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一加強誦讀,積累古詩詞;二、結合背景,理解古詩詞;三、抓住詩(詞)眼,鑒賞古詩詞;四、聯(lián)系生活,運用古詩詞。較好地運用這四步,就可以大大提高古詩詞教學效果。
【關鍵詞】古詩詞 教學 積累 理解 鑒賞 運用
中國古典詩詞以其卓越的文學成就,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傳唱千年不衰,成為國中文化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們洋溢著中國文字的魅力,充滿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它們如同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脈脈相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才。我們作為語文老師,該如何有效地進行古詩詞教學?如何引導學生去學好古詩詞?本人在新課標教學理念地指導下,根據(jù)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實踐的摸索、研究來談談個人的做法。
一、加強誦讀,積累古詩詞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惫旁娫~豐富的感情、深刻的內涵蘊藏在凝練的語言中,不反復誦讀,又如何體會得出?只有反復吟誦,才有可能把握詩詞的感情脈搏,理解詩詞要表達的中心。但“一口卻吃不成胖子”,古詩詞的教學不是一夜春雨、杏花滿樹的快捷,它需一點一滴的積累沉淀,積小流才能成江河,到達一定程度時,進行“質”的飛躍。當然,古詩詞作為中國文化財富中最寶貴,最精彩的部分,而作為語文老師,還有諸多的語文教學任務等著我們去完成,因此我們沒那么多時間,也沒那個條件去大量的積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這就得靠語文老師平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積累古詩詞的好習慣了。如:每節(jié)語文課前由語文課代表在黑板一側抄好一首詩詞,語文課預備鈴一響,由課代表帶領大家反復朗讀,每堂語文課把師生相互問好的時間改成讓全體學生齊背這首古詩詞,開始先由教師賞析,后來逐漸轉變?yōu)閷W生賞析,為學生提供大膽展示自己的空間,使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得以提高。利用這短暫的課前幾分鐘,每周可熟記并理解兩三首詩詞,日積月累,就是一筆不小的古詩詞財富了。當然靠課前這幾分鐘學顯得太微不足道了。我還要求我的學生每人自制詩詞卡片,一面抄寫題目、作者,另一面抄寫古詩詞文。每天晨讀時,要求學生進行相互抽查背誦,讓大家溫故而知新。下課時,四個同學一組還可以打詩詞牌,即每人依次摸牌,看到題目、作者的則背誦詩詞文,看到詩詞文的則說出題目、作者,答不出則讓下一個同學答。這樣既積累了古詩詞,又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
另外,我們還可以讓利用寒暑假的時期讓學生搜集報紙,廣告等媒體中的古詩詞精美的語句,在開學趁熱打鐵,開展背誦比賽。二、結合背景,理解古詩詞
凡是有生命力的古詩詞都是詩人有感而發(fā)之作,詩所傳達出的思想主旨無不與作者的平生、閱歷、遭遇及他所處的時代的社會生活相關。因此,要使學生正確理解古詩詞的含義,就必須對這些知識有所了解。這樣才易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如賞讀杜甫的《春望》詩,先要弄清這首詩是寫作背景: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詩人赴奉先探家,正值安史之亂,賊破潼關,詩人被迫北上安家。七月肅宗即位于靈武,詩人前往投奔,不料中途為賊兵所俘,被押至長安,因他官職小,未被囚禁。第二年,他乘隙逃離長安。這首詩就是他逃離長安前一個月寫的。詩人正是因為與家人難通音信,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牽夢縈,表達他對妻兒的強烈思念,于是發(fā)出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感慨。若不跟學生講清這一背景,學生就很難明白作者的這種境遇,也就理解不了一封家書何以值萬金。又如李白的《行路難》,若不弄清楚李白寫這首詩的處境,那么詩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钡染渥訉W生就無從理解。因此分析詩歌前,我先跟學生把背景資料交代清楚:天寶元年,李白被召入京,供奉翰林。玄宗雖對他禮遇有加,但不過是賞識他文學上的才華,李白“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根本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一向清高的李白忍受不了這種處境,而他的清高又為當朝的權貴所難容,終被“賜金放還”。離開長安,就意味著被迫放棄自己的理想。這不能不使有著積極入世之心的李白感到極度苦悶。這時,他的一位朋友在京城擺了一桌酒席宴請他。面對美味佳肴,李白卻“停杯投箸”,難以下咽,學生也就能理解這種心情了。
三、抓住詩(詞)眼,鑒賞古詩詞
古人作詩講究“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力求一字傳神,一語驚人。而一首詩中最凝練最傳神的字句就如同這首詩詞的眼睛,即整首詩詞的主旨句。因此抓住古詩詞的詩眼或詞眼,是我們教學古詩詞的一個突破口。比如大家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中的“綠”字,詩人曾用過“到”、“過”、“入”、“滿”等字,但終覺不如“綠”字來得好。原因是:用“綠”字詩意就更顯深沉,情思浩蕩,不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江南春風和煦,百草逐生,流露出詩人當時奉詔入京的喜悅,還有經(jīng)歷罷相之后被征召回朝的重重憂慮,一個“綠”字高度概括出詩人的喜悅、彷徨等豐富的內心世界,著實讓稱道。又如張養(yǎng)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最后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钡莱隽顺娴膶嵸|,引導學生明白了這句,那么學生自然就能理解作者站在潼關這一兵家必爭之地是何等的感慨萬千了。
四、聯(lián)系生活,運用古詩詞
古詩詞作為祖國文學寶庫中最璀璨的明珠,我們不但要教會學生學習如何誦讀,如何理解,如何鑒賞,更要讓學生懂得如何運用古詩詞。比如:當我們帶領學生出去旅游,登上了高山之巔,我們可以問學生:此時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學生一定能答出: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當一學生考試失意時,我問其他同學,我們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詩來勸慰他?大家齊答: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當我在教學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中寫雨的一段時,講到“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比齻比喻寫出了春雨細密、輕盈的特點。我問學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特點?學生用杜甫的詩《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焙芎玫鼗卮鹆宋。是啊!“潤物細無聲”不正是春雨細密輕盈這一特點的絕好寫照嗎?
此外,我經(jīng)常鼓勵學生多留意生活中的古詩詞,把這些古詩詞運用到他們的日記中、作文中。有些學生不但運用自如,更是對一些古詩詞進行大膽地加工改造。例如有位同學在寫到自己的校服丟了,他獨出心裁,模仿《春曉》一詩寫到:“春眠不覺曉,校服吹跑了。若有拾到者,酬謝少不了!彼穆斆鞑胖,他對古詩詞的巧妙改寫不能不讓我們由衷地折服。
古詩詞是中化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內涵極其豐富。我們炎黃子孫,應當繼承民族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文化,才能撐起精神的大廈。我們作為語文老師,就更有責任把這種光榮的民族文化傳承下去,讓它繼續(xù)發(fā)揚光大,澤被后世。上面是我個人做出的一點嘗試,微不足道,相信廣大的語文老師定能總結出更多更妙的方法來。
宇佗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之我見(人教版七年級選修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1.初中語文優(yōu)秀教學論文
10.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