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十三歲的際遇》 課時:2課時
主備人:王粉娥 審核人 : 使用時間: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對北大的感情,理清作者思想感情變化的過程
2、品味思考文中抒寫北大對自己的巨大影響的精彩語句
3、培養(yǎng)自己自信,積極進取的好學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感受關鍵語句來體味文中作者對北大的深情,深入體會并學習作者“渴望生活,渴望創(chuàng)造,渴望有一副輕靈的翅膀”的精神。
[教學難點]
創(chuàng)設情境,品味詩化的語言,把握文章的感情線索,理清感情變化的軌跡,體會小作者對北大真摯的情感,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整體學習思路點撥]
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將用兩個課時的時間完成,第一課時主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理清作者思想感情變化的軌跡,體會作者對北大的深情。第二課時主要是品味語言,我們要把把精彩的語句逐一找出來加以體味,作深入的思考,并在全班交流。再反復誦讀這些語句,在讀中把握感情。文章中提及的北大對作者的影響,我們要先劃出相應的語句,在討論后歸納出要點。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對北大的感情,理清作者思想感情變化的過程
[教學過程]
1.自讀課文,熟悉內(nèi)容,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解釋詞語意思
彈指 ( ) 迸濺 ( )
沉淀 ( ) 積攢 ( )
嗚咽 ( ) 摒棄 ( )
怪癖 ( ) 哺育 ( )
稚氣 ( ) 安恬 ( )
驀然 ( )
3、根據(jù)注音寫字詞并解釋詞義
塵 yuán qióng 隆 zhòu然 xī 利 xié 取
Cháng yáng chōu qì xù yǔ mílí chóu chàng
二、欣賞北大風景的相關圖片,激發(fā)自己對北大的向往。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輕聲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自讀課文時,思考:
1、“我”第一次知道北大是什么時候?是怎樣知道的?
( )
2、“我”十歲時,乘汽車從北大校門口經(jīng)過,為什么固執(zhí)地扭過頭,不看呢?
( )
3、剛入校的田曉菲和兩年后的她有什么變化嗎?
( )
四.課堂小結。
本篇課文是一篇散文,重在抒寫一種心境和情緒,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北大的深情。在學習本文時,重在引導學生通過感受關鍵語句來體味文中作者蘊含的深情。
《十三歲的際遇》詩化的語言、跳躍的思維對多數(shù)初一學生而言,是難以理解、把握的。所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品味語言,理清作者感情變化的思路,體會小作者對北大真摯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將作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五。課堂檢測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修改下列病句。
(1)北大為我展示了一個動人的新世界,在這令我驚喜的天地里,我渴望創(chuàng)造,渴望生活……
(2)自從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掌,對于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
(3)只有兩岸風景變換,河上才始終有著擁抱未來的船客……
2..下列成語,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一視同仁 白駒過隙 小心翼翼
B.津津有味 彈指一瞬 莫名其妙
C.不甚感激 不折不扣 談笑風聲
D.耳目一新 曲折通幽 亭亭玉立
六.學后記:
七.教后記:
第二課時:
一。默讀全文,將文中不能理解意思的詞語或者是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劃出來,讀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這一段表達了什幺內(nèi)容,注意勾畫那些表現(xiàn)了作者對北大的感情的語句。
二、概括文章內(nèi)容要點,理解文章大致意思,討論:
1.集中注意力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若分為三部分該怎么分,為什么?
第一部分(1-3):寫“我”進了北大,實現(xiàn)了童年的夢想。
第二部分(4-13):寫“我”在北大三年里的學習和收獲。
第三部分(14-18):抒發(fā)“我”對北大的熱愛之情。
這樣三個部分層次清楚,重點突出:從過去寫到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寫到未來;從初識寫到進校,從校內(nèi)的三年生活再寫到對北大的贊美歌頌。這樣分段,顯得自然、合理。
2、文章分為獨立的三個部分,用空行空開,那幺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用一個詞填在下列括號內(nèi):
按時間順序來寫:( )
3、第一部分表現(xiàn)了作者回顧進北大兩年的生活產(chǎn)生的感受?
--第一段“我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著這似曾相識的風景,一些莫名的驚奇、喜悅與感動,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內(nèi)心。”這主要表達作者對北大有一種說不清的( ),或者說是一種心靈上的投合。第二段中“我卻固執(zhí)地扭過頭去,口里說著:‘才不呢!現(xiàn)在若看了,以后再來上學不就‘不新鮮’了嗎?”這個情節(jié)非常有趣,它表達了十歲的“我”是多么地富有個性和自信,“我從未懷疑過我要成為北大的學生”?傊,這個部分主要表達作者從小就對北大一往情深,心儀已久。
4、第二部分從哪些方面寫去寫北大的?
北大的( )(因為是知識的象征)
北大的( ):同學、老師、我(因為是北大的主體)
5、朗讀第8、9段,哪些語句寫出了作者北大圖書館的感覺,是什幺樣的感受呢?
--惶恐于自己的無知,再次扣住( 。、感動之情。
6、朗讀10、11段,第10段第一句話所起的作用是什幺?“更喜歡讀北大的人”,“人”可以“讀”嗎?在這里“讀”是什幺意思?此文的作者又從北大的人身上讀出了什幺?
三。 課堂小結。
田曉菲在五六歲時,在家長的引導下讀了很多詩和其它文學作品,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書呆子”,后來,又學寫作,并經(jīng)初中時出了她的第一本詩集,她的詩作還獲了“世界兒童詩歌比賽”的國內(nèi)獎,十三歲時,她在天津十三中讀初中時,被北京大學英語系破格錄取,后來,她又考取了出國留學。這篇文章是她十六歲時,也就是她讀三年級時,為紀念北京大學建校九十周年寫的。她是個有理想、有追求,學業(yè)優(yōu)異的學生。13歲就進了大學之門,而且是全國一流的高等學府。那我們有該如何呢?
四.課堂檢測。
1.下面句子各有一處語病,請改正。
(1)對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十分刻不容緩。
(2)針對目前互聯(lián)網(wǎng)上存在的不良現(xiàn)象,很多人發(fā)出文明辦網(wǎng)。
2.在文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摘錄下來。
五.學后記:
六.教后記:
[《十三歲的際遇》導學案(蘇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十三歲的際遇教案設計
2.《談中國詩》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