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金平
何滿子的《剃光頭發(fā)微》之所以被作為范文選進教材,一個很重要的理由,是它的構思極為精巧。作者用了絕大部分篇幅,鋪陳古今中外關于理發(fā)的種種掌故,到最后,才點明主題是嘲諷那些濫用職權者,卒章顯志。文章談天說地、道古論今,既放得開,又收得攏,故而深為文章家們所欽佩。不過這篇文章是否真的可以成為學生們作文的范式,還是一個很值得懷疑的問題。
前兩年曾有“小作家”的高考作文寫得很有個性和藝術性,卻沒有得到高分,于是引發(fā)了人們對高考作文議論紛紛和猛烈抨擊,后來有專家出來發(fā)話說,“高考是面對大多數(shù)人的,主要是考一般知識和能力,就作文而言,主要也就是考能否寫有內容又通順的文字,才情的發(fā)揮也必須在考試要求的框架內”,于是有關這方面的討論似乎也就漸漸地平息下來。畢竟,對專家、對權威,國人一向是非常敬畏的,既然專家都說必須要有“框架”,我們老實地按照專家的話去做,戴上這個“框架”就是了。就連有“天才少年作家”之譽的蔣方舟在高考作文時,也“不敢稍有發(fā)揮”,而是和大多數(shù)學生一樣“寫得很平穩(wěn),也很‘八股’”。不難想象,如果我們的學生也模仿何老先生寫一篇就連一些老師也不太喜歡的、似乎雜亂無章而實則功力深厚的《剃光頭發(fā)微》,等待他的命運將是如何了。
據這位專家說:“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提高讀寫能力是他們學習語文的起碼要求,先要學會掌握語言表達的工具!蔽以谙,如果以學生學習語文主要是為了掌握一門工具為借口而扼殺孩子們的才情和創(chuàng)造的話,也許他們掌握這個工具之時,就是他們成為社會工具之日!這并不是什么危言聳聽,只要看看現(xiàn)在畢業(yè)的許多大學生的命運,就會明白不注重個性和才情的教育,除了能夠培養(yǎng)出大量過剩任人擺布不會獨立思考的工具(而且還是許多企業(yè)單位不屑于要的工具)之外,還會造就出些什么東西出來!
不過據說教育部是不反對(但并沒有說要贊成)學生考試時寫最能體現(xiàn)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詩歌的,可問題是現(xiàn)在各地的高考作文,依然是明令不得寫成詩歌的。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呢?我想這絕不是下面那些考試部門心懷仁慈,擔心學生詩歌寫不好而得低分而落榜,而是心生虛怯,害怕自己詩歌讀不懂因誤判而丟臉。所以他們就利用手中的這一點點權力,雖然“就有那么一點剃頭權”,但“誰撞在他手里,就得看他的嘴臉,聽他的發(fā)落”,你要寫詩歌,沒門!
中國的學生頭腦中僅剩的一點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皮毛,在這些“剃頭師傅”們的銳利剃刀的飛舞之下,是要被砍削得牛山濯濯、一毛不存的;而中國作為一個“詩的國度”,在現(xiàn)在各省市高考制度的"框架"之下,也必定是要被窒息而永久地消亡了。
對這樣一些“剃頭師傅”們,怎么就沒有人依據“試看剃頭者,人亦剃其頭”的原則,也將其剃掉呢!
[剃頭師傅與高考作文--《剃光頭發(fā)微》漫筆之二(人教版高一必修)]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