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 聲
關汝松
教學目的:
1、通過課文學習,引起人民對總理的更崇高的敬意。
2、學習本文“以小見大”的寫法。
3、理解并把握通過細節(jié)描寫和場面描寫來反映人物品特點。
教學重點:目的1、目的3
教學難點:目的2
教學時數(shù):2學時
教 學 步 驟
一、指導學生看閱讀提示,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敘事性散文。它通過記敘1996年河北邢臺大地震后,周總理在余震未消時,帶著黨和政府的關懷,親臨災區(qū)慰問受災群眾時發(fā)生的一件極小的小事,突出了“人民總理人民愛,人民總理愛人民”的這一感人的主題。
二、學生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本文為什么以“掌聲”為題?
2、本文結構如何?
明確1:文章就是通過敘述兩次“掌聲”的響起的場面,來體現(xiàn)群眾與領袖心心相印的深厚情感。
請學生找出描寫兩次掌聲響起的段落。
提問:描寫兩次掌聲響起前面的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
(暫時留下,看問題2)
明確2:本文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1--13)記敘人民群眾冒著風沙在打谷場上迎侯周總理。(“人民總理人民愛”)
第一層:(1--5)主要通過場面描寫(人民群眾的歡騰氣氛)、環(huán)境描寫和人物特寫(縣委書記張建)來表達人民群眾對總理親臨災區(qū)慰問的激動心情。
第二層:寫干部群眾不約而同,選擇了面對風沙而把好的地理位置讓給總理。表達了人民群眾對總理的深深擁戴之情。
第二部分:通過總理執(zhí)意要自己面對風沙的舉動,把愛民如子、與人民心心相印的總理形象栩栩如生的刻畫出來了。
三、分析第一部分:(學生閱讀3分鐘)
思考:第一部分內(nèi)容完全沒有寫“掌聲”,似乎與文題無關,為什么作者要花如此筆墨來寫?
明確:作者首先描寫了一個特殊的時刻:震后。一個特殊的場面:歡騰、激蕩。是什么能使人們能“從震后的悲痛中掙脫出來”呢?這無疑給讀者一個懸念。再看看縣委書記,是“兩眼布滿血絲;穿在身上的那件粗布黑襖,不知什么時候被釘子剮破前襟,露出了棉花套子;……仿佛蒼老了十歲!边@一縣之長,竟然如此狼狽,可見地震給人民帶來了多大的災難,可是,“他的目光卻閃著抑制不住的興奮神采”,究竟是什么大喜事呀?不由得疑問重重。至此,作者才抖開迷團:原來,周總理來到了他們身邊。
這里,作者主要是通過場面描寫(人民群眾的歡騰氣氛)、環(huán)境描寫和人物特寫(縣委書記張建)來表達人民群眾對總理親臨災區(qū)慰問的激動心情。
本段的主要作用是引起懸念,鋪墊,看似與掌聲無關,其實是一種氣氛的渲演,看似沒有寫掌聲,其實已是掌聲的前奏。這種人未至而勢先行的寫法,一下子就把讀者的情緒調(diào)動起來了,也為文章定下了感情基礎:充滿激情,包含深情,使得后文的小事自然而然蓄滿情感而無小題大做之感。
接下來作者不動聲色的記敘了群眾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中自覺地選擇面對風沙的位置,看似平淡,而于平淡中顯真情,表達了人民對總理的愛戴。
四、分析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重點寫兩次掌聲。
請學生指出寫掌聲的兩個段落,并大聲朗讀。
思考:兩次掌聲分別是在那種心態(tài)下響起來的?
明確:第一次掌聲,是表達對總理冒著余震的危險親臨災區(qū)慰問的敬意,它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由總理素來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自發(fā)引起的。從這次掌聲中,我們聽到的是人們對仰慕已久的親人的熱愛的心聲,他既展示了人民的淳樸、憨厚,更向我們展示了共和國領導人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形象。
第二次掌聲,則由總理的一次并無豪言壯語的小小舉動引發(fā)的,它是人民對久已仰慕的總理的認識深化后發(fā)自肺腑的感動和激動,他們不會多說什么,但從這掌聲中,我們可以聽到,災區(qū)的這些質(zhì)樸的老百姓,在面對他們熱愛而且實在值得他們熱愛的總理時,有著怎樣的心情,又有著怎樣的決心!于是掌聲的意義得到升華:它是對總理樸實、高尚、無私品德的最高禮贊,也是對災區(qū)人民質(zhì)樸、憨厚、堅強品德的頌揚。它反映著流傳人民中間的一個永不褪色的話題:“人民的總理人民愛,人民的總理愛人民”。
五、寫作特點:
1、以小見大的選材手法。
一滴水可以照見整個太陽,作者深諳此理。
1966年邢臺突然發(fā)生六七級地震,這是解放后第一次發(fā)生在人口較稠密地區(qū)的強震,遭災人口近40萬。當天,國務院召開緊急會議,這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然而,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作者卻選取一個似乎不足掛齒的小事,反而更能把叱咤政治舞臺的大人物寫得真實、感人。
2、抓住細節(jié)描寫,塑造人物形象。
邢臺強震后,年近古稀的總理(1898--1976)穿著一套絲綿質(zhì)地的中山裝上了路,冒著余震危險于農(nóng)歷2月18日(3、19)趕赴災區(qū)視察慰問。當天下午,專列到達石家莊,專列上的人還能感到余震帶來的晃動,總理又直乘直升飛機,到達最嚴重的地區(qū)。于是就有了這樣一幅感人至深的照片:
受災地區(qū)還余震陣陣,少數(shù)地段震開了長達一米多的地面裂縫,正在冒著帶熱氣的黑水。風沙中的群眾席地而坐,周恩來不穿大衣不戴帽子站在木廂上,他迎著刺骨的寒風,而讓老鄉(xiāng)們背北面南以避寒風。他向災區(qū)人民作了真切 感人的講話,盡管天寒地凍,老鄉(xiāng)們的心里卻似有一股暖流在涌動。
(讓學生參與)
描寫中作者抓住了兩個細節(jié)動作來寫:第一個細節(jié)是總理發(fā)現(xiàn)群眾迎著風沙而坐時,“他濃黑的雙眉擰成一線,”他把目光“盯”在張建的臉上。第二個細節(jié)是描寫總理吩咐司機把車開到北頭的細節(jié)。于是,畫面出現(xiàn)了:人民群眾舍不得自己的總理受風沙之苦,人民的總理更不忍心讓自己的人民受風沙的煎熬。這感人的場面,如何不會有掌聲響起來!
六、關于總理的幾件小事。
1、 周恩來的“第二辦公室”和“第三辦公室”。
2、周恩來睡的是一張普通木床,棕棚床墊。
3、周恩來逝世,十里長安街,悲聲一片。
七、習作演練:
捕捉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采用以小見大的手法,進行口語作文練習。
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