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了解漢樂府的有關常識。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意副詞、古今異義詞。
技能目標
1. 鑒賞劉蘭芝、焦仲卿兩個人物形象。
2. 了解敘事詩中通過對話揭示任務形象的藝術性。
三、情感目標
品味詩中的民族氣息和抒情意味,體會作者對劉蘭芝的同情。
【教學重點】
疏通文義,把握故事發(fā)展過程,分析人物感情。
掌握文中的“偏義復詞”和“相”“自”的一詞多義。
識記有關文學常識,背誦有關名句。
【教學難點】
通過人物對話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摯感情。
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學習本詩的賦、比、興手法。
【教學手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兩個課時
第一個課時
導入
在標題下面寫下兩行字;一個斷人心腸的故事,一曲唱絕千古的悲歌。師:“其實文章就是一曲悲歌,一段悲劇。悲劇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僅僅是悲劇,而是永遠的生活,大家熟悉的感天動地的梁祝化蝶就是這種悲劇的延續(xù),而千年過去了,這樣的悲劇并沒有隨著古人沉痛的悲告而終結,勞燕分飛的《釵頭鳳》仍在上演著……” 師簡介陸游與唐婉的愛情悲劇。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叫沈園的地方,一個叫陸游的詩人,娶了一個叫唐婉的女子,伉儷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對神仙眷屬。然而,這一切,并不隨陸母之意,逼迫夫妻離異。幾年后的一個春日,陸游滿懷郁悶踽踽獨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陸游滿懷傷感,詞成《釵頭鳳》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毙腋5募彝ザ际窍嗨频,不幸的家庭卻有著不同的不幸,我們的文章演繹的是怎樣的一段愛情呢?讓我們隨著錄音走進課文,聽課文錄音(男女配音)。提醒同學在聽的過程中注意給生字注音,并劃出難解字以及句中停頓。
在漢末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但劉蘭芝卻為婆婆不容,婆婆百般刁難她,沒有辦法,劉蘭芝只有自請回娘家。夫妻二人雙雙“誓死不相負”。蘭芝回到娘家后,不久,縣令替他的兒子求婚,焦仲卿聞聽此事,二人生人作死別,在蘭芝成婚那天,蘭芝毅然投井而死,仲卿也自縊身亡。死后兩人變成了一對鴛鴦相對而鳴。這個美好的傳說演化成了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敘事詩。同學們,大家還記得初中我們學習過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木蘭詩》嗎?它與今天我們學習的《孔雀東南飛》稱為“樂府雙璧” 。
關于樂府
“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掃除語言障礙,并歸納通假字、古今異義、偏義復詞等現(xiàn)象。(學生分組找出通假字、偏義副詞,然后總講“相”“自”,后師提問引出難解字)
師:在聽錄音的時候大家已經給生字注了音,也劃出了難解字,現(xiàn)在就請大家結合注釋,通讀全文,理解全文大意(5到10分鐘)。咱們進行分組,各小組完成相應任務......
通假字
終老不復取 通“娶”。
槌床便大怒 通“捶”,敲打。
箱簾六七十 “簾”通“奩”,盛物之器。
蒲葦紉如絲 通“韌”,柔軟而結。
府吏見丁寧 也寫做“叮嚀”,囑咐。
雖與府吏要 通“邀”。
摧藏馬悲哀 同“臟”,臟腑。
偏義復詞(兩個意義相關或相反的詞,連起來當作一個單詞使用,實際上只取其中一個詞的意義,另一個詞只作陪襯)
便可白公姥 公公婆婆,這里專指婆婆。
晝夜勤作息 原意是工作和休息,這里專指勞作。
我有親父兄 即同胞兄,親哥哥。
我有親父母 這里指母。
逼迫兼弟兄 這里指兄。
其日牛馬嘶 這里指馬
“相”的用法:
相,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之詞,偏指一方,有稱代作用,可稱代“你”“我”“他”“之”等等。同學在文章中有哪些是這個用法的?如:
①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代“你”)
②及時相遣歸(代“我”) ③還必相迎。ù澳恪保
④好自相扶將(代“她”) ⑤嬉戲莫相忘(代“我”)
⑥誓天不相負(代“你”) ⑦不得便相許(代“你”)
⑧登即相許和(代“它”) ⑨躡履相逢迎(代“他”)
⑩悵然遙相望(代“他”) ⑾誓不相隔卿(代“你”,與“卿”復指)
副詞,表示互相,彼此。文章中又有哪些是這個用法?如:
①相見常日稀 ②久久莫相忘 ③六合正相應
④葉葉相交通 ⑤枝枝相覆蓋 ⑥仰頭相向鳴 ⑦黃泉下相見
名詞,命相,相貌。這個呢?如: 兒已婚薄祿相
“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釋外,還可作副詞、介詞、連詞、助詞等。詩中的“自”字解釋如下:
①我自不驅卿(本) ②本自無教訓(本是)
③自可斷來信(即) ④葳蕤自生光(且,還是)
⑤自名秦羅敷(其) ⑥自名為鴛鴦(其)
⑦好自相扶將(親自) ⑧物物各自異(助詞,無義)
5難點詞語
師:學習了這么多,可是老師還是對文中個別字詞無法理解,哪位同學能幫助老師解釋一下?
①無所施 用 ②啟阿母 告訴
③縈苦辛 纏繞 ④若見錄 記
⑤赍錢 贈送 ⑥白公姥 稟告
⑦致不厚 招致 ⑧卒大恩 盡,終
⑨逆以煎我懷 逆想,想到將來 ⑩否泰 壞運氣;好運
作業(yè)布置
1.劃分段落,總結段落大意。
2.熟讀全詩,并背誦名句。
第二個課時
導入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掌握了文章中生字詞的基礎知識,我也給大家布置了一個作業(yè),就是劃分段落,總結段落大意,哪些同時完成作業(yè)啦?
分析課文結構(找同學回答,后師:老師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劃分方法)
全文可分為6大部分,每部分劃分如下:
①起興(1):孔雀東南飛
②開端(2):蘭芝自遣
③發(fā)展(3-12):夫妻誓別
④發(fā)展(13-21):蘭芝抗婚
⑤高潮(22-31):雙雙殉情
⑥尾聲(32):告誡后人
分析文中賦比興。(先找同學回答什么是賦比興,教師在詳細解釋賦比興,然后提出相關思考)
師: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一個細節(jié),老師把第一段留空了,我想在座的同學大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文章的第一段“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似乎和文章所講述的內容沒有任何關聯(lián),那么把它寫在開頭是不是有些多余呢?這個關系到我們古代詩歌中的幾種表現(xiàn)手法,有哪位同學知道他們分別是什么嗎?它們又是什么含義?
賦比興是我國古代詩歌中三種傳統(tǒng)的手法,賦,是鋪陳、排比的簡稱。在篇幅較長的詩作中,鋪陳與排比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用的。鋪排系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lián)的景觀物象、事態(tài)現(xiàn)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細膩鋪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種環(huán)境、氣氛和情緒。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為普遍。 一般說,用來作比的喻體事物總比被比的本體事物更加生動具體、鮮明淺近而為人們熟知,便于人們聯(lián)想和想象。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從特征上講,有直接起興、興中含比兩種情況;從使用上講,有篇頭起興和興起興結兩種形式。
通過這些了解,咱們回到本詩開頭,這兩句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 生:不能刪。
師:不能刪。這是民歌習用的起興手法。借鳥起興,這是我國古代民歌的傳統(tǒng)手法,大家想象一下這么一個場景:一只孔雀孔雀喪失配偶,徘徊反顧,是不是非常悲傷?這樣便為全文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調,形成一種籠罩全篇的悲劇氣氛,起著提綱挈領,暗示全篇的作用。
(1)第2段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太繁瑣?它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什么關系?
生:不繁瑣 師:不繁瑣。這是一種鋪陳手法,稱為“賦”! ∵@里寫得簡練又有層次,意在強調蘭芝從小聰明能干,多才多藝,很有教養(yǎng),為下文蘭芝被逐作鋪墊,以激起讀者的同情! 煟合旅嫖矣幸粋要求,同學們還能夠從詩中發(fā)現(xiàn)哪些使用鋪陳手法的文字?請大家把你發(fā)現(xiàn)的告訴我.....看來大家已經比這個知識掌握的很到位了,非常棒!
人物性格與對話分析(各小組分配章節(jié),從對話、細節(jié)、心理描寫等著手,探討交流,結合原文分析。后按順序各組發(fā)言)
師:接下來我們就以分組討論的方式,從對話、細節(jié)、心理描寫等方面著手,結合原文就人物形象逐一展開細致探討。
師:先探討劉蘭芝,文章中對劉蘭芝的描寫主要集中在2、9、夫妻誓別、10+16、20等段落,我們就這樣分組......
第2節(jié):①“十三能……十六誦詩書”--多才多藝,知書達禮,富有教養(yǎng);
②“雞鳴…夜夜…三日斷五匹”--勤勞能干;③“大人故嫌遲”這-“故”字--既顯示了焦母的異常挑剔,也顯示了蘭芝洞察世情的聰慧。④蘭芝為何不等對方開口便自請譴歸?--一則不堪凌辱,二則她明白焦母的意圖,深知譴歸之事已無可挽回。
:②蘭芝為何雞鳴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決心。③打扮時為何“事事四五通”?--臨別時故意精心修飾,既是對焦母無言的抗議與示威,也表現(xiàn)了她對愛仲卿,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④這一段作者對劉蘭芝的外貌進行描寫,目的何在?--旨在描寫她的美,更表現(xiàn)了她從容鎮(zhèn)定,外柔內剛的性格,也為下文太守為兒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鋪墊。
:①姑嫂關系本不易相處,可是蘭芝“卻與小姑別”時卻“淚落連珠子”,這說明什么?--蘭芝與小姑關系融洽,正表現(xiàn)了她的懂禮儀、易相處。這也同焦母的不容形成對照。②辭小姑時落淚,辭焦母時不落淚,不卑不亢,足以見出蘭芝怎樣的性格?--倔強。(雖然作者極力寫劉蘭芝的善良和溫順,但善良和溫順之中別有一種掩蓋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剛性,這種剛性廣泛地散布在蘭芝全部言行的細節(jié)里,自請譴歸是如此,嚴妝打扮、拜母別姑也是如此。)
關于夫妻誓別的章節(jié):仲卿對著她哭不成聲,一籌莫展,她便說:“勿復重紛紜!敝偾鋭袼啬锛,再圖后會,她便說:“何言復來還!”她看清問題,明白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了一個普通人的人格的尊嚴。然而她愛仲卿,也知道仲卿愛她,兒女深情使她對冷酷的現(xiàn)實仍然不得不抱著一絲幻想,幻想團聚!熬热粢婁洠痪猛齺。”她被仲卿的真摯的情義所感動于是“感君區(qū)區(qū)懷”;她對仲卿體貼諒解,認為兩人“同是被逼迫”;她對愛情更是忠誠,“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婉言拒絕表明對愛情的忠貞。
:哥哥逼婚時,剛性又立刻占據了蘭芝的靈魂,處于弱者和被壓迫者地位的那種凜然不可侵犯的尊嚴感在她心底升華,她決定以結束生命來表示最后的抗議,所以“仰頭”回答,很快便應允了!疤幏诌m兄意,那得任自!--外柔內剛,自有主意,忠于愛情。再嫁期作定時,裁衣做裳乃至“舉身赴清池”,沒有一點遲疑和猶豫。她從來沒有向惡劣的環(huán)境低頭。
總結劉蘭芝:美麗、善良、聰明能干、知書達理、堅強、持重,不為威逼所屈,也不為榮華所動。
焦仲卿(學生左右討論,自主回答)
他是籠子里長大的金絲鳥,養(yǎng)成了拘謹懦弱的個性,是一個比較善良的白面書生。他忠于愛情,又守禮盡孝。他深愛蘭芝卻又不敢直接與其母抗爭,只是消極反抗,忍辱負重。當他知道母親要驅逐蘭芝的時候,先是“婉啟”,繼是“跪告”:“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可見他對愛情的堅貞不渝。等到“母槌床便大怒”時,他就“默無聲”地退了出去,一面勸蘭芝暫回娘家,一面約定將來再去接她。其實,他只有一點幻想的期待并無實際行動。蘭芝被逼改嫁,他聲言要獨個兒自殺。蘭芝死后,他以愛蘭芝之深,終于以身殉情。詩中寫了他在“庭樹下”“徘徊”了一陣,然后上吊,活生生地刻畫出了這個怯弱書生的性格和面貌。這最后的反抗令人感動。他的反抗性格還表現(xiàn)在回家辭母的那段話里:“今日大風寒……勿復怨鬼神!”這番話無異于晴天霹靂,而“自掛東南枝”,既違背了“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封建禮教,也是對封建禮教最有力的抗爭。 他的思想經歷了一個由幻想到絕望,由軟弱到堅強的過程。這位忠于愛情的人物,跟蘭芝一樣是充滿叛逆精神的。
總結焦仲卿:忠于愛情,忍辱負重,但膽小怕事,拘謹懦弱。
焦母(學生前后討論,自主回答)
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典型。她極端的蠻橫無理,對于蘭芝的美德,仲卿夫婦的愛情,毫無認識和同情,一意獨斷專行,強行拆散。她對仲卿是軟硬肩施,一會兒(逼譴時)是惡語威脅:“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小子無所謂,何敢助婦語!”一會兒(阻死時)又是好言誘哄:“東家有賢女……阿母為汝求!蹦康氖且偾渌僮l蘭芝,除去眼中釘,以維護她的家長權威。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長制摧殘青年的丑惡本質。
五、探究閱讀
(1)討論:面對一個如此聰明、勤勞、善良、美麗的兒媳,婆婆為什么不能容她?
①認為她出身卑賤,配不上自己的兒子。
②認為她挑戰(zhàn)了自己的家長權威。
③沒有生下一男半女。“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④長期寡居,蠻橫無理。妒忌兒子媳婦的恩愛和美。
⑤戀子情節(jié)。不想有人分享對兒子的愛。
劉蘭芝最后為什么選擇了殉情?本詩的主題思想是什么?
冷酷的現(xiàn)實使她放棄了最后的一絲幻想,只有死才能廝守相愛,只有死才能警醒世人,所以她選擇了殉情。 本文以時間為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矛盾沖突為線索,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焦仲卿、劉蘭芝的死,從表面上看,是以個體的形式,為反抗雙方的專制家長對他們的婚姻愛情的摧殘做出的最強烈的反抗,是為了維護他們的愛情做出的最不屈的堅持,是發(fā)生在兩個家庭中的悲劇。但從故事發(fā)生的時代看,他們的死,既表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人們,對毀滅人們幸福生活的封建禮教、封建專制制度的反抗,也表達了人類植根于人性深處的、對生命自由的追求和對生命尊嚴的維護。
六、按人物朗誦課文。
(完)
萬象之
[《孔雀東南飛》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必修二)]相關文章:
10.高二語文《談中國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