界獲得了極高的評價,而且在國民氣質(zhì)高雅的法國也頗受歡迎。小說通過講述一個與權(quán)力得失相關(guān)的鄉(xiāng)村女子的命運,揭示出在貧瘠時代,權(quán)力對人的腐蝕。在小說里讀者看到了人精一般的玉米沉著、冷靜,工于心計,凡事處心積慮,仿佛高明的棋手,每走一步都暗藏著殺機,其精明能干,不遜于大觀園中的王熙鳳。
其余作品如《家里亂了》、《好的故事》、《哥倆好》等更是寫出了人性丑陋、低俗的一面。尤其是在《雨天的棉花糖》里鮮活生動地寫出了人心中的痛苦與無奈、心酸與迷茫。
盡管畢飛宇能將自己筆下的一個個人物塑造得如此成功,如此栩栩如生,但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在與朋友閑聊時流露了出來--他害怕自己筆下的人物。他說:“好的人物形象與作家可以算作半個親人。為什么算半個?因為我怕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很少怕什么人,但我怕我作品中的人物。比如《青衣》里的筱燕秋,《玉米》里的玉米,《平原》里的端方、三丫,這些人我都怕。他們都是凜然的,尤其是《青衣》里的筱燕秋,在寫作時我都不敢正視,直到寫完都不知道她長得什么樣!币粋熟悉畢飛宇的批評家曾問過畢飛宇:“你的小說中為什么沒有肖像描寫?”畢飛宇回答得也很實在:“我不愿意做肖像描寫,我愿意與我小說中的人物心貼心,卻不愿意與他們面對面!
胡玉萍
[畢飛宇:與小說中人物心貼心]相關(guān)文章:
4.人物心理的成語
7.有人物心理的成語
8.含人物心理的成語
9.小說人物小論文
10.寫人物品格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