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先秦諸子選讀》第六單元:《墨子》選讀
《兼愛》第一課時
年級: 高二( )班 學生姓名: 學號: 組名: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積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實詞、虛詞和句式知識。
2、技能目標
能夠運用所學的實詞、虛詞及句式方面的知識,去閱讀淺易的文言文。
3、情感目標
體會“兼愛”思想內(nèi)涵,進一步思考其對現(xiàn)代社會的意義。
【教學重點】在誦讀的基礎(chǔ)上梳理課文,積累掌握掌握各類文言知識。
【教學難點】1、多義詞義項的歸納2、墨子思想的理解、說理方法。
【課時】: 二課時
課前預習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查找資料,了解墨家思想的特點,及其與儒家思想的不同之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社會的大轉(zhuǎn)型時期。這時周天子已失去了往日的輝煌,舊的政治、經(jīng)濟秩序乃至社會倫理秩序漸趨崩解,而新的政治經(jīng)濟秩序和社會倫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來,一切都處在迅速的變更中。到處充滿著大國攻小國、大家篡小家、強凌弱、眾暴寡、詐謀愚、貴傲賤的不合理現(xiàn)象。甚至出現(xiàn)下層人民被迫“易子而食”的慘狀。就是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里,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位偉大的哲學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和“國際”和平主義的倡導者誕生了--他就是墨子。墨子親眼目睹了當時社會的不合理現(xiàn)象,提出了一系列為廣大平民利益而著想的解決社會危機的方針和措施,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綿延不絕的源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為著真理和理想而不懈地奮斗和努力。墨子的精神,直到今日讀來,仍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啟迪力量,因此,讓我們敞開心扉再次走進墨子的偉大思想王國吧!
二、墨子生平及思想簡介
墨子姓墨名翟。他是一位哲學家,是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和集大成者。墨家學派不僅是一個思想文化團體,而且還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有綱領(lǐng)的社會團體。墨家集團興盛時人數(shù)多達數(shù)百人,他們不僅是墨子的忠實信徒和墨家學說的傳播者和執(zhí)行者,而且還直接參與社會活動,如楚國欲攻打宋國時,墨子就派學生禽滑厘帶領(lǐng)300多人保衛(wèi)宋國。墨家集團的成員人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還踵”,是一支非常能戰(zhàn)斗的隊伍。
墨子又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史上與孔、孟、老、莊齊名的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出身于平民世家,一生沒有脫離生產(chǎn)勞動。他和他的弟子們始終過著勤勞儉樸的生活,立足現(xiàn)實,崇尚和平,以自苦利他為己任。墨子又是一位偉大的社會實踐家,曾周游列國,廣收門徒,施教四方,為了天下勞苦大眾的利益嘔心瀝血。
墨子與魯班還是兩位同時代的著名的科學家和發(fā)明家。
墨子的學說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①兼愛非攻。所謂“兼愛”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并認為社會上出現(xiàn)強執(zhí)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xiàn)象,是因為天下人不相愛所致。
②天志明鬼。宜揚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點。
③尚同尚賢。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認為,國君是國中賢者,百姓應(yīng)以君上之是非為是非。他還認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賞善罰暴。尚賢是要求君上任用賢者而廢抑不肖者。
④節(jié)用。節(jié)用是墨家非常強調(diào)的一種觀點,他們抨擊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尤其反對儒家看重的久喪厚葬之欲。認為君主、貴族都應(yīng)像古代大禹一樣,過著極為儉樸的生活。
三、熟讀課文,糾正讀不準確的字音。
四、學習重難點字詞句
1、通假
既以非之(“以”通“已”)
天下之難物于故也(“于”通“迂”)
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辯”通“辨”)
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要”通“腰”)
教馴其臣(“馴“通“訓”)
破碎亂行(“碎”通“萃”)
貴必敖賤(“敖“通“傲”)
2、古今異義
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古義:用來……的,拿來……的;今義: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士聞鼓音,破碎亂行(古義:破,人群分散,行列混亂;碎,通“萃”,聚集;今義:破成碎塊。)
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古義:從,跟從,跟隨。而,連詞“來”;今義:連詞,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結(jié)果、目的等。)
3、一詞多義
以不相愛生(因為)
以 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用)
人以見于君,出以踐于朝(連詞,表并列)
之 是以仁者非之(代詞'它”)
此何難之有焉(助詞,賓語前置標志)
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助詞'的')
惡 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厭惡)
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壞的,不好的)
獨 今諸侯獨知愛其國(惟獨,只)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獨自)
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難道)
4、串解課本中其它重要詞語。
五、文本分析
(一)、解題: 看題目及課文思考,什么叫做“兼相愛,交相利”?答:“兼相愛,交相利”就是即不分親疏厚薄地互相關(guān)愛、互相使對方得利。
(二) 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墨子思想。
1、在墨子眼中,“天下之害”有哪些具體體現(xiàn)?(可在課本中畫出原文)
(課本第 1 段):“今若……此則天下之害也”
2、在墨子看來,天下之亂的根源是什么?
答:在于人們的“不相愛”,在于損人害人的自愛自利。
3、墨子分別從哪幾個層次來說明“不相愛”的惡果?(回答問題的時應(yīng)盡量全面思考)
答:(讀課文第二段)分別從君臣關(guān)系、父子關(guān)系;在課文第三段還提到了盜賊、第四段提到了諸侯等等。
在文章中墨子分別從臣自愛不愛君,子自愛而不愛父,盜賊自愛其家而不愛他家,諸侯自愛其國而攻異國等方面深入闡述,認為亂“皆起自不自愛”,給人深刻印象,頗有說服力。
課題:《先秦諸子選讀》第六單元:《墨子》選讀
《兼愛》第二課時
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墨子思想。
4、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局面?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
墨子認為天下的一切災難,人間的一切邪惡,包括盜竊、殺人、戰(zhàn)爭、怨仇、嫉恨、詐騙等等違法犯罪現(xiàn)象都是不相愛帶來的惡果。而要改變社會,包括調(diào)解社會矛盾和由亂變治等,即要“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 文章第四段通過一連串的反問和假設(shè)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兼相愛”、“天下治”的政治藍圖。請同學們一起朗讀這一段,仔細地品味里面的含義。
5、后人將墨子在文中表述的思想總結(jié)為六個字“兼相愛,交相利”,那么同學們是如何來理解這種“兼相愛,交相利”的思想?請同學們再次課文,和組內(nèi)的同學分享你的看法。
參考:
何為“兼相愛、交相利”?墨子曰:“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zhàn);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diào)。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保ā赌蛹鎼壑小罚┠訜o意追求愛的浪漫,而視之為濟世救世的良方。墨子認為,先秦社會之所以失范,在于人與人之間不相愛,“是故諸侯不相愛則必野戰(zhàn),家主不相愛則必相篡,人與人不相愛則必相賊,君臣不相愛則不惠忠,父子不相愛則不慈孝,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diào)!迸c此相伴,自私自利亦是亂世之因,如“虧父而自利”、“虧子而自利”、“虧兄而自利”、“虧弟而自利”、“虧君而自利”、“虧臣而自利”、“亂異家以利其家”、“攻異國以利其國”等等皆為自私自利之結(jié)果。一言以蔽之,違反兼愛互利原則的惡果是“強必執(zhí)弱、富必侮貧、貴必傲賤、詐必欺愚”。這表明,墨子有意凸顯愛的現(xiàn)實性一面,拙于或不屑渲染愛的幻夢色彩。而這一步驟又主要是通過把愛與利予以貫通得以完成的。也就是說,愛必言利,以愛啟利,以利寓愛,構(gòu)成一個有機整體!凹嫦鄲邸辈⒉环穸ㄗ詯郏前炎詯叟c相愛結(jié)合起來!敖幌嗬币膊皇潜梢曌岳橇η笫棺岳c互利兩不偏廢!胺驉廴苏撸吮貜亩鴲壑;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在這種愛意融融的相互義務(wù)性關(guān)系中,天下才能實現(xiàn)和諧、富足。是故,兼愛互利是為治之道,“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實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務(wù)為也”。 作為功利范疇的稱謂,利在墨子那里主要是指利益、益處、互利、謀利等,似乎并無特異之處。但是,一旦將利與愛聯(lián)系起來,使利成為愛的助力、佐證而不是對立面,那么利就獲得了非同尋常的意味。墨子既不片面宣揚自愛自利,也不斷然否定自愛自利,而是講求“兼”、“相”、“交”,提倡同類項之間(君臣、父子、家國等)的互攝、協(xié)調(diào),這才是“兼相愛、交相利”的精要。從而,利不是狹隘的自私、計較、得失,不是應(yīng)該任意貶低、排拒、批判的對象,而是可以借助、肯定、擁有的現(xiàn)實利益,具有更為開闊的胸襟與氣勢。
一、 拓展思考:
1、 墨子“兼愛”的思想在當時的社會可能實現(xiàn)嗎?
參考:由于墨家是站在弱勢群體的角度,客觀地反映了身處貧困與戰(zhàn)亂的人們的愿望,因而它成為戰(zhàn)國時期一大學派。但是,這種“兼愛”的學說在封建等級社會能行得通嗎?再者墨子所處的時代正值春秋末戰(zhàn)國初,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此時所出現(xiàn)的社會動亂并不是墨子所簡單樸素理解的各方不兼愛,“交相惡”引起的,根本的則是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所引起的。因此,墨子的這種兼愛的思想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理想主義,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2、今天我們重讀《墨子》的《兼愛》,其“兼相愛,交相利”的思想,對于我們的生活有沒有指導意義?
參考::有。比如我們與父母之間、與同學之間、與老師之間就應(yīng)該相親相愛。
有的人在人家休息時間或安靜學習時大聲談?wù),有的人為了求快,打飯或看病時喜歡插隊。這些人就屬于那種自愛而不知道相愛的人。大家都希望別人愛自己。但往往第一步是最難的,就是我們要愛別人,身先士卒。要想別人怎么對待你,首先你得怎樣對待別人。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和諧。人應(yīng)該從只知道自愛而不知道相愛、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的偏狹中超脫出來,由此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由此角度來看,這一思想跟孔子的哪一觀點相似?--“己欲立人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3、墨家思想與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從歷史進程看,儒學早于墨學。墨子曾學習于儒門,接受過孔子思想的訓練,后來深感儒家厚葬浪費財物而貧民,服喪時間太久傷害身體而妨礙工作,于是反叛儒家自立門戶,墨子的許多學生也是如此。如曾一度受業(yè)于孔子的大弟子之一子夏,后來師從墨子,并成為墨家學派的著名人物。由此可見,墨家學派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從儒家學派分化出來并與之相對抗的學術(shù)團體。
A、兼愛:墨家主張的兼愛是無差別的,而儒家主張的仁愛是有差別的。
打個比方說,墨家認為大家都是地球上的人,應(yīng)該互相愛護;愛別人和愛父母應(yīng)當是同等的。而儒家認為我是中國人,我更愛中國人;我是新會人,我更愛中國人中的新會人。
墨家認為,儒家對“禮”的看法是:陌生人踩了你的腳,陌生人要道歉;那么最賢能的王公大人們踩了你的腳呢?你爹踩了你的腳呢?他們卻沒有必要道歉--因為王公大人們比你賢能,你爹是你的長輩,是你的親人。(儒家主張禮不下士人)
墨家對此予以了揭露與批駁:王公大人們不是最賢能的人嗎?他們憑什么不還禮呢?不講禮難道還是賢能的人?那么儒家的“禮”也就是有階級的禮,虛偽的禮、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wù)的禮了吧!再者,你爹對你來說不是比陌生人要親嗎?那么他為什么反而可以不還禮了?難道是生疏的人才有必要講禮,親人反而可以不講禮了?這樣的禮不是顛倒的嗎?
B、非攻: 反對現(xiàn)行戰(zhàn)爭。(儒家支持賢能君王發(fā)動戰(zhàn)爭,支持“仁義”的大國兼并小國,主張“賢”人消滅“不肖”之人)
C、 節(jié)葬: 反對厚葬,活著的人還有不溫飽的,那么為什么還要在死人身上花費那么多呢?反對為了死人而折磨活人。(儒家特別鄙視這個主張,認為墨家鄙視祖先,是野蠻人)
D 、節(jié)用: 反對鋪張浪費勞民傷財、繁文縟節(jié),反對增加百姓不必要的負擔。認為越是賢能的人,越是王公大人,越應(yīng)當節(jié)儉。(儒家認為物質(zhì)的使用與尊貴是成正比例的。)
E、 非命: 認為沒有什么天命,命運是由我們自己掌握的。宿命論是剝削階級的遮羞布,是他們?yōu)榱怂麄冐澙窔埍┑墓串敹幙棾鰜淼?-我富有,為什么呢?我有天命。你窮,為什么呢?因為你命當如此。(儒家不管你怎么做都不會改變的,你只能等待被命改變)
F、非儒:反對儒家的親疏尊卑之別。(儒家根據(jù)死者與當事者的親近程度劃分了服喪守孝的期限。兄弟死了,要求你服喪一年;你兄弟的妻子死了,你可以根本不用理她。)
墨家與儒家還有許多方面不同,大家可以去查找這方面的資料。
三、寫作特點
1、平實質(zhì)樸少文采。但其中流露出的偉大的智慧和崇高的救世精神,卻是異常震撼人心的。
2、層層深入,邏輯性強,條理井然。
3、善于運用具體事例來說理。如最后一段。
劉芳
[《兼愛》講學稿(教師版)《先秦諸子選讀》第六單元《墨子》選讀 導學案(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guān)文章:
3.論語選讀教案
4.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散曲選讀教案參考
5.背影精選讀后感
7.善于觀察的名言格言選讀
8.論語精選讀后感
10.邊城節(jié)選讀后感