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nèi)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nèi)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為灰燼。 就是這樣一座享有“人間天堂”美稱的萬園之園卻于1860年化為一片灰燼。 在十九世紀的這場大火中,圓明園所有的輝煌所有的驕傲來不及哀鳴一下,就被吞沒了。他的身體被分成零碎的一點一點,運到了外國的博物館。
一、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思考:
1、作者寫了一個怎樣的廢墟?
作品的開篇,作者用一種近乎凄愴的筆調(diào),描繪了在冬日斜陽無力地籠罩下的圓明園廢墟的概貌。描繪了干皺的田地中點綴著的斷石殘碑,以及那枯荷衰草
2、作者是單純地描繪廢墟嗎?還是有什么目的?
作者渲染這一派荒涼衰敗的景象,絕不僅僅是憑吊這一歷史的遺跡,發(fā)思古之幽情,而是通過這荒蕪景象的描寫,抒發(fā)內(nèi)心渴望更新、渴望變革的激情,作者渴望改變這一切,可以說,這種情感貫穿于整個作品之中。
3、“廢墟”召喚的是什么?
召喚全社會每一個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時代的大變革和百廢待興的建設浪潮之中。(生命的短暫,自然的永恒,歷史的滄桑,總會令人不禁唏唏感嘆,但是除了感嘆我們還應該做些什么呢?而且沒有憂國憂民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那么人的感嘆就只能是淺薄和虛華。 所以“召喚人們留下來,改造這凝固的歷史”做出努力,應是每一個“我”的責任。)
楊思立
[《廢墟的召喚》 教案教學設計(語文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廢墟的召喚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